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早點
2011年06月13日
五星酒店餐廳的英式早餐最貴:煙肉、煎蛋、洋腸、吐司。歐陸早餐次之:吐司、牛角包、咖啡。
許久以前,中國還有自己的早餐:大餅、油條、豆漿。很小的時候在江南街頭,上午七八點鐘,大餅油條豆漿的騰騰熱氣、陣陣鍋香,在紹興的水道,杭州的故里舊巷,都有小販在街邊叫賣。
中國早點的大餅、油條、豆漿,以今日西方的卡路里標準,絕對超標得不健康。但為什麼祖宗百代都進食了千百年?因為從前的中國百姓,在城中做苦力,在田間當農夫,清晨這一頓,吸入許多卡路里,在小農經濟的社會:拉黃包車、打鐵、染布坊裏的工作,一定可以消耗掉。
今日不同:中國人住進多層大廈,到辦公室上班,生活型態美式崇洋,大餅油條豆漿,自然落伍,所以在大城市裏地盤民工聚居之處,還有這一類即將淘汰的窮人早點。
壞在道德淪喪,窮人是備受踐踏的一羣,地溝油、毒 麪粉、大餅油條在中國城市的貧民區小店,即使有售,也不可亂吃。中國文化早點的一支,在麥當勞推出其 Pancake的美式早餐之後,也在 GDP的狂潮中淪亡。
請問身為中國人,尚有何「文化身份認同」?沒有的。英式早餐的級別越做越高,去英國住 B&B,旅館女主人煎蛋煙肉熱騰騰的端出來,佐以精緻的餐具和桌布,與維多利亞時代的風味一脈相承。
很小的時候,銅鑼灣渣甸坊有一家新新飯店,有大餅、粢飯、豆漿的早點。七八十年代,台北的大餅油條也地道,因為是從大陸撤來的國軍榮休人士開的店,優美的大餅油條,飄溢着清末民初北平和長沙的記憶,大江南北,八千里路雲和月的憂患和風情。今日,一切都沒有了。培養「國民身份」?別開玩笑。在英式早餐裏,一道煎蛋還有帝國不落的夕陽。
(陶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