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9日星期日

壹週刊 - 1083 - 坐看雲起時 還我雞味

 

還我雞味

2010年12月09日

利比亞軍事領袖卡達菲公開勒索,除非給他四十億英鎊,約五百億港幣,否則歐洲會「染黑」,即大量非洲伊斯蘭非法移民登陸。

卡達菲是狂人,但對於種族文化的衝突,狂人也很清醒,他說歐洲應該是白人和基督教文化的歐洲,他也想制止非洲的黑人非法湧去歐洲,沒有辦法,歐盟已經付鈔四千二百萬英鎊,但還不足夠。

卡達菲收了錢,會不會用來蓋建行宮,包玩美女,是另一個問題,但至少他申明了一點常識:世界上,尤其歐洲,實現所謂「多元文化」( Multiculturalism),如同實現馬克思的共產主義天堂,全屬白癡的夢想。

歐洲的許多城市,越來越骯髒混亂,因為第三世界的移民太多。誰想付出天價,去一個遍地黑人和巴基斯坦裔的巴黎?巴黎的浪漫,因為有嘉芙蓮丹露和伊芙蒙丹,在於電影《北非諜影》裡的白人明星堪富利保加和英格烈褒曼留下的風流韻事,而不是滿街遊蕩的第三世界的黑人。羅馬之所以偉大,是因為街頭悠閒的意大利男女,有費里尼的風格,而不是滿街的中國鞋店和揚州炒飯咕嚕肉的唐人餐館。不錯,意大利人也有黑手黨和扒手,但在羅馬那種背景,一百個意大利的黑手黨和扒手,品味都比一家開桑拿足浴店的高尚。天生的,這是沒有辦法的事了。

像冰心闡述母愛——幼小時問她媽媽,你為什麼愛我?她母親說:「不為什麼,只因為你是我的女兒。」——也完全不為什麼,因為那是意大利。

英國和歐洲,十年來左派禍國,「自由知識分子」橫行,向第三世界大開非法和合法移民的大門,美其名為「人權」、「平等」、「寬容」。

第三世界是「失敗」和「卑劣」的代名詞,六十年前,第三世界的民族主義領袖說要驅逐英法殖民統治者,口號何等響亮,「英法白人做得到的,我們也做得到」,民族自大狂高度膨脹,把西方國家的知識分子和自由黨( Liberal)的政府,轟得罪咎滿胸,無地自容。六十年來,第三世界的口水泡沫爆破,「帝國主義」撤退,民族主義領袖,多轉型為殘暴的獨裁者。津巴布韋的穆加貝、烏干達的阿敏,還有索馬里和蘇丹,把他們污穢的姓名和罪行列出來,一百頁也不夠篇幅。

第三世界證明了自己的不爭氣,不思反省,倒過來大罵「西方跨國資本」的侵略,但非洲國家沒有獨裁政府貪污受賄、破壞生態資源,或爭做黑奸買辦,西方跨國企業又何來有那麼多方便的代理人呢?

道理說不過,罪惡滿盈的第三世界,只有向歐美發動非技術勞動型的合法或非法人口大侵略。大軍登陸,即申領綜援,錢給得慢一點,就破口大罵受到「種族歧視」。現在,英國和法國等政府,逐漸發現自己的仁慈和寬容,繁衍了大量的罪惡,開始收緊移民政策了,因為再胡鬧下去,真正種族歧視的希特拉極右餘黨,就像中國大陸的極左毛派一樣,就會增加選票,佔領國會議席。過十年,希特拉二世和 A貨墨索里尼的領袖,就會在歐洲崛起,來一場強制的種族清洗。卡達菲是一名流氓,但他名正言順,敲響警鐘說出了歐洲人的恐懼,一個像非洲般的歐洲,不但是人類的惡夢,而且是文明的終結。

這種論點,被左派洗了腦的人,自然會標籤為「種族主義」。但「雞有雞味,魚有魚味」,只是普通的常識——我不想去到巴黎,看見遍地的黑人和巴基斯坦燒羊肉串的店鋪,不想見到中國福建非法移民開得滿坑滿谷的指壓桑拿和腳底按摩,如同我去到西藏拉薩,想見到西藏人的寺院,不想見到滿山的麥當勞;到了南太平洋的大溪地,想看見皮膚黝黑身戴花環的土女,不想見到捧着一包炸薯條大搖大擺的英國曼聯球迷在喧鬧——讓各國的文化,基本上留在本國,讓清真寺留在伊斯坦堡和沙地阿拉伯,而不是牛津劍橋也興建幾十家,這個世界會更順眼。順眼了,就會和諧。

歐洲是屬於白人的,美洲基本上也是(因為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首先帶去耶教的人文和科技精神)。美國和加拿大之所以吸引香港人移民,不是因為貪圖其原來的印第安刀耕火種、膜拜禿鷹的「本土文化」,而是以自由神像為代表的西方自由、民主,以及英國的普通法精神。三百年來的歷史證明,即使有種種錯誤,西方白人的文明最符合人性,最 user-friendly,其他種?不論自己嘴巴吹得多漂亮,不論自稱多「古老」、「燦爛」,觀乎這些國家有辦法的人個個拼命往外轉移資產,把子女送寄宿學校的一連串手腳移動的方向,他們自我實證,都是次等的文化。

既然主次已分,那麼就要打破「全球一體化」( Globalisation)這個誤人的神話,撕下「文化多元」( Multiculturalism)的荒誕畫皮,承認人性的自私、貪婪、卑劣,堅決反對巴黎的香榭麗舍大街淪為北非伊斯蘭小販的羊肉串和首飾檔攤的大笪地,也堅決反對拉薩和大溪地淪為麥當勞和 Starbucks的紅綠招牌的美國消費物質殖民地,如同堅決反對香港的飲食業和超級市場淪為幾家財團控制的集團式經營,以致從乳豬拼盤到雙菇扒菜膽的味道全港一體化,以致街市和舊式雜貨店逐漸消失。雞有雞味、魚有魚味,狗有狗的容貌、人有人的五官,不要雞味和魚味都超級市場的統一冰鮮化,而人和狗都一起搖尾巴,形態也不分。這一點常識,維持種族純正的日本最清楚,日本一個有色人種移民也不要,所以日本文明,污染最少,今日還是港人旅行心目中至愛。

當然,水至清則無魚,在世界上,不可能、也不應該實現絕對的種族隔離。歐洲維持定量有教養的黑人、伊斯蘭教徒、華人,會加強歐洲的趣味,令西方人不必出外,就可以享用一點東方主義的異域獵奇情趣,這當然是好事。但移民,必須嚴格篩選,既然來了,必須認同西方的民主和理性,必須接受口試和筆試。羅列出為什麼你唾棄你自己的出生地祖國而選擇歸化一個西方國家的理由——民主、自由、理性、寬容,必須是你的信仰,歸化之後,如有發現背叛者,必須立法、沒收國籍,踢回本國。

英國的巴基斯坦裔社團辦學,課本中鼓吹對猶太人的仇恨、歌頌斬手砍腳的古律。這一切,皆以「文化多元」的「理想」而進行。現在不行動,仇恨的病毒就會全球入侵。雞有雞味、魚有魚味,治亂世,要講常識,果斷的手腕,不可以聽任半桶水的學者知識分子講白癡的空想耶穌。

陶傑

(陶傑)

壹週刊 - 1083 - 坐看雲起時 還我雞味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