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摸石頭,不過河
作者: 許 行
更新於︰2013-01-06習上台有一些新舉動,南巡摸石頭,體制內頻開研討會,大談反貪,改革政風,釋放上訪者。但是對民間異議仍然打壓,看不出大方向何在。
●習近平1 月30 日冒嚴寒從北京到河北阜平駱駝灣村探
訪家徒四壁的貧戶農家。怒斥貪污扶貧款是犯罪。(新華社)十八大之後,習近平實際上已掌握黨國實權,明年三月政府的換屆,只不過在形式上將政府各部委移交一次而己。在中共以黨治國的體制下,掌握了黨權就等於掌握了政權。
習近平李克強都還在摸石頭
習近平掌權一月,拋出號召「空談誤國,實幹興邦」,這表現他很想實幹一番,那末實幹些甚麼?有無明確方向?至今仍未見到。他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說:我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的復興,就是中華民族歷代以來最大的夢想。於是習近平之夢傳遍全國。這使我想起當年蔣介石在統治期內也不斷強調民族復興,實幹的卻是專政,不談民主憲政。習近平想改革,也不提民主憲政。
他的南巡,由汪洋陪同視察深圳、珠海等各地,就是想聽聽改革前衛的廣東地方官有什麼看法和意見,是在摸石頭。李克強召集國務院各部委的主管座談,也在摸石頭。整個習李體制都還在摸石頭,應該怎樣改革,從何著手,都還未曾確定大政方針。但石頭有很多種類,有官場的石頭和民間的石頭,也有半吊子的石頭和全面改革的石頭。如果只摸半吊子的石頭,即使淌過水,也只能進入小溪,過不了大河,更無法進入大海。這是值得習近平和李克強們深思的。
直到目前,習近平讓我們看到的只有兩點:其一是作風的些少改變;其二是強調反腐。在江、胡二十年的統治下,官場不僅全面腐爛透頂,而且當官的官僚霸氣和無度的揮霍,都是人民所深惡痛絕的。所以習近平在這兩方面作了些少改變,都受到稱許。
作風的改變,主要由習近平自己帶頭。他在接任之初的就職演詞,使用直白的語言,沒有黨八股的套話和廢話 ,強調人民幸福,是一次好作風的開始。他在南巡時不坐名貴轎車,只坐八座位的麵包車,不封路、不擾民,表現平民化。他召開會議時要大家講真話講實話,暢所欲言,有利於減少形式主義的官僚習氣。他的反腐,也開始接受民間舉報。
張維迎倡議大赦貪官折衷辦法
不過在當今官場無官不貪的情形下,抓了十多廿來個中下級貪官,只能敲山震虎,解決不了問題,但可以讓所有貪官感到威脅。在所抓的貪官中,職位稍高的有四川省委副書記李春城、重慶北碚區委書記雷政富、山東農業廳副廳長單增德、廣東國土資源廳副廳長呂英明、廣東揭陽市委書記陳弘平等。更高層的如前胡錦濤大內總管、現任統戰部部長令計劃,據多方傳媒報導,其妻谷麗萍、其兄令政策(山西省政協副主席)已被調查和雙規,其弟則逃離中國;而且據說,谷麗萍設立了一個稱為「中國青年創業國際計劃」組識,在成立之初就得到中國電信、諾基亞、惠普等中外大企業「孝敬」數億元,該組織在國內五十多個城市設立分會,以公益之名大抄地皮和地產。
雖然谷麗萍對被雙規己加否認,令計劃也出面闢謠,但傳說仍然未息。此外,又傳說周永康之子周斌也被調查。「中國視頻新聞」報導,二○一二年,僅從北京出逃的裸官已有三百五十四人,他們攜逃的不義之財共約三千億人民幣。可見這些貪官,事先已有風聲或預感,擔心習近平上台可能會反腐,自己遭殃。
習近平既不可能改變一黨專政制度,要解決全國和全面腐敗的貪污問題,實在非常棘手。如果認真反貪,不但牽涉到所有權貴份子,而且會牽涉到全國數千萬大小官吏,等於要挖翻中共整個統治機構,怎有可能?!
最近,北京大學教授張維迎在《經濟觀察報》主辦的「二○一二年觀察家年會暨第二屆中國峰會」上,對中國當前貪污腐敗情況和解決之道,作了一次透澈的長篇發言,提出一個在保持中共政權條件下實現清廉政治的折衷辦法。他主張以十八大為界,公開申報官員財產,凡在十八大之前的不義之財,只要繳納財產稅,便允許保持財產,若十八大之後再貪,那末新貪舊貪都要一起清算。這是一種對舊貪的大赦政策,免得所有大小貪官都一致抵制改革,使中共政權永遠無法走上清廉之途。
這是唯一能夠保持中共統治而厲行清廉政治的變通辦法,未知習近平能否接受,若他連這樣的折衝辦法都不接受,那末,他今天的反貪,充其量也只相等於國民黨在大陸敗亡之前,像蔣經國在上海的「打虎運動」那樣,勢必以失敗告終,等待亡黨亡國的革命到來。(在這裡,我要糾正張維迎教授一點小錯誤。他說:黨可以亡,國是永遠不會亡的,連日本侵略中國時中國也沒有亡過。在這裡,張教授將廣義的中國和狹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等同了。中共所講的亡黨亡國,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也就是它的政權之謂。)
體制內研討會有言論鳴放之勢
自習近平執掌政權以來,雖沒有正式開放言禁,公開保障言論自由和新聞及網絡自由,但在言禁方面暫時有些少放鬆。於是黨內一些沒權的知識份子和己退休的明智高級幹部便乘機舉行各種大型研討會,紛紛爭取發言機會。沒參加研討會的,也有個別份在報刊或網上發表意見,向習近平進言。
較受重視的研討會有:在十八大剛結束之初,由北京大學憲法和行政法研究中心和《炎黃春秋》雜誌合辦的研討會。這是一次有重大意義的研討會,參加發言的都是一些著名的自由派和民主派知識分子,如毛澤東前秘書李銳、張聞天前秘書何方、胡耀邦前智囊杜潤生、前新聞出版署署長杜導正、前政法大學校長江平和陳光中,以及社科院榮譽學部委員資中筠女士等等。他們的發言主要是建議實行民主憲政、司法獨立和依法治國等。
另一個值得重視的研討會是由前衛的時政雜誌《財經》舉辦的年會,稱為「二○一三:預測與戰略」,於二○一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在北京舉行,與會者多達千人,其中不少是經濟學界泰斗、名教授和官場重要人物,如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前政法大學校長江平、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孫立平、前人大副委員長成思危、證監會主席郭樹清、商務部長陳德明等。他們發言的範圍非常廣泛,而且多牽涉到實際的經濟問題、政治問題和社會問題。最引人注目的是孫立平教授,他曾是習近平念博士生時的導師,故有「帝師」之稱。他思想深刻,言詞尖銳,去年曾發表一篇警世論文:《中國社會正在加速走向潰敗》。認為中國社會的腐敗不僅只是貪污,連社會肌體的細胞都壞死了;維穩是法治的大倒退,維穩不擇手段,成了授權作惡。今年他在《財經》年會上的發言,題為《一場靜悄悄的革命已經發生,逼迫中國進行改革》,他認為社會體制雖然沒有改變,但社會生態已經發生變化,這才是社會改革的動力,形勢比人強,革命正在靜悄悄地到來。
個別人士在報刊和網絡上發表的意見,有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江必新,他在《人民論壇》雜誌上發表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走憲政之路》的長文,認為應把民主、自由、平等、法治、公正、誠信、和諧這些理念納入社會核心價值;應該將保證人民依法享有權利和自由作為執政為民的起碼條件;他更主張行憲政以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作為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能夠講出這些話來,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它顯示在中共體制內,自有許多明智之士。
另一位明智之士是中國改革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遲福林,他認為國有資本應該退出一般性的競爭市場;所有國企央企的收益應該納入國庫,撥作社會福利基金,讓城鄉人民都能受益,從而縮小社會分配差距,擴大中產收入群體,如此才能有效提高內需,促進經濟轉型。他更主張儘快推行官員財產公開。遲福林一向重視社會收入分配問題,主張擴大中產階級隊伍,使社會收入分配形成橄欖形,中間大,兩頭小,讓人民普遍富裕。
論實際,也只有使人民普遍富裕,他們才有購買力去促進內需,改變經濟轉型。過去溫家寶一方面強調擴大內需,另一方面卻向人民收重稅,造成國富民窮。再說,國有企業佔有中國經濟收益絕大部分,但它們在沒有嚴格的監督情況下,都變成了權貴們的利益,使得貧富愈趨兩極化,加深社會矛盾;國有企業原是國家財產,屬於全體人民所有,其收益除了擴大企業所需之外,理應歸還人民,讓人民受益;將國有企業收益轉為社會福利是最合理的分配辦法。希望習、李政府應該認真考慮這個問題,儘快使之實現,則百姓幸甚。
且看新政風能有多少可以兌現
習近平允許體制內人士發言,卻不許異議人士和維權人士發言。前不久,中國民主黨浙江負責人呂耿松在網上發了一封以「中國民主黨浙江委員會」名義致習近平、張德江的公信,語氣溫和,認為中國進行政治改革的時機已經成熟,希望新的領導果斷地實行政治改革,先從開放黨禁開始。結果呂耿松被杭州國保抄家,並被抓去問話。同時禍及另兩位民主黨員陳樹慶和徐光,也被抓去問話,好在結果全都釋放,沒有加罪關押。
但前幾天,維權機構「公盟」創始人許志永在網上發了一篇《致習近平先生公開信》長文,呼籲政治改革,告別共產專政,實行民主憲政,卻於十一月二十四日被北京公安帶走,下落不明。他的那封在網上流傳的長信也便刪除,而且禍及另兩位民主黨成員陳樹慶和徐光也被抓,幸好當天都被釋放回家。
習近平上台至今,從來不提劉曉波、劉霞、高智晟的事。高智晟被允和哥哥、岳父接見是今年三月的事,那時習未上台。劉霞被美聯社記者接見,是守衛中午去吃飯一時疏忽,被闖關成功,但對劉霞的軟禁至今依舊,一點也沒有放鬆。習近平上台時唯一的德政是釋放了被關在北京久敬莊黑牢裡的數千訪民,但訪民問題一點也沒有解決的徵兆。另一德政是被閒置了二十三年的作家戴晴退休和養老手續,最近被原單位《光明日報》恢復了。
雖然新的政法委書記孟建柱在十二月十七日召開的第一次政法委會議上講話的口風完全改變,不談維穩,反而強調要全面推進法治建設,努力提高守護社會平安、維護公平正義能力,回應人民的新期待和新要求,讓司法權在陽光下運行。這些話都很好聽,很符合習近平要樹立新政風氣的口吻,但我們還必須讓時間和事實去證驗這些新政風能有多少真實性。
習近平對日強硬走向
作者: 凌 峰
更新於︰2013-01-06
中國對日政策是中國外交的典型。對鄰近中小國家寸土必爭,動輒武力相向、經濟制裁。釣魚島風波被迫收斂後,軍方強硬派失勢,但新領導還沒有尊重國際慣例的反省。
●日本1905 年大勝俄國海軍的對馬海戰是日本永
恆的驕傲。在橫須賀軍港設立「三笠旗艦紀念館」
崇拜主帥東鄉平八郎。2005 百年慶禮盛況。
到東京參加第二屆「促進亞洲民主化東京大會」,並在台灣研究論壇做「習近平時代的中國」的演講,兩者都與中日關係有關。前者的副題是「紀念日本印度建交六十週年」,應邀演講的,除了日本著名的時事評論員外,還有旅居日本的越南、緬甸克欽族、北韓、藏人、維吾爾人、南(內)蒙古人。
這些國家的人民與民族還在受獨裁者的統治,台灣已是民主國家,也受邀參加,顯然,這個民間的主辦者,把台灣當作還不是正常的國家,也許考慮到兩岸關係吧。
蒙人訴說被漢化草原被污染
日本當年有「經濟動物」之稱,對中國與國際的人權問題並不關心。記得六四後,有一位姓張的廠長逃到日本,還被日本政府遣送回中國。現在日本朝野對亞洲民主與人權的關心,顯然與中國的崛起與軍事威脅有關,把這些族群與印度放在一起,顯然就是戰略考量,日本與印度近來加強了戰略合作關係。
與蒙族朋友聊了一下,在日本的蒙族人約有一萬,每年會舉辦一些文化聯誼活動。我問他們,為何不如藏人、維人活躍,他們回答,是因為蒙族人已經被漢化的很厲害,對如何保存自己的文化、信仰等等,不太關注了。他們參加這個會議,也就是希望喚起國際的關注,例如他們的人權,蒙族維權人士哈達夫婦就被中共長期軟禁。除了人權議題,內蒙還有環保議題,因為廣袤的大草原,也被糟蹋得一塌糊塗。這點媒體有許多報導,例如位於科爾沁草原北端的霍林郭勒,近年大肆開採煤礦和發展電力、化工項目,導致荒漠化嚴重。
鄂爾多斯房產的泡沫化,更是不時見報。我也開玩笑的對他們說,二零一二年也許是蒙族人的出頭年。傳為蒙人的王立軍勇敢的掀開中共權力鬥爭的黑幕,成為英雄,有深遠的影響。他的老爸在文革期間因為「內人黨」事件受過衝擊,相信這是他最後與薄熙來決裂原因之一。十八大進入書記處的楊晶原來是民委主任,是烏蘭夫以來進入中共高層的蒙族人。書記處另一成員趙洪祝雖非蒙族,卻是內蒙人,是否提升了民族工作的地位?(被人罵死的政治局常委劉雲山也長期在內蒙工作)。
日本人對習近平的關心,是出於中共的釣魚台政策突然強硬起來,與習近平有關。有關中國與釣魚台的書籍最近在日本熱銷。著名的台灣旅日作家黃文雄的相關著作,出版社在多家報章大登廣告,他也不斷接受媒體的訪問,談釣魚台問題。報章廣告價格高昂,很少有書籍刊登廣告,可見銷量之大。最近在日本出版的書籍、雜誌,頻頻討論「被中國壓制的日本」、「面對中國的覺悟」,以及「中日宿命的對決」等等。我在講演中介紹中國太子黨的「新民主主義」綱領,以及太子黨身上多多少少的霸氣,可能影響未來的中日關係。
參觀橫須賀軍港,風平浪靜
我認為,釣魚台的戰爭氣氛應該會逐步淡化,因為中國還經不起打一場沒有把握的仗,因為有個日美安保條約。在東京期間,日本正在進行眾議院的選舉,中日關係當然是一個熱門話題。朋友帶我們在築地(海鮮市場)遊覽時,有幾個老太婆在那裡派發傳單,有日本朋友與她們吵起來。後來才知道,那些女人在散發日本共產黨的傳單,反對日本把自衛軍改為國防軍。那些老太婆被罵,中國軍艦都進來了,還有「和平」嗎?
朋友開車要帶我遊覽,我建議去橫須賀,那裡是軍港,非遊覽勝地,我很想看看,在釣魚台局勢緊張下,那裡情況如何。東京很現代化,橫須賀卻很老舊,有的巷子裡,電線在半空穿過馬路,就像台灣那些鄉鎮一樣。橫須賀有美國的海軍,商舖都打出「海軍」字樣的招牌吸引軍人。用餐的一間咖哩餐館也是如此,餐館很小,但裡面有一系列軍艦的圖片。在路上沒有看到像香港駱克道那樣的紅燈區,倒是看到有「中華料理」(有沒有共諜利用餐館來刺探軍情?)
中國旅遊團來橫須賀觀光很少;但是到了晚上,倒是有中國女人出來。走到海邊,當地朋友說一邊是美國軍艦,一邊是日本軍艦。我第一次看到停在岸邊的潛水艇,黑顏色,其醜無比。朋友指著幾艘軍艦說,有兩艘開到沖繩去對付北韓準備發射的火箭,軍艦後面高高的桅杆,就是《喬治.華盛頓》號航空母艦了。除了一陣陣的海風,港口風平浪靜,毫無戰爭氣氛,也沒有「禁止拍照」之類的告示。
另一頭,在三笠公園海邊,有一個「三笠號」紀念艦的永久性展覽,這是一九○五年日俄海戰時,由聯合艦隊司令東鄉平八郎大將坐鎮的旗艦。除了放映紀錄片介紹,參觀了大砲、指揮塔之類,還有「艦內風景」,包括睡覺的吊床、浴室、廁所等等,由於是英國造,會議室很有品味。掛出的地圖,有當時的國際形勢介紹,包括中國被列強瓜分的中國地圖。想起當年日本「進入」中國,與發動太平洋戰爭,就是以協助亞洲人民,趕跑西方殖民主義,建設「大東亞共榮圈」為口號。有一副東鄉平八郎的題詞:「皇國興廢在此一戰,各員一層奮勵努力」,字跡雄渾,也帶有秀氣。
展品中,有本艦參與日本海海戰與黃海海戰的參加人名表,包括哪些人犧牲,哪些人受傷。這些是他們的「光榮榜」,對照中國的「一將功成萬骨枯」,什麼時候有「萬骨」的名字?不管古代,到了近代,還是如此,如何能激勵軍心?與軍艦無關的文字展品中,有一個「領土問題」(不是「領土爭議」),排第一的是釣魚台,其後才是竹島與北方四島。
的確,釣魚台問題是日本領土問題排第一的大事。日本朋友最關心的中日關係,也是近來我非常關心的問題,因為有關中國改革問題。如果還在煽動民族主義,製造國際糾紛,還有精力改革嗎?何況外交是內政的繼續。侵略性、擴張性的外交,國內必無民主化。
習近平信件透露強硬對付日本
習近平在神隱兩週,於九月中旬「復出」後,網上流傳一篇習近平致中央的信。多數人認為,信是假的,內容則是真的。因為信長近六千字,寫得比較平實,可以認為是習近平的人,把習的觀點用假信的方式宣佈。其中兩個重要的觀點,一是如果人民不在乎共產黨了,共產黨可以下台;一是外交政策問題,只談釣魚台與中日關係。
信件坦承:「釣魚島不但關係著東海中國大陸架的資源以及國家長久戰略經濟利益,而且關係中華民族近代直至現代屈辱的歷史以及民族傷痛。我國民眾除了民族自尊與國家尊嚴以及維護主權的正當要求之外,社會各種矛盾積怨不滿,都找到了一個爆發突破口。」可見中共有意製造一個宣洩的突破口來緩和國內矛盾。信件接著說,「我們一定要順應民意,同時正確引導,果斷出手,把日本搬起來的這塊石頭,砸到他們自己的腳上。」
具體有七個方針,包括「哪怕出點砸日貨或者其他騷動也不怕,因為民眾的公開矛頭不是對著我們,除非我們愚蠢地把自己胸膛挺上去」;「派遣軍艦進入釣魚島附近。如果美國繼續曖昧,日本一意孤行,可以佈置並公開宣告在釣魚島附近海域進行海軍演習。」「加大對日本外交的硬度與力度,包括經濟貿易制裁,有形與無形都可以啟動。」後來中日關係的發展,的確是按照這個路子走,更顯內容的可靠。而美國是否支持日本?也將決定中國的態度,因為中國還是顧忌美國的。
於是,除了打砸搶燒之外,所有在日本召開的國際會議,中國代表拒絕出席;在國際會議上,溫家寶面對日本首相野田佳彥,也假裝看不見,因為他的「每個細胞、每滴血液都是愛國的」;日資贊助的運動會,把日商的廣告抽走;日本商品進口也被海關刁難;所有去日本的旅遊團停止出發,偶有一個,就成為漢奸旅遊團;最離譜的,連台北交響樂團到北京演出,幾個日本團員的簽證也被拒絕。
對日經濟制裁代替武力威脅
顯然,習近平採取與胡錦濤「維穩」的不同路線,本來日本政府對釣魚台國有化是阻止極右的石原慎太郎以買島來繼續製造新聞,這個做法也得到中國政府的諒解;但是突然之間,中國政策出現反覆,導致親中的日本民主黨政府一頭霧水,面對強烈的反日運動手足失措;在其後中國「有形與無形」的經濟制裁中,也沒有反制措施。雖可能是日方顧全大局,不想擴大事態,期望事件逐漸平復;但是也嚴重失去日本的民心。
現在,安倍上台,在中日關係上,雖然有堅持領土主權的一面,但是也有希望改善的一面。尤其日本對中國,從人口與領土面積來看,都是小國,不會無故去挑釁中國惹上戰爭,主要問題在中國身上,包括未來的改善。
目前的中日關係,比建交前還不如。因為即使在那時,毛澤東也主張民間交往,現在連民間也不要了。這樣的愛國主義,與一百多年前義和團的盲目排外有何區別?後來是因為毛派薄派太囂張,當局出手,才使大規模的反日街頭運動逐漸降溫,但是經濟制裁卻繼續下去,因為中央沒有文件制止。按照中共的習性,自然是「寧左勿右」,樸素的愛國感情,總好過涉嫌漢奸。
幸好,在所謂的習近平信件中,沒有說要發動一場戰爭,而日本也克制,否則難免會擦槍走火。一旦擦槍走火,美國勢必出來做調人,事態不會擴大。但是擦槍走火也會死人或沉船,如果日本輸了,政府或者下台,但是日本這些年的首相,任期都不到一年,下台太平常,不會動搖國本;可是如果「偉光正」的共軍輸了,總書記要不要下台?軍隊會不會接管?全國會不會發生騷亂,導致中共分崩離析?習近平敢冒這個險嗎?
中國商學界不贊同經濟制裁日本
幸喜中國已經進步,理性的聲音也同時出來,即使是微弱的。在反日遊行中,深圳出現要求人權的標語,廣州學生反對衝擊日本領事館所在的花園酒店。對日本的經濟制裁,也有相關的專家提出不同意見。九月底,反日高潮還沒有怎麼降溫時,著名產業經濟學家、社科院的日本經濟學會理事白益民就發表「日本隱藏的經濟實力遠超我們想像」的文章。
認為「如果中日打經濟仗,基本上是中國的損失會更大,因為我們經濟很多方面是依賴於日本。」十一月中,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站發表特約撰稿人蔡成平的長篇文章《日本經濟真的嚴重依賴中國?》列舉大量數據,駁斥中國的經濟制裁將使日本經濟倒退二十年的說法。蔡還是新浪財經日本站站長,是「親中」《朝日新聞》中文網專欄作者,也是中央電視台財經特約評論員,有相當權威性。
接著是瑞銀亞洲汽車行業研究主管兼瑞銀中國研究主管侯延琨發表《日本車企進與退》的文章,具體分析日本七大汽車製造商投資中國的政策,只有一家比較進取,其他保守。「其實這些企業早已收回了在中國市場的投資,早已賺得盆滿缽滿,還得以完整的保護了自己的技術,不可不謂完勝也。」
日資大規模撤出中國只會受損
不管這些分析是否正確,日本股市在十二月十九日已經重上一萬點,是八個月來的新高,說明釣魚台事件帶來的經濟衝擊已經基本消失。台灣《財訊》報導,今年一月到十月,來台灣投資的日商件數,比去年同期增加四成,雖然多為中小企業而金額較少;但是經過釣魚台事件的衝擊,數字會增加更快,因為日本企業都在討論要不要從中國撤出?而台灣民間對日本的友情,例如去年三一一地震的賑災,使日本人非常感動。一旦日資大規模撤離中國,自然是中國的損失。其他外資看到現代義和團在中國興起,他們會視若無睹嗎?
也因此,中國外交學院院長、前駐法大使吳建民在十二月十一日的《人民日報》海外版發表《已經天下第二,還要韜嗎》的文章,批判瞧不起小國、弱國、窮國的大國主義,說是犯了外交的大忌。在中國面前,日本、英國都是小國,所以對香港、釣魚台「寸土必爭」;俄羅斯是大國、強國,所以乖乖簽署邊界條約,承認十九世紀被他們強佔的接近一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今年三月,習近平將以國家主席身份首次出訪的,就是俄羅斯。因為只有這個強國、大國會支持中國反日、反美,它還是中國先進軍事裝備的最大供應者。
中國外交的軍事手段趨勢
十二月十二日,外交部條約法律司司長黃惠康在香港表示,對於近期中國周邊局勢變化和中國新武器頻密亮相,顯示十八大後中國在外交上將更加強硬的解讀屬「誤讀」。其實,不論是劉源對戰爭的膜拜,與羅援對戰爭的叫囂,怎麼會是「誤讀」。當然,劉源沒有進入中央軍委,也許是中央有所警覺;但是習近平鼓吹的「民族復興」,以及南巡時還探視「戰區」共軍,不能不令外界還以忐忑之心來觀察中國的軍事走向。沒有拿出實際行動,就如是否取消那個充滿霸權心態的(將爭議領土劃入中國版圖)新護照,「誤讀」就不會解除。
對日外交,雖然只是中國外交的一部分,卻是中國的外交典型。各個國家都有其國家利益,問題是在出現紛爭時,是用理性的態度,還是煽動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是平心靜氣的對話、討論,還是用挑釁與強加於人的手段;是堅持和平,還是窮兵黷武、叫囂戰爭?中國如果不改變利用民族主義轉移國內矛盾,以及大國主義的態度推行霸權,就可能走上軍國主義的道路,那不但是世界的災難,最終還是中國人民的浩劫,因為中國再強大,總不可能征服世界。
滬上傳語:習近平擺不平
作者: 鄭恩寵
更新於︰2013-01-06
習近平上台厚葬丁光訓主教,教徒驚異主教竟覆蓋國旗不是十字架旗,因為丁光訓是黨員,早已背叛了上帝。中共至今不明白律師對改革的重要性。
習近平任中共總書記已滿月,滬上的知情人士都認為,中國問題太多,「習近平擺不平」。離今年三月全國「兩會」新班底形成之前,官場已顯亂局。微博似乎一天扳倒一個貪官,百分之八十屬利用民間對「色情」的好奇,搞掉對手。大批公民發起連署要求習近平等二○五名中共新任省部級以上高官首先公佈財產。
中國糧食與煤進口近年激增
「十八大」提出兩個目標,二○二○年GDP比二○一○年翻一番,二○五○年建成現代化國家。什麼是「現代化國家」?二○一○年,世界公認的現代化國家人均GDP是美國的百分之八十二。一九九○年到二○一○年,二十年美國人均GDP從二點三七萬美元增至四點三萬美元,年增長率約為百分之三點五。據此計算,二○一○年到二○五○年美國人均GDP會翻兩番,約人均年GDP二十萬美元,屆時中國能達到年十六萬美元的人均收入嗎?(這僅以一胎化的計算,若實行二胎化,要達到年人均GDP十六萬美元,年均增長率至少為百分之十四點五!)
一國的現代化離不開糧食和能源的安全,政府在二○二○年前死守十八億畝耕地的底線。去年底前糧食進口已占國內需求的百分之十五,勉強達到糧食安全。依據目前工業化、城鎮化的進度,世紀中耕地能保住十四億畝已不錯,若二胎化,恐難保九億畝耕地。
海關總署資料,二○一二年前十個月,中國進口一百九十八萬噸稻米,二○一一年同期僅為五十萬噸,增長近百分之三百,創歷史新高。國際稻米市場風平浪靜,國內糧價卻持續高升。國內價比進口價還高,最終導致進口激增。去年國家規定的糧食一斤最低收購價是一點二五元,市場價為一點九二至一點九八元,越南米進口在國內銷價為一元八角一斤,而農民種糧成本卻不斷激增,越種越虧⋯⋯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曾說:「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國家;如果你控制了糧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過去十年,美國、俄羅斯、澳大利亞和印度已基本主導了中國石油、天然氣、鐵礦石和大豆的供應和定價。美國、澳大利亞和印度等掌握了全球糧食和棉花市場的控制權。二○一二年一月至十月,中國進口了四億噸煤,成為全球第一大煤進口國,(從第一煤出口國到第一進口國,只用了十二年時間)。二○一二年一月至八月,中國百分之七十以上進口大米來自越南等東南亞國家,越南正取代泰國成了世界大米中心。有網友戲言:「中國難道要靠越南大米養活?」。
中國還有多少能力與越南等國進行島爭?習近平不僅內政擺不平,外交更擺不平。
大主教逝世不蓋十字架旗
中國基督教主教丁光訓於二○一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在南京去世,享年九十八歲。習近平、胡錦濤、江澤民等為其舉行準國葬。丁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屬黨和國家領導人之列,俞正聲等到南京殯儀館送別,央視新聞一播,令全國五千萬基督徒失望:丁主教身上竟然蓋的是國旗而不是十字架旗。教友說,不蓋黨旗已是「與時俱進」了。丁光訓已不是基督徒,一神論的信仰者,早已是中共的黨員。
自各國憲法實行政教分離後,宗教領袖不會去從政,只是普通信徒才會去當總統、議員,宗教領袖在民眾中的地位、威望遠大於政客。總統、議員有任期,宗教領袖是終身及永生的領袖。憲政國家,憲法中禁止設立國教,儘管百分之九十的美國人信上帝,但禁止將其立為國教。中國在憲法上立馬列為國教,禁止國學、儒學優於馬列。
丁光訓,男,漢族,一九一五年九月生,上海市人,上海聖約翰(教會)大學,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紐約協和神學院畢業,文學碩士、神學博士。五一年至八○年上海廣學會總幹事,南京金陵協和神學院(司徒雷登創辦)院長,南京大學副校長兼宗教研究所所長。五十年代中,秘密加入無神論的中共,按照教規屬於出賣耶穌的叛徒,屬不得永生並受上帝審判的罪人。
一九八九年任全國政協副主席至去世,對鄧小平「六四」鎮壓不反對,對亡靈不禱告,違背「神愛世人」的基本底線,對中共打壓、取締家庭教會不反對、不表態,實為支持。
習近平任總書記才一周,就厚葬丁主教,忽悠中國五千萬信徒和全世界四十億信上帝的人。他卻像拜神一樣到深圳朝拜鄧小平。
仿照《烏托邦》毛時代禁絕律師
再說說「烏托邦」。源自一本同名書,作者是英國人湯瑪斯·莫爾。曾拍成電影,在第三十九屆奧斯卡金像獎中獲獎六項。
莫爾在牛津大學學文學、法律之後開過律師所。他虔誠於宗教,一五○四年成為英國國會議員,秉公直言,得罪亨利七世。一五一五年成為議長,一五二九年出任英國大法官,廉潔奉公,人品才能,口碑極佳,亨利八世親送他入樞密院。二年後,棄官回家為民。因拒絕宣誓忠於國王,被關進死囚牢,最終以叛國罪處死。一五三五年七月,莫爾赴死,被砍下的頭,掛在倫敦橋上示眾。亨利八世為所欲為,以「叛國罪」濫殺無數,最後死於梅毒。
《烏托邦》通過一個水手冒險的故事,推出一個與世隔絕幸福和美麗的海島社會——烏托邦。家庭是烏托邦社會的結構,「妻子順從丈夫、子女順從父母」。每三十家為一單位,選出一個管理人,十個單位選出一個議員,組成國會,國會選出一個終身的君主。在書中透過英國早期的圈地,批判工業資本的弊端。「榨取窮人勞力」,「只對富人有利」。《烏托邦》是馬克思的源頭。書中構想,六小時工作制,財產共有,沒有貧富差距,一起吃食堂,沒有貨幣,偷盜絕跡。法律很簡單,不需要律師。
物質豐富時,各盡所能,各取所需,這是共產主義最光耀的宣傳,中共十八大提出「建設一個美麗中國」也如出一轍。《烏托邦》對律師業很鄙夷:「他們(國民)完全廢除了律師,代訴人和御用律師⋯⋯至於法律人、這群以操縱訴訟和增加糾紛為業的人,根本不存在於這個國度」。中共一九五八年就停辦了法學院,文革結束後,一九八○年才恢復法學院。
十八大上,作協主席鐵凝當選中央委員,而彭真兒子、中華全國律協副會長傅洋不能入中委,同一律所的合夥人李莊在重慶辦案被入獄。現李莊的申訴難於上青天,若翻案,大陸一千名曾入獄、被吊銷律師證的律師就得翻案,法學博士習近平有何擺平之力?
中共建政六十年,凡作協、記協、文聯、青聯、工會、婦聯、共青團開全國代表會,從毛、鄧、江、胡等中共政治局委員、國務院高層傾巢出動並登台祝賀。而全國律協代表會,前來祝賀的最高只有司法部長,連政法委書記都未見過面。二十年來,不斷提出各級政協要增加律師這一界別,但都無影無蹤——這個鄙視律師的體制,解體只是時間問題了。
律師和政治精英關乎改革進程
為什麼自然資源更豐富的拉美遠落於美國?西元一五○○年,拉美擁有整個美洲的最高級文明形態,而美國還是一片荒蠻之地。一八○○年拉美跟美國還相差無幾,而今天拉美人均GDP僅為美國的五分之一。
憲政體制是解釋拉美落後於美國的關鍵因素。憲法是一國政治和制度安排的核心。一七八七年憲法是美國成為一個現代國家的關鍵。由五十五位制憲會議代表集聚一堂,僅用兩個月就完成憲法起草,五十五人中大部份信上帝、熟讀《聖經》和律師出身。
印度作為一個經濟落後和社會分裂嚴重的國家,能維繫民主憲政體制,堪稱「民主的奇蹟」。獨立之前,很多菁英都接受過牛津、劍橋的人文和法學教育。影響印度當代歷史的兩個人及家族是甘地和尼赫魯家族,甘地是律師、尼赫魯的父親也是律師。國家轉型需要政治精英來推動,他們既可能是變革的動力,也可能成為阻力。不同的精英會扮演不同的角色。當今中國政治精英的利益是否被捆綁在「舊體制」中?是否有理想主義的精神與氣質?若過分實用主義,注重實利和精於計算,就很難勝任推動國家轉型之責。政治精英群體能否遠離烏托邦並且有較強領導力和自建組織之力?決定著中國社會轉型之命運。為何中國的極權體制長期「爛而不倒」?這也許與尚未形成有影響力的政治精英群體有關。
從毛鄧、江澤民、胡錦濤到習近平們都稱,是歷史選擇了中共,是人民的選擇,但稍有常識的人都知,歷史不會永遠只有一次選擇,人民也不會永遠只有一次被選擇。
(鄭恩寵:上海維權律師)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