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站,天國 - 陶傑
亞洲有些左膠,跟在洋左的屁股後高叫「政治正確」(Politically Correct)。西方的政治正確,正要剷除殖民地的歷史茶漬,譬如英殖時期的孟買,本來叫Bombay,現在要改口叫「蒙拜」Mumbai。殖民地時代的緬甸,應稱Burma,現在順從「當家作主」的緬甸土著政府,改稱Myanmar。
因為據說Bombay和Burma,是英國充滿西方優越感的英譯。政治正確,由推倒殖民譯名霸權、恢復土著本名而爭取平等開始。譬如,如果孟買應該叫Mumbai、緬甸應該叫Myanmar。但一路掃過去,前法國殖民地柬埔寨,一度改稱Kampuchea,但現在又不叫其本名Kampuchea了,原來已經悄悄復辟了舊名稱,還叫Cambodia。
因為Kampuchea是一九七六年赤柬的波爾布特、喬森潘另行制訂的英文名。波爾布特在七十年代,是左膠之神,像伊斯蘭國(ISIS)一樣,波爾布特的赤柬,將曾經法國管治、歌舞昇平的Cambodia,大舉殺戮,改造為用髑髏堆積成山的紅色共產天堂。
在邏輯上:Mumbai、Myanmar,然後就是Kampuchea。但是當左膠的列車開到Kampuchea這個站,他們很尷尬,因為這條左膠地名的路線圖,並非通向天國,歷史的發展和實踐證實,是一條紅色地獄之路。所以現在西方的傳媒,提起柬埔寨,都恢復殖民霸權的Cambodia。
還有中國的Beijing。今日北京大學還沿用英國殖民霸權時的音譯:Peking University。為什麼?因為民國時代的Peking University,有英美帝國主義的拱護加持,早已是名牌。今日的北大學生,還需要Peking University這副舊招牌,印在畢業證書之上,以誘哄美國的哈佛耶魯的錄取。
至於香港的羅便臣道、堅道、梅道,還有以香港開埠之父、商人冒險家義律的家鄉的一個英格蘭山谷命名的「己連拿利」,你問問左膠:香港回歸了,為什麼還那麼親英戀殖呢?為什麼不當家作主,名字中國化,都改稱為董建華道、江澤民道、曾蔭權山、梁振英大街呢?
真的要這樣改,怕這幾條街上的豪宅的大陸業主,會跟你拚命:他們的豪宅,之所以猛升值,就是因為這幾個英國名,形象高尚而值錢。左膠?講到一個錢字,呸,中國人才一點也不膠呢。
发自我的 iPhone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