2015年7月28日星期二

毕福剑“玖球天後”的错误为何发生 -文化-东方早报网

汉字简化致有些繁体字难分辨、易写错

毕福剑2013年给潘晓婷的题字"玖球天後","九"和"后"的繁体都用错了。

  近几日,一张毕福剑为职业台球花式九球选手潘晓婷题字的照片在微博疯传并引发网友吐槽:"毕福剑书赠潘晓婷:'九球天后'四个字,居然有两个都写对了!"

  照片中,毕福剑用繁体为潘晓婷写下"玖球天後"四个字,不过"九"和"后"的繁体却都用错了。该照片是潘晓婷2013年在其微博发布的。

  事实上,"九"作为数字对应的繁体字仍然是"九","玖"是"九"的汉字大写,大写的"玖"一般用于金融、货币、记账方面,如"玖圆錢"。

  而"后"对应的繁体字则有两个:"後"和"后"。在毕福剑这幅题字中,"皇后"的"后"才是正确的写法。"後"则一般用于表达方位,比如"後來"、"後面"。

 

简化后易写错的繁体字

  那么"后"与"後"的区别在哪?

  "后"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也就是发号施令的君主,后来又衍生出帝王的妻子之意,与前後的"後"毫无关系。我国的古代典籍中常有"皇天后土"、"允王维后"之辞。

  而"後"字在《说文解字》是"迟也。从彳幺夊者",表示迟和慢的意思。关于它的字源,目前尚无定论。

  常见的容易写错的繁体字还有很多。比如简化字"发"对应"头髪"的"髪"与"發财"的"發"。"髪"字上形是类似于"長"的镸加三撇,甲骨文"長"字有拄拐杖的,暗示老叟之发尤其长。"

  苏东坡的《大江东去》词中"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与"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里的两个"发",则分别对应了"發"、"髪"。如有书法家将两个繁体"发"搞混了,则不免贻笑大方。

  而繁体字在名字中的运用则更有意思,想要不写错字,还要对人物名字由来有所了解。已故海派书画家程十发,本名程潼,当时教他书法篆刻的李仲乾先生为他取了"十发"的字。"十发"取自《说文解字》:"十发为一程,十程为分,十分为寸。"因此当书写程十发名字繁体时,就只能用"髪",而不可用"發"。

  再有象征诗派代表诗人李金发,名字是自己取的。因为他曾经做过一个梦,一位金发女郎翩翩入梦,醒来沉醉不已,故取名"金发"。那么当用繁体书写其名时,就要用"髪"字。

  繁体字在名字中的运用还有一个特例,就是"钟"字。这是因为"钟"对应两个繁体字"鐘"与"鍾"。前一个"鐘"是名词,钟表之意。后一个"鍾"则是动词,对某人某事钟情,都是"鍾"。比较特殊的一点的是,根据简化汉字表,动词"鍾"也可以用于名字。钱钟书老先生的名字一般被写作钱"鍾"书。语言学家郝铭鉴说,钱先生的名字由来,据说是其一岁时抓周,抓了一本书,所以父亲给他起名"鍾"书,钟情于书。不过大多数名字中带"钟"字的普通人,已很少会去纠正是"钟"还是"鍾"。

  汉字由于是一种意符音符结合的文字,具有结构复杂、异体字众多等特点。古文字学家裘锡圭在《文字学概要》中介绍,从古至今历代政府多数很重视统一文字形体的工作。

  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统一文字的措施,秦统一全国后,进行"同文字"的工作,废除了六国文字跟秦文不合的异体字。

  裘锡圭认为,旧时代统治阶级对文字的态度,一般较为保守,通常排斥来自民间的简体字。在历史上,汉字的简化主要是民间自发进行。

 

文字简化到底好不好?

  汉字简化成为官方行为被大规模统一推广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

  1952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成立,开始草拟汉字简化方案。1955年至1956年,《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及《汉字简化方案》出台,方案于1964年正式开始推广。

  1977年,文字改革委员会公布《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但由于该次方案改动过大,各方面意见较大,并未采用。直至1986年,再次对1955年出台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做了些简单的文字修订,后沿用至今。简体字的推广简化了汉字的书写,对新中国"扫盲运动"的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几个繁体字被统一简化的情况,造成"溯源"困难,如毕福剑"玖球天後"一样写错繁体字的状况时有发生,汉字的形旁、声旁经过改革,也不像繁体字那样直观。于是,近年来,有不少学者质疑简化字的推广割断了历史文化。

  郝铭鉴告诉早报记者:"有一些学者因此全盘否定简化字,我认为是失之偏颇的。原始人类在龟壳上刻下字符,一开始是简单的笔画符号,后来为了增强辨识度,笔画开始变得复杂。这段时期是文字由简入繁的时期。秦汉由篆转隶,为了便于书写,则开始进入了由繁入简的阶段。这是一个长期演化的结果。"

  郝铭鉴认为文字改革的另一个作用是统一异体字,"简化字体并不是简单地直接将繁变简。由于中国各地都存在大量的异体字,也称为俗体字,文字改革也是将异体字统一的过程。"比如"国"字,除了繁体字"國"在民间还有好几种不同的写法:"囶"、"囻"、"圀",统一一种写法是十分有必要的。

  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字简化改革,大致可分为三种。一种是纠正异体字,繁体字被废止,变成一个新字。比如:"華"简化成"华"、"愛"简化成"爱"等。

  其次是将原来的两个或多个字进行了合并归置,使原来只有一种含义的字兼具了另外的含义。如上文毕福剑写错的"後"和"后",目前统一写作"后"。还有如:"手錶"的"錶"与"外表"的"表",统统简化为"表"。郝铭鉴介绍,"后"与"表"这类字就属于又是继承字(继承古时的字形),又是简化字。好比一个过继的儿子同时挑起了赡养两家老人的责任。

  再有就是打造一个全新的字承担两个旧字的含义。如上文提到的"發"与"髪"。虽然大家都认识"发",但当回溯它们的前身时,就容易混淆弄错。

  郝铭鉴表示,文字规范本来就是一项十分浩大的工作,没有哪一个朝代能一步到位改革得尽善尽美。有一些简化字从审美及文化角度来看,确实改造得不理想,但全盘否认的态度不可取。历史一直在发展,未来对一些不够理想化的简化字进行改变,也是能够期待的。

  郝铭鉴表示,文字规范本来就是一项十分浩大的工作。有一些简化字从审美及文化角度来看,确实改造得不理想,但全盘否认的态度不可取。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