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9日星期六

蘋果日報- 連任就要大膽 - 陶傑

蘋果日報- 連任就要大膽 - 陶傑

連任就要大膽 - 陶傑

梁特連任忽然烏雲壓城,親中愛國叫陣、行政會議跳船。北京「兩會」,中方高層託親信傳話,做特首,不能民望太低,看來出了大麻煩。

如果梁特想連任,只有一個辦法:索性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即刻宣佈:二十三條立法、現在啟動。

旺角魚蛋暴亂,梁班子說,與管治無關,是外國勢力搞弄港獨分離份子,梁特的左王智囊又咆哮:都因為法官判得輕,愛國建制派不團結。

你都沒有立法廿三條,反分裂、反港獨無法可依,你叫法官怎樣重判?正因為沒有廿三條,旺角暴亂,美國和港獨才鑽了這個空子。亡羊補牢,廿三條立了法,美國和港獨,就沒辦法了。

至於團結「建制派」,這就容易了。如果我是梁特,我會宣佈成立一個「廿三條立法團結工作組」,組長林鄭月娥,副組長律政司司長袁國強,組員曾鈺成、葉劉淑儀、梁錦松、陳智思、譚耀宗。還加上一個曾俊華,因為印刷草案紙張、宣傳下區需要撥款。

心水清的,一看就知道,工作組組員名單,全部是傳言企圖挑戰特首、想進小圈子「候選」的野心家。

「廿三條立法團結工作組」負責廿三條立法具體工作,按梁特年前施政報告反香港民族自決、反港獨的講話精神,向梁振英匯報。廿三條立法一啟動,當然趕不及本屆完成,全體工作組一起跨越二○一七,到二○一八年完成。這樣一綑綁,誰還敢選什麼特首、挑戰梁特?

喜歡鬥爭,這就是鬥爭了。不怕的,「盡早立法廿三條」,維護國家主權,是國家中央大政策。要學習毛主席,不怕亂,正面跟他大幹一場。毛主席當年的豪情:「大不了重上井岡山打游擊」,現在全國都興毛熱,梁特怎可沒有毛主席的氣派。

而且一切符合邏輯常理。美國和港獨若──膽敢作亂,有解放軍──今年美國大選年北韓已經夠頭痛,奧巴馬哪敢在此時搞香港?所以梁特動手,正是最佳時機,等到杜林普做了總統,那時人家美國,爛仔出馬,就晚了。

上一則: 【親子籽】消滅跨代貧窮 廢青搞義務補習

下一則: 再談自殺 - 左丁山



I

蘋果日報- 小一數學題 家長斥刁鑽 校方稱屬鼓勵性質非功課

蘋果日報- 小一數學題 家長斥刁鑽 校方稱屬鼓勵性質非功課

小一數學題 家長斥刁鑽 校方稱屬鼓勵性質非功課

【本報訊】天主教聖安德肋小學一份數學科工作紙在網上瘋傳,被批題目太深,不適合小一、小二學生。校方回應指,題目只是數學科的趣味活動,不是功課或考核,「冇交返嚟都冇所謂」。該校家長則指題目刁鑽,超出小學生水平,又稱「咁份嘢唔使交就不如唔好畀呢份功課啦」。

記者:葉偉東


這條網上瘋傳的數學問題出自位於將軍澳的天主教聖安德肋小學,是小一至小二年級的習作。題目列出一條算式,以11個英文字母取代數字,要求學生解答各字母分別代表甚麼數字。有家長把題目放上網,引起全城熱議。

校方:冇交都冇所謂

有網民說:「挑戰題嘅目的係想小朋友有解難嘅習慣,但一條連大人都要諗餐飽先答到嘅挑戰題,到底係咪適合?到底有冇咁嘅作用?」

聖安德肋小學數學科主任丘敏芝確認,該瘋傳的數學題該校屬小一、小二年級組別習作,內容與「10的組合和11的組合」有關。對於數學題被批評程度太深,丘敏芝解釋,題目只是數學科的趣味數學活動,稱程度太深只是誤會。她續指此數學活動每年大概進行5次,每次一題,用作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唔係考試形式,唔係工作紙,唔係功課」。

丘稱題目為趣味數學問題,屬鼓勵性質,冀學生多思考,應用學過的數學概念解答高階問題,又強調此問題非考核,「平時功課、作業、補充都唔係類似呢啲題目」。她認為題目不會對學生造成壓力,「小朋友做得啱嘅,或者同家長商量咗答案,都會畀個貼紙佢做獎勵,冇交番都冇所謂」,直言沒想過會引起迴響。

該校家長Tony接受訪問則指,就讀小二的兒子亦收到該份功課,直言「仔仔唔識做」,最後由他完成習作。Tony質疑該條數學題超出小二學生程度,並形容題目刁鑽,「如果個小朋友可以做得到呢條題目,其實都可以入中學啦;我自己覺得有啲over咗個小朋友嘅要求。」


■港學童的功課壓力備受關注。資料圖片

家長質疑挑戰題成效

Tony又表示不理解為何要「兜一個圈去學減數」,認為數學老師最終只會依書直說,難以用創意教學引導學生思考題型,質疑挑戰題的成效。Tony說:「份嘢唔使交咁就不如唔好畀呢份功課。」他認為學校連功課是否需要完成、遞交也模糊不清,叫學生及家長難以適應,「做佢又唔識做,唔做又驚俾學校話冇紀律」。

網絡亦流傳另一條中華基督教會基灣小學的高難度數學題,校方卻對查詢不作回應。


上一則: 抽氣扇焚宅 男子穿內褲逃生

下一則: 港大生試答 5分鐘投降



I

蘋果日報- 港大生試答 5分鐘投降

蘋果日報- 港大生試答 5分鐘投降

港大生試答 5分鐘投降

【本報訊】小學數學題目刁鑽,考起大學生。本報昨在香港大學隨機找來兩位大學生試答聖安德肋的數學題,結果師兄師姐也宣佈投降。曾在中二全級數學第一的社會學系黃同學做了5分鐘就認輸,她批評題目取巧,難度遠高於初小水平。


專家:教局規定題目

兩位港大一年級生受邀測試,均未能完成題目。就讀工程學系的馮同學認為題目有趣,不過程度艱深,他花上10數分鐘才略有眉目,最終無奈放棄,又指可能要花上一、兩個小時方能完成,而且自己在計算過程中運用了代數,質疑小學生應該尚未學習代數。

本報請來兩位數學教師拆解題目,香港數學奧林匹克學校前教練葉翠雲指聖安德肋小學題目巧妙位在於「先找出最後的P為1」。葉解釋,兩個雙位數相加一定是200以內,因此P一定是「1」。此題考驗學生對位值的掌握、數學敏感度及推理能力,亦要求學生不斷嘗試,「教育局規定要有一部份咁嘅題目,近10年都多咗呢類數學解難能力嘅問題。」補習名師Dick Hui則解釋基灣小學數學題,「9乘任何正整數都必為兩位數(除0與1),所以題目入面4位數嘅千位一定係1,咁答案嘅千位就一定係9;再按此推論其餘位值。」他指題目好壞不在題目本身,重要是老師怎樣運用;葉則認為教師未必有時間引導學生,未必能培養學生的數學解難能力。

■記者葉偉東、黃翠儀

上一則: 小一數學題 家長斥刁鑽 校方稱屬鼓勵性質非功課

下一則: 建造業時薪加8.9%冠全港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