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2日星期六

2013-01-10 亞洲週刊

南週風暴延燒呼喚新聞自由開放報禁 .張倩燁

廣東《南方週末》新年特刊疑遭省委宣傳部長庹震刪改,引發媒體與公民抗爭,風暴更延燒到北京,中宣部點名《新京報》等媒體轉載《環球時報》批判《南方週末》「抗旨」的評論,引發新一輪媒體反抗,知識界和媒體界期望中國取消新聞審查,開放報禁、落實民主憲政。南週事件對近期試圖改善形象的中共新領導人造成損害,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在中央高層授意下積極處理事件,化解危機。


廣州《南方週末》新年特刊事件引發的媒體抗爭風暴,從廣州延燒到北京,中共宣傳部門以高壓手段意欲維持形式上的「黨管媒體」原則不動搖的表象。在南週事件原本漸趨平息之際,中宣部點名要求全國都市類媒體轉載《環球時報》評論,引發新一輪媒體反抗。《新京報》高層以辭職抗拒轉載命令,無奈面對更高壓的政策。中國宣傳部門的僵化思維,使更多民?對新一屆中共領導集體剛剛樹起的政令新風,表示懷疑甚至失望。媒體界期許《新京報》事件成為壓垮新聞審查制度的最後一根稻草。
消息人士向亞洲週刊透露,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在中央高層授意下積極介入事件,緩解局勢,並通過路透社釋放有關信息,為自己形象加分。據接近南週的人士傳出的消息,《南方週末》編輯部與廣東省有關部門商談的最後決定是:《南方週末》總編輯黃燦將被調離;取消《南方週末》事前審查、對南週編輯記者不秋後算賬、庹震半年或一年內調離現任職位。但南週內部人員沒有對此證實或否認。
一月七日,中宣部通過各省宣傳部下令,全國都市類報紙轉載《環球時報》當日評論《《南方週末》「致讀者」實在令人深思》。次日,《南方都市報》、《新京報》、《瀟湘晨報》、《華商報》等多家媒體未聽令轉載。一月八日深夜至九日凌晨,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嚴力強前往《新京報》社,要求《新京報》轉載《環球時報》批判《南方週末》的評論。據《新京報》員工消息,北京市委宣傳部本意是對《新京報》拒絕轉載一事「息事寧人」,但受到「更高層次領導的壓力」,無奈向《新京報》施壓。
《新京報》社長戴自更、總編輯王躍春以辭職相抗,但報社將同時面臨停刊危險。九日凌晨,有《新京報》記者在微博上稱,考慮到報社生存問題,最終決定轉載該篇評論。報社許多員工都為此哭泣。當晚,位於湖南的《瀟湘晨報》也遭到來自宣傳部門的壓力,被迫轉載《環球時報》文章。據兩地媒體人稱,中宣部點名要求這兩家媒體轉載該文。
抗拒宣傳部禁令、要求新聞自由的媒體行動力,已從南方向北蔓延。這一次,中國有良知的媒體人紛紛讚賞《新京報》的報格。「新京也是南方的血脈」,一位資深媒體人說。創立於二零零三年的《新京報》,最初由《光明日報》與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的《南方日報》主導,其中南方報業控股四成九,因此許多最早加入《新京報》的老員工都自豪地稱,自己是「四成九」的南方人。
不僅是《新京報》,中國目前頗具影響力的騰訊、新浪、網易等門戶網站、《瀟湘晨報》、《雲南信息報》、《時代週報》等都市平面媒體,以及中央電視台,都有前南方報業員工的身影。南方報業多年來堅持的價值觀,已滲透至中國媒體的每一個角落。許多媒體也紛紛以抗拒轉載,或是以官方微博發言的方式,向《南方週末》表示支持。
中國媒體此次與宣傳部門的抗爭風暴,始於《南方週末》新年獻詞事件。一月二日晚,《南方週末》部分編輯記者在微博上表示,三日即將出版的《南方週末》新年獻詞原文《中國夢 憲政夢》遭到省委宣傳部以及總編輯黃燦的多次刪改,最終成文《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接近夢想》。在簽版後,頭版也被省委宣傳部官員越過責任編輯,直接授意增加了一段包含錯別字與事實錯誤的導語。改後的新年特刊被?多讀者評價為「一片歌功頌德之聲」。
對《南方週末》的幾位責任編輯和各版編輯來說,這是一種專業恥辱。在當期的《南方週末》頭版上,沒有一位編輯署名。
此消息一出,微博上一片譁然。有南方報業員工寫道「總有一坨力量讓我們淚流滿面」,暗示南週受到來自省委宣傳部部長庹震的壓力。當晚,因南週採編人員也未被告知新年特刊出刊過程的真相,一些採編人員認為,此事與一貫實行嚴格新聞審查制度的庹震有關聯。
其後幾天裏,《南方週末》編輯部連發聲明,要求徹查此次事故,但廣東省宣傳部門一直未有正面回應,只通過《聯合早報》放出消息稱,此事與省委宣傳部長庹震和廣東省委宣傳部無關。
由《南方週末》新聞職業倫理委員會一月七日發表的聲明稱,一月一日,新年特刊在五位責任編輯簽字、《南方週末》常務副總編輯伍小峰簽可出片後,正常編輯流程結束。採編團隊開始休假。這一天也是中國的公?假期。但一日上午,《南方週末》總編輯黃燦與副總編輯伍小峰被召至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楊健與新聞處處長對新年特刊提出多項修改意見。在經過多次刪改後,一日夜,黃燦接到宣傳部官員要求再次將專題名稱由「家國夢」改為「追夢」。二日,黃燦與伍小峰在出版室臨時加班,終成刊出版本的《南方週末》新年特刊。南週新聞職業倫理委員會在聲明中稱,「以上所有程式均未經過正常報紙出版流程」。
新年獻詞具標誌性意義
新年獻詞是《南方週末》有標誌性意義的年度欄目,其中以一九九九年的《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淚流滿面》最為經典。對許多讀者來說,《南方週末》是一代人的?蒙報紙,而風格溫暖的新年獻詞,總能在艱難時世中帶給讀者些許希望與力量。「被勞教的村官」任建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在勞教期間,讀得最多的就是《南方週末》的新年獻詞,以此度過人生中的低潮與苦難時期。
著有《霧鎖中國——中國政府如何控制媒體》一書的學者何清漣撰文指出,支持《南方週末》,「不是因為它是最優秀的報紙,也不是它每篇都是精品。而在於以南週為核心的媒體人反對的是現行的媒體監管體制」。
三日凌晨開始,中國最有影響力的新浪、騰訊兩大微博,聲援南週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南京大學金陵傳媒學院是第一家發表聲明支持《南方週末》的獨立學院,隨後,來自重慶、江西、廣東等全國十幾個省份的高校學生,或以個人名義、或以學生社團名義發表聲明,聲援南週。
擁有百萬、千萬「粉絲」的「大V」,也開口力挺南週,從房地產界素來敢言的任志強,到「微博女王」姚晨,從「青年導師」李開復到意見領袖李承鵬,「南週事件」成為接下來一週內中國最熱門的公共話題。連中共官方媒體新華社、《人民日報》的官方微博,也以不同方式表達了對廣東省宣傳部門的譴責。
一月四日,由《南方週末》前編輯、記者聯署的一份聲明,提出三條明確訴求:一、根據《黨政領導幹部辭職暫行規定》第十四條規定,庹震部長不宜再擔任現職,需要引咎辭職並公開道歉;二、對於提出抗議的《南方週末》編輯記者,認同其榮譽感與責任感,不予處罰,立即回復他們的微博賬號,解除因為這次事件而被禁言的微博賬號;三、《南方週末》編委會恢復正常運轉。
當天,逾百名南週前實習生發表聲明、南方報業下屬《南方人物週刊》、《南都週刊》、《南方都市報》、《二十一世紀經濟報道》等近百位原、現職採編人員聯署發表的聲明,也呼應以上三條訴求。
聯署聲浪還在擴大。周澤、浦志強、富敏榮等多位律師也發表聲明,願為南週編輯部提供法律援助;來自內地、香港、台灣的部分知識界領袖也聯署呼應上述訴求。
西安交通大學新聞學院院長王天定在微博上表示:「《報紙出版管理規定》第四十七條:報紙出版管理實施報紙出版事後審讀制度、報紙出版質量評估制度、報紙出版年度核驗制度和報紙出版從業人員資格管理制度。按這個規定,我國目前報紙管理是典型的懲後制,報紙出版前沒有送宣傳部審查的道理。誰對報紙做事先檢查,就是違法,也就是給執政黨抹黑。」
就在微博輿論幾乎?口一聲支援南週之際,南方報業大院裏,集團黨委、南週編委與編輯部,連續幾天不眠不休開會研判應對局勢的策略。一月六日,據接近南週編輯部成員的人士表示,南週編輯部與省委宣傳部本已達成內部共識:宣傳部對此事不會事後清算、今後放鬆審查管理。但當晚,《南方週末》被省委宣傳部要求在其官方微博上道歉。在向上級管理層交出微博賬號與密碼前,負責《南方週末》網與官方微博操作的吳蔚在個人微博上表示,「本人已向協助分管《南方週末》新媒體業務的總經理毛哲上繳新浪微博賬號@《南方週末》 的密碼,對此賬號即將發布的聲明以及今後所有內容,本人將不負任何責任。」此後,南週官微就新年特刊事故向讀者致歉。
當晚,一份由《南方週末》編委與採編人員聯署的聲明表示,南週官方微博賬號已不代表編輯部。當晚,《南方週末》多位原記者、編輯通過個人微博,將過去一年中《南方週末》遭到的部分新聞審查公之於?,微博輿論再次被推向高潮。
據接近廣東省委宣傳部的人士表示,省委宣傳部內部對南週事件的處理方式也有不同意見,部分宣傳部人員堅持可以與南週編委會談判,但一位備受南方報業員工敬重的資深傳媒人透露,省委宣傳部最高層對南週是否罷工、報紙是否正常出街「根本不在乎」。
一月八日上午,《南方週末》一位原記者向亞洲週刊表示,南週同事已經在準備新一期的報紙內容,無論事態結局如何,「總要對得起讀者」。
一月五日,《南方週末》編輯部發表的聲明稱,「三天前的事故,只是一個導火索」。在新年特刊事故背後,令南週採編團隊積怨已久的,是嚴重侵害新聞自由的審查制度。新聞審查在中國早已有之,但將這一套制度推向極致的,還要數《南方週末》以及廣東省各媒體的「大BOSS」——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部長庹震。
去年五月調任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部長的庹震,一九八二年畢業於武漢大學經濟系政治經濟學專業,曾任《經濟日報》記者,後歷任《經濟日報》總編輯、新華社副社長。一九八三年,庹震寫出了一系列批評報道,引起強烈反響。一九八四年,年僅二十五歲的庹震就獲得了「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稱號,就在那一年,《南方週末》誕生,當時許多中國媒體人還心懷理想,媒體生態也沒有當下中國般壓抑。
但這樣一位原記者出身、「履歷輝煌」的媒體管理者、宣傳部官員,卻在赴粵後,令廣東媒體界怨聲載道。
「我在廣東幹新聞二十年了,庹震是最壞的一任宣傳部長」,一月七日上午,在廣州市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大樓前,一位報章負責人這樣講。當天,他和他的幾位同事手持白桔梗花來到廣州大道中二八九號,以示聲援《南方週末》。
庹震落實事前審查
一位備受南方報業內部採編人員敬重的審讀員在微博上表示:「庹一到廣東就分別找各報老總單獨談話,說黨把輿論陣地交給我們,大家都要守土有責,有些陣地丟了一定要奪回來。於是,連出幾道殺手?:粵媒體不准跨省搞輿論監督;不准評論外省負面事件;及時轉登人民、新華評論文章;《南方週末》每期選題須報省宣批准才可操作,重點報道和文章要送審才能上版。」
新聞「事前審查」的制度化,在庹震赴粵後得到落實。據南方報業現職員工透露,在庹震赴粵前,《南方週末》送審的慣例是事後審查,雖偶爾也會被要求事前送審,但多數事前審查只發生在重大政治事件新聞期。庹震任宣傳部長後,《南方週末》與《南方人物週刊》被要求事前送審。這兩份報刊會在每週的選題會後,將重點新聞事件選題送審省委宣傳部有關部門,「敏感」或「負面」新聞常常在這一關就被否決。幾位來自南方報業不同報刊的編輯都表示,久而久之,各報刊自己也會形成「自我審查」,編輯認為哪些選題一定過不了宣傳部的關,也就不會主動上報。
在宣傳部把過選題關後,記者採寫的文章會經過編輯、部門主任∕責任編輯、副主編等常規修改或把關,還要經過審讀員的一道「政治檢驗」。審讀員是按照省委宣傳部要求,報社內部成立的審讀小組成員通常由報社選派已退休或從業多年的資深媒體人員擔任,也有宣傳部「空降」的審讀人員。但審讀員通常情況下沒有「斃稿」的權力,會提出對文章的修改意見或政治風險評估給總編輯,由總編輯最後決定修改刊發或撤稿。
據多位南方報業媒體人透露,庹震任宣傳部長後,南方報業各重點報刊的主要負責人常常在報刊簽版的最後關頭等待庹震的指示,這位記者出身的宣傳部長對重要評論和深度報道,會親自改稿。中共十八大期間,廣東省多家媒體被要求在省委宣傳部開選題會,現場報選題,不符合宣傳部要求的選題常被當場斃掉。
「廣東只有一位總編輯」
「廣東省只有一位總編輯」,一位廣東媒體人這樣形容庹震。
某資深傳媒人透露,由於宣傳部人員疲於高強度審查,十八大結束後的兩週裏,事前審查制度稍有鬆動,南方報業的《南都週刊》趁機推出了策劃已久的專題《起底王立軍》,受到極高讚譽。但這也給《南都週刊》招致更嚴厲的審查:自此之後,《南都週刊》不僅要向宣傳部報告選題,還要在成稿後上報PDF版雜誌供審查。
此外,現任南方報業集團黨委書記楊健也飽受非議。楊健二零一二年從廣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一職兼任南方報業集團黨委書記,此任命打破了南方報業重要領導由內部提撥的多年慣例。
《南方週末》總編輯黃燦曾供職於《南方日報》。一位曾服務於《南方日報》的記者表示,在黃燦掌管《南方日報》要聞部期間,「人還是不錯的,大家對他的評價也還可以」。但調任《南方週末》後,黃燦的表現令許多熟悉他的人驚訝不已。
一位曾任職於《南方週末》的媒體人透露,二零一零年,廣州市主辦亞運會,一位中宣部副部長到廣州視察宣傳工作,在向這位副部長彙報工作時,黃燦向宣傳部領導表示,在他調任南週之前,以為南週的問題是「個別員工」問題,現在看來,是整個團隊的問題,「這等於是陷害了南週」。
一月七日,亞洲週刊致電黃燦提出採訪請求,但被他婉拒。
「廣東向來以改革先鋒為榮」,一位報業人士如是評價,「習近平上台後第一次出京考察也是到深圳,說明中央是支持改革的,廣東省宣這樣搞,等於是逆改革潮流!」
在幾乎令南方新聞人窒息的新聞審查制度與報業部分管理層對新聞官員意志的堅決執行條件下,南方報業在過去一年重大新聞事件中,因缺席或報道不夠深入、全面,經常受到讀者批評,記者編輯也常在微博上叫屈抱怨。一二年七月,北京「七二一」暴雨,幾十人遇難,《南方週末》多個版面被撤,對遇難者及家屬報道的內容被大幅刪改。
一月七日中午,《南方週末》新聞職業倫理委員會發表的《二零一三年《南方週末》新年特刊出刊過程》稱,新年特刊在出刊過程中多次遭到總編輯黃燦與省委宣傳部官員改動。部分被刪除的內容包括:
「中國夙夢」部分不許提毛澤東等偉人;歷史上的法治人物要求替換、縮減;「夢想照進現實」板塊中的任建宇、反日遊行中的理性愛國者、錢理群;「開年十大猜」欄目中,二零一三年是否會全國範圍內開放二胎政策、會否有其他省市跟進財產公開試點、勞教制度會否鬆動、中國護照的免簽國會否增加等四個話題被刪除;歷屆「中國夢踐行者」集萃部分不許出現白岩松、劉吉等多人;在「記者行動」板塊,「什邡九十後」、夏俊峰之妻張晶這兩篇報道被撤。
經《南方週末》編輯部不完全統計,二零一二年,《南方週末》被改、撤稿件達一千零三十四篇之多。有人算了一筆賬:每篇文章按平均五千元人民幣(約八百美元)的採編成本計算,過去的一年被改撤掉的稿件,成本就達五百萬元。對報社來說,無論如何都是重大損失。
受到審查制度箝制的遠不止《南方週末》一家。在南方報業集團,《南方人物週刊》在二零一二年五月,因報道「大饑荒」專題,負責人被迫向宣傳部門寫檢查,該刊在中共十八大期間原預計推出習近平的封面人物報道,在記者已派出採訪並成稿的情況下被否決,無奈用李莊人物專題做為備選,被再次否決。二零一二年十二月十四日,《南方人物週刊》舉行年度魅力五十個頒獎慶典,編輯部最終確定的兩位獲獎者——被勞教的村官任建宇,以及促進廢除勞教制度的律師浦志強,皆榜上有名。在《南方人物週刊》已下廠印刷之際,重慶宣傳部門與廣東宣傳部聯手施壓,迫使《南方人物週刊》將這兩位獲獎者從榜單中取消,同時被迫銷毀了十幾萬份已印刷的刊物,重新排版下廠。
「戴著鐐銬跳舞會跳得更好」,時常有人這樣鼓勵新聞審查制度下的中國媒體,但對許多心懷夢想的年輕新聞人,愈發收緊的新聞環境正侵蝕著信念。談到南週事件時,一位進入南方報業不到一年的編輯遺憾地說,與其有一天,《南方週末》這個曾經輝煌一時的品牌因缺乏競爭力、經營不善而倒閉,倒不如現在就被宣傳部關掉,起碼保留最後的尊嚴。另一位年輕的前記者說,告別新聞行業的想法不時冒出來。他迷茫地問媒體同行:我這樣算是逃兵??
有新華社員工稱,南週事件最終被內部定性為:意識形態鬥爭;嚴重挑戰黨管新聞工作的底線;有境外勢力參與。要加強對微博的管理,廣東的事廣東自己解決。
一月九日,亞洲週刊致電廣東省委宣傳部辦公室,對方稱不了解情況,無法證實。
對此,有媒體人分析,在中共新領導集體正試圖展現改革意願、塑造新形象之際,南週事件自然會被低調處理,但表面上宣傳部系統仍要維持黨管媒體的形象,不可開媒體成功反抗宣傳部的先河。
在南方報業的媒體人幾乎失望之際,《新京報》的相似遭遇卻給了中國媒體界一個期盼「觸底反彈」的契機。有網民甚至開玩笑:庹震是不是得罪了高層領導,惹得中宣部非要把事鬧到北京,拉庹震下台?《新京報》一役,媒體人認為宣傳部門的愚蠢將會加速僵化的體制走向崩潰,並且期許這是中國新聞審查制度不能承受的最後一根稻草之輕。(實習生范含之、盧麗君對此文亦有貢獻)■

張倩燁:南週事件掀起公民運動


各地支持者紛紛到廣州的南方報業大樓前聲援,以獻花、演說、唱歌、辯論等方式,展開一場自發的公民運動,以示對《南方週末》以及新聞自由的支持,包括中學生和九零後,喊出中國的希望。
只要擁有敢於發表演說的公民,任何一塊水泥地都可以是一個廣場。一月七日晚,《南方週末》官方微博被「搶佔」,引起關注南週命運的所有網民與讀者的憤怒。一月八日,來自各地的支持者來到南方報業門前,獻花、演說、唱歌、辯論……以一場自發的公民行動表達對《南方週末》以及新聞自由的支持。
上午十點剛過,當天第一位獻花的支持者出現了。手執白菊的宋先生來到南方報業大院門前,面對南方報業的幾幢辦公樓,他在手機攝像頭前舉起白菊拍下照片。「菊花也可以代表對逝者的追緬。」對他來說,《南方週末》象徵著自己曾經對自由的追求與夢想,這束花「是獻給自己的,我認為有些東西已經死掉了」,以這種方式來祭奠。
上午十一點前,報社外,圍觀的人群還沒有集中起來,敢於在眾目睽睽之下走向報社大門前獻花的人也不是很多。一位獻上白玫瑰的廣州律師表示:「中國的南方一直是改革的標誌,《南方週末》一直是改革聲音的發出者。現在他(廣東省委宣傳部門)要掐住改革的喉嚨,我相信是從(一九)七八年以來,所有從改革開放中受益的中國人都不會同意的。」
著名微博ID「染香姐姐」也終於現身,中午,她戴著寫有「避言套」三字的口罩,手捧一大束黃色菊花,向在場的民眾免費發放。一位警察走來舉起相機向她拍照,或是作為備案可查,她立即摘下口戴:我戴口罩不是因為怕你!圍觀的男士們用掌聲與喝采附議了這句話。
一個剛好路過這裏的中年男子,此時站到了兩輛自行車後座上,穿著土黃色夾克衫與深藍工作服褲子的他對「染香姐姐」喊:「給我一枝花!」拿著黃色菊花,他向在場的民眾說:「為什麼要避言哪?!有話就要說出來!我姓羅,叫羅昌,中國公民!」
一句擲地有聲的「中國公民」,把報社外狹窄的磚鋪人行道點染成了一座廣場,周圍的人群集體給他喊了句:「好!」接下來,一位又一位公民演說家紛紛「登台」。
「大家好,我叫葉澄江,我是中國公民!」又一位演說家上台了,他大聲向在場的人群宣告,中國應實現新聞自由,公民應爭取自己的自由權利。
一位名叫劉四仿的市民站在人行道旁大樹下的低矮的水泥台上。這位穿牛仔褲、背斜挎包的年輕男子將手中的牌子高高舉起,「新聞解禁聲援南週言論自由 我是公民」十六個字在人群中格外顯眼。「在我出來之前,我的家人勸我,別出來了,多危險啊,為妻子女兒考慮考慮吧」,他說,「但我正是為了我的女兒不再過我這樣的生活,為她能在一個自由的環境裏長大而努力」。
就在演說家附近,一群人唱起了歌,《東方之珠》、《國歌》,在香港每年維園集會中都會被傳唱的《自由花》的歌聲也在廣州響起,然後再次《國歌》:「起來,不願作奴隸的人們!」
報社門外,短短一天時間裏,許許多年年輕的「九零後」一代贏得了圍觀人群的掌聲與喝采。
「雖然南週也有一些缺點,它一直以來相較其他媒體都算是比較開放、好一點的。」來自廣東海洋大學文學專業的女生小吳說:「就像一個人已經死去了,它像一個里程碑,如果連南週都被逼淹沒的話,其他媒體就更難做出更自由的新聞。通過對它的支持來表達我對新聞自由的一種支持吧。」
一位記者模樣的女孩子一邊記錄小吳的發言,一邊問她:「你不害怕嗎?」許多圍觀的人都理解這個問題的潛台詞:擔心她如此勇敢的發言會令「有關部門」找她的麻煩。
小吳說:「你剛剛問我名字的時候其實我有點害怕。」但轉而決絕地說,「我在這裏不出事不代表在其他地方不會出事,反正我總有一天會死掉,我覺得應該做一些有價值的專業。」那位不斷記錄筆記的女孩子並不是記者,而是中山大學傳播設計學院的大三學生小陳,她同時也是一個民間NGO的負責人之一。
午飯時間,南方報業大院內的工作人員陸陸續續走出門外,一些員工默默地站在人群中,聽著支持者的演說,或是用手機拍下門前那一束束菊花與玫瑰。三位女生走來了,手持鮮花,其中兩位身穿校服。她們是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高一的學生,趕在學校午休的時間來到報社前,表達對南週的支持。她們低調的行動卻引爆了人群中一陣熱烈的掌聲。有人問,為什麼要來獻花呢?其中一位用網絡流行語回答:「你懂的」;另一位女生告訴記者,自己以後也想做媒體行業;第三位女生說,因為都是中國公民。
傍晚時分,天色漸暗,一位佩戴口罩的女生來到報社外的街邊。在她的手裏,一份當期的《南方週末》新年特刊舉在胸前,特刊的頭版位置被一張極簡約的自製海報覆蓋,上面是用鉛筆端端正正描出的「自由」二字。還有一張細長的粉紙紙條:公民卡樂。
她也是一位九零後。問她,你是南週的讀者嗎?
「其實我並不喜歡《南方週末》」,卡樂說,「尤其是去年方韓大戰裏,在已經有那麼多證據顯示韓寒造假的時候,《南方週末》還在挺韓寒。但我今天站在這裏,是要捍衛《南方週末》自由說話的權利」。
有支持者就註定會有反對者。當天上午,兩名男子來到南方報業門外,在人群中發出自己的聲音。
「任何新聞自由都要在憲法下進行,憲法規定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但是你們這是資產階級新聞自由!」一位年紀很大的男性在人群中大聲喊道。這個「異質」聲音很快就引起了前來聲援南週的人群的注意。也有人說,他們是「五毛」,被「有關方面」派來故意轉移視線的。
這位年長男子不願向記者透露他的姓名,只說他的網名叫「社會主義小兵」。一群年輕的八零後、九零後與他展開了論戰。「社會主義小兵」說,他在新浪的微博上無法發言,但在「烏有之鄉」網站就可以發文章,還說「我們的五十幾家網站」被關閉。有人問他「我們的」三字指誰,他又改口轉移了話題。
「社會主義小兵」說:「你們要言論自由,我們的言論都沒有自由,難道我們就不能享有言論自由了嗎?」
圍觀的人群隨即回應:我們爭取的言論自由是每個人的言論自由,當然也包括你的言論自由。但「小兵」仍不依不饒,堅稱是國務院新聞辦而非中宣部下令關閉他們的網站。當天下午前來聲援他的另一位老人「馬到成功」稱南方報業是「漢奸媒體」。
入夜,一男一女手持大幅標語牌站在南方報業門外,上寫「支持共產黨、支持毛澤東思想、支持打擊漢奸媒體」。剛一出現,就遭到在場人群一陣噓聲。一位南週支持者隨即舉起手中「愛南週 護南週 用我們的良知力挺南週」標語針鋒相對地站在了這對男女身邊。人群中有些小小的衝突,一位激憤的男性市民出手把「漢奸媒體」的標語牌丟倒在地,對方將要還手時被人群拉開,一群年輕的男性聲音高喊:「理性!理性!理性!」
被打掉標語的男子離開人群,不久後再次回來。他是第一個勇於向記者出示真實姓名的「少數派」。圍觀的人群要求他解釋南方報業為何是「漢奸媒體」,他又稱「沒有點名」說南週就是漢奸媒體,拒絕對標語做出解釋。
朗讀憲法捍衛自由
不久,這位男子終於離開,此時已是晚上九點多,氣溫漸漸降下來,廣州大道中二八九號大院門外的人群仍然遲遲未散。一位中年男子從門前堆成一團的花束與來信中撿起一本白色小冊子,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他建議,我們一起來讀憲法第三十五條吧!在場的人們紛紛同意。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遊行、示威的自由」,在他的領誦下,近百人跟隨他高聲宣讀了這一句。在寒冷的冬夜裏,憲法中的公民權利一字一句地在「《南方週末》」霓虹燈微弱的光暈下響起。■

楊超:專訪《南方週末》前常務副主編錢鋼 新聞自由要靠憲政實現


錢鋼曾因「南週」報道「惹事」而自己遭到撤職,他說,要「徹底結束黑暗,也就是還新聞自由於公民,最終要靠憲政,兌現憲法」。
作為曾經歷《南方週末》重大變故的老「南週人」來說,錢鋼對《南方週末》的這次抗爭感觸頗深。在接受亞洲週刊專訪時,錢鋼結合自己對中國媒體的多年觀察,談論了這次《南方週末》新年獻詞被強改事件以及中國的新聞審查制度。錢鋼認為,要「徹底結束黑暗,也就是還新聞自由於公民,最終要靠憲政,兌現憲法。」
目前擔任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中國傳媒研究計劃主任的錢鋼,曾於一九九八年至二零零一年任《南方週末》常務副主編,親歷各種新聞審查。他提到當時的審查方式主要是「事前禁令」與「事後追懲」,即事先告訴你什麼不許做,出報後他們會進行嚴格的「閱評」,發現所謂的「違規」便進行處罰。但在出報的過程中,還沒有那麼多的直接插手干預。《南方週末》過去十幾年的新年獻詞都可以自主編發,事實上,也沒有一篇獻詞遭到過事後的懲罰。
錢鋼說自己也是因為當年的一篇調查報道「惹禍」而被解職。二零零一年《南方週末》報道了搶劫銀行殺人罪犯張君一案,其中記者深入張君的家鄉湖南,探究產生張君現象的社會深層原因,為此激怒了湖南地方當局。據稱,在當年的全國宣傳部長會議上,湖南省宣傳部門領導向廣東投訴,說把犯罪的根源歸咎於湖南省的社會環境,矛頭直接指向了湖南省委、省政府。隨後其他省市也群起攻之,「怒責《南方週末》長期以來大量刊登揭露當地黑暗面的報道,給黨和當地政府『抹黑』,嚴重影響黨和政府的威信和聲譽,並強烈要求中宣部和廣東省委宣傳部嚴厲處罰該報」。敢說敢言的《南方週末》因此遭到中宣部的整頓,錢鋼及其他記者部主任、若干骨幹記者被撤職或留報社觀察。
錢鋼認為,最近十年,尤其是最近五年,廣東的媒體環境迅速惡化,管制者加大了「事前審查」的力度。他透露在這次「南週事件」中,有一位派駐南週的審讀員老先生憤然揭底,說出庹震到廣東任職後,對報紙的管控更加嚴苛,禁令越來越多,對《南方週末》、《南方都市報》的管制和監控,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特別要求《南方週末》每期選題都要上報省委宣傳部,批准後才能採寫,重要報道和社評都要上報審閱後才能出。有一次報紙已開印才通知撤稿,結果印了十幾萬份的報紙作廢。
「對這種『事前審查』,南週員工已吃盡苦頭,這也是廣東各報和全國新聞界面臨的共同問題。這次『南週事件』,中國媒體人只是要求廢除事前審查,但未提出更高訴求。中國的新聞管制,已淪入十分黑暗的時期,必須從這一步開始,走出黑暗。」錢鋼表示希望中國新聞能盡快走出這種最壞的境地。「我們不幼稚,都知道即使沒有『事前審查』,嚴苛的新聞審查依然存在禁令、追懲等等。但目前能做的,是要『減掉一個最低分』,把『事前審查』先廢止。」
「徹底結束黑暗,也就是還新聞自由於公民,最終要靠憲政,兌現憲法。」錢認為目前中國新聞制度中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違背憲法第三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十五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言論、出版等多項自由。「江澤民時代強調『輿論導向』,胡溫時代講的是『輿論引導』,對媒體沒有大的放鬆。但二零零三年非典事件後,國務院出台了《信息公開條例》,有助信息流動,信息技術的發展,特別是社交媒體的快速發展,更為信息的開放帶來空間。『習李新政』開始,大家寄予期待,希望他們從善待百姓、善待媒體開始,逐步啟動政治改革。但『南週事件』發生,特別是這一事件的後續||『強令轉載事件』,更令人們大失所望。」
由於「南週事件」不斷擴大,事件的後續及最新發展是在北京的《新京報》拒絕轉載《環球時報》評論,社長向北京市宣傳部長辭職抗議。錢鋼表示:「《新京報》了不起,雖然最終沒有頂住,但是該報員工捍衛了報格,捍衛了尊嚴,寫下了中國新聞史的重要一頁。《環球時報》的社論是基於謊言的,中宣部強令各地媒體轉載,在第一天受阻後又再次發飆,暴露了打壓媒體的真實面目——不管有多少媒體能夠公開表態反對,施暴者已經成為媒體公敵。」■

錢鋼小檔案


生於一九五三年,杭州人,報告文學作家及記者,著有《唐山大地震》等作品。現為港大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中國傳媒研究計劃主任、上海大學和平與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錢鋼於六九年入伍,八四年進入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八六年後任《解放軍報》記者,並成為中國作家協會的成員。在九八年至零一年間,於《南方週末》任常務副主編。■

咼中校、陳珣:專訪《新京報》創辦人、《南方都市報》前總編輯程益中 習李改革的天賜良機


程益中認為,南週事件的意義堪比當年的西單民主牆,是中國改革的重大機遇,也考驗習近平、李克強的智慧和勇氣。
作為《新京報》創辦人,程益中對現在《新京報》同仁的表現感到欣慰。他說,媒體人起來抗爭,爭取新聞自由空間,其意義堪比當年的西單民主牆,不僅是中國公民的歷史性機遇,也是中國新一屆領導人習近平、李克強推動中國進步的天賜良機。但是,程益中對事態發展不表樂觀,懷疑習、李是否有這樣的智慧和勇氣。
一月八日晚,在《南方週末》新年獻詞事件尚未平息之際,北京宣傳部門要求《新京報》必須轉載《環球時報》對南週事件的評論,遭到《新京報》社長戴自更、總編輯王躍春以及全體採編人員一致拒絕。《新京報》雖然最後被迫刊登,但抗爭中表現出的氣節和風格為人讚賞。對此,程益中接受亞洲週刊採訪時表示,為《新京報》同仁的抗爭感到欣慰,認為他們對得起這份報紙的讀者,對得起作為新聞人的良心。
程益中說,儘管中國媒體人在與宣傳部門的抗爭中處於弱勢,但與其屈辱地活著,還不如衝出來,站起來。他認為,中共宣傳部門實際上是權貴代言人,早已搞得天怒人怨,已經成為阻礙中國走向公平正義的絆腳石。他說,如果習近平、李克強想拯救這個制度、這個黨,必須從中宣部下手,「在言論自由與箝制言論之間,是沒有討論空間或中間地帶的,是不能調和的」。
程益中把這次抗爭與當年的西單民主牆事件相比。西單民主牆是七十年代後期,在北京西單體育場的外牆上逐步形成的大字報空間,當時上面出現許多不同政見的大字報,因此民主牆被視為中國民主運動的開端。其中最有名的是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五日凌晨由魏京生張貼的大字報,公開要求中國共產黨結束一黨專政,還權於民。
程益中認為,當時西單民主牆就為鄧小平利用來破除「兩個凡是」,從而為後來的改革開放奠定輿論基礎。為此,程益中認為這次爭取言論空間的行動,又是一次歷史性機遇,「這不僅是擺在每個公民面前的歷史性機遇,也是習近平、李克強的天賜良機」,就看習李敢不敢、願不願利用這個機會。程益中說,習近平、李克強上台後所釋放的善意和開明態度,有著正面積極的意義,但是只有這些是不會對改革有實質作用的,「沒有自由,就談不上改革」。儘管如此,程益中對未來發展還是比較審慎,懷疑習近平和李克強是否有這樣的智慧和勇氣。
《新京報》創辦於二零零三年十一月,是《南方都市報》北上拓展的重要一步,由時任《南方都市報》總編輯與《光明日報》駐廣東記者站站長戴自更(也即現任《新京報》社長)醞釀催生,最後由光明日報報業集團和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共同出資主辦,光明日報報業集團提供刊號資源和辦公場所,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旗下的《南方都市報》則提供版面資源和經營資源,成為中國首家獲正式批准的跨地區聯合辦報試點。
當時《新京報》採編部門負責人以《南方日報》人員為主,骨幹採編人員均來自《南方都市報》,戴自更任社長,程益中任總編輯。由於《南方都市報》在當時新聞界是異軍突起,風頭甚健,因此該報自稱「一出生就風華正茂」,備受矚目。不過由於「南都案」的爆發,二零零四年三月九日,程益中被迫辭去《新京報》總編職務,離開《新京報》。
二零零三年《南方都市報》關於SARS、孫志剛事件的報道,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但給廣州地方當局造成極大壓力,激怒了廣州市主要領導。廣州當局事後展開報復,對《南方都市報》領導展開調查,但查來查去也查不出問題,最後把報社公開和合法的五十八萬元人民幣(約九萬三千美元)分紅,認定是南都領導班子私分的公款。
二零零四年初,時任《南方都市報》總經理喻華峰、編輯程益中等四人被廣州當局以經濟犯罪之名逮捕。經過法院審理,喻華峰因犯貪污、行賄罪,判處有期徒刑八年;編委李民英犯行賄罪被判有期徒刑六年;程益中被捕後因「證據不足」被釋放;副主編鄧海燕被關押七個月後,同樣因「證據不足」被釋放。
儘管程益中被釋放,但是在國內一直受到打壓,直到二零一一年七月來到香港,才開始新的人生旅程。■

丁多:專訪中國新聞史學者傅國湧 中國須揮別黨管媒體


中國當局需走出「通吃」控制思維,學習台灣朝野雙贏之路。
南週事件持續發酵,從廣州延燒北京,引起更多深層的思考,眾多有擔當的知識界人士紛紛站出來聲援。中國新聞史學者傅國湧長期致力於言論自由問題的研究,他在接受亞洲週刊採訪時稱,發出獨立聲音的覺醒者,是未來文明社會的基礎。以下是訪問摘要:
如何評價《南方週末》以及整個南方報系在中國新聞史上的意義?
放在整個百年中國言論史來看,《南方週末》或南方報系仍從屬於黨報體系,並非獨立的民間媒體,不能誇大其意義。但從一九四九年迄今的六十三年來看,它還是具有相當意義的,它們好像一片沙漠中的一個小綠洲。但是,最近十來年,由於不斷整肅、換人,它的報道空間已被壓榨得越來越小,言論的尖銳性每況愈下,逐漸淹沒在官方允許的聲音之中。就算讓它喊幾句「憲政夢」,也只是一句空泛的口號,只不過現在連抒情的權利都沒有了。在言論史上看,《南方週末》的貢獻還不如南週人的抗爭意義更大,後者關乎底線倫理,關乎職業尊嚴和人的尊嚴,直指言論自由本質。
台灣曾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開放報禁,對現在的中國大陸是否有借鑑意義?
台灣道路應該是中國大陸未來發展的方向。這是一條朝野良性互動、雙方共存共贏的道路,它較好地實現了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結合的和平轉型,代價最輕,犧牲最少。但問題在於,大陸官方至今仍走不出暴力控制的思維,依然籠罩在「通吃」、「全贏」的主導意識之下,寸步不讓。而和平轉型的前提是掌權者必須向社會讓步,逐漸還政於民,包括把表達自由的權利還給公民,開放報禁需要時間,更需要勇氣。無論如何,黨管媒體那一套早已過時,註定要成為被翻過去的一頁。
在中國,為何艱難獲得的言論自由總是被專制扼殺?
可以肯定的是,所有先行者的犧牲,以及所付出的種種代價,都是有作用的,它們不斷積累,把血汗一點點融入這個土地,總有一天要開花結果。這一次南週事件,我們看到有很多網友、廣州市民站出來,發出他們獨立的聲音,這樣的覺醒者會與日俱增,他們就是未來文明社會的基礎。言論自由是一個文明社會不可或缺的重要標誌,沒有言論的社會無疑不是一個文明社會。我深信,歷史背後有一隻看不見的手,那是上帝的手,我不知道明天的道路,但我知道它掌管著明天,不管如何,我們更要努力!■

炎黃春秋冷靜應對網站被封 .江迅

《炎黃春秋》網站突然被封,引發風波,官方迅速解釋因「技術出錯」所致。社長杜導正表示,現在「貪腐力量過分強大,甚至和黑社會、武裝力量抱成一團」,有關部門既然給了台階,事情就不要鬧大。習李新領導也有難處。


乍暖還寒,最難將息。邁入元旦,接連傳來《南方週末》事件、「炎黃春秋網站」事件。多年來竭力推動政治體制改革、呼籲實施憲政的北京《炎黃春秋》雜誌,多番傳出遭當局禁止出版的消息,最後都安然闖關,依然茁壯立足。一月四日《炎黃春秋》官方網站突然被註銷而封閉,激起關注,引發一陣風波。官方解釋是更換服務商和備案問題所致。一月十日,網站又開通。九十歲的社長杜導正患感冒剛剛康復,一月六日在北京接受亞洲週刊訪問時說:「據我們的了解和分析,《炎黃春秋》網站被關閉,不論是服務代理商的技術問題,還是工業和信息化部下屬的某個部門問題,還是北京市政府的通信管理部門的問題,可以說絕對不是習近平和李克強的主張,我可以用『絕對』這個詞,絕對與習近平、李克強無關,也不是中央政治局常委主流力量的主張。」
《炎黃春秋》常務社長、總編輯吳思至今都說不清網站被封究竟問題在哪兒。一月八日,他對亞洲週刊說:「我們也鬧不明白。他們說我們沒有信息備案,不備案是不能辦網站的。然後他們說我們更換過服務代理商,我們的網絡總監說,是有這回事。北京市通信管理局(通管局)就我們的事找了代理商,說他們有問題,代理商又承認有錯,據說通管局還要罰他們的款,他們也認罰。但是服務代理商有問題,也應該是兩年前的事了。為什麼兩年前不處理,現在忽然又處理了呢?我們也不懂。按照規定,要封網站的話,有幾個條件。說你們有問題了,你們要作出改正,如果拒不改正,那才封網。現在是通管局既沒有跟代理商說,也沒跟我們說,就把網站給封了,這不合乎流程規定。究竟是什麼原因?他們說是技術問題,技術問題好像也沒錯,現在把責任扣到服務代理商頭上了,代理商也都承認了。」
一月七日,《炎黃春秋》編輯部召開內部會議,就此事作了通報。吳思說:「我們最初都備過案的。既然他們承認是『技術問題』,需要我們重新信息備案,我們就按手續辦,他們說十個工作日辦妥。代理商需要我們提供什麼,我們就配合提供什麼。究竟是通信管理局的責任,還是服務代理商的責任,我們只清楚的是,《炎黃春秋》沒有任何責任。」
據悉,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屬於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北京市政府雙重領導。《炎黃春秋》主要記述重要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創刊二十二年來頂著陣陣逆風,堅守理論陣地,展示推進政治改革的決心。《炎黃春秋》的顧問、編委和作者是一大批退下的部長和部級領導,《炎黃春秋》屢屢發表說了真話而引發社會巨大思想衝撞的文章,至今沒有被當局成功「收拾」,這在中國無疑是新聞出版領域的奇蹟。當局的中宣部、國家新聞出版署等一些部門多次要對《炎黃春秋》作出嚴厲整頓,最終都不了了之。
一月四日,《炎黃春秋》網站被封,旋即成了境外媒體和網絡的關注焦點,釀成一場政治風波,當局迅速回應是「技術問題」,憤怒的人們紛紛支持《炎黃春秋》,挺直腰板,據理力爭,要求有關部門道歉認錯。不過,「得理讓人」也是一種生存方式。
政改共識已經存在
人們普遍認為,當局封閉《炎黃春秋》網站,是因為二零一三年第一期上的新年獻詞《憲法是政治體制改革的共識》一文。這篇獻詞說,「政治體制改革的共識已經存在。這個共識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雖然現行憲法並非十全十美,但只要把它落到實處,我國政治體制改革就會前進一大步」,「政治體制改革就是要建立一套對權力制衡的制度體系,就是要切實保證公民權利。《憲法》中有很豐富的保障人權、限制國家權力的內容。將《憲法》和現實對照,就會發現現行的制度、政策、法令和很多政府行為,和憲法的差距十分遙遠。我們的憲法基本上被虛置」。
  這篇新年獻詞還說,「憲法是國家根本大法,憲法的權威至高無上,依照憲法推進政治體制改革,不會、也不應當有爭議。既然憲法是政治體制改革的共識,我們就應當行動起來,將虛置的憲法變成現實的制度體系、法律體系,就應當將現行一切違反憲法的制度、法令、政策改變過來,使其與憲法一致。在這個意義上,政治體制改革實質是一場『維憲行動』」。
網站被封,但這一期的《炎黃春秋》雜誌依然在市場上出售,頭條文章是前《人民日報》副總編輯周瑞金的長文《從歷史視角看十八大》。這篇文章引起政壇與學界關注,文中闡述了中共十八大最大的熱點、亮點、關注點,即中國進入一個新時代,這個新時代是以總書記、軍委主席胡錦濤裸退,習近平一步到位,全面執掌總書記與軍委主席為特徵的時代,即「開啟了我國常人政治的時代」。
周瑞金的文章描述了新一代領導集體的新特點、新思維,十八大報告給習近平時代預留了哪些施展空間……
談到網站被封外傳是因為雜誌刊登的新年獻詞時,杜導正說:「我對這篇新年獻詞評價很高。是我們這幾年的元旦獻詞中寫得最好的一篇,有法律根據、有現實依據,很有分寸,既現實,又尖銳。是楊繼繩寫的,我們對一些字詞作了改動。可以說,這篇新年獻詞,一個字的缺點都沒有,一個字的錯誤都挑不出來。誰要是對這篇新年獻詞有意見,可以舉行公開辯論,公開地幹,而且幹到底。對這篇新年獻詞,我們《炎黃春秋》,一個標點符號都不後退,要幹就狠狠地幹到底。」
杜導正說:「這二十多年,基本上是一個小作為、不作為的時代,經濟上還是有發展的,但問題很多;政治上總體上看進步不大。看看習近平上任後能不能有某種程度的進步。我還是那種體制內和平的、積極的、建設性的聲音,我身邊這批人也多數是這麼一種情緒。」
他認為,中共十八大以來的五十多天,習近平發表了這麼多講話,作出這麼多行為,總體上比原先預料的好一些,因此又燃起老幹部和知識分子對黨中央的希望之火,希望習近平、李克強向民主法治各方面邁進得更好,人們是謹慎樂觀,比前一個時期確實樂觀了一些。
他說:「習近平任總書記後,我看好他的兩個動作,一是紀念八二年憲法三十週年時他的講話;一是他上任後沒有拜訪西柏坡、拜訪延安,而首先去的是深圳,向鄧小平銅像鞠躬獻花,他在深圳發表了講話。我覺得這兩個是大動向。加上他最近連續發表的講話,可見他大體上能跟上潮流、順應人民意願,傾聽民間呼聲。當然,現在的中央是集體領導,集體裏是各種政治成分,有主張民主政治的,也有主張保守的,也有中和的,黨內高層內部意見不很一致。」
杜導正說,《炎黃春秋》網站被封,與習近平、李克強的中南海主流的聲音是不一致的。習近平、李克強他們絕對不會同意這樣做,是下面的部門,或者北京市,甚至北京市下面的什麼部門機構,或者是工業和信息化部的哪個單位,還是中共十八大前的思維。或者他們可能知道了一點什麼信號,於是採取這種封網的手段。應該從大局考慮,支持習李體制執政。既然當局給了這樣的台階,說是技術問題,那就不要把它鬧大,不要把這事情與《南方週末》事件扭在一起。這樣對政府、對習和李繼續往前進,並不有利。
百姓容忍貪腐背後
杜導正說,現在保守勢力、貪腐力量過分強大。他們甚至和黑社會、武裝力量抱成一團,習李要推進改革,實在不容易,十三億人經不起再折騰。更可怕的還有一個現象,即相當部分百姓對官場貪腐現象不以為然,認為他們貪污他們的,只要平民過得還可以就行,各走各的路。井水不犯河水,你不要欺負我太甚,我絕對不作反。老百姓這種情緒,又增加了改革難度。(實習生陳珣參與採訪錄音整理)■

南方報系十三年來被整肅大事記


2000年1月,《南方週末》靈魂人物、主編江藝平被調離,其後分管南方週末旗下的「21世紀報系」。
2001年5月,《南方週末》因調查報道張君案被大規模整肅,常務副主編、代理主編錢鋼被調離,副主編陳明洋被撤職。
2003年3月13日,創刊不久的《21世紀環球報道》突遭停刊,江藝平再被打壓。
2003年3月,《南方都市報》率先曝光SARS疫情,事後總編輯程益中被降職處理。
2003年4月,《南方週末》因朱鎔基專版被整肅,第1000期被迫「開天窗」。廣東省委宣傳部新聞處處長張東明出任主編,報社出現編輯記者辭職潮。
2003年4月,《南方都市報》報道孫志剛案,收容遣送制度終被廢除。
2004年1月,《南方都市報》總經理喻華峰、編輯程益中等四人被廣州執法部門以經濟犯罪之名逮捕,喻等人被判刑,「南都案」轟動一時。
2005年12月,參與創辦南方報系的總編楊斌和兩名副總編孫雪東、李多鈺被免職(三人均來自南方報業),約一百名報社員工罷工抗議。
2008年4月,《南都週刊》主筆長平因發表評論《西藏:真相與民族情緒》被免職,調任研究員。
2008年12月,江藝平再次被剝奪權力,調離《南方都市報》。
2009年11月,《南方週末》對美國總統奧巴馬的獨家專訪內容疑遭大幅?減,報紙再次「開天窗」。
2011年1月,長平被南方報業解聘。
2011年3月,《南方週末》著名評論員笑蜀被南方報業除名。
2011年9月,《新京報》被北京市委宣傳部接管。
2012年5月,庹震出任廣東省委宣傳部長,加強審查和監管南方報系。
2013年1月,《南方週末》新年獻詞事件爆發。(陳珣)■

亞洲週刊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