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2日星期日

南都报揭露胡温官府压制毒明胶举报长达三年

 

南都报揭露胡温官府压制毒明胶举报长达三年
请看博讯热点:警察、官员恶行

(博讯北京时间2012年4月22日 转载)

     来源:参与 作者:洪深
     (参与2012年4月21日讯)南方都市报昨日(2012年4月21日)揭露:胡温官府压制毒明胶举报长达三年。 (博讯 boxun.com)
     针对网上纷纷谴责官方对今年最早曝明胶内幕的央视主持人赵普进行封杀,让其11天未出镜 ,南都报昨日发表了题为《赵普本无须担忧“五毒教”子民》时评,其中披露: “2009年,南都发表过调查新闻,皮革废料是怎么摇身变成食用明胶的。石灰浸泡、清洗搅拌、盐酸浸泡、熬煮融胶、冷却漂白、晾晒粉碎,就这样简单直接,从惨不忍睹的垃圾变成看了就想啃一口的明胶,像变戏法一样。短短几天内,用皮革废料做成的有毒胶囊已经被曝光,但其余制成品公司还坚决不认账。”
     网民痛斥:这就证明,胡温官府早就知道了毒明胶和毒胶囊在全国泛滥成灾,但是却装聋作哑,置之不理。如若三年前就开始查处“皮革废料摇身变成食用明胶”——今天就不至于全国儿童哭唱新儿歌:“两只皮鞋,两只破鞋,一只变成老酸奶,一只变成毒胶囊,真奇怪!真奇怪!”,让亿万人中毒!胡温官府今日一面严惩曝明胶内幕的举报者,一面假惺惺象征性让工商公安抓几个制毒企业,这种瞒天过海的伎俩三年前就用过。从三年前胡温官府对待毒明胶的敷衍塞责,可知此次必然又是真惩举报者,假打制毒者。因为今日胡温官府,可以没有举报者,却须臾不能离开各类制毒企业——形形色色的制毒企业是已中共维稳费用的主要提供者!
    2012年4月22日

法制晚报揭秘官方报复毒胶囊举报者
(博讯北京时间2012年4月21日 转载)

     来源:参与 作者:洪深
(博讯 boxun.com)
    (参与2012年4月21日讯)由北京青年报社主办的《法制晚报》昨日(2012年4月20日)揭秘:官方开始报复毒胶囊举报者。
    题为《央视主持人赵普曝明胶内幕后11天未出镜 疑遭封杀》消息说,4月9日上午11时,央视《晚间新闻》主持人赵普发出微博,称“转发来自调查记者短信:不要吃老酸奶(固体形态)和果冻,尤其是孩子,内幕很可怕,不细说。”短短两行字立即被网友疯狂转发13万次。《经济观察报》调查新闻部记者朱文强也在微博上印证了赵普的说法,“哪天你们扔了双破皮鞋,转眼就进你们肚子了”。但不久,两人就被迫删除了相关微博,即使 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中爆出“皮革废料所产明胶被制成药用胶囊”的内幕,引发全国强烈关注,两人也未能恢复微博。特别是赵普从发表揭露明胶内幕后,一直未能再主持电视节目,这一无端失踪,让不少网友猜测赵普已遭到报复性“封杀”。
    分析人士认为,从卫生部部长陈竺18日要求百姓“对我们的药品,对企业家的诚信,对医药卫生事业还是要有信心”的霸道口气,可以证实赵普等首揭毒胶囊者被官方恨之入骨。因为“毒胶囊”风波让已因“薄熙来案”焦头烂额的中南海更加祸不单行。
    网民惊呼:中南海如果对毒胶囊举报者不但不奖励,反而暗中报复,这个腐败党就真是疯狂了——上帝让谁灭亡必先让谁疯狂!
    2012年4月21日

 

毒胶囊惊动中国 “人人害我,我害人人”?
(博讯北京时间2012年4月21日 转载)

    来源:美国之音 记者: 丁力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已经达到让人心惊肉跳的地步。图为中国超市内的食品。图片来源: 美国之音张楠
毒胶囊惊动中国 “人人害我,我害人人”?

    中国层出不穷的食品药品安全丑闻中最新一件是药品的毒胶囊事件。一些人指出,中国的体制和社会出了严重问题。
    在公众的恐慌和愤怒声中,中国已经拘捕53名犯罪嫌疑人,他们涉嫌生产和销售用皮革废料制成的有毒药用空心胶囊。由于皮革在加工过程中用到重金属铬,这些劣质胶囊中铬的含量超标,有可能致癌。这种工业明胶的成本低于可以吃下去的明胶。一些企业用这种工业明胶生产的胶囊流向下游制药企业,再流向市场。
    毒胶囊,是民间和部分媒体的说法,而中国食品药品监管局的说法比较含蓄,把这称作“铬超标药用胶囊事件”,“是非法使用工业明胶生产药用胶囊及使用铬超标胶囊生产劣药”。备受抨击的食品药品监管局4月20日开会全面部署药用胶囊质量安全专项监督检查行动。
*监管不力犯众怒 流毒蔓延到食品*
    中国40%的空心胶囊是浙江绍兴新昌县生产的,上海《第一财经日报》说,那里存在长期疏松的“空心监管”。
    《21世纪经济报道》报社办的 21世纪网发表江佩霞的文章说:“工业明胶的产业去向,已经从‘毒胶囊’蔓延至食品、化妆品和雪糕冰淇淋乳制品企业,消费者恐慌情绪急剧升温。”
    在这之前,VOA了解到,至少在天津的市场上,餐厅里,有些虾和螃蟹被注入了胶,以便增加分量。
    《环球时报》的社评说:“在现代信息环境下,每一次食药安全事故都可能成为重大舆论事件……对有害食药的担心很容易发展成社会恐慌,进而演变成对政府监管不力的愤怒。”
    有博客作者把问题归咎于政治体制,作者质问当局,怎么还不政治改革?难道要等到人民都被毒死吗?
*受害者、害人者和大环境*
    群众也把矛头指向制药企业,但是制药企业说,他们也是受害者。对此,广东的政论作家朱健国评论说:“9家企业都说:‘我们是受害者,我们不是制毒者。’现在新闻报道的语气是在批判这种观念。但是实际上,9家企业的说法有道理。”
    学者朱健国引用法国作家雨果的话说,没有罪恶的人,只有罪恶的社会。朱健国告诉VOA,从三聚氰胺到毒胶囊,尽管犯错甚至可能犯罪的是这些企业,但问题的根源不在它们。企业都想当百年企业,都重视自己的信誉,它们为何铤而走险?是因为今天的中国没给它们放心去做百年的安全感。
    朱健国接着说:“所有的企业都想抓住现有的时机去捞一把赌一把,不管是国营的还是民营的。国营的,因为它的掌舵人过两年就要退休或者调离,它就在现有的情况下尽量去捞。民营的,不知道明天的中国会怎么样,有些人拿了绿卡,随时准备逃。在这种心态下,中国永远会无止境地出现这种三聚氰胺和毒胶囊。”
*企业逐利 钱可通官*
    也有不少人把问题归咎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时事评论员“五岳散人”认为,追求利益和监管失灵两方面的原因都有,“监管失范而利益输送异常,反常的利益输送又收购了监管的权力,到最后他们就都赢得了市场与钱包,倒霉的自然是老百姓。”
*互相投毒*
    博客作者灵鸣写道:“人人都在抱怨,人人都自诩为受害者……生产激素牛奶的逃不开瘦肉精,做瘦肉精的吃地沟油,做地沟油的吃皮鞋酸奶,做酸奶的吃有毒胶囊,做有毒胶囊的吃避孕药黄瓜,生产黄瓜的吃油鱼,做油鱼的吃纸板、血脖肉包子,做包子的喝工业酒精勾兑的名酒,做酒的最终还是吃了三聚氰胺奶粉”。
    有些分析人士把这称作中国社会的“互相投毒”和“人人害我,我害人人”现象,以及“屡闯大祸、无人负责”现象。
    针对那种用旧皮鞋制造食品药品的情况,网民们编了个段子说:“最近皮鞋突然很忙,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爬得了高山,走得了水塘,还制成了酸奶,压成了胶囊。”
    本文来源:美国之音 (博讯 boxun.c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