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0日星期日

分享网易新闻「女巨贪杨秀珠现状:靠药物活命」

我在网易新闻客户端发现新闻:「女巨贪杨秀珠现状:靠药物活命」,与你分享。

  弟弟杨进军已被遣返,坊间猜测这是杨秀珠也将被遣返的前奏

  温都记者 周琳子

  9月18日,潜逃美国14年的贪污贿赂犯罪嫌疑人杨进军被强制遣返回中国。坊间猜测,杨进军姐姐杨秀珠可能也将被遣返。

  今年5月底,由于违反美方免签证计划(VWP)的条款,杨秀珠被美国移民与海关执法局羁押。一位在美的温州华侨透露,目前杨秀珠被羁押在纽约一处监狱,多病缠身。

  杨秀珠曾任温州市副市长、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2003年出逃,在中国公布的红色通缉令所列100名外逃人员名单中列首位。

  在美国拥有多处房产

  变身包租婆过得还不错

  2003年4月20日,杨秀珠带着女儿、女婿和外孙女,从上海登机离开中国,开始了出逃之路。

  据此前媒体报道,她先到新加坡,后投奔到美国,那里有她的两个弟弟杨寿弟、杨进军,还有一个堂妹杨海燕。旅美温籍华侨阿昌(化名)透露,当时杨秀珠的几个兄弟姐妹在美国基本都是为了打理杨秀珠在外的资产,其中杨海燕和杨秀珠的关系最为要好。他说,过去杨海燕的丈夫缪德兴在温州南门是个卖鸭子的商贩,后来受杨秀珠提拔进入城建系统,帮杨秀珠打理事务。根据资料显示,杨秀珠在美国的一处房产就是缪德兴所在的公司转卖给她的。

  到了美国,杨秀珠靠着纽约和曼哈顿多处房产租金,经济并不拮据。曼哈顿分上中下三城,其中中城区的商业最为兴盛,在这里拥有房产的房东多是经常出入附近联合国总部的高级官员。有媒体报道,中城西29街与第6大道交汇处有一座不高的5层公寓,其中一套就是杨秀珠购买的。市民陈先生10多年前在曼哈顿读书,当时所租住的房子房东就是杨秀珠。在杨秀珠出逃期间,他还和她见过面,当面交过租金。"看起来生活得还算不错。"陈先生这样描述。

  就算是潜逃,杨秀珠在当地温州人圈子里也是个名人。阿昌说,只要她白天出门走动,总会被温州人看到,那段时间大家的饭桌话题总少不了"杨秀珠"。

  多地辗转只身逃往荷兰

  说话行事显眼,引人侧目

  2003年10月,杨秀珠的一个弟弟发现移民局的警察在到处找他姐姐。没多久,杨秀珠又因在美房产欠税被扯上官司。随后,杨秀珠多地辗转逃往荷兰。

  从小就生活在荷兰的温州人阿梅(化名)回忆起第一次见到杨秀珠时,还连连感叹:"我记得大约10年前,我在阿纳姆的一家理发店见到一个东方面孔的女人,一说话整个理发店都听得清清楚楚,对待服务员很无礼。"阿梅说,当时身边有人告诉她,这是温州出逃的官员杨秀珠。她觉得难以置信,一个出逃在外的人,竟然举手投足如此显眼,让人忍不住多看两眼。

  有知情人透露,杨秀珠在荷兰很少抛头露面,直到一次华人聚会,杨秀珠来到阿姆斯特丹。聚会中,杨秀珠虽然化了妆改变了容貌,但她极具个人特点的行事风格和说话声音还是被人认出,随后有人报了警。2005年5月20日深夜,荷兰国际警察走进杨秀珠的地下室,对她实行逮捕。

  不过在温州华侨圈还流传着另一种说法,大致意思是杨秀珠从美国到荷兰看望同乡朋友,不巧遇上检查,结果被捕。

  究竟哪一个版本更接近事实,尚无从考证。

  现在被羁押美国监狱

  疾病缠身需靠药物维持

  阿昌说,近几年见过杨秀珠的朋友都说,杨秀珠现在的样子已经与过去大不相同,耳垂上扎满了洞。他怀疑这些年逃亡路上,杨秀珠为了躲避风声,采取了易容手段。但他称,杨秀珠的独特声音和特点鲜明的个性,还是很容易让人认出。

  随着潜逃美国14年的贪污贿赂犯罪嫌疑人杨进军前天被强制遣返回中国,记者向美国的温州华侨圈子打听到,杨秀珠目前仅有四弟杨寿弟在纽约长岛开礼品店。现在杨秀珠因违反美方免签证计划(VWP)的条款,被美国移民与海关执法局羁押。在监狱中,她的身体状况并不太好。知情人透露,她得的大多是老年病,现在靠药物维持生命,日子不太好过。

  在美国华人圈子里,还流传着这么一个消息,杨秀珠正尝试通过律师帮助她打移民司法官司,利用美国的独立司法制度,用各种理由拖延庭审和审判时间,以求一直滞留在美国。中方在积极工作,希望劝服她自动投案。

  红色通缉令名单上的嫌疑犯正一个个被遣送回国。在亡命海外10余年后,在中国的反腐态势下,众人相信,等待杨秀珠的终将是法律的严惩。(温州网)



原地址:http://163.fm/VgtW1sS


I

蘋果日報- 去超巿食晚餐 - 高慧然

蘋果日報- 去超巿食晚餐 - 高慧然

去超巿食晚餐 - 高慧然

一個人獨居,食飯是個大問題。自家煮,沒有動力。外出吃,想嘆杯酒食得好一些,餐廳似乎不太歡迎單身客。某次去一田,打算買些生蠔、白酒回家嘆,卻意外發現超巿提供吧台,是個小小餐廳。


吧台的形式很適合單身客,買了生蠔、白酒坐下,又即場點晚餐,選擇太多,竟有些眼花繚亂,魚生飯、燒物、清蒸海鮮……樣樣都精彩,心大心細好一會,決定吃魚鮫骨,成人手臂那麼長的魚鮫骨來自吞拿魚頭,鹽燒,啖啖都是肉,有豐富的魚油及軟骨組織,吃得不亦樂乎,加錢添了一碗熱辣辣麵豉湯,為這精彩獨食餐作結,滿意得不得了。從此愛上一田。


喜歡一田,因為它六成貨物來自日本,買得安心,吃得開心,崇優的人多數鍾情日本,鍾情這個有品味的國家製造的產品、出產的食物。


喜歡一田,還因為它有品味、有堅持,立足香港巿場,不為遷就某單一遊客而降低自己品味。一田行政總裁莊偉忠表示,他加入一田7年從未做過黃金周推廣,未來也無此打算,更禁止公司使用簡體字(殘體字)。欣賞他的見地!遊客來到香港,理應認識及適應香港文化、香港消費模式,這叫入鄉隨俗。而不是反客為主,讓當地人改變消費方式,甚至改變自己的文字、語言去遷就他們。可惜在香港,有此見地的商家已成鳳毛麟角。



I

蘋果日報- 二十年後的領導人 - 李碧華

蘋果日報- 二十年後的領導人 - 李碧華

二十年後的領導人 - 李碧華

香港小小寶地已成鬥爭樂園,一群猛獸、打手及奴才,為香港政策主導權出招,中央高層派系爭權奪利,搞到永無寧日──港人心知肚明但無能為力,只求團結抗侮撐一天得一天,化悲憤為戲謔。


此乃常態,大家決不會像6 8 9身邊的助手,聽到他自詡「特首地位好超然」後,自然率真反應是「打個突」。我們只是嗤之以鼻。


這天茶敍慨歎:


「什麼鷹鴿派鬥生鬥死,還不是為了把權勢金錢移交下一代?紅二代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哪個不為孩子鋪路世襲,供其享用?」


「拼搏一生鬥人無數,帶不走,原來只是個代勞者。」


馬上上網找段子:新一屆領導班子最大亮點:「習近平,育有一女;李克強,育有一女;張德江,育有一女;王岐山,無子嗣;張高麗,育有一女;劉延東,育有一女;汪洋,育有一女;馬凱,育有一女。」──都是祖國同胞心水清,這些戲謔功課為老百姓專長,佩服。


一看,真的「打個突」了,那麼巧。假如體制不變的話,二十年後,中國國家領導人將會除了一群女婿之外,我認為還有:──


(一)一群花木蘭。


(二)一群討得歡心的乾兒子。


(三)一群盤踞不肯走的百歲老頭。



I

蘋果日報- 大滿貫 - 陶傑

蘋果日報- 大滿貫 - 陶傑

大滿貫 - 陶傑

歐洲左膠表演了十天左右的「大愛」,不出本人常識預測,果然受到天譴。幾十萬「難民」,蟻蝗陣容,由土耳其出發,群攻掩境。德國也封關了,本來做慈母觀世音滿場飛的女總理,躲起來了。


歐洲各國,面色大變,紛紛落閘。這場世紀鬧劇,因為夠蠢,所以好笑,所以越來越好看。


德國在歐洲大陸的腹地,搶佔光環,靠害東歐鄰國。黑幫在地中海另一邊收錢,驅趕小孩打頭陣,做人肉催淚彈、大愛盾牌,讓記者拍照。精壯的成人「難民」,後頭搶灘,暴力犯境。


現在,歐洲的左膠,不吱聲了。難民帶來垃圾污染,橡皮艇救生衣到處丟棄,希臘小島的酒店餐飲老闆,紛紛落閘──佔領中環旺角,周生生和奇華餅家,也落閘啦,哈哈,藍絲帶說:影響生意擾民呀──所謂難民危機,果然演化為一盤人蛇運輸跨國企業。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是個亞洲人,畢竟最精,僅口頭表示「關注」,一起看熱鬧。


幾十萬「難民」殺進來,匈牙利、波蘭、捷克,都不必埋單,讓德國埋單。德國最終是不會埋單的,叫美國埋單──因為據左膠說,無論十字軍東征、中國大躍進餓死三千萬,還是雨傘革命,都是美國布殊一手造成。但是,美國不應該做霸權,美國叫聯合國埋單。


然而,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會去中國「閱兵」,會周遊列國,今天巴黎,明天巴西,住五星酒店總統套房,着一件浴袍,會在豪華套房裏叫一客和牛套餐Room Service,然後叼着一根牙籤,躺在床上,手握遙控器,將CNN的新聞台,跳接到韓劇台。這個四眼佬,哈哈,不要擔心,也不會埋單。


那怎麼辦呀?匈牙利在前線,想起了成吉思汗大軍壓境的黃禍──所謂歷史記憶,像南京大屠殺啦,慰安婦啦,不是中韓兩國人民的專利,蒙古人帶來鼠疫,匈牙利人也有一想心裏就發毛的千年創傷──所以,匈牙利出動軍警,架起鐵絲網,態度最為堅決勇毅。


國際政治,絕不複雜,只是一幫流氓,跟一幫虛偽的爛人在扭打。解決的辦法,也很簡單:如果怕流淚,將十二歲以下的兒童,由梵蒂岡出錢(不要忘記,全球教會,跟阿拉伯油王一樣有錢),接過來,在冰島格陵蘭和北愛爾蘭之間,找一座島,教他們讀聖經,讀英文,讀阿里士多德之後的西方典籍,皈依耶教,勿再讓他們回去他們的家鄉而「家庭團聚」。


然後人蛇船通通拖回沙地阿拉伯領海,然後解散歐盟。然後美國下令:英美日本和北約組織國全部退出聯合國,省下的會費轉撥軍費。剩下的一眾,可以由潘基文自封為世界皇帝,普京做太上皇,埃塞俄比亞、古巴、孟加拉等做常任理事國,並稱「新四強」,一齊吐氣揚眉了。



I

蘋果日報- 敢就夠了 - 梁文道

蘋果日報- 敢就夠了 - 梁文道

敢就夠了 - 梁文道

「別讓李嘉誠跑了」,我很喜歡這句話,因為它夠坦白夠幽默,可以拿來造出無數搞笑的句子。比方說:「看完〈別讓李嘉誠跑了〉之後,我就明白李嘉誠為什麼要跑了」。其形式上的邏輯就和前陣子另一句流行語相似:「自從經歷過『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週年』活動的準備之後,我就知道什麼是法西斯主義了」。那篇出自「瞭望智庫」的鴻文〈別讓李嘉誠跑了〉儘管遇到不少批駁,但我卻覺得它說出了一些道理,一些我等反對「地產霸權」的左傾香港人早已知道的道理,例如「眾所周知,在中國,地產行業與權力走的很近,沒有權力資源,是無法做地產生意的。由此,地產的財富,並非完全來自徹底的市場經濟」。難道不是這樣嗎?一個壟斷性的財團之所以發家坐大,真能和制度或非制度的政治權力無關?


於是這篇文章的問題並不只在於它說得合不合理,更在於它的作者怎麼如此敢講,以官方智庫的身份公然承認沒有權力資源,就做不了地產生意;坦然宣佈「官商勾結」存在,把一個「眾所周知」,但又一向沒有老百姓敢公開表述的現象老老實實地指明出來。沒錯,問題在於它怎麼敢。


說到「敢」,這就得牽涉到一個近幾年來越益常見的詞語了。我沒有金觀濤和錢鋼二位先生的功夫,能在思想史料和大眾傳媒當中爬梳出一組關鍵詞彙,並且計量它們出現的頻率次數,說明它們的意義價值;可是我真覺得,「亮劍」一詞或是認識當前中國意識型態和社會氣氛的重要入口。最初可能是電視劇的影響,「亮劍」這個殺氣騰騰的,充滿戰爭意味的詞語,現在幾乎可以運用在任何領域之上,而且還都得在前頭綴上一個「敢」字。隨手Google一下,可以發現在查辦官員貪腐的時候,固然要「敢於亮劍」;在對付「言必稱西方的輿論場上」,更要「敢於亮劍」;治理河川水道,一樣「敢於亮劍」;就連稀土交易,原來也得「敢於亮劍」。


如果只把焦點集中在意識型態,我們可以合理推測一個人要是敢於亮劍,那一定是他有劍可亮,有一番既合理又有說服力的論述。今天這麼愛講「敢於亮劍」,基礎就是十年來由「中國模式」逐步發展出來的「中國道路」。一開始是要說明中國為什麼這麼厲害,原來是因為我們有一套與眾不同的政經模式;後來它就變成一種連人家都可學習仿效的道路了,和西方世界走過的經歷很不一樣。又由於這種模式如此成功,這條道路如此康莊,所以我們就有自信了。面對任何挑戰任何質疑,我們就敢於亮劍了;換句更直白的話講,這叫做「有底氣」。


然而,先不論近日甚囂塵土上的「中國模式是否已經破產」的爭議,也不管學界對「中國道路究竟有多獨特」的討論,我發現有時候「敢於亮劍」這個講法最重要的關鍵原來不是那把快要亮出來的劍,而是敢把它亮出來的勇氣。原來你並不真的需要一大套自圓其說,能夠前後融貫的邏輯;也不需要經過經驗檢證,可以有效解釋事實的論述;在輿論戰場當中,你只要「敢」就夠了。


抗戰勝利七十週年,那場戰爭到底誰的功勞大犧牲多,是全中國人都關心的話題。雖然官方已經漸漸承認當年國民黨在「正面戰場」的貢獻,可現在它還是要強調共產黨才是那場戰爭的中流砥柱。為什麼仗是國民黨打的多,人是國軍死的多,蔣介石是其時中國戰場上的最高領導(那怕是名義上的最高領導也好);共產黨卻依然會是這場戰事的「中流砥柱」呢?我覺得這個問題應該很合理,所以我看了一些官方的解釋。很可惜,在宣傳文稿當中,我看到的多半是「中流砥柱」這四個字的不斷修飾與衍生,許多細節許多問題都不在這一輪的輿論攻勢之中;它們大談特談「百團大戰」的英勇事蹟,但又不去比較它和國軍各場會戰的歷史地位。要是再問下去,那就危險了,一不小心便會變成「歷史虛無主義」,是對歷史的「選擇性解讀」,是對「執政黨形象的刻意扭曲」。面對這等置疑,喉舌已經說得夠清楚了,他們會「敢於亮劍」。


閱兵的時候,蘇丹總統巴希爾也被請來北京,國內外皆有批評,說他是國際刑事法院頒令逮捕的現行戰爭罪犯,怎能堂而皇之地參與「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週年」的盛會。一些喉舌就此指責「戰爭罪」是西方主導的概念,我們中國人不必為此「墮落成西方政治的附庸」。這也算是「敢於亮劍」,敢跟西方人說不,敢跟西方所謂「普世價值」形塑出來的概念對着幹。說實話,「戰爭罪」確實是個有趣的話題,在法學上可以促發很多不同的看法。要是「敢於亮劍」,說不定還真能拿出一套針鋒相對,似模似樣的論述。可惜的是,為了迎接抗戰勝利紀念日,為了反制日本安保法案的修訂,官方媒體前一陣子才介紹過當年東京審判的意義,說它引進了戰爭罪的概念,在「人類文明史上作出了重大貢獻」,小日本別妄想將它扭曲成「勝利者的審判」,「政治的報復」。那麼戰爭罪到底還普不普世?它究竟是不是政治的操作呢?沒關係,「敢」就行了。對付日本的時候,戰爭罪是人類共同文明的成就;回應巴希爾事件的時候,它則是美國主導的政治手段;此一時,彼一時,什麼時候都有人敢於亮劍。至於這些文字背後有沒有一套統一的規劃,彼此之間有沒有經過協調,那都不重要了。因為它們的作者全在不同方位的對敵前線,關鍵時刻就該這樣敢於亮劍,沒有什麼好指責的。


〈別讓李嘉誠跑了〉這篇文章的最大特色就是它「敢於亮劍」。既然資金外撤是中國當下面對的最大問題,穩定大家對中國經濟的信心是眼前最重要的任務,所以「眾所周知」的「地產行業與權力走的很近」這柄劍也得亮出來了。要是回頭有人控訴中國地產行業和政治權力勾結,出賣人民百姓;不怕,到時還會有另一柄劍侍候,敢對此等謠言邪說亮劍。



I

蘋果日報- 營養師:一日最多食一隻

蘋果日報- 營養師:一日最多食一隻

營養師:一日最多食一隻


■江蘇太湖今年因天氣欠佳令大閘蟹失收。資料圖片

【高膽固醇】


大閘蟹膏香濃味鮮,但食得太多或影響健康。尚營坊營養師黃凱詩稱,平均一隻大閘蟹含有210毫克的膽固醇,而一般成年人每日膽固醇攝取量應低於300毫克,「一日最多食一隻或者一隻半就夠晒」;患心血管疾病、血壓及膽固醇過高者應避免進食。

不宜與柿子同吃
黃凱詩表示,大閘蟹與一般蟹的營養價值差不多,均提供豐富蛋白質,但因大閘蟹的蟹膏較多,所含脂肪會較肥膩,建議配合蔬菜及米飯進食,避免食滯之餘,亦可均衡吸收營養。


香港中醫師公會會長關之義則稱,大閘蟹在中醫角度屬寒涼食物,身體虛弱人士如正值月經的女士及孕婦應避免進食,吃蟹後應喝性溫的薑茶祛風驅寒。烹調大閘蟹時宜配合紫蘇葉,可解魚腥之毒。大閘蟹季節適逢柿子收成期,兩者皆屬寒涼,一起進食時易相沖造成胃痛。


蟹肉含豐富蛋白質,而柿子及茶等皆含有鞣酸,兩者相遇後會在胃部造成蛋白質凝固,導致腹痛及嘔吐等症狀,甚至引發腸痙攣。


■記者余錦洪

上一則: 上等蟹第二隻腳須「硬淨」

下一則: 遭冷氣機組件重擊記憶力受損 缺頭骨6歲女升班「返學好開心」



I

蘋果日報- 上等蟹第二隻腳須「硬淨」

蘋果日報- 上等蟹第二隻腳須「硬淨」

上等蟹第二隻腳須「硬淨」

【選蟹秘訣】


如何挑選上等靚蟹?祁廣楠教路,9月最好吃是雌蟹,因蟹籽夠多口感豐富,而雄蟹有肉又有膏更美味,只要等到重陽便是大閘蟹最美味之時。


■祁廣楠指重磅蟹今年加價兩成。李家皓攝

尾部肚位應厚身
他續稱,選蟹時取蟹上手要夠重,然後留意蟹的尾部及肚位須厚身,代表蟹已成熟,內裏夠蟹膏,接着檢查蟹腳,第二隻腳夠「硬淨」便是好蟹,「軟腳蟹」同樣反映蟹不夠成熟。食家劉晉表示,大閘蟹神態越生猛越好,「最好眼仔睩睩,即係夠新鮮。」


吃蟹各師各法,有建議先吃蟹肉,因蟹肉味鮮,蟹膏味濃,先吃能品嚐蟹肉的鮮味。拆蟹步驟先剪掉8隻腳及大鉗,放涼後比較容易拆肉,留待最後才吃。剪腳後,可先吃蟹身,把蟹身掰開分成兩半,只要順着蟹腳來撕,就可以將呈絲狀的蟹肉拆出。之後再吃蟹蓋,黑色的蟹腸不要吃。餘下的蟹腳先用剪刀把蟹腿剪成三截,最末一截蟹腳尖,可作工具,將蟹腿頭、中段的肉捅出。最後是蟹鉗,剪開兩邊再往相反的方向掰開,鉗殼就會完整分離。


■記者袁楚雙

上一則: 太湖蟹抵港食肆蟹宴減價促銷 酒店搶客專人拆大閘蟹

下一則: 營養師:一日最多食一隻



I

蘋果日報- 太湖蟹抵港食肆蟹宴減價促銷 酒店搶客專人拆大閘蟹

蘋果日報- 太湖蟹抵港食肆蟹宴減價促銷 酒店搶客專人拆大閘蟹

太湖蟹抵港食肆蟹宴減價促銷 酒店搶客專人拆大閘蟹

【本報訊】首批江蘇太湖大閘蟹昨晨抵港,有批發商稱重磅蟹供應緊張加價兩成,食肆則紛推蟹宴招徠,有連鎖酒樓劈價逾一成搶客,亦有酒店以無限任食大閘蟹吸客。


記者:袁楚雙  佘錦洪





首批共40籮太湖大閘蟹昨晨10時許送抵銅鑼灣老牌蟹店老三陽門口,董事長祁廣楠表示,今年7至8月江蘇一帶天陰微雨,令7両以上的重磅大閘蟹失收,加上內地打貪,送禮風潮不再,重磅蟹在內地銷情欠佳,蟹農紛改養細蟹,令重磅蟹供應緊張。7両以上大閘蟹加價兩成,每隻售480元起,5両重蟹售價則與去年相約,每隻120元起。


有指陽澄湖受污染影響大閘蟹供應,祁表示,陽澄湖蟹隻僅佔其所售大閘蟹總量一成,影響不大。他指港人普遍愛吃太湖蟹,因肉質較鮮及多蟹膏,而陽澄湖蟹現時「得個名」,已經不復當年勇。


祁廣楠又說,今年市道欠佳,入貨量銳減逾30%至120噸,首批大閘蟹預留約15籮零售,寄望兩日內可賣完,「舊年巿道好,一日就賣晒啦!」


蕭邦貿易總經理何繼光表示,太湖蟹周二(22日)運抵本港超市發售,或加價一成。他指出,今年大閘蟹的質量算是不錯,迄今有約七成足重,「10月頭會再大隻啲」。


■蘇嘉洛(左)稱拆蟹服務每隻蟹收費5元。羅君豪攝

曾有夫婦一晚吃44隻
連鎖酒樓鴻星下月推出蟹宴,高級廚部主管何寶龍指出,超值蟹宴提供約4至5両重的兩皇一后共3隻大閘蟹,每位優惠價468元,較去年538元減價13%。另一款江蘇蟹皇宴每位優惠價688元,較去年減價5%,套餐包括兩隻6両重大閘蟹皇、原盅雞燉翅、蠔皇鮑魚海參及蟹粉伊麵,再配一杯20年紹興狀元紅花雕。中秋過後是食大閘蟹最佳時間,雄蟹膏滑如箒喱,加上肉質結實,令蟹皇較蟹后更受歡迎。


九龍東皇冠假日酒店紫粵軒續推「大閘蟹膏瘋會」任食套餐,每位398元起,以4至5両蟹為主。酒店總經理蘇嘉洛表示,需求大增下套餐加價約一成,料生意額最少升一成。今年新增專人拆蟹服務,每隻蟹收5元。


蘇嘉洛又透露,去年有對夫婦一晚每人「勁擦」22隻蟹,笑言食量因人而異,「拉上補下」不擔心客人任食而蝕本。


前身為老字號「老正興」的老上海飯店日前已有大閘蟹應市,經理張永佳表示,目前供應的大閘蟹為貨辦,部份仍未足重,今年來貨價上升約一成,但為回饋客人未擬加價,5両重蟹每隻售280元。

上一則: 《明周》控前員工擅取圖片

下一則: 上等蟹第二隻腳須「硬淨」



I

蘋果日報- 掌握個人資料出擊 騙徒變招專呃有錢人

蘋果日報- 掌握個人資料出擊 騙徒變招專呃有錢人

掌握個人資料出擊 騙徒變招專呃有錢人

【本報訊】假冒內地官員的電話騙案自今年7月起不斷襲港,高𥧌期一個月內甚至多逾800宗,近日沉寂片刻後,又再度來襲。立法會議員范國威分折說,騙徒可能已經變招,由過往俗稱「打盲毛」隨意打出電話,漁翁撒網式犯案,已漸漸變成鎖定目標有錢人行騙,質疑警方「開心得太早」。


■范國威分析指,騙徒可能已有新招,變為鎖定目標有錢人行騙。資料圖片

范國威:警方開心得太早
范國威指出,雖然警方不斷加強提防電話騙案的宣傳,但他相信「絕對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他指過去電話騙案滲透率甚高,無論家庭主婦、在職人士、學生;甚至專業人士也可能收到騙徒來電,紛紛中招,「連我太太同外傭都接過類似電話,可見滲透得好緊要」。


范國威認為,有見近來越來越多電話騙案受害人蒙受巨額損失,不排除騙徒已有新招,從過往「打盲毛」式行騙,到有備而戰針對某些人士,集中向他們打電話行騙,以致往往成功得手便能騙得數百萬,以至逾千萬元巨款。


根據警方數字,假冒內地官員的電話騙案數目,由7月高峯期的838宗,降至8月份只有147宗,今個月首10日更只錄得15宗。警務處處長盧偉聰在一星期前更形容是反電話騙案宣傳見效、兩地合作交流調查成果。范國威質疑警方「開心得太早」,認為警方應加強情報搜集,應對可能新一輪襲港的電話騙案。


根據近期多宗騙案的手法,騙徒在打出電話時,通常已掌握事主或受害人的背景資料,這些資料大部份是他們的回鄉證資料(包括證件上使用的相片)、內地銀行戶口、內地公司資料等等,騙徒如何能取得多項個人資料,亦惹來各界關注。


■記者黎國剛

上一則: 富商銀行高層港大尖子中招 假順豐電騙3女2,172萬

下一則: 鳳凰優悅放棄數碼電台牌 蘇錦樑稱暫不發牌被疑有政治考慮



I

蘋果日報- 富商銀行高層港大尖子中招 假順豐電騙3女2,172萬

蘋果日報- 富商銀行高層港大尖子中招 假順豐電騙3女2,172萬

富商銀行高層港大尖子中招 假順豐電騙3女2,172萬

【本報訊】全城關注的電話騙案在短暫沉寂後再度席捲而來。過去三天,警方連續接獲三宗報案,一名居於本港的河南女商人和一間投資銀行的台灣女經理,分別被騙去1,530萬元及630萬元巨款;另一名在香港大學就讀的內地女尖子,亦被騙去12萬元留學費,三人總共被騙去2,172萬元。三宗案件中,騙徒都以扮演「順豐速遞」及內地「公安」等角色犯案,警方呼籲市民提高警惕。
記者:黎國剛

警方消息稱,被騙去1,530萬元巨款的是一名姓孫(43歲)內地女商人。據了解,孫來自河南洛陽,曾擔任內地企業的高層,並在內地營商,早前來港居住,住在北角海𥧌園崇𥧌閣一單位。

富商存款入自己內地戶口
孫女於本月17日報案,指較早前接獲一名自稱順豐速遞公司職員的女子來電,聲稱孫寄出的包裹懷疑藏有假護照,並把電話轉駁至一名自稱內地執法機關的男職員。該名男子指孫女涉及內地洗黑錢案,先後數次指示她將約1,530萬港元,存入她自己的一個內地銀行戶口,但要她提供有關戶口的密碼及驗證碼等資料,以供調查。


消息指,騙徒曾指示孫女上網查看印有她相片、以及其證件資料的拘捕令,並聲稱已將她在內地的個人資產扣押。孫女最終按指示存入款項,並提供密碼等資料,但數日後發現有關款項被轉走,由於在街上看到警方有關提防電話騙案的宣傳,懷疑自己被騙,遂往警署報警。孫姓女商人失款逾1,500萬,根據資料,相信是近月被騙第三高金額。


另一名女受害人姓鄭(29歲),來自台灣,在本港一間投資銀行任高級財務經理,居於大角嘴。她前日(18日)下午5時30分到旺角警署報案,指較早前接獲一名自稱是順豐職員的男子來電,指她寄出的包裹藏有假護照;隨後對方把電話轉駁予一名自稱為上海公安的男子接聽,並提供一張有其相片的拘捕令,要求她匯款以處理事件。


鄭女按對方指示先後把共約518萬元人民幣(折合約630萬港元),存入一個內地銀行戶口,但事後未再接獲對方來電,感到可疑,與家人商討後懷疑受騙,於是報案。消息指出,鄭女早前已接獲警方透過電訊商發放的提防電騙短訊,詎料她仍然墮入電話騙局。

港大稱曾發電郵提醒師生
至於第三名報案人是一名姓陸的香港大學女學生(21歲),這名內地尖子生昨午1時許在學校報警,指較早前收到一名自稱順豐職員的男子來電,指其包裹內有虛假文件,並將電話轉駁至另一名自稱內地執法人員的男子。該名男子要求陸提供其戶口資料及密碼,並匯款到一內地戶口。陸遂按指示先把約2.2萬元人民幣(折合約2.6萬港元)匯款到一內地戶口,但其後發現這筆款項連同戶口內另外8萬元人民幣(折合約9.7萬港元)全被人提走。


港大發言人證實,昨日有學生向警方報案疑誤墮電話騙案,警方派員到大學接觸該名學生調查。發言人強調,校方早前已向師生發出電郵,提醒大家小心電話騙案,目前正進一步了解今次事件。警方昨分別將三宗案件列作「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及「詐騙」處理。

今年涉巨款電話騙案
【9月18日】


29歲女高級財務經理,遭騙徒訛稱速遞公司職員及內地執法人員,騙去約630萬元


【9月17日】


43歲女商人接騙徒來電指其涉犯案,按指示把款項存入自己內地戶口,但提供密碼等資料助查,之後發現被轉走約1,530萬元


【8月23日】


北角城市花園72歲婦人誤信涉及內地案件受查,收到疑似拘捕令的傳真,被騙去300萬元


【8月10日】


76歲二胡大師王國潼及73歲歌唱家妻子李遠榕,遭冒充郵政署職員、內地檢察院人員的騙徒,騙去逾2,200萬元


【7月23日】


45歲婦人被訛稱內地公安的騙徒,騙去約232萬元


【3月】


60歲男子被冒充公安的騙徒行騙,損失逾800萬元


【1月20日】


69歲婦人多次被訛稱順豐速遞公司職員及公安的騙徒行騙,損失約1,851萬元


註:日期為報案日;金額為港幣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下一則: 掌握個人資料出擊 騙徒變招專呃有錢人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