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1日星期三

蘋果日報- 屠呦呦這個名字 - 陶傑

蘋果日報- 屠呦呦這個名字 - 陶傑

屠呦呦這個名字 - 陶傑

中國女醫學專家屠呦呦得諾貝爾獎。她今年八十四歲。


這一代中國人姓名,一些多叠字,尤其大陸的紅二代:毛毛、羊羊、瓜瓜、點點,一聽就知道父母是紅軍出身……這類叠字多與農作物有關。還加上大軍、援朝、紅兵,還有「文革」後差點做了副總理的陳阿大、馬小六之類,農民打出來的江山政權,相比之下,叫做崇禧、裕隆、豐祥之類的,民國前清的風格,就「反動」了。中國人這代的名字烙印一樣,鑄就成他們及其父母的思想意識。接過名片,雖然對方一身西裝、普通話還夾一兩個英文字,且銜頭是董事長,但名字說明一切,一看你默不作聲,心中就有了判斷。


這位屠呦呦教授的名字也是叠字,卻跟紅色政權無關,典出自三千年以前的詩經:「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詩經的時代,雖然中國也是農業社會,但這幾句,崇尚自然,尊懷禮樂。郊野的小鹿在靜靜地吃着野花,朋友來到我的農舍,有禮樂歡迎他。


詩經多用叠字:「關關睢鳩,在河之洲」、「伐木丁丁,鳥鳴嚶嚶」、「鴻雁于飛,肅肅其羽」、「鴻雁于飛,哀鳴嗷嗷」,皆是流水飛鳥、雲遠山幽的深婉之氣,這是中國文化最古老的和諧記憶。


人世間是要講Class的。孔子說:上智下愚。詩經禮樂的世代,有君子與小人之分。這位屠女士生養在民國,她的父親不是打家劫舍的土匪,而是喜歡詩經的文化人。


「呦呦」這個名字很優雅,沒有暴力意識,因為呦呦、嚶嚶、嗷嗷之聲師於大化自然,一切都很溫柔。這位女教授長大了,經歷紅色的中國人砰砰嘣嘣在大街敲面盆滅麻雀、大喇叭在廣場呼叫最高指示、紅衛兵高聲宣布批鬥的罪狀,然後是今日的廣場大媽歌舞,不可以想像,這位女知識份子這大半生,是如何熬過來。


從前的寧靜平和,後來的中國人的喧噪。這個民族,這個時代。屠呦呦女士啊,守得雲開,這許多年,也真難為您了。



I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