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4日星期五

12个拍摄得奖摄影作品的秘诀


12个拍摄得奖摄影作品的秘诀

12个拍摄得奖摄影作品的秘诀
对各位摄影爱好者来说,摄影生涯中所遇上最大的鼓舞和动力,相信要在高水平的摄影比赛中获得奖项,那怕只是一个小小的提名也好,都足够你乐上好几天了!在这一切喜悦到来之前,第一步当然是要你要踏出第一步填报名表格啦!参加摄影比赛是种磨练摄影技巧好方法,能够令你清楚认清自己的实力去到什么位置,以及令你取景的角度更丰富!但既然是要参加比赛,当然想赢了!如何才可迎合那些挑剔的评判口味呢?
不同的摄影比赛有不同的主题,参赛前第一步要做的,当然是理解比赛的主题、规则、要求及最重要的档案格式。你需要确保自己的作品符合主题,并研究一下在同类型比赛中,为什么一些作品能得奖,但有一些照片却不能。这些步骤看起来轻而易举,但正因如此人们往往都会将他们看轻因而失败。下面是决定一张照片能否获奖的12个重要元素。把它们运用到拍摄中,可以大大提高你的照片在任何摄影比赛中获奖的机会。

1. 冲击力

照片应该在观众第一眼看到时,就对观众产生视觉冲击。一张成功的照片必须能挑起人们的内在情绪。这些照片都总有一种神奇的特质将你抓住,令你久久凝视它们。 

2. 构图

运用构图中的视觉元素,将相片的中心主题表达,将主体突出。构图的原创性十分重要,应尽量避免陈腔滥调。(平时可以攀临,但别忘记这是摄影比赛,要突围而出就必需够突出!)。想清楚你要表达些什么?如何才可以靠自己的构图将这讯息表达出来?根据你的目的,一幅好的幅图可令人高兴或不安。观众的视线应自自然然被这趣味中心点抓住,不要让观众费一番劲才找得到你隐藏在当中的讯息。 

3. 光线

当需要表达拍摄对象的纹理细节及质感时,完美的曝光非常重要。光线是创造优秀照片的关键,正确使用光线,能大大提升你相片的张力。要将摄影效果做到最好,就需要先要理解不同的光线的特质。高色温光源偏向蓝色光谱,低色温则偏向红色光谱。光线过量,会令你的照片像被水洗般,颜色极淡;光线太少,又会令你的相片照片偏暗,看上去像有很多暗影。光线的对比度愈低,你的相片照片就会有更多的细节、更加锐利,以及有更好的纹理和质感。 

4. 技术

你在拍摄相片时用了什么技巧呢?向评判展示你的艺术触角吧!试试拍摄一些与众不同的照片吧!可以与众不同的地方有很多,例如是捕捉一个独一无异的时刻、奇特的色彩、质感奇妙的光线、或者是奇异的画面元素。 

5. 打印质素(假设你要打印出来参赛)

要打印出一张高质素的相片,第一步就是要有一筒好菲林,或者是在拍摄时就选择以高品质档案格式来进行拍摄。在打印出来前必需曝光准确。光面相纸可令相片颜色更加鲜明,但在密集光束底下要观看时会出现反射,要观看就有点吃力了!绒面相纸适合打印黑白照片,但可能会令照片看起来充满粒点。 

6. 创意

如何透过照片来表达你丰富的想像力?出色的摄影作品应能够表达你的原创想法及包含在当中的讯息,而非单单地复制他人风格。 

Apple产品的美学特征 ──缅怀乔布斯


西乔
一个活着就是为了去改变世界的天才,在他的巅峰时代离开了这个世界。从普通人到媒体到政治家都关注他的离去。Google在首页上致以数位时代所能表达的最大敬意,老乔也算哀荣无限了。他完全衬得上这一切荣耀。能拥有他,是这个时代的幸运。
这篇潦草的提纲是为新京报而作,登载在今日发刊的悼念Jobs的专题上。有删节。现登出全稿,向这个时代最伟大的产品设计师致以我的敬意。
Virushuo 今天也发了 BLOG:Think different & be yourself 缅怀乔布斯
──────────────────────────────────────────────────────────────────────────────

质量:

重视细节:从产品的选材,设备圆角的弧度,边缘的手感,精妙的icon设计,到看不见的底层效率、甚至包括灯光亮度颜色不那么重要的小角色都经过高标准和严谨的设计,力求每一个细节都能保持水准,并与整体协调。
MBP、AIR、Mini 等设备的外型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很优雅和漂亮,这得益于对圆角弧度的精确设计,和使用自由曲线圆角的MacBook Unibody相比,MBP的曲面更平缓,形成柔和过渡的高光带,同时拥有锐利的边角线,可以产生分割明显的明暗对比。

iPhone 上icon的设计,方寸之间,细节非常到位,比如备忘录的icon上可以看到便签纸被撕去所残留下的边缘。指南针icon的设计中,精细地刻画出360个刻度。

永远追求创新:主打产品的每一代都有着能领导行业的革命性的变化,如Touch 开始使用的多点触摸技术,iPhone4开始使用的Retina屏幕及超长待机时间,Macbook Pro的Unibody机身 等等
永不放低标准:为了提高毫秒级别的交互反馈速度或毫米级别的设备尺寸,而不惜开发时间及成本上的代价,不惜等待,不惜使用昂贵及供应不上的原料,不惜折磨设计/工程师。
在iPhone4的侧面的金属天线,有一道黑色的接缝。据说乔布斯当初对这道接缝很不满意,认为不够完美,要求工程师想办法重新设计,避免这道黑色接缝。虽然工程师忙了几个月,最终还是失败了。(据说这是产生天线门的部分原因)关于乔布斯对iphone4在重量和厚度上的苛刻要求而衍生出的段子也很多。

专注:

简洁:简洁是苹果被认识最为普遍的美学特点。但苹果的简洁并不是为了一种审美上的风格而所为,这也是我把它归在专注之下原因。是因为需要做出专注设计,和能让用户专注地进行使用(无论是设备还是设备上的程序/应用/工作环境等,简洁才成为苹果的选择。简洁让用户在使用的时候不被打扰,减少犯错误的机会,降低学习成本,同时在使用它的产品时,能保持优雅与从容的姿态。
iPhone和iPad上只有一个Home键,这是简洁特点的最好体现。
功能的专注:如果一个功能可有可无,它会被砍掉;如果还没有想好该到底该怎么设计,它会被砍掉;如果设计得不够完美(没有达到产品的整体水准或不符合产品气质)它会被砍掉。苹果的美学准则里,并不是简单的功能追随形式或者追随功能,它追求的是一种平衡、有效。尽管这造成了一些暂时的功能缺失,并招致许多辱骂。
最早的iPhone不能复制粘贴,没有多任务。不能复制粘贴是因为没有找到好的操作方式,没有多任务是当时受制于电池技术和CPU性能,提供多任务会让用户体验不流畅,所以干脆砍掉。
偏执:专注到了一定级别会演变为偏执。你可以将这里的偏执理解为“只讲原则”,苹果能成为今天这样,得益于它的偏执。Apple可能是美国唯一一家不做用户调研的大型公司,不做焦点小组讨论,不做问卷分析,只遵循自己的想法做下去。
没有多余的按钮、配件及装饰,即便这些零碎可以讨好一部分用户。我相信苹果并不会因为乔布斯的去世而就此崩溃,但苹果的产品气质的确是由乔布斯塑造的。他所采用的独断的责任制,保证设计原则的彻底贯彻,产品气质的统一完整。其它的设计师也不用担心责任问题(当设计师在无法决定的时候就采取用户调查,并不一定会带来正确的结果,而往往成为逃避思考和推卸责任的方式。)
据说乔布斯会亲自参与设计的苹果专利超过300项,从系统界面到包装到专卖店中装饰。他甚至对产品内部电路板的整齐和美观程度都有要求。是一个理想的完美主义者。他拒绝在苹果设备上设计扩充槽,以支持用户自定义设备,甚至不允许用户更换电池,因为这样就不能产生一个完美而闭合的产品

可用性:

真正重视可用性,重视产品。但是它们重视可用性的方式和其他许多公司都不一样。苹果为用户设计和创造最好的环境及方式,为用户们着想,但并不是讨好他们。用户或者统计数据并不一定能带来正确的选择,只是人们认为那是自己想要的选择(还是相对的)
最初汽车里是没有茶杯座,设计部分做用户调查的时候,用户们纷纷回答:“汽车是用来开的,不是用来喝咖啡的,只有吊车或卡车司机才在车里喝咖啡。” 但当带有茶杯座的汽车款型上市后,很快人们意识到它的价值,这一项内饰设计甚至成为决定销量的武器。在facetime诞生之前,你去问用户,你希望手机上有视频通话功能么,人们多半会回答你那是一个鸡肋。但是iPhone4成功地以facetime为亮点推出了,一是在通话质量、视频时间、移动性和开放性上有了突破(支持wifi),第二是它设计的是一种使用情境和使用方式,而非一项功能。
文中所说的重视细节,质量,简洁,专注等等都是为了其可用性而考虑。
上手容易,无新手门槛。对于一个刚刚接触iPad,iPhone的用户,无论是老人,小孩,甚至猫咪(我家猫咪会玩iPad上专为它们设计的游戏),都能凭直觉去无障碍地使用,甚至他们完全不知道自己在用的是一个高科技的设备。
苹果多个设备间的迁移成本低。比如iMac和苹果标准键盘尺寸和笔记本是完全一样的,对比pc键盘缺少了小键盘和大量辅助按键,但用户在台式机和笔记本切换的时候键盘的体验是一致的。而不像google的Nexus系列,两代之间,基本的4个操作键的排列顺序都不一样
包容性强。因其简洁,也带来强的包容性,即使未掌握部分操作上的小技巧,新手在会使用苹果产品时也不会有障碍。同时对于熟练用户,也提供了空间。
iPhone 上有许多小的操作技巧,比如在输入界面长按输入法切换键,可以直接弹出输入法选择列表,比如MBP左侧面有一个按钮,让你可以无须打开机器就查看剩余电量。而电量是用一排针眼大的小灯来表示的,非常精致。

这些小的操作技巧,苹果都没有提供说明书。
苹果的大部分设备都没有说明书,是因为用户不需要学习就能够开始使用,但在使用过程中,用户会慢慢发现这些技巧。这降低了用户的一开始学习成本和使用门槛,同时也基于苹果在产品设计上所具备的直观性。
同时对于熟练用户,苹果提供了好用的快捷键,部分快捷键在所有应用程序(包括第三方开发的)都是统一的。保证了用户在进行快捷操作时能够完整而规范环境。而Window上快捷键确是各自为战,甚至有所冲突的。

RTL.be : La dette touche près de 50% des Belges

Bonjour,
J' ai pensé que cet article de RTL.be iPad pourrait vous intéresser : Bon conseil vers la fin de l'articl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TL loisirs > RT-Elles et Ils > News

La dette touche près de 50% des Belges

image

14 octobre 2011 07:40

En Belgique, une personne sur deux n'aurait jamais eu de découvert bancaire. C'est en tout cas ce qui ressort d'une étude menée par iVox et RTL.BE.

A la question "avez-vous un découvert bancaire ?", 49,40% ont répondu "jamais", 17,70% "rarement", 14,10% "parfois", 8,50% "souvent" et 6,40% "toujours". 4% des participants ont préféré ne pas répondre à cette question. Si une personne sur deux semble donc plutôt regardante sur son compte en banque, il existe tout de même pas mal de personnes qui ont recours au découvert pour affronter des fins de mois difficiles. Les jeunes à l'abri ! Sans grande surprise mais tout de même soulageant, les jeunes semblent être à l'abri du découvert bancaire. En effet, dans les moins de 29 ans ils sont 68,7% à avoir répondu n'avoir jamais de découvert. Ce chiffre passe à 43,90% pour les tranches d'âge 30-49 et plus de 50 ans. Mieux, 6,80% des jeunes ont répondu avoir "rarement" un découvert contre 19,5% pour les 30-49 ans et 22,1% pour les plus de 50 ans. D'ailleurs c'est cette tranche d'âge qui a le plus haut pourcentage des personnes qui sont toujours à découvert avec 7,20% suivis de très près par les 30-49 ans avec 7,20%. Seuls 3,40% des moins de 29 ans avouent être toujours en négatif sur leur compte. Astuce pour éviter le découvert Salaire de misère, loyer trop élevé, factures imprévues... ce n'est pas toujours facile de jongler avec un budget. Il est donc essentiel pour les personnes qui ont du mal à joindre les deux bouts de tenir régulièrement à un jour un "livret des dépenses" comme le faisaient nos grands-mères! En effet, noter ses dépenses au fur et à mesure des mois peut aider à rétablir un budget réaliste et éviter les dépenses inutiles ou facilement postposables.

Retrouver plus d'infos sur RTL.b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artagé depuis l'application RTL.be iPad disponible sur l'AppStore


Envoyé de mon 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