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埃及记是描述摩西与他的门徒犹太人逃出埃及法老王奴役的经历. 君临天下,威风八方,摩西沉着镇定,凭着对主的信心拯救了以色列人。"正如杖在摩西手中,摩西也在神的手中"
以色列人出埃及以前,在埃及经受长期的奴役与迫害,迫害最甚的时期被认为是埃及新国王拉美西斯二世(Ramses Ⅱ公元前1292~1225)当政的年代。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统治的时期颇长, 在位时动用民力大兴土木,在尼罗河三角洲建设皇城,在卡纳克(Karnak)大殿建宏伟的圆柱大厅,在孟菲斯(Memphis)树立巨大雕象与纪念碑等。拉美西斯兴建的皇城可能就包括了《出埃及记》1章中所记的积货城比东与兰塞(Raamses),"兰塞"一名实际就是法老拉美西斯的名字。拉美西斯二世年逾九十才死去,拉美西斯二世死后,他的儿子梅尼普塔(Merneptah公元前1225~1215)继位,这时他也是一个年迈老人,国家大大削弱。
公元前1223年,他还一度出兵镇压巴勒斯坦迦南人的叛乱。在他只维持十年的统治期间,他努力要稳定动摇的帝国局势,但是已经力不从心,这时出现了被压迫的以色列人争取脱离被奴役境地的大好时机,摩西和亚伦就在这大好的时机中,经过艰巨的斗争而率领被奴役的以色列人出离埃及。
如果摩西、亚伦面对面的这位埃及法老就是梅尼普塔,一般认为出埃及的年代是在这位法老统治的中期,即相当于公元前1220年。正当这个年代里,以色列人从埃及的兰塞起行,向巴勒斯坦进发。以色列人出埃及的路线,按照地理位置,从埃及到巴勒斯坦,最近的路线是沿地中海海岸北上。据说当时这条路线虽短,但沿线都有埃及防兵,不易通过,所以出离埃及的以色列人宁可绕道南行,沿现在的西奈半岛南下。以色列人在进入圣经所记的西奈半岛之前曾渡过红海,《出埃及记》第14章记埃及法老的追兵在以色列人渡海之后,全部被淹死于海中。《出埃及记》中的"红海"一词, 希伯来文读作Yam Suph,直译为"芦苇海"(sea of reeds),由于《七十子希腊文译本》将Yam Suph译为"红海",于是被沿用了下来(马丁路德重译的德文圣经,改译为"芦苇海")。今日地理上的红海全长达1932公里,最宽处402公里,最窄处209公里,而红海北端,从西奈半岛南端处分为两汉,东为亚喀巴湾(长145公里,宽24公里)西为苏伊士湾(长200公里,宽29公里)。原来"芦苇海"指的地段即红海西北段的苏伊士湾以北的湖海地区。今日的芦苇海地区,地理上可能已有变化, 并且在公元1869年开凿、修通了著名的苏伊士运河,所以已无法寻索当年渡海之处。以色列人渡海后进入今日的西奈半岛,《出埃及记》上记载有经过的各站路程,从名称上看今日亦已无法确定其精确的地点。
摩西是犹太人民族立国之父,他依靠上帝的力量带领犹太人逃离埃及, 在上帝应许之地迦南恢复本民族民族简朴、自由的生活,并重新建立对上帝的信仰,直到建立犹太人的国家。在西奈山,他领会了上帝对人世间的律法,把律法传给了雅各的子孙,一直流传至今。随着年事渐高,便指定约书亚,而不是他过于苍老、衰弱的哥哥亚伦,做自己的继承人。然后,摩西登上了位于死海东岸的比斯迦山的顶峰,从那里俯瞰约旦河谷。然后,孤独地死去,没有人知道他葬在何处。摩西带领犹太人摆脱奴役,追求自由,建立自己的国家。
《出埃及记》
——摩西的第二卷书
一、卷名
象五经的其他四卷一样,犹太人根据希伯来人原文第一个词组为本卷命名,即We'eleh shemth(意为"名字记在下面")。"出埃及记"在希腊语中意为"出来"(即以色列人从埃及出来)。英文本转译自武加 ... 展开全部>
发自我的 iPhone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