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好×果籽】歷史如何成為分水嶺 認識真暴動
政府拒絕就年初一旺角騷亂進行獨立調查,還將六十年代左派暴動稱為「騷動」,初一的衝突就定性為「暴動」,荒謬絕倫。根據統計,六七暴動造成最少五十二人死亡,八百零二人受傷,一千九百三十六人被檢控。暴動期間共發現八千零七十四個懷疑炸彈,其中一千一百六十七個是真炸彈。這場暴動被今天政府淡化為「騷亂」,是有五十二人死亡,一千一百六十七個真炸彈!
政府將初一旺角衝突定性為「暴動」,拒絕進行獨立調查。
我九十年代在政黨工作,經常在立法會記者室走動,認識了張家偉,那時他在《亞洲周刊》當記者,九六年在周刊撰寫六七暴動專題,引發了研究興趣,其後在《南華早報》當政治編輯,開始了十多年的暴動史追尋,他是香港迄今對六七暴動有深入研究的傳媒人,由九十年代開始採訪了十多名主要人物,其中個別重要人物已離世,包括新華社副社長梁上宛、港英政府暴動期間主要決策者姬達爵士等。張家偉在2000年出版第一本作品《香港六七暴動內情》,九年後在舊作基礎上及根據近年英國倫敦公開的機密歷史檔案,再寫成了《Hong Kong's Watershed-The 1967 Riots》一書,中文版《六七暴動: 香港戰後歷史的分水嶺》在2012年推出,獲香港電台第六屆香港書獎。在香港暴動史正不斷被權力改寫時,此書的價值會更形彰顯。
暴動與共黨內鬥對於六七暴動的起因,今日建制派堅持是「反英抗暴」,因殖民地社會矛盾嚴重及高壓管治引致。但根據作者研究,左派對一九六六年由蘇守忠反對天星小輪加價引發的九龍騷亂保持距離,沒有積極參與,如果是階級矛盾嚴重,為何本地左派頭目卻反應冷淡呢?張認為六七暴動起因是共產黨的內部政治,群眾自發不是主要,港共以新華社為首,認為內地政治風向是以激進為主旋律,為怕趕不上形勢,就在香港搞一場大龍鳳,製造一場暴動來保烏紗。這與吳康民在鬥委員主席楊光逝世後的評價呼應,他認為楊光也不過是一隻棋子。
張家偉《Hong Kong's Watershed》一書這樣說:「綜合採訪多位左派領導人的看法,認為最具說服力的解釋是面對極左思潮狂熱的新華分社高層官員,為求自保而主動發起鬥爭,矛頭指向殖民政府,並在騷動中不斷煽動群眾。文革期間國內『當權派』頻頻捱鬥,許多部門負責人被批鬥,中國駐外機構多位負責人也被召回國揪鬥。香港新華社一些高層官員擔心被撤職或調回國內批鬥,他們為求保住烏紗帽,遂主動發起反英鬥爭,設法發動群眾鬧事,以樹立政治上可靠的形象。」這些觀點香港人相信認識有限,往事並不如煙,今天面對香港政局,要如何從六七年真暴動中吸取教訓,有助理解香港正處於甚麼形勢。
六七真暴動的教訓是香港群眾是共黨內鬥的工具,鬥爭形勢越尖銳,對共黨在港官員越有利,尤其是他們會觀察中央的路線及政治動向,來作策略性部署,以官僚部門利益主導。暴動後只要一句「左」的錯誤就可為主事人抹去一切責任。
歷史分水嶺如果港英在六七之後只懂用嚴刑峻法重判騷亂參與者及進一步壓制本地年輕人,香港的歷史進程將會不一樣。六七之後香港展開了全方位的改革,暴動成為香港分水嶺,錯誤的歷史最終變成社會進步的動力,是因為英治的文明,而不是左派的努力。英國媒體沒有全力譴責「香港毛派紅衛兵」運動,而是指向港英政府,首相及總督需要就遠東殖民地暴動向國會、傳媒及民意交代。在六七暴動中決策核心人物姬達先推動建立民政事務系統,以改善官民關係,提升管治質素,這系統沿用至今,但政治功能已被大大削弱。七二年麥理浩出任總督,委任姬達掌廉政公署,大力整頓管治水平,之後的就是歷史。張家偉問姬達沒有六七暴動,改革會否減慢,姬達回應是沒有六七,根本就不會有改革。
今日再讀《Hong Kong's Watershed》一書,別有深意!
作者張家偉是香港迄今對六七暴動有深入研究的傳媒人,由九十年代開始採訪了十多名主要人物。2009年寫成《Hong Kong's Watershed-The 1967 Riots》
中文版《六七暴動: 香港戰後歷史的分水嶺》在2012年推出,獲香港電台第六屆香港書獎。
撰文:劉細良
編輯:謝慧珊
美術:楊永昌
下一則: 【奇聞】紙上畫一畫 惡搞寵物變臉滑稽搞笑
I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