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3日星期三

�果日�- �正或掌舵��改革 高��市�起�定性作用



韓正或掌舵經濟改革 高調稱市場起決定性作用

【三中全會閉幕】


經濟改革方面作為十八屆三中全會的焦點,昨日的公報卻給出一本「糊塗賬」:在中央層面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盛傳總理李克強出任小組組長,上海市委書記韓正有望上調北京,出任小組副組長;又高調宣稱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但諸多說法更像是空頭支票。


歷屆三中全會都是決定中國未來經濟路線的重要節點,本次會議之前也廣傳國務院研究中心的力度極大的「383改革方案」,民間期望全會能直接面對國企改革、房地產泡沫、農村土地流轉、中央和地方財稅制度的棘手難題。不過在綱領性的公報中,字眼就相當模糊,只有兩點比較明確。


其一,公報總綱提到「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在十八大報告中以及過去官方的提法裏,絕大多數表述是「更大程度更廣範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但此次三中全會公報的提法是「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從「基礎性」到「決定性」,中國社科院金融重點實驗室主任劉煜輝分析,基礎性力量不是決定力量,這次字眼的轉變意味着進一步的「國退民進」。但是他也強調,究竟是否會加大市場化改革力度,要看細則、要看「操作層面」的東西。



國企改革幻想破滅

其二,公報提出「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時紅秀認為,這個提法必然會導向土地集中入市,以及城鄉同等服務、稅制改革等內容。


雖然公報具體指出了在文化、生態、軍事、教育以及醫療行業上的改革目標,並且強調會完善金融改革、加快自貿區的建設。但是同樣重申了要「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製經濟」,讓之前對國企改革有幻想的人感到失望。而且對相關領域改革的具體措施也欠交代。專家提醒要等到具體細則出台才能評價力度。


唯一令人驚喜的是,中央宣佈將要成立一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負責改革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事實上,早在33年前趙紫陽開啟經濟改革時,中共就成立過一個「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體改委)」,由總理親自兼任主任,其在內地經濟改革中發揮過無與倫比的作用,其第一刀就是砍向計劃經濟,提出商品經濟。體改委在2002年被撤銷,最後一任主任正是現任中紀委書記王岐山。專家認為此次再次成立中央級別的機構體現了北京方面的決心。


趙紫陽時代智庫成員、北京政治學者吳稼祥認為,本次的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比體改委地位更高。體改委隸屬於國務院,但領導小組卻直屬中央,且體改委側重於理論探索,而領導小組則不僅要提出改革方案,還需要部署和協調推進。多渠道盛傳出任小組副組長的上海市委書記韓正,近日頻頻接媒體採訪,大談上海自貿區的成立經過和未來改革,被認為是其上位的徵兆。


《蘋果》記者/路透社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