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7日星期二

刘彦伟:回应方舟子对我的无端指责_《今日话题》编辑手记

 

刘彦伟:回应方舟子对我的无端指责

作者:刘彦伟 更新时间:2012-01-09

方舟子先生一向严谨,但最近的一些表现却让人意外,请看他对我的指责:
方舟子:罗永浩砸了几台冰箱,就被腾讯评论吹捧为中国维权第一人。我在替老罗英语培训的消费者向罗永浩讨公道,腾讯评论主编刘彦伟就宣布支持罗永浩。企鹅的双重标准也太赤裸裸了吧。
  这短短的一条微博里,包含的错误就不少:
  其一,腾讯评论从未说过“罗永浩是中国维权第一人”,我们只是在“罗永浩大战西门子”这件事上力挺罗永浩,认为罗永浩在维权方面表现很好,这就被方舟子“吹”为“吹捧(罗永浩)为中国维权第一人”,一贯严谨的方先生怎么也学会“吹”了?
  其二,腾讯评论的词典里没有“吹捧”这个词。一个合格的媒体是不会吹捧的,我们也多次支持方舟子(比支持罗永浩的次数多得多),这同样不是吹捧,而是支持正确的一方。
  其三,我对“(方舟子)替老罗英语培训的消费者向罗永浩讨公道”一事没有发表过任何意见,何来在这件事上“宣布支持罗永浩”?这从时间上就可以看出来,我的确说过支持罗永浩的话,但说这话的时间是1月4日15:16,而这个时间之前,方先生在干什么呢?方先生在挖掘和质疑罗永浩违法办学、偷税漏税(不开发票),这样做的目的是“这次本来就是对人不对事,报私仇而非泄公愤(方舟子语)”。也就是说,在我说支持罗永浩之前,方先生想揪出罗永浩的违规之处,让有关部门惩处罗,以达到自己报私仇的目的,何来“我在替老罗英语培训的消费者向罗永浩讨公道”?方先生既无干过此事,我又怎可能对此事表态?
  何况,我说支持罗永浩,原话如此:“这次我支持老罗,老罗说方舟子不承认自己老婆抄袭,是持双重学术标准。老罗这样说对与错且不论,至少说这话与什么‘侮辱方舟子老婆’没有关系。方舟子却咬定这是‘侮辱我妻子’,这有点为攻击对方不择手段了。”看看这段话就知道我在针对什么表态,与“(方舟子)替老罗英语培训的消费者向罗永浩讨公道”有任何关系吗?
  我想以方先生的逻辑分析能力,不会不知道我的意思,只是方先生为了抹黑我,故意使出一招“乾坤大挪移”罢了。不过我虽不才,好歹也干了多年评论工作,方先生想对我用这招也不“X眼看人低”了?
  其四,不要动不动把普通腾讯员工在自己微博上对别人吵架发的一句议论、或者一个栏目编辑回答读者咨询时的个人表态,说成“企鹅(腾讯)”如何如何。方先生这样企鹅长企鹅短的,那意思好像我说这句话之前我们公司还开了万人大会定了调似的。
  我也算一个死忠的“方粉”了,一直认为方先生做的大多数事情正确、有益、有德。但是也要提醒方先生,人非圣贤,孰能无错?一招失误,赶紧回头。若为了显示自己永远正确,那将会用很多个失误来掩饰之前的失误,导致错上加错。

刘彦伟:回应方舟子对我的无端指责_《今日话题》编辑手记

刘彦伟:韩寒造假?

作者:刘彦伟 更新时间:2012-01-16

合理怀疑,准确求证
  腾讯微博博主麦田先生质疑韩寒的作品有人代笔,已经写了几篇文章,昨天发了一篇集大成者——《人造韩寒:一场关于“公民”的闹剧》。
  看了这篇文章,我想起了希区柯克的电影《后窗》,说一个人养病期间无所事事,就看窗外邻居的活动,看了很多天后,他怀疑一个邻居要杀妻,于是之后这个邻居的一举一动在他看来都是为杀妻做准备。他脑子里预设了一起谋杀案,这起谋杀案好比一张画了格子的纸,而邻居的每一次行为都是在填满其中一个格子,比如说邻居搬走了一个袋子,他就认为这是在运尸。
  麦田先生其实也是预设了一起策划,这起策划名叫“人造韩寒”,然后找来了很多论据想把这起策划的格子填上,比如他认为韩寒在两次新概念作文大赛里表现反差大,说明第一次是被人代笔;还比如他认为韩寒在镜头面前表现木讷,完全没有文章里那种风采,所以韩寒的文章不是自己写的。
  其实这些论据都可以有其他解释:两次参赛成绩不同可能是有一次表现失常;在镜头面前木讷可能是因为性格内向(见过韩寒的人都知道他很害羞)。正如邻居搬袋子可能是扔垃圾而不是运尸。
  一个优秀的赛车手,却能写出好文章,他的背后又有搞文学的爸爸和精明的出版商朋友,因此怀疑此人被代笔算是合理。但是求证务必要准确,切忌为了证明自己预设的结论而戴上有色眼镜,把五颜六色都看成自己想要的那种颜色。
不能站在今天的平台揣度过去
  韩寒取得今天的成就,有两个关键点,一是他与文人吵架展现出了锋利;二是他走批判路线展现出了情怀。麦田先生认为“与文人吵架”和“走批判路线”都是路金波们设计好的炒作方式。如果韩寒的成功之路真的是按设计好的方式走出来的,那么这个设计堪称完美。
  这就让人想到了希区柯克的另一部电影《电话谋杀案》,这部电影有一段精彩的对白:
玛戈·玛丽·温德斯:你真的相信完美的谋杀吗?
  马克·霍立德(小说家):恩,是的,绝对是这样。在纸上,确实是这样的。我想我能够,唔,谋划一个比大多数人更好的谋杀,但我怀疑我能否实施它。
  托尼·温德斯:哦?为什么不能?
  马克·霍立德:因为在小说里事情通常都是按照作者想要发展的方向发展;而在现实生活中却不是这样……事情总是如此。
  也就是说,如果当初路金波们真的有什么设计,那么后来的事情基本不可能完全按照他的设计发展,而且越是经历长时段的设计,在实践中越会走偏。正如小说家设计好的完美谋杀案在现实中肯定会出偏差,而且越是需要多步骤长时段的设计,最后偏差越大。
  我们今天之所以会说路金波们有这个设计,是因为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对那条成功之路已经看得很清了。但是如果让我们回到2005年,我们能看得出来这样一条路吗?如果我们看不出来,路金波们就能吗?他那时候是怎么知道和文人吵架会让“韩寒”名声大噪的?2008年之前,路金波们又是怎么知道走批判路线会让韩寒一飞冲天而不是遭封杀驱逐(别拿主管部门的规则说事,这又是马后炮,我们今天看到韩寒没被封杀,才说什么主管部门不对付韩寒这种言论,放到2008年之前谁知道?)
该为韩寒祛魅
  我以前就批评过韩寒,主要是说他为了批判不求甚解,对有些话题开始胡说了。但我觉得韩寒自身的问题其实很小,主要是大众的心态不对。
  在一个专制社会,想要打破锁链是要付出很高代价的,这个代价谁都不愿意付出,但谁都还想获得自由,所以大家就会有些幻想,比如期望一些名人说狠话,能推动社会进步。但我的经验是,当做某件事不需要付出代价时,那么它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也就差不多丧失了。今天对政府放几句狠话已经相当安全了,但是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也几乎没有了。
  互联网勃兴后大家万马齐鸣骂政府,取得了一些成就,很多人就把互联网以及领导风潮的韩寒们看做打破锁链的希望,正如以前把经济发展看做推动民主的希望一样,但是这种希望有些幼稚,韩寒们的批判杂文除了能让大家过一下眼瘾,没有更多的意义,正如经济发展除了让大家日子好过些之外,也没有多少政治进步意义。
  韩寒不是“救世主”,他对社会进步的意义没那么大,大家不能活在那些杂文带来的快感里坐等天上掉馅饼。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