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7日星期二

馬萬祺 — 一個回歸小笑話、一頁澳門大歷史 | 區家麟 | 主場新聞

 

2014-5-27 11:25:12

澳門正值多事之秋,傳來政壇元老馬萬祺先生仙遊之消息。

我對馬老先生認識不深,只因上世紀製作澳門回歸特輯,曾經訪問他,也在不同場合遇過,有兩幕鮮明的記憶。

之一︰一個小笑話

這故事,以前寫過了,這時候重貼,希望不算不敬,就當是思念吧。

1999年,澳門回歸前,第一次選特首,有一個笑話,主角是馬萬祺先生。

馬先生在澳門「社團界」很有影響力,他是全國政協副主席,當年是澳門中華總商會會長,選第一任特首的過程,由馬萬祺主持。

港澳政壇的一大特色︰德高望重的元老,普通話都很爛。

那是一個非常莊嚴的場合,試想想,在二十世紀結束前,中國即將收回澳門,結束幾個世紀以來的國恥,特首選舉,彰顯了澳人治澳真正落實,二百人投票,比澳葡管治不知民主了多少倍。各選委認真填票,認真投票,把神聖的選票投入紅彤彤的投票箱裡,這是真正的歷史時刻啊。

選委投票完畢,馬萬祺先生準備宣布,這是開票箱的重要時刻。

大家凝神以待,馬老先生頓了一頓,如此重要時刻,當然要隆而重之,以高昂激奮的普通話,一字一字大聲宣告要開啟票箱:

「現在~,開~~槍~~~~~!!」

全場爆笑,久久未息,也為沉悶公式化的選舉好戲,添一幕美麗回憶。

我記得,當時馬老先生自己也笑了。

後來才知道,比起澳門現任特首崔世安的普通話,馬萬祺先生的普通話應該說是不太差了。(題外話,原來崔世安特首有個花名叫「崔啤啤」,真的繪形繪聲。)

之二︰一頁大歷史

好了,談談正經事,可能太正經。

事緣,偶然會碰到一些朋友問︰為何澳門人那麼馴服,有錢派就唔出聲,咁少人出來爭取民主?又或是最近的事:為何一兩萬人出來遊行,在澳門是一件大事?

人的取態,當然受成長經歷與時代所塑造,如果能了解馬萬祺那些年的澳門政治風雲,就能大致明瞭,香港與澳門雖然同樣是殖民地,但處境大不同,簡直是往相反的方向走。

相較港英,澳葡政府管治力弱,既乏制度建設、貪污盛行、只用葡文令華人不願加入政府,加上靠賭稅而得政府收入,更令澳葡不思進取 (看看前葡國殖民地,非洲的莫桑比克與安哥拉,獨立後陷內戰二十年,成為大國鬥獸場,也可窺探葡國的殖民管治水平。)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澳門的華人只能「自救」,自己辦學辦醫辦救濟,加上華人家族,如何厚鏵父親何賢、崔世安之崔家、馬萬祺家族,合稱澳門三大家族,掌控了澳門經濟命脈,在澳門甚有江湖地位。所以澳門傳統的愛國組織勢力強大,有其歷史緣由,「蛇齋餅糉」有確實需要。澳葡殖民管治的慵懶與粗疏,直接令華人團結,地區組織有實在的親和力與影響力,與香港近年之攏絡式蛇齋餅糉,自不能同日而語。

1966年的12.3事件,警民衝突導致澳葡政府武力鎮壓,加上文革思潮捲席,激起澳門華人群起反抗殖民統治。當年「三不」扺制,華人不交稅,不向葡人售賣糧食,不向葡人提供任何服務,解放運戰艦則在外海遊弋,澳葡政府勢弱,又倚靠華人供水供食,根本不能招架,很快屈服。馬萬褀有份參與當年的「十三人談判團」,澳葡最後簽署華人所稱的「認罪書」,道歉賠償,兼承諾禁止一切在澳門的國民黨活動,自此,澳葡政府尊嚴盡喪,失去管治意志,華人地區組織與社團,地位穩固,故澳門一直有「半解放區」之稱。

而澳門12.3事件,鼓舞香港左派有樣學樣,面對港英高明得多的政治手腕,「反英抗暴」大敗告終,間接豎立了港英在香港的管治威信。

當年做專輯時,常有一個問題:當年中國政府為何不順勢接收澳門,畢竟打著反帝反殖口號,而且澳葡政府跪低,為何還容許澳葡殖民管治存在於腳底?

當年澳門的政壇元老,死的死,肯接受訪問的,也多輕輕帶過,避而不談。

唯獨馬萬祺老先生,他是當年訪問中,唯一願意談到12.3後,葡方曾提出撤出澳門,但中方不同意,馬萬祺這樣說(手頭上沒有中文版本,只能用英語版翻譯)︰

「葡方曾擔心,就算爭議解決,他們還能管治澳門多久?但中方向他們保證,會等待最適當時間才收回澳門。中國絕對無意在當時收回澳門。」

為什麼呢?

到1974年,葡萄牙鮮花革命,新上場的左派政府宣布放棄全球所有殖民地,但中國當時仍然不願收回澳門。

殖民主義者願意放棄殖民地,中國竟然不要,實在不可思議,總括各方文獻與訪問,原因有多個:

• 中方一直希望先解決香港問題,才處理澳門回歸。
• 港澳當年有經濟價值,出口貨品方便,中國能賺外匯。
• 當年仍屬文革期間,中共無暇兼顧。
• 澳門華人家族,偏安一角,亦不希望面對大變。
• 當年葡萄牙左翼新政府親蘇聯,中共恐防有詐,葡國去殖,會借機促使澳門獨立,而非交還中國。中共亦早已不承認港澳為「殖民地」,故亦大條道理認為葡萄牙撤出殖民地,澳門不應包括在內,中國會於適當時候處理。

港澳雙城記,有很多異同之處。馬萬祺先生仙遊,享年95歲,我就想起了,他那年代的澳門故事。願安息。

原刊於作者博客

馬萬祺 — 一個回歸小笑話、一頁澳門大歷史 | 區家麟 | 主場新聞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