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4日星期一

安倍釣島豪賭與貨幣戰爭 2013-02 亞洲週刊

 

安倍釣島豪賭與貨幣戰爭

日本冀望藉釣島情勢確認美日再同盟。面對日本的外交軍事冒進,美國新國務卿克里傾向對中國「再平衡」,主張東海情勢緩和;安倍發動貨幣戰爭引爆韓元?新元?台幣加入,形勢嚴峻。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於一月二十八日在參眾兩院的聯席大會上發表首次施政演說,主要內容乃是「要打造強大的日本」,具體的要點有二﹕一是要「強化緊密的美日同盟」,「將全力加強國境離島的逼切振興、管理及警備」;其二則是要以大膽的金融政策等手段重建經濟強大的日本。他所說的當然是展開貨幣戰,促使日圓貶值,提升日本的貿易競爭力。安倍晉三在軍事外交及金融貿易上如此激烈好戰,已使他的支持率持續上升,目前達百分之六十八。
目前安倍政府在軍事外交及金融貿易上採取激烈的態度,顯然在日本有市場,但也因如此,在可見的未來,日本已註定成了亞洲動盪的中心,不但釣魚島的情勢難以平靜,亞洲的貨幣戰也將擴大。
首先就釣魚島的情勢而論,自從安倍上台以來釣島情勢日益緊張,表面上日本派了公明黨主席山口那津男當特使,攜帶了安倍致中國領導人的親筆信,面交習近平,期望中日雙方回歸戰略互惠關係的原點,但這其實只不過是一種國際宣傳而已,安倍政府在做的卻是擴大自衛隊的規模和完成釣島海域領空全面監視,就在一月二十七日,日本剛發射了兩顆情報偵蒐衛星,目的之一就是要加強釣島的情報軍備競賽。更重要的是,安倍正在努力要確認美日的再同盟。
安倍預定二月下旬訪美,日本需要美方的軍事合作保證,美國則需要日本在「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上完全與美國合作,以打擊中國與東盟國家的經貿關係。由於美日的軍事貿易合作增強,已迫使中國不得不有所綢繆。中美雙方於一月二十七日同一天進行陸基中段反導彈測試,這乃是一種針對來襲彈道飛彈的中段攔截技術,與美國的愛國者飛彈同級。中國軍方已表示,中國發展反導彈,乃是被美國的武力威脅所逼出來的。在美日的寸寸進逼下,中國已必須有為一場大戰做準備的警覺。
由於中國已擺明不受美日威脅的態度,因此美國最近已出現一種微妙的改變。即將離職的國務卿希拉里乃是美國重回亞洲的推手,關於南海及東海風波,她都在推波助瀾,不久前她還說過釣島的管轄權屬於日本的挑釁言論。但我們也注意到即將出任國務卿的參議員克里,他的態度和希拉里極為不同。克里在人事任命的聽證會上表示,美國對中國的政策必須「再平衡」。他認為美國應與中國擴大合作,處理重大的國際議題,他「不認為美國在亞太地區增加軍力部署是重要的事」。希拉里是「對抗大於合作」,克里則是「合作大於對抗」。他這個國務卿和希拉里完全不同,他要「再平衡」希拉里的政策。
因此,安倍的訪問美國變得格外重要。安倍訪美時,克里的國務卿任命預計已經高票通過,在克里主導下,美國在釣島問題上一定和希拉里不同,克里將不會希望捲入釣島的不義戰爭,因此美國可能會主張東海情勢的緩和,而認同中國過去的「主權擱置論」,中國的「共同管理」、「共同開發」可能會獲得美國支持。釣島風波如果能以這種方式解決,也才符合中、美、日三方的共同利益。因此東北亞的緊張情勢雖然使人不安,但隨著美國國務卿易人,美國的奧巴馬政府可能改走穩健的「再平衡」路線,安倍政府的激烈好戰可能會受到約束。因此,安倍的訪美特別值得注意,那可能是東北亞緩和的關鍵。
對於日本的外交軍事冒進,我們雖感不安,但其實也不必太過悲觀。相對而言,安倍展開的貨幣戰反倒更使人憂慮。安倍於當選後,立即於一月八日宣布將推出二十兆日圓購買資產的計劃,他那種藉著量化寬鬆印鈔票,製造日圓貶值的策略開始出現,於是日圓的貶值行動開始。
接著,日本宣布提高通貨膨脹率百分之二的目標,推出無限量量化寬鬆的策略,於是一月二十八日日韓台之間的貨幣大戰蠢蠢欲動,日圓開始急貶,一度貶破一美元兌九一價位。日本官員甚至揚言,日圓貶到一百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一月二十五日的「世界經濟論壇」會議上,多國財長均強烈指責,認為日本此舉已嚴重違反了二十國集團幾年前承諾不採取貨幣競貶的共識。但日本並不理會,終於在週前正式引爆亞洲貨幣大戰,韓元、新幣、台幣都被迫加入。元旦開始以來,日幣已貶了百分之四點八三,韓元貶值百分之二點零九,台幣貶值百分之一點四三,新幣貶了百分之一點二八,只有泰銖升值百分之一點一五,人民幣升了百分之零點一二。日本發動貨幣戰,自己估計可刺激成長率到百分之二點五,但人民的日子會更難過,而且日本工廠外移比重極大,貶值效果可能不如預期。可見安倍的貶值乃是個險棋,它除了會使亞洲其他國家反感,對日本究竟會有多大助益,實在尚難逆料。■

亞洲週刊

日本誓要擊沉中國航母 .蔡翼 2013-01 亞洲週刊

 

日本誓要擊沉中國航母 .蔡翼

日本認為航母是中國海軍力量的象徵,擊沉航母等於打敗中國海軍,從而迫使中國放棄釣島。


蔡翼,台灣國際關係學者,東亞統合研究基金會執行長。
近日來中日釣魚台爭端急速升溫,日本《產經新聞》在不久前刊出日本防衛省的「中日釣魚台海戰」計劃,一旦中日之間因釣魚台主權爆發戰爭,日本的「八八艦隊」會聯合美國海空軍打擊中國航母「遼寧艦」及其他海軍大型戰艦所組成的艦隊。打算獵殺中國的航母,一舉將其擊沉,讓中國再次嚐到「甲午海戰」的敗績,迫使中國「收手」。
日本似乎對於剛部署的中國航母特別關注,因為日本認為航母已成為中國海軍力量的象徵,許多作戰推演和媒體的戰爭模擬都把中國的航母作為「頭號打擊對象」,擊沉中國的航母好像就等於打敗了中國海軍,所以日本設想的中美日大戰最關鍵的一場戰役就是「中國航母的獵殺」。
日本自衛隊擁有先進的裝備、優良的素質與嚴格的訓練,同時融入了許多美軍先進的軍事思想及實戰經驗,配合日本強大的工業力量,實力真的不可輕視。所以日本深信,在美國的支援下,可一舉擊潰中國的海空軍。
解放軍北海艦隊與東海艦隊組成的核心都是些遠洋作戰艦艇,如果將這些遠洋作戰戰艦及潛艇部署在第一島鏈內,僅能活動於平均水深一百公尺的大陸棚架海域內,好比「龍困淺潭」。
掌控日本海上生命線
倘若解放軍想要破解此一「魔咒」,應該考慮打破傳統建制,調整兵力部署,配置適合於「瀕海作戰」的艦艇於東海。而將遠洋作戰艦艇移防到華南地區的「海軍基地群」,面對開闊的南中國海,配合陸基航空兵,編成幾個戰力強大的特遣艦隊,對南海作扇形的「戰略輻射」,形成對日本海軍不對稱的優勢,通過巴士海峽進出西太平洋,藉以有效掌控日本通往印度洋的「海上生命線」。
駐守在華中到華北沿海的解放軍海空軍主力,都在具有相對優勢的美日海空軍打擊範圍之內,如能善用國防縱深的優勢,分散部署海空軍的主戰兵力,可以避免美軍電戰機搭配隱形戰機可能發動的「奇襲」。
打鳥就要先打鳥巢
「缺乏縱深」是日本國防最大的罩門,中國應該清楚告訴美國,即使有了美日安保的保護,假如是日本先主動挑起爭端,中國必定會給予重重的打擊。如果美國想要干預,中國也不會有所顧忌,堅決奉陪到底,這樣美日才會有所顧忌。
「打鳥就要先打鳥巢」,中國精於「導彈打航母」的作戰機制,用導彈打機場、港口、油庫、彈藥庫、交通樞紐、電力輸配、工業基地,對這些目標的破壞是十分給力的。用來對付日本,可以摧毀停在機堡內的戰機、停泊在港區的艦艇或是巡航在海上的日本「八八艦隊」。
中日釣魚台爭端急速升溫,估計解放軍應已快速移轉部署在台海對岸超過千枚的導彈及遠程精準打擊武器,機動分散部署於從華中到華北鄰近日本的地區。目前日本所有的海空軍基地都在解放軍東風—十五、東風—十六及長劍—十巡航導彈的有效打擊範圍。
目前中國的導彈打擊絕對有能力穿透美日反導防空系統,可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先發制人,利用導彈進行「超飽和攻擊」(Supersaturated Attacks),可在極短的時間內癱瘓日本海空軍。所以估計解放軍是具有相當強勁的打擊能力與「敢打必勝」的決心。
中國可以每天公布日本海空軍基地軍事部署以及調動的「商業衛星圖像」,並配合低軌道衛星、平流層無人載具以及滯空無人偵察機,對日本進行全天候、全覆蓋、全時段的監測。
這種攻勢作戰部署和軍事情資的「實時」揭露將會造成日本巨大的軍事壓力,難怪解放軍的將領揚言可在三十分鐘內「搞定」日本的海空軍,想必是有相當把握與準備,日本應該了解發球權已經不在它的手中。
日本當然了解,美國是個服膺「強權就是真理」的現實主義者,真正會信守對盟邦承諾的實不多見。如果日本右翼分子依然沉醉於當年「大日本帝國」輝煌的過往雲煙,妄圖靠美國撐腰來打敗中國,稱霸亞洲,實在是大不智,也沒啥出息。
本文的分析也許可以讓美國重新評估「操弄代理人,為東亞人設計的這場戰爭」把「美國變成中國的敵人」,會為美國帶來多少利益,會有幾分勝算,又會有多大的風險與損失,值得華府的決策當局三思。■

亞洲週刊

社交媒體與中宣部的交鋒 .陳婉瑩 2012-01 亞洲週刊

 

社交媒體與中宣部的交鋒 .陳婉瑩

中宣部要用老辦法來執行「黨管媒體」政策,與社交媒體的價值和運作交鋒,註定是徒勞的。


陳婉瑩,香港大學新聞教授、新聞與傳媒研究中心總監,曾在美國長期從事新聞工作,一九九八年來專注高等教育,推動資訊開放和教育發展。
最近《南方週末》事件觸動了全球新聞人的神經,舉世注目。從宏觀媒體生態來看,這是社交媒體時代的價值和運作與中共慣用的強暴管制手段的交鋒,顯示中宣部要用傳統媒體時代的老辦法來執行「黨管媒體」的政策。這意圖是徒勞的,不論事件的發展和結果如何,中宣部註定是失敗者,因為科技社會的發展是站在南週和民眾的一邊。
南週的朋友們組織起來、公開反抗,並得到網上網下民眾自發的支持,這個行動本身已經是一個勝利。他們最後可能慘敗、也有可能慘勝,但中國新聞人冒險抗命的行動已寫進了新聞史,為現當代國人爭取新聞自由、言論自由寫上驚心動魄的一頁。
南週事件過去一週來的火速發酵,反映了社交媒體時代資訊共享、民眾參與的規律。從一月二日開始,官方試圖打壓南週,但內情很快的透過微博、手機短信和其他傳訊工具傳播出去,覆蓋全球化的虛擬世界。民眾群起在網絡上圍觀、參與、聲援。這在三年前,微博尚未出現的前社交媒體時代是不可想像的。以前也有南方媒體人受壓制、被開除,但信息從來沒有如此地得到即時傳播。
過去幾天,勇敢爭取自由的人們和壓制自由的惡勢力在新浪、騰訊微博上公開博弈,支持者不斷發帖,官方不斷?帖,你?我貼,我貼你?,整批揭露事實真相的微博被?除,支持者的帳號遭禁言、銷號。一連幾天,朋友們和陌生人徹夜無眠為南週守夜。有網友用《南方都市報》「環球飛狗叼盤」的新聞來解嘲,有借星座互傳被打壓者的心聲,有透過歌頌「南方的粥」向南週致意。
九日凌晨,《新京報》拒絕轉載《環球時報》評論,被中宣部派員強制監督刊出,消息在新浪微博發布後,相關帖子在三十秒內即被?除,但照片、消息已經傳播開。在互聯網和社交媒體時代,透明成為了常態,所有傳統的架構都受到挑戰,強制命令的方法不再奏效。資訊傳播迅速,官方的行為遲早會被外界得知。民眾要求知情,新科技提供透明化的可能。每個人都是信息的生產者和傳播者,成為「自媒體」。政府再用古老的、極權命令式(command system)的共黨方式管理,是註定徒勞的,只會製造醜聞,讓國家丟臉。
科技也走在官僚的前面。微博受到嚴管,民眾轉用微信傳播。微信開發才兩年,已吸引近三億註冊用戶,成為全球最多人使用的移動通訊程序。微信支持文字、圖像、語音、群發等多功能傳播,打破單一的傳播形式,超越傳統地域傳播限制,官方尚難截堵。
環繞南週事件的衝突矛盾,反映了北京領導人所面對的兩難。一方面,國家支持高科技基建,鼓勵科技發展,中國現在是亞洲互聯網滲透率最高的國家之一,過去十三年中,中國投入了六點八萬億美金用於互聯網基建。截至二零一二年六月,中國互聯網用戶達到五億三千萬之眾,滲透(普及)率百分之三十九點九,三億八千萬用戶通過手機上網,佔網民總數的百分之七十二,微博用戶超過三億。
另一方面,這個網絡大國的政府又要打擊壓制透明、平等、資訊流通的網絡文化。這是北京的悖論和困局。
我們希望國家改革、進步,在世界舞台上展現大國風範,南週同仁沒有挑戰黨管媒體的體制,只是維護體制內、審查制度下尚存、卑微的空間。中宣部粗暴地侵犯中國媒體人僅剩的空間,是極端愚蠢的行為,讓國家蒙羞。
我們不明白政府為什麼會有這愚蠢的過度反應。習近平甫上台,以親民姿態表示堅持改革,但是經濟改革呼喚政治改革,厲行反腐,媒體不能缺位。
南週事件,「the whole world is watching」(世界在關注)。北京領導人要直面社交媒體的現實與挑戰,回應民眾對言論自由、信息透明的呼聲、中國新聞人對正義和真相的要求。發稿時傳來了北京最高層介入打壓的消息,希望這只反映了高層內部的分歧,最終開明開放的力量會得到申張。■

亞洲週刊

《寒戰》為何這樣熱火? .賈選凝 2012-12 亞洲週刊

 

《寒戰》為何這樣熱火? .賈選凝

《寒戰》強調「法治」是香港核心價值,既反映對本土主體性的堅守,也觀照港人內心的焦慮。


賈選凝﹕一九八八年生於北京,北京電影學院畢業,香港中文大學傳播碩士。現為香港媒體從業者。專欄文字散見於《信報》、《南方都市報》。
二零一二年的香港電影少有驚喜。眾所周知,港產片已在進退兩難中打轉太久,高成本合拍意味著會失去原汁港味,而低成本小品始終限制了電影的格局,在這種大環境下,《寒戰》從陣仗到節奏乃至價值觀,都讓人眼前一亮,輿論評價甚至將它上升為「繼《無間道》後最好的香港警匪片」的高度。實際上,《寒戰》不夠完美,也不適合被冠上標竿性的頭銜——但卻誠然重新喚起了人們對「港產片」這一身份的認同。
警匪片是港產片中最成熟的類型,而在其中尋求突破也越來越難,所以《無間道》後長達十年中,觀眾都難以再被同類題材打動。《無間道》當年的成功,建立在「後九七」帶來的身份迷失之上,十年前香港社會的切膚之痛是身份政治的困局,然而時代在變,「後九七」年代港人內心缺失的主體性,在時間推移中得到重構,整個社會的焦慮也隨之轉移。如果說當年人們亟欲知道「我是誰」,那麼今時今日,人們更關心的則是「如何捍衛香港的核心價值」。
本土主體意識日趨增強,但在大格局大製作的類型片中,卻少有作品能傳達出當下的現實焦慮。《寒戰》的出現適時填補了這種空白,它準確捕捉到對核心價值的重視與維護,是本土主體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全片令人感到港味十足的原因,正建基在對核心價值的表述之上,台詞中甚至表明「香港是法治社會」,權力絕不能凌駕於法治——這實際上傳達出了回歸至今港人內心始終懷持的焦慮:法治精神會否被強權政治所衝擊?片中郭富城與梁家輝最精采的一場交鋒戲,緊扣「人治」與「法治」的勢不兩立,強調公器不可私用,只有法律能制衡權力。
《寒戰》全片赤誠標榜的主旨,正是香港引以為榮的社會價值,於是一種港產片中久違了的「香港性」令人熱血沸騰。而它也同時讓人們看到了港式警匪片的與時俱進——傳統的正邪對立演變成了更複雜的權力與法治、公與私的對峙,警匪搏殺的背後,實際上是一場權力鬥爭的遊戲。該片的兩位導演從二零零八年美國總統大選中獲得靈感,他們將政黨遊戲中的角力,改頭換面為香港警隊內部的高層鬥爭,而權力傾軋正是不見硝煙的「寒戰」。
昔日血雨腥風的江湖如今變為勾心鬥角的體制,而「黑社會重新洗牌」則變成「警界爭逐上位」。《寒戰》儘管用的仍是「內鬼」套路,但揪出「內鬼」身份的意義已退居其次,重點反而是透過執法部門相互制衡的生態,展現法治如何在系統中運行。創作者刻意將龐大的信息量展示給觀眾,影片節奏的密不透風充分表達出整個系統的「高效運作」。重要的不再是認同「身份」,而是認同「遊戲規則」——認同香港的法治精神。所謂「內鬼」,則代表了對核心價值的背叛,因而《寒戰》其實是用警匪片類型,講了一個港式的「主旋律」故事。
但從藝術層面而言,《寒戰》的流暢度和完整性顯然不足,過分追求節奏導致後半部分的敘事線索變得散亂,更直接把懸念留待續集解決。而為贏得觀眾對執法系統的敬意所加入的宣教意味,則是「主旋律」不可避免的硬傷——雖然《寒戰》相比不少大陸影片來說並不算過分,但由於劇情本身就建立在「香港是亞洲最安全城市」的自傲上,所以唇槍舌戰之下,法治宣言也喋喋不休。當然這又引出兩種理解角度,一方面,這些對核心價值的重申的確是香港社會的基本共識,本土觀眾很有共鳴,但另一方面,用台詞去hard sell(硬銷)理念絕非高明的藝術表達。
《寒戰》的視覺品質有近年來港產片少有的宏大格局,並加入了好萊塢常用的航拍鏡頭,將城市景觀呈現得很具現代性。這種大製作的商業片在今年以小品為主的本土電影市場上,具有壓倒性的氣勢。至少當人們回顧起這一年的香港電影時,會記得有一部「香港性」十足的「大片」。
港產片需要在類型中尋找新的可能性,雖然《寒戰》的嘗試不乏瑕疵,但這種嘗試本身已包含了對現實焦慮的觀照——不斷重複法治的重要,只因港人太怕失去它,捍衛核心價值代表香港對自身主體性的堅守,所以《寒戰》才會令人感到「很香港」。它根本無需比肩過往的港式警匪片,時代在變類型也在變,而它則已在屬於它的時代中,建構出了一個結連現實的有益文本。■

亞洲週刊

緬軍擊潰克欽武裝中方憂慮油管及難民 .楊宗憲 2013-02 亞洲週刊

 

緬北之戰與政治叢林

緬北戰火中沒有贏家。只有讓各方都從殘酷的政治叢林中走出來,才能發現沒有輸家的世界。


那是抗戰史上難以忘懷的名字。密支那——這個全球翡翠出產的重鎮,也是抗戰時期血流遍野之地,如今又再見證戰爭的殘酷與不可預測性。著名美國華人史學家黃仁宇曾經寫了一本《緬北之戰》,記載他當年作為國軍一位下級軍官,如何參與幾場與日軍的血戰,也寫下了那些超越勝敗的人性幽微之處。
大半個世紀之後,當年的血戰之地又出現了新的血戰。緬甸北方少數民族克欽人正面對緬軍排山倒海的攻勢,節節敗退,指揮總部也被控制,全線瓦解。但克欽人沒有退卻,因為他們擁有了海明威與毛澤東的智慧。
海明威的智慧就是「人可以被消滅,但卻不會被擊敗」(A man can be destroyed, but not defeated.)。他們的武裝力量被擊潰,但心理防線卻沒有被擊潰。他們學習毛澤東的智慧,敵進我退,敵退我進,上山打游擊,「重上井崗山」,而克欽一帶多山,地形險峻,正是打游擊的好地方。緬軍佔點不能佔面,無法將克欽族滅絕。
尤其克欽族擁有中國親戚的支持,他們和中國境內的景頗族其實同一種族,血濃於水。眼看在緬甸境內的老表被追殺,中國的景頗族都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全力支援。儘管他們都沒有太多的錢,但卻集腋成裘,大聲說:「老表,你好?。」
緬甸華人在當前政府的開放改革中,都有一種又愛又怕的感覺。他們舉手贊成國家的開放改革,但卻害怕一九六七年的排華陰影又再出現;他們歡迎昂山素姬的民主動力,但也難忘支持她的一些軍頭當年縱容軍警和暴徒對華人屠殺和搶奪。
對克欽人來說,他們也切身體會強國政治的翻雲覆雨。他們過去曾經獲得美國的支持,以對抗仰光的軍政府。但如今美國與緬甸修好,他們立刻面對被圍剿的命運。
而中國和緬甸之間,由於經濟利益和地緣政治的互惠,也日趨密切,儘管密松水壩被延遲興建,但中緬油管卻是關係兩國利益,不能受到克欽戰事的影響。
因而密支那的命運,也和當年黃仁宇所經歷的戰爭一樣,都糾纏著複雜的算計與國族利益。這是一個命運的叢林,吞噬著多少的希望和生命。就好像當年國軍部隊在印緬戰區,誤入了克欽一帶暗無天日的野人山中,折損了數以萬計的兵員,成為中國遠征軍心頭的最痛。
在克欽的漫天戰火中,沒有一方是贏家。只有大家坐上了談判桌,尋找一個和諧的方程式,告別內戰,也告別排華歷史的陰影,讓各方都從殘酷的政治叢林中走出來,發現一個和平共存、沒有輸家的世界。■
邱立本 Asiaeditor@gmail.com

緬北戰事的地緣政治效應 .林錫星

化解緬北衝突,推動克欽獨立軍與緬甸中央政談判與和解,應該成為中國對緬政策主旋律。


林錫星,廣州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教授。
自緬甸推動民主化以來,緬甸在地緣政治上的槓桿效應正在起作用,推動民主化與圍剿反政府武裝同時發生,國內權力格局與大國博弈縱橫交錯。緬甸從一個被忽略的國家一剎那間變成了西方吹捧的寵兒。
民主化進程需要國內政治的穩定,而緬甸的民主化進程卻與緬北的衝突同步發展,緬甸政府一邊打著民主化的旗號,一邊又對緬北各邦大打出手。自緬北衝突升級以來,緬甸的砲彈曾二度落入中國境內,大量難民湧入中國邊境,中國外交部對此表示嚴重關切與不滿。
內戰與民主化看似水火不容,但卻同屬於一個邏輯:建立現代聯邦制國家。緬甸建國已經六十五年,但政治智慧卻不高,當年之所以採取聯邦制的政治結構實屬無奈之舉,緬甸有一百三十五個民族,宗教、語言相差甚遠,缺少國家認同,當時克欽提出要建立包括緬甸克欽邦、中國境內景頗族地區和印度克欽族居住地區在內的「大克欽國」,後來經過妥協,克欽放棄原來要求,在昂山將軍的調和下召開「彬隆會議」,建立起高度自治的聯邦制國家。
真正的聯邦制是以領土的權力分割為基礎的,所以領土是政治行動的基礎,而緬甸的聯邦則以語言、宗教對權力進行分割。自一九四八年建國以來,緬甸中央政府便試圖集中權力,緬北衝突源於中央政府無法容忍各自治邦擁兵自立,試圖將他們收編為邊防軍,由中央統一領導。緬甸軍方在政治民主化之後依然是主要的政治力量,緬北衝突的進程顯然超出了總統登盛的控制。二零一二年十月三十日,昂山素姬在接受印度The Hindu報訪問時說:「實際上,總統是總統,軍隊是軍隊,總統與軍隊是有區分的││軍隊管軍隊,總統管行政。在我尚未確定軍隊完全支持改革進程之前,我很難肯定改革不會倒退,因為總統並不代表軍隊。」
一九九三年十月,緬甸最大的反政府武裝克欽獨立軍(KIA)同緬甸恢復法律和秩序委員會舉行和談,後來沿泰國邊界的克倫、孟和克倫尼(克耶)也分別同中央政府舉行了和談。一九九四年軍政府與十八個反政府武裝中的十七個達成停火協議,十七年來皆相安無事,因為軍政府在少數民族反政府武裝地區成立了許多「特區」。這種「特區」是政府與反政府武裝未達成正式協定之前的一種臨時性安排。反政府武裝在「特區」擁有先前的一切權力,只有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武裝集團之間不能互相結盟。二零一零年緬甸制憲,要把反政府武裝收編為邊防軍,戰事又沉渣泛起。
緬北的衝突並沒有逆轉民主化的進程,緬甸政治改革的步伐在不斷加快。政治改革的推進增強了中央政府的合法性,從而使其可以對緬北各邦「軟硬兼施」,通過談判的方式解決了克倫民族聯盟(KNU),而對克欽獨立軍則展開了猛烈的進攻。
民主化進程緩和了國內政治對立的氣氛,包括昂山素姬在內的反對派也沒有對緬北戰事明確表態,緬北的權力格局也正在發生變化,這就是民主化進程帶來的地緣政治影響。
儘管緬北戰事不斷升溫,而西方大國卻視若無睹,完全不像昔日那樣群起而攻之,一些英美媒體甚至興高采烈地將緬北衝突視為對中國的考驗。緬甸開啟民主化以來,包括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內的大國政要紛紛造訪緬甸,昔日西方世界的眼中釘,一夜之間成為大國吹捧的「典型」。用民主化來防止西方大國的制裁,是緬甸政府的大智慧,也是民主化帶來的地緣政治紅利。
民主化進程改變了緬甸的國際形象,安然步入「民主」的行列,這是西方國家積極向緬甸示好的主要原因。美國希望緬甸的民主化進程能夠持續發展,因此對緬北戰事保持沉默。緬甸經濟建設正在起步,西方國家都想抓住機會進入緬甸市場。政治改革堵住了美國的嘴和制裁。
緬甸民主化使之成為大國博弈的舞台。中國在緬甸有廣泛的利益存在,從緬甸進入中國西南的油氣管道正在加緊鋪設,該管道要經過克欽獨立軍控制區,在緬北衝突問題上中國左右為難。
中國拒緬軍入境圍剿
緬甸政府要求中國讓政府軍進入中國境內對克欽獨立軍發動圍剿,被中國拒絕了。這種戰術在緬泰邊界應用過:在塔信時代,緬泰關係很密切,泰國商人用卡車把緬甸政府軍偷運到泰國境內,向當時波妙將軍(Bo Mya)領導的克倫民族聯軍(KNA)發動突然襲擊,把唯一拒絕與政府和談的最強大的KNA打得落花流水。
緬北衝突直接威脅到中國西南邊境安全,另外美日印等國以價值觀外交與利益誘惑,爭奪緬甸,中緬關係面臨諸多變數。緬甸作為中國進入印度洋的支點的作用正在受到考驗,成為中國崛起過程中面臨的地緣風險。
緬甸民主化進程已釋放出地緣政治的風險與紅利,積極有為才能化解風險,贏得紅利。中國是緬甸鄰國,化解緬北衝突,推動克欽獨立軍與緬甸中央政府談判與和解,應該成為中國對緬政策主旋律。中國也應反思對鄰居小國恃強傲物的外交。昂山素姬不久前說:「中國不是我們的恩人,只是我們的一個鄰國。」 中國還可以適當運用克欽反政府武裝力量,平衡緬甸接受美日圍堵中國的力量。

日本援助緬甸別有玄機 .林錫星

日副相麻生太郎以經濟實惠為大禮,再續日緬二戰時前緣。緬甸成為日本邁向政治大國的試金石。


林錫星,廣州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教授。
繼美國總統奧巴馬首次訪問緬甸,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首度出訪也選在緬甸,但日本與美國截然不同:奧巴馬給緬甸帶去的是「民主」,為反對派領袖昂山素姬打氣,一點七億美元見面禮不是送給現政府的,要等到昂山素姬當選總統後才能得手;而日本給緬甸帶去的是實惠,不僅免除了緬甸所欠的約五千億日圓(約五十七億美元)債務,還允諾繼續提供五百億日圓新的援助。
安倍晉三新政府此舉旨在加強日本與經濟發展迅速的緬甸的關係,為日本企業進入緬甸市場提供支援。日本新聞網報道,在四天的訪問期間,麻生與緬甸總統登盛及財政和稅收部長溫辛舉行了會談,參觀了仰光的迪洛瓦(Telawa)經濟特區及在那裏投資的日本企業,還訪問了二戰期間日本戰歿者墓地。
日本在二戰初期闖進的東南亞大致存在三類國家,一是馬來亞、印尼、菲律賓這三個英、荷、美的殖民地,殖民當局向日軍投降後,當地人主流是反抗日本侵略的,尤其有很多華僑在日軍佔領過程中被殺;二是法屬印度支那,由於法國一九四零年六月向納粹德國投降,法國在東方的殖民軍被迫與日本侵略軍合作,共同鎮壓當地的反抗;三是像當年泰國這樣的親法西斯半獨立國家,以及本國有大批青年在泰國境內接受日軍訓練的緬甸,他們的精英人群傾向於配合日本遠征軍,反對英法,排斥華僑。
緬甸脫離英國殖民統治而獨立建國是在日本的「協助」之下完成的,雖然後來緬甸又反過來幫助英國擊退日本。一九四一年,緬甸獨立軍在日軍協助下於泰國曼谷成立,並與日軍合作打擊英軍,昂山將軍率領的緬甸獨立軍的核心領導層「三十志士」更是由日本間諜機構「南機關」在中國海南島組織訓練,「三十志士」的成員也在緬甸獨立之後,掌握了緬甸的軍政大權。多數緬甸軍方領導人不是接受過日本的軍事訓練,就是曾留學日本並在日本軍校就讀。因此,日本與緬軍方領導層保持著良好的關係。二戰結束後,日本與緬甸簽署和平條約,共向緬甸支付了二億美元的戰爭賠償及總額四百七十三億多日圓的「準賠償」,從而重建了與緬甸的政治與經濟關係。加上其後日本經濟迅速崛起,日本還對緬甸提供了大量的經濟援助。
由於緬甸獨立客觀上有日本的「功勞」,所以緬甸在三藩市對日講和會議上,對日本持同情的態度。在菲律賓等國對日本提出巨額賠款要求時,緬甸代表堅決反對,指出應該在日本的賠償能力範圍內索取賠償。緬甸只提出了二億美元的賠償,並反對美軍在日保留駐軍。
一九八八年九月,緬甸軍政府上台。八九年一月,日本政府決定暫停對緬經濟援助。然而,在緬甸的日本企業不斷遊說政府,向日本政府施壓,希望維持與緬甸現政權的關係,否則日本企業將蒙受重大損失,喪失在緬甸的經濟利益。同時,在日本有許多曾到過緬甸的舊軍人、官員和議員及商人,成為緬甸軍政府的代言人,也影響著日本的緬甸政策。八九年二月,日本承認了緬甸軍政府,並恢復部分經濟援助,日本由此成為西方陣營中首個承認緬甸軍政府的國家。九零年五月,日本外務省官員河野雅治為日本的對緬政策辯解道:「我們能自動地將軍事統治與鎮壓人權等而視之嗎?我不確定緬甸違反人權的狀況是否如同西方所報道的那樣廣泛,因為緬甸尚未達到民主階段,國家安全應是第一優先。」從中可看出日本對緬政策的一些端倪。日本甚至為了緬甸敢頂撞美國,認為緬甸沒有威脅鄰國安全。
事實上,日本使用經濟援助的影響力明顯優於歐美各國的外交及政治壓力,日本的壓力被廣泛地認為是影響緬軍政府改變經濟政策的主要因素。八八年,在日本等國的成功說服之下,緬甸軍政府陸續採取了一些經濟改革措施,包括首次出台了《外國投資法》。日本今後對緬政策的思路將是以經濟援助為誘餌,促使緬甸朝野對話和民族和解,協助緬甸向市場經濟體制過渡,同時繼續關注緬甸的人權狀況。當緬甸人民解決溫飽問題之後,他們自然會要求政府進行更多的改革,下放更多的權力。到那時,緬甸才有可能成為日本所希望的民主國家。
日本的最終目的,在於要努力使緬甸成為由日本主導的接受經濟援助、走向市場經濟和實現民主化社會的樣板國家,從而為日本確立在東南亞地區的主導地位、實現政治大國奠定基礎。為此,日本試圖繼續通過經濟技術援助、政策交流與對話、人力資源開發、貿易合作和直接投資等多種管道,影響緬甸的民主化進程和經濟制度改革方向。緬甸正成為日本邁向政治大國的一塊「試金石」,維持特殊的日緬關係,擴大日本在緬甸的影響力,是日本走向政治大國的戰略需要,同時也是充滿競爭的艱難之旅。
緬甸可以左右逢源
中美、中日適當交惡,對於周邊國家來說顯然可以左右逢源。媒體廣泛報道美日合謀在緬甸圍堵中國,情況並不一定是這樣。我們應該務實一些,與日本共存共榮,例如日企轉移緬甸最大的瓶頸是電力嚴重不足,這顯然與叫停密松水電站的建設工程相悖,密松水電站重新啟動指日可待。■

緬甸政治轉型中資成犧牲品 .林錫星

中國公司在緬甸的項目中成為攻擊對象,昂山素姬的談話有助緩解局面,中國應邀她訪華。


林錫星,廣州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教授。
中資投資緬甸三大項目是密松水庫、蒙育瓦(Monywa)萊比塘銅礦和西海岸皎漂灣(Kyaukpyu)中緬油氣管道,每個項目投資均在十億至數十億美元以上。繼密松水電站項目叫停後,最近,蒙育瓦鎮的部分居民又開始抗議一處中緬合資銅礦存在「污染風險和強行徵地」。最令人擔憂的還是骨牌效應會影響到明年將開通的中緬油氣管道。緬甸民主轉型正在傷及中國利益。
針對緬甸反對中資活動的聲音,中國駐緬甸大使館認為,緬甸的反對理由並不成立:「以前有些反政府的組織,像包括學生組織這些人,他們對中國沒有好感,主要這些人在鬧。雖然表面上是經濟問題,但是我認為已經涉及到政策問題。以前如果出現問題,政府會管,現在政府由於民主了,他也是想管,但是他又不敢管。」
萊比塘銅礦在兩國政府的重視下,一路推進迅速,直到今年六月二日遭兩三百當地村民圍攻,工地被迫停工。萬寶礦業有限公司是萊比塘銅礦中國合資方,有萬寶項目部人士回憶說,部分示威者佩戴政治組織的徽章,多個西方非政府組織也頻繁在附近村莊活動。不排除村民示威的背後是有人「想撈政治分」。這次最新的抗議也正值美國總統奧巴馬訪問緬甸之際,分析人士認為,不排除有勢力借此鼓動當地人抗議,以對華施壓。甚至連昂山素姬也承認有不能掌控的勢力在作怪。
十一月十九日的抗議中,民盟負責聯絡的尼尼明告訴記者,中國是對緬最大投資國,因此招來的抗議也最多。但他表示民盟歡迎所有國家來緬甸投資,對任何國家都沒有仇視和偏見,「我們只需要公平的政策」。民盟二十三日向緬甸議會提交議案,要求成立獨立委員會調查銅礦項目。委員會的結論將公之於眾,並決定該專案是否繼續執行或停止。
「八八學生組織」是參與和主導反對萊比塘銅礦項目的一個民間組織,該組織「四大秘書長」之一敏瑟亞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如果專案公司能處理好存在問題,「八八學生組織」將轉變態度,幫助其與示威者斡旋,甚至支持項目在緬甸的運行,項目肯定做得下去。
在萬寶礦產看來,敏瑟亞提出的要求專案公司都已落實。在被動的局面下,萬寶礦產主動跟媒體打交道,搞媒體開放日進行闢謠,並向村民解釋。萬寶礦產所有人士都在反覆表達一個意思,即萊比塘銅礦是一個商業項目,從收購、徵地到補償,每一步都合乎緬甸現行法律,他們「只希望能在商言商,不要被捲入其他亂局與漩渦」。緬甸政治環境改變,使緬甸政府的姿態一下子過於柔軟,管理能力變弱,而在野政治力量則利用一些民生訴求,想「撈政治分」。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公司成為最容易找到的攻擊對象。
萊比塘銅礦項目本身不存在太大問題,緬甸經濟控股有限公司萊比塘銅礦專案部負責人、萬寶礦業(緬甸)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敏昂也對記者稱,銅礦利潤分為三部分,獲益最大的是緬甸本國,然後是經控公司,利益分成最少的是中國公司。問題就出在其背後的政治博弈。
民生訴求背後有政治因素,該項目之所以面臨巨大「民憤」,與緬甸國內的政治轉型是分不開的。《緬甸時報》一名資深編輯說,現在什麼人拿一隻錄音筆就能當記者,拿到勁爆的內容就直接刊登,並不會加以求證。此外,一系列民主勢力開始成為社會政治生活的主角,他們需要「搭台唱戲」,爭取國內外支持。令人矚目的是,帶頭抗議的竟是當地兩名二十九歲和三十四歲的小學文化程度的女菜販。一名駐泰國的緬甸記者十一月十三日以《為中國醞釀的麻煩》為題撰文說:「現在就連兩個女菜販領導的運動都敢挑戰該地區最強大的經濟和政治玩家。」
和中國方面接觸並不多的反對派領袖昂山素姬,十一月二十九日前往蒙育瓦鎮,會見了萬寶礦業有限公司的管理人員。她還發表講話,承諾竭盡所能找到和平解決方案。為挽回先前在地震和宗教衝突中並不完美的表現,昂山素姬已數次表明,中國是她不得不打交道的國家,在敏感的銅礦爭議中介入,應可看成是她在試圖和中國官方接觸中抬高對話籌碼,在緬甸核心事務上增加發言權的一次精心選擇。
緬甸有人曾稱,萊比塘銅礦是對緬甸「民主化進程的最好檢驗」。前幾年中國有巨額投資進入緬甸,但去年密松水電站被停後,再無新的中國投資進入。對此變化,緬甸高層也非常清楚意味著什麼。民盟領導人昂山素姬十一月二十五日表示:「萊比塘銅礦項目早已簽署。如果我們單方面取消,我們必須支付賠償。如果緬甸想要成為國際社會平等的一員,那麼它必須信守承諾。」此前,緬甸國防部長已表態,如果緬甸撕毀協議將會導致外資對緬甸望而卻步。昂山素姬三十日上午在蒙育瓦的一次講話非常正面,對事態發展起緩解作用。難怪一位聽眾在網上留言:「本該總統幹的事,要由昂山素姬來做,坐在總統位置上的人卻在那裏像猴子一樣發呆。」
目前昂山素姬對中國的態度很正面,如果需要政治解決,中國不妨大膽邀她訪華,雙方摒棄前嫌,共商解決問題。■

緬軍擊潰克欽武裝中方憂慮油管及難民 .楊宗憲

緬甸政府軍與北部克欽獨立軍的戰火猛烈,政府軍終控制克欽軍總部,克欽軍轉入游擊戰。戰事使處於該處的中緬油氣管道項目受到巨大威脅。油氣管道預訂今年五月底完工,屆時將是中國第四大能源進口管道,其中至少五十公里穿越克欽獨立軍控制的「撣邦克欽專區」。克欽軍方面表示,他們並沒有破壞中國油氣管的想法,但與政府軍交戰時可能會波及油氣管。數以萬計克欽難民進入中國,讓中國面對巨大壓力。


隨著緬甸政府軍一月二十六日奪取卡埡山頭,克欽獨立軍的拉咱總部無險可守,終被緬甸政府軍控制。克欽軍雖被擊潰,但轉入游擊戰。這意味著持續一年七個月的戰事暫告一段落,雙方大規模衝突暫時平息,將從陣地戰轉入游擊戰。但克欽獨立軍化整為零打游擊,將使管制力弱的緬甸政府很難控制克欽局勢,中國在緬甸的最大項目中緬油氣管道受到威脅。
此前,戰爭造成的難民湧入已然對中國雲南邊境形成人道主義救援壓力,而穿越克欽勢力範圍的中緬石油管道,更是中國近年來海外能源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對緬甸政府與克欽之間政治、經濟利益分歧過大,甚至有著宗教、文化方面巨大衝突的情況下,長期堅持不干涉緬甸內政的中國,正經歷前所未有的考驗。
中緬關係向來密切,雖然最近緬甸與西方國家關係突飛猛進,但據傳中國已在緬甸南部印度洋上的科科群島(Coco Islands)建立軍事基地或建立情報蒐集站,以遏制印度和控制馬六甲海峽,不過中國和緬甸都否認這項傳聞。
自二零一一年六月緬甸政府軍與民族地方武裝克欽獨立軍(KIA)衝突以來,緬北的戰火一直在燃燒,但與中國利益攸關的一些大項目卻沒有完全停止,最引人關注的是中緬油氣管道。
目前,各種巨大的工程機械和油氣管道通過鐵路、公路源源不斷被運進雲南和緬甸,並開闢了許多工程堆放場地,從昆明驅車向中緬邊境行駛,各種壯觀場面沿途可見。在中緬最大的瑞麗口岸,運送相關物資的各種緬甸大卡車不斷進出,以保證中緬油氣管道緬甸段可以在今年五月三十日完工。
而隨著緬甸政府軍與克欽獨立軍武裝衝突的持續擴大,許多中國人驚奇地發現:中緬油氣管道在進入中國瑞麗之前,必須經過克欽獨立軍控制的「撣邦克欽專區」,克欽內部稱其為「克欽南部省」,那裏至少有五十公里的地區將被中緬油氣管道穿越。
撣邦克欽專區的形成早於緬甸聯邦的成立,源於克欽族幫助撣族抗擊英國殖民者和日本侵略軍,後由撣邦土司會議決定永久讓克欽人居住並享有司法獨立權。撣邦克欽專區是克欽族祖輩居住的地區,也是一九六一年克欽獨立軍的發源地,因此不可能放棄這個地方。
克欽獨立軍的一名軍官說:「早在二零零五年我們就獲悉了將修建油氣管道的情報,我們隨即向中國有關部門發送了一份報告,表明如果不提前解決好其中的政治、經濟利益問題,油氣管道的修建將會有麻煩產生。」
不過,那份報告遞交中國方面後一直沒有得到正式回應。二零一一年九月二十三日,政府軍以保護中緬油氣管道建設安全為名,開始進攻獨立軍駐防的撣邦克欽專區。
駐守該地區的克欽獨立軍四旅旅長早禮說:「油氣管道將通過的撣邦克欽專區是戰鬥最激烈的地方之一,克欽方面稱為第四戰區,幾乎每天都在交火。最核心地帶的是克欽八營的防區,附近是九營和十二營的防區,都是關鍵要地。」
事實上,撣邦克欽專區存在著多支犬牙交錯的武裝力量,首先是克欽獨立軍四旅,還有獨立軍的盟軍撣邦北部軍和崩龍族解放軍,另外還有一九九一年一月與政府軍簽署了和平協議的獨立軍「老四旅」二千多人,以及其他一些表面上投靠政府的小規模地方民團。目前,政府軍在該地區的戰績不算理想,僅僅攻佔了一些主要道路沿線和少部分戰略要塞,獨立軍仍然在附近山區內游擊對抗。
早禮說:「作為撣邦克欽專區的最高軍事指揮官,我可以保證克欽軍從來就沒有想過要去破壞中國的油氣管道。但是政府軍經常以保護管道的名義進入這些地區,我們不得不與他們交戰,這樣很難說會不會對管道有損傷,希望中國方面不要誤會克欽獨立軍。」
中國方面的觀點是,中緬油氣管道是繼中哈石油管道、中亞天然氣管道、中俄原油管道之後的第四大能源進口通道,可以進一步緩解中國對馬六甲海峽原油運輸的依賴,降低海上進口原油的風險。但按照目前的實際情況看,假如管道周邊一直在打戰,還沒有建成就已經面臨許多風險,緬甸國內不充分支持和認可這個項目,那就無法提供能源安全,反而可能會比馬六甲海峽的風險更大。目前,緬甸的局勢變化很迅速,有很多不穩定因素,但中緬油氣管道主要靠緬甸政府和社會穩定來支持其安全性,顯然風險堪憂。
中國外交思維受考驗
長期以來,中國無論是在緬甸政府控制區,還是在克欽獨立軍控制區,都擁有巨大的投資利益,在新形勢下,中國長期堅持不干涉緬甸內政的外交思維,遭受巨大考驗。面對緬甸國內外的複雜局勢,以及與自身利益攸關的各種投資項目,包括打通印度洋的出海口,中國需要高明的政治智慧與外交技巧。
緬甸這場內戰二零一一年六月九日發生,政府軍與民族地方武裝力量克欽獨立軍的武裝衝突一直沒有停息,並且從二零一二年十二月末進入了新的高潮:人員死傷、難民流離、物質消耗、經濟蕭條、電力交通中斷……各種戰爭副產品陸續在增加,政府軍的軍機和砲彈還多次竄入中國邊境。
進入二零一三年一月,政府軍的新一輪進攻使拉咱陷入緊張氣氛,一些居民甚至已經開始建造地堡防砲彈和飛機轟炸。克欽獨立政府內政部的官員森瓦說:「從二零一一年六月九日開戰到二零一二年末,政府軍已經和克欽獨立軍在多處地方大大小小交戰二千四百多次。」
緬甸的少數民族問題一直存在,幾乎伴隨著其一九四八年以來整個獨立建國的歷史,各種武裝派別的衝突也從來沒有停息過。克欽獨立軍與政府軍之間的最後一次協議停火是一九九四年。不過二零零九年四月,緬甸軍政府擬定了全緬民族武裝的整編計劃,但遭到絕大部分少數民族的拒絕,新一輪武裝衝突的隱患開始出現。此輪戰爭爆發前的二零一一年五月初,作為緬甸最為強大的少數民族武裝克欽獨立軍在泰國清邁得到美國和歐盟NGO資助,成立了統領緬甸多個少數民族武裝的緬甸全國民族聯合聯邦委員會,其後克欽軍委主席恩板臘受邀前往美國和歐洲訪問,在會見美國眾議院、參議院的代表時,他希望美方幫助解決緬甸的民族問題,美方則表示要尊重中國的意見。
二零零九年八月,緬軍攻下撣邦「果敢特區」後,對其他民族武裝採取高壓態勢。二零一一年六月九日,由於整編談判破裂,緬甸政府軍認定克欽獨立軍為非法組織而大舉進攻,理由卻是為保護伊洛瓦底江支流太平江上中國投資的水電站;同年九月三十日,緬甸總統登盛又出面叫停了中國企業投資的密松水電站,同樣位於克欽獨立軍控制區。
「這麼多年以來,中國人到我們克欽邦做生意,甚至生活的非常多,中國企業到克欽邦投資的也不少,大家的關係一直很正常。」森瓦說:「後來問題出在了中國企業和緬甸政府身上,他們要在克欽的地盤上修電站,根本就沒有問過我們的意見,甚至沒有主動給我們利益的打算。中國人不應該指責克欽人不合作,克欽人對於自己家園裏發生的事情當然有資格發表意見,另外位於實皆省中國投資的萊比塘銅礦最近也被當地人抗議,那裏的事情與克欽人無關了,但為什麼同樣出現問題呢?」
他表示,緬甸政府軍之所以在此時對克欽獨立軍大打出手,除了有政治上控制的野心,也有經濟利益上的考慮,近幾年緬軍在緬北的礦產與能源開發項目越來越多,導致投資者跟克欽的合作越來越少,這些項目給克欽組織和克欽人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但主要的收益卻被緬方拿走了。
森瓦說:「緬軍拿到錢後並不是改善老百姓的生活,而是千方百計擴充裝備,對克欽獨立軍的威脅越來越大。這樣的情況不僅僅發生在克欽地區,其他撣邦、克倫邦和欽邦等地區都大同小異,因此我們不能再坐以待斃,必須起來抗爭。」特別的是,原本被政府軍控制的緬玉開採區孟拱(帕敢)地區,衝突發生後已經被克欽獨立軍武力搶奪過來,各種玉石生意的稅收已經成為獨立軍戰爭經費的重要來源。
他還透露,已經有撣邦北部軍、崩龍族解放軍、果敢同盟軍、若開民族軍、全緬甸學生民主陣線(學生軍)和一些印度民族叛亂武裝等陸續參與到戰爭中,並且都投入到最前線與緬軍直接戰鬥,即不斷有國內外武裝力量明中暗裏參與這場戰爭,克欽獨立軍的「盟友」越來越多。
目前,緬北軍事實力最強的佤邦聯合軍(UWSA)已經蠢蠢欲動,很可能會介入衝突,除了重新奪下果敢地區,還將打通南北佤的通道連成一片,切斷政府軍對撣邦北部及湄公河西岸沿線的控制。顯然,這場戰事不但在短期內停不下來,還可能會有其他軍事力量借機擴大影響。
森瓦還表示,克欽獨立軍曾經對緬甸反對派領袖昂山素姬寄予厚望,認為她能夠幫助實現克欽和平,「但昂山素姬獲得總統給的議會領導職務後,對克欽民族的遭遇很少表態,也沒有實際動作,所以克欽已經不再信任和尊重她了」。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底,緬甸全國民族聯合聯邦委員會在拉咱召開了會議,發布聲明一致要求停止克欽邦內戰。目前,該委員會包括十一家民族武裝成員(原克欽民族組織與克欽獨立組織合併為一),其中大部分為武裝組織。
近二十年最大軍事行動
此輪緬甸政府軍與克欽獨立軍的軍事衝突在多個地點全面爆發,政府軍匯集二百個營二萬以上地面部隊於克欽邦及撣邦前線,成為近二十年來最大的軍事行動;獨立軍方面則全民總動員,至少裝備了三萬軍民「為領土和自由而戰」。
進入二零一三年初,雙方竭盡全力的戰鬥非但沒有停息的跡象,相反呈現出擴大的可能。雖然緬甸政府軍決心巨大,從全國各地調兵遣將,甚至動用了海軍陸戰隊、裝甲部隊和空軍,但是戰局一直不理想,熟悉克欽山區地形的克欽獨立軍始終堅守著主要地帶不退縮,一些關鍵陣地多次被反覆爭奪。按照森瓦透露的情況,截至二零一二年末,政府軍方面死傷、失蹤及被俘已經達到六千餘人,獨立軍方面死傷為兩百餘人,比例大約是三十比一。另外,各個戰爭地區已有一些老百姓出現傷亡,包括數名中國邊民及工程人員,一些中國邊境地區也被戰火波及,政府軍在攻擊時還進入過中國邊境。
二零一一年六月戰爭重新開始之後,克欽獨立組織已經與緬方進行過多次會談,其中三次在靠近克欽總部拉咱附近的拉扎央進行,一次在泰國的清邁進行,另有數次在中國雲南瑞麗舉行。但由於雙方意見分歧太大,一直沒有實際效果,呈現出「邊談邊打,談完就打」的狀況。
自發生軍事衝突以來,從中國雲南省騰密公路至拉影長達數百公里的中緬邊境兩側出現了大量難民,幾乎都是老弱病殘,至二零一二年八月已經接近十萬人。
對於這些突然出現的戰爭難民,克欽獨立軍政府分別在拉咱總部、邁扎央等地進行了安置,其中流落森林的大約有千餘人,還有近萬人進入邊境地區的學校、教會及村莊暫住,另有約數千人通過各種民間途徑進入中國境內躲避,包括瑞麗、騰沖一帶。事實上,滯留在中國境內的克欽難民一直被中國當局要求返回克欽家園,並且在二零一二年九月前後得以成行。
此前,雖然聯合國難民機構和中緬兩國的一些民間人士都對難民們伸出了援手,但是力量極為有限。而經費貧乏的克欽獨立組織方面已不堪戰爭重負,只能給難民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與二零零九年八月發生的「緬甸果敢難民事件」不一樣的是,中國方面一直沒有對這些難民施予太多援手。原因有兩方面:一是克欽政府畢竟仍然存在,與當時果敢政府被完全擊潰的情況不一樣;二是與克欽族相對應的景頗族在中國是邊境少數民族,與果敢華人(漢族)為主的情況不一樣,顯然不容易獲得更多中國人的共鳴。
此前歐美等西方勢力曾對緬甸政府軍進攻克欽獨立軍進行施壓,甚至與歐美有了一些聯繫。但隨著緬甸政府與西方改善關係,並採納了西方一些緩和矛盾的建議,讓克欽獨立軍的狀況變得尷尬起來。
目前,克欽獨立軍轄區內的男子幾乎全部被武裝到前線戰鬥,因此各個難民點裏幾乎只見婦女、兒童和老人。這似乎也是中國方面無法插手的一個重要原因:後方的困難全部由中國方面解決了,那麼前方的克欽軍人就可以安心與政府軍作戰了,那樣必然引發緬甸政府軍方面對中國的不滿。而對於中國方面的顧慮,克欽軍方面自然心知肚明,因此目前也只能忍耐。
美國公誼服務委員會東亞代表Jason Tower表示,在正常情況下(戰火結束的情況),遣送難民前需要給難民提供大量的心理援助和生計培訓,才可以確保難民的物質條件和精神健康。
中國景頗族接濟同鄉
「這次戰火尚未停下來,把難民送回去肯定會給他們帶來許多精神方面的壓力,不僅怕自己和家人的安全,也怕跑回去中國的成本。因為克欽邦內很多難民營的物資不足,他們只好到中國邊境等地方,向景頗的親戚朋友那裏求助。」他說:「克欽難民被送回去了以後很可能沒有生計,畢竟家園和田地都被戰爭破壞。只有兩個選擇,到克欽邦內物資和食品不足的難民營,或者就再次回到中國。」
由於戰局越來越不利,克欽獨立軍進入戰略轉移,從局部陣地戰改為游擊戰。如果失去了克欽軍隊的庇護,克欽難民很可能會如洪水一般湧進中國邊境,給中國政府帶來難以想像的壓力,也對中緬關係帶來一定程度的衝擊。■

中緬油氣管道牽動政經

預計今年內完成的中緬油氣管道,將由緬甸西海岸通達重慶和廣西。


中緬油氣管道工程總投資二十五點四億美元,起於緬甸皎漂市,從雲南瑞麗進入中國,預計建成後每年可向中國輸送二千二百萬噸原油、一百二十億立方米的天然氣。
原油管道起點為緬甸西部若開邦馬德島,天然氣管道的起點是緬甸西海岸的蘭里島,油氣兩管道基本並行,經過緬甸若開邦、馬圭省、曼德勒省和撣邦,最後從中國雲南瑞麗入境。其後,輸油管道經貴州到達重慶,輸氣管道經貴州到達廣西。原油管道在緬境內全長七百七十一公里,中國境內段長一千六百三十一公里;天然氣管道在緬境內全長七百九十三公里,中國國內段長一千七百二十七公里。在雲南省安寧市建設的煉化基地項目,則為原油管道配套的下游項目。三大項目計劃在二零一三年內全部建成。(咼中校)■

景頗族與克欽族同血緣

中國的景頗族與緬甸的克欽族同種同文同源,因中緬劃界而成了兩族。


緬甸克欽族實際上就是中國的景頗族,同種同文同源,但在中緬劃界以後,雲南省的景頗族就成了中國公民,而在緬甸的景頗族就成了緬甸的克欽族。克欽是緬甸的緬族對克欽族的稱呼,克欽在緬族語裏是「能歌善舞」的意思。截止到二零一二年底,中國景頗族人口為十四萬多,緬甸克欽族可能有一百三十萬之多;雙方均通用景頗語,溝通完全無礙,不過中國景頗族的語言借用了比較多的中文,而緬甸克欽族用的景頗語借用了比較多的英語;中國景頗族信仰原有的原始宗教,少數信仰基督教,完全沒有佛教徒;緬甸克欽族除了居住在印度附近的部分佛教族,大部分族人都信仰基督教。緬甸克欽邦除了官方使用緬語、英語,在自己的邦內使用景頗文。緬甸克欽族一直自稱「景頗文崩」,「文崩」在景頗語裏是團結聯盟的意思,即景頗聯盟。
一九四八年緬甸脫離英殖民統治獨立後,克欽族也借機要求獨立。一九六一年二月五日,緬軍中的一支以「早丹」等三兄弟為首的少數民族軍來到緬北克欽地區,宣布成立了「克欽獨立軍」(KIA),並且成立了獨立的「克欽政府組織」(KIO)和「克欽政黨」。一九九四年二月克欽獨立軍與緬甸政府軍簽定《停戰協定》,KIA控制的地區被緬甸政府稱為「克欽邦第二特區」。(咼中校)■

中緬邊境滯留十萬難民 .劉延?

緬甸政府軍與克欽獨立軍的戰爭,造成大量難民滯留中國邊境,最高時達到十萬。他們居住在十幾個難民營裏,大多靠中國境內景頗族人的援助生存,但糧食短缺,缺醫少藥。


沒有人能說得清楚,從二零一一年六月開始的緬甸內戰什麼時候會結束。但這場戰爭所帶來的影響,生活在中緬邊境上的人們已經真切的感受到了。這場發生在緬甸政府和克欽獨立組織之間的戰爭,已經造成了十萬難民湧到中緬邊境。他們居住在十幾個難民營裏,大多靠中國境內景頗族人的援助生存。
在克欽經商的中國商人,現在焦急地集中在那邦、瑞麗、隴川等邊境城市。持續的戰爭使得玉石、香蕉種植等買賣越加難做,戰爭,讓不少人傾家蕩產。
緬甸人波諾現在住在六號難民營,在三千米的高山上,緊挨著中國的邊境線,離雲南省盈江縣支那鄉不遠,他是難民營的首領。
在緬甸內戰發生後的一年半多的時間裏,已經有十萬多難民湧入到了中緬邊境的難民營中。用波諾的話說就是「離中國越近就越安全」。
波諾住的地方是自己用木板蓋的一座小房子,這個山頭曾經是一片樹林,他帶著這五百多名難民來到這裏,砍樹蓋起了房子。後來,在救援組織的資助下,他們把房頂變成了彩鋼的,又在牆壁外邊加了一層藍色油布,「下雨時有的房子還漏雨」。
英崩的房子也是自己造的,大約就二三十平米的空間被他用簾子隔出來了三個房間。屋子裏幾乎沒有陳設,只是在客廳裏放了一些廚具,用木頭點了火燒飯吃。
沒事的時候,英崩就坐在門口和他的三個兒子玩。大兒子剛剛上小學,英崩把他在學校裏畫的一幅畫掛在了房子最顯眼的位置。孩子畫的是變形金剛,但他從來沒有擁有過這樣的玩具,他所擁有的玩具,最貴的就是一個玻璃珠。
每個房子的牆上,幾乎都用英語寫著「Merry Christmas」和「Happy New Year」的字樣。「耶誕節」和「元旦」,對於他們而言,是最重要的節日。即使在難民營裏,也不例外。
難民們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吃的問題。
現在,他們的生存大多仰賴外界的捐助。波諾告訴記者,到目前為止,克欽政府就沒有給過任何的援助物資,他們的食物幾乎完全依靠中國愛心人士的捐助,主要是景頗族對他們的援助。
景頗族人排臘早來過這裏已經十多次了,每次都是來送糧食。「我們的糧食就是靠寨子裏的人湊,每人湊一些,攢夠了就過來給他們送一次。」
實際上,克欽與景頗是一個民族,只是分居國界兩側而叫法不同。他們之間,經常來往和通婚。在排臘早的眼裏,對面那些語言、信仰以及風俗習慣都和自己別無二致的人,是自己的同胞。自戰爭開始之後,景頗族就一直在幫助這些難民。他們還曾經去那邦鎮的國門附近進行集會,要求雙方和平。甚至有人喊出了「跨過邊境,幫助克欽兄弟」的話。
但景頗族人的力量非常有限,他們的捐助並不足以支撐這麼多人的口糧。
在六號難民營裏,許多人都向記者表示吃不飽,包括十四歲的崩溫。碰到糧食短缺的時候,她會先把飯留給自己的弟弟崩昌。
在瑞麗等秀附近的木瓜壩難民營,雖然克欽邦政府會定期給以食物,但數量很少。「五歲以下每天一盒米,五歲以上每天兩盒。」該難民營的負責人宮退說。他口中所說的一盒,大體上相當於一罐加多寶涼茶的量,大約二三?。「這根本不夠」。
比糧食更為缺乏的是醫藥。
趙丁苗這兩天感冒了,咳嗽,嗓子疼。但她並沒有去醫院看病,「醫院裏藥很少,去了也沒什麼用」。她在自己脖子上繫了一根毛巾,她覺得這樣能讓嗓子舒服點。
在木瓜壩難民營的志願者魯巴告訴記者,現在難民營裏雖然有藥,但沒有醫生,只有包括她在內的五個護士。「我們只能治療感冒發燒之類的小病,遇到大病,需要送到邁扎央等地方治療。」
有病常常放棄治療
實際上,魯巴等五個護士也是在戰爭後緊急培訓出來的。而從當地去邁扎央,則要經過戰區,「我們只能從中國繞」。宮退說,因為費用太高,他們常常放棄治療。
現在,從盈江縣城到邊境小鎮那邦的公路上,武警二十四小時執勤,嚴查來往的行人車輛。在隴川拉影國門附近,中緬邊界用籬笆圍了起來,「為了防止難民越境」,當地計程車司機告訴記者。
而從戰爭中心緬甸拉咱通往那邦的小路,已經全部被武警封鎖。「現在,中國邊境維穩壓力很大。」一位執勤武警告訴記者。
難民絕大多數都是老人、婦女和小孩,因為適齡的男子都要去打仗。在難民營裏,數量最多的是小孩子。在六號難民營五百多個難民中,十八歲以下的孩子有三百多個。而在木瓜壩難民營二千七百零三人中,十五歲以下的則有一千四百七十二人。
在六號難民營中心的空地上,七八個孩子在玩一個玻璃珠。他們穿著破爛,黃色的鼻涕拉得老長。一陣風吹來,如沙塵暴般的黃色立馬瀰漫在整個難民營。
在不遠處的山坡上,一個男孩正爬到坡頂,在屁股底下墊上一塊塑膠,滑下來。那是他的滑梯,他一邊滑,一邊笑。他們清楚地知道自己為何來到這裏。
一月二十五日中午,木瓜壩難民營裏,十三歲的薩翁正要去上學。因為教室有限,他們只能分批上課,有的上午,有的下午,每人只能上半天。
他正吃著一塊冰塊,一看就知道,是廉價的礦泉水在冰櫃裏冰凍而成,他吃得津津有味。他從緬甸吉買來到這裏,「一半路程坐車,另一半走著」。而吉買,離木瓜壩難民營大約四十公里。
在難民的口中,緬甸政府軍被叫做「老緬兵」,克欽軍被稱為「山兵」。薩翁恨極了老緬兵,因為「他們要殺我們」。
十六歲的瑞三是個孤兒,父母在騎摩托車時發生事故而雙雙去世。他家裏兄弟姐妹六個,大姐嫁到了雲南保山,戰爭之後,她的四個兄弟姐妹到了保山投奔大姐,只有她跟著舅舅舅媽一家來到了六號難民營。
「因為我要在這裏上學」,她剛剛洗完頭,濕漉漉的頭髮垂在額頭前面,剛好擋住她一半的臉。她非常想回到緬甸拉莊,那裏是她的家。可是,來到難民營一年半了,她也「不知道家鄉已經變成什麼樣了」。
她的夢想是做一名老師,「我想照顧那些和我一樣的孤兒」,她輕聲說。
「你恨不恨緬甸政府軍?」當排臘早把記者的問題翻譯給她聽的時候,站在她周圍的十幾個孩子爭先恐後地喊著一個詞。排臘早說,那個詞是「恨」。
而瑞三卻許久都不說話,掩面而泣。「我不恨他們,他們也是因為自己那裏沒有山,沒有資源,才來搶我們的。」
而住在山下支那鄉的克欽人孫老三卻恨極了老緬兵。
他原本是高中生,可現在,二十一歲的他卻要每天上山砍甘蔗。他是去年四月份來到支那鄉麻栗山村的,一直在村裏以替人砍甘蔗維生。
「幹一天最多能掙五六十塊錢。」孫老三說,現在正是甘蔗收穫最忙的時候,所以價錢特別高。「等活少的時候,三四十塊一天,我也幹。」
本來,學生是不需要服兵役的,但自從二零一一年戰爭開始之後,戰爭就成了孫老三不可避免的命運。他的同學,命運大多如此。
實際上,就是因為不需要服兵役,孫老三才一直上學的。否則,在他們的村子裏,像他這個年紀,早已結婚生子了。
「我不想去打仗」,孫老三說,他的父親也是一名克欽軍人。但在戰爭開始後不久,就戰死沙場。作為對烈士的撫恤,部隊上給了孫老三家一袋大米。
「一條性命就換回了一袋大米」,孫老三說不出自己心中的感覺。
孫老三是從新兵連裏逃出來的,他搭上一輛去緬甸拉木材的中國貨車逃到了這裏,來投奔他的表姐。在他們二十人的新兵連小組中,和他一樣逃跑成功的有五個。「我害怕打仗」,他小聲說。
他喜歡車,他的夢想就是做一名司機,可惜的是,他到現在連車都不會開。
「要是不打仗,我現在說不定已經結婚了。」在戰爭之前,他已經在開始準備了,打算畢業了就結婚。但現在,結婚已經遙遙無期了。
他的女朋友就在六號難民營裏,離麻栗山村只有三十多公里的路程,騎摩托車兩個多小時就能到。可他不敢回去看一眼,「怕政府的人把我抓走」。
「我們現在靠電話聯繫」,孫老三說。前兩天,他的女朋友剛剛來看過他,他很高興。
孫老三說,他恨極了老緬兵,但「更恨戰爭」。
隴川縣的對面,就是緬甸的拉扎央。在這個地方,時而還能聽到砲聲。
在隴川縣汽車站不遠的「迎新珠寶玉石交易市場」,現在一片蕭條。市場中現在只有一個大棚,但裏面沒有人,大棚裏的展示櫃中也沒有任何玉石。「這裏只有一家賣玉石的了,這兩天可能有事,一直沒來。」負責管理市場的工作人員說。
玉石交易市場外,是緬甸人索離的玉石商店。這個來到中國已經十五年的緬甸人,在盈江縣還有一家玉石商店,是他的中國妻子在經營。他旁邊的一家玉石店捲簾門緊閉,已經歇業。「上個月剛剛關的。」索離說。
「產量減少了,而且運輸也很困難。」索離說,他現在的貨大多數是以前存下的。
記者拿起一個翡翠手鐲,「三百塊」,索離說道。但他也承認,在戰爭之前,這樣的手鐲只要兩百塊。戰爭後,這個手鐲價格漲了三分之一。
緬甸人雷龍(化名)常常去緬甸的玉石礦區購買玉石毛料,運回中國。
「現在礦區的料很多,就是很難運出去。」雷龍說,玉石的運輸一定要經過克欽邦的地盤,那正是緬甸政府軍和克欽軍交戰的主要地帶。更重要的是,克欽地區還是緬甸主要翡翠原石出產地,翡翠產量佔世界九成左右。
雷龍一般都找緬甸專門的運輸隊去運,現在,運輸玉石毛料的過程中,有時候會遇到交戰雙方所埋下的地雷,「有人被炸死過」。
生意人最怕的是軍隊
在雷龍看來,最可怕的並不是地雷,而是軍隊。「以前運玉石,只需要給老緬兵交錢。戰爭開始後,山兵也要收我們的錢。」
而且,每一車玉石都要經過軍隊的檢查。「如果他們看到好的,就直接拿走了。」雷龍說,如果惹他們不高興,運輸玉石的人還會被抓去坐牢。
「生意越來越不好做了」,索離說。據玉石商人推斷,緬甸內戰發生後,玉石整體價格上漲了一成五到兩成。
受影響的不只是索離,還有在緬甸種香蕉的老李。
福建人老李在青島住了十幾年,以前,他只是從去緬甸種香蕉的「香蕉客」手裏批發香蕉,運到李滄區三零八國道附近的果品批發市場,賣給零售商。二零一一年,他看到去種香蕉的利潤高,就在緬甸拉咱附近,租了幾百畝地種香蕉。但沒想到,香蕉剛種上不久,拉咱口岸就關閉了。後來戰爭爆發,口岸一直處於關閉狀態。
香蕉屬於季節性水果,一年的辛苦也就是盼那麼幾天,錯過了時節,即是滅頂之災。老李眼睜睜地看著香蕉就這樣爛在地裏,他無能為力,幾百萬的投資全打了水漂。
老李已經在拉咱對面的中國那邦鎮待了快一年了,記者見到他時,他正在坐車準備回家過年。他先要從盈江坐十個多小時的車去昆明,再坐火車回福建,「已經沒錢坐飛機了」。
在經受了一年的損失之後,二零一二年,他還是又種上了香蕉,「只要今年行情好,口岸不關,我一年就能把之前的損失掙回來」。種香蕉的利潤率,大多時候能達到百分之百甚至更高。
「只能希望今年口岸別關了」,老李有點賭博的味道,現在的拉咱正是戰爭最激烈的地點。至於春節後的三月份,當香蕉再一次成熟的時候,老李也說不準會怎麼樣。「最大的困難不是經營,而是戰爭!」老李說。■

亞洲週刊

產權是中國改革之錨 .范疇 2013-01 亞洲週刊

 

產權是中國改革之錨 .范疇

中國改革方案繁多,互相拉扯消耗國力,然則只要實現產權清晰化,其他改革都將自動歸位。


范疇,兩岸專欄作者,連續創業者,組織戰略顧問。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哲學研究所。曾出版《台灣是誰的?》?《中國是誰的?》?《大拋錨》等書(台灣八旗文化出版)。
中國現在的種種改革之說,需要一個錨;否則,改得東來西又倒,中國永遠扶不正。
今天中國沒有人反對「改革」這一概念,向東走叫做改革,向西走也叫做改革,向南向北皆亦然。如此之下,「改革」一詞已經失去了它的實務指導意義,變成了一個道德命題,甚至情緒命題。
有人說,不從黨內改革下手,無從進行體制改革;黨內腐敗不治,體制腐敗除不了。另有人說,體制不先改革,黨內腐敗將永遠存在。有人說,頂層設計不改革,中國基層力量起不來;亦有人說,只有刺激出基層力量,才能鬆動頂層。類似的「二律背反」例子,數不勝數;而中國的有限資源、人民的有限忍耐力,就在這些公婆各有理的拉鋸之中,猶如指縫間流沙一般的涓滴而去。改革方案都出自善意,但是互相拉扯的善意足以令人迷惘;「善意誤國」實乃中國特色的悲劇。
種種拉鋸式的改革方向之間,究竟有沒有一個「錨」?這個錨定了位,所有的善意都將自動歸位,匯流為磅?大江?我認為這個錨是存在的,那就是「產權清晰化」;產權改革,乃是中國一切其他改革之母,舉凡政治改革、經濟改革、人民行為改革、文化改革,都會隨著產權清晰之進程而自發啟動。腐敗將因此緩解,組織效率將因此飛升,人民創造力將因此解放,文化將百花齊放,世界將為中國鼓掌,中國將被視為人類的新希望。
中國的政治紛擾可否「一鍵式」消除?中國的經濟潛力能否一鍵式爆發?中國文明能否一鍵式啟動?這一鍵,就是產權清晰化。今天主張各種改革方向的有志之士,若能在各自的領域,不論是政治、法制、企業、文化,將注意力焦點放在產權清晰這個錨上,奇妙的事將發生,奇蹟將被見證。
經濟學家或可為此看法提供理論基礎,詳論為何產權清晰乃中國一切改革之錨。然而,經濟學家也分門派或政派,辯論起來曠日費時。其實,我們完全可以訴諸人們的常識,就可知道在今天中國的複雜現實國情之下,從產權改革下錨,才能快刀斬亂麻。與其用學術證明法,我們何妨用簡單的排除法來論證。換句話說,我們可以問:中國今天哪一個需要改革的現象,與產權不清晰無關?如果連一個例子都找不到,那麼我們就可安心的說,產權清晰化,就是中國改革之錨。
灰色收入問題,屬不屬於產權不清晰?銀行的巨額或有債務,是否就是銀行的產權不清晰?地方政府強拆民宅、強徵民地,所依據的是不是產權未清晰?國有企業的弊端,是不是因為產權所有人缺位?法制建立困難,是不是因為各級人員的財產得以隱藏?有錢人脫產國外,然後再以外資名義回流中國,是不是因為擔心內資產權不清晰?裸官現象,是不是在產權不清晰之下的「能撈就撈、撈完就走」的投機現象?人民瘋狂買房,是不是因為房產的產權比較清晰?政場人物對權位如此無奈的著迷,是否因為有權才能生財、才能保產?例子不需再舉,否則萬言也難盡。
國家猶如人體,各個器官血脈相連,由病徵下手,不如由病理下手;所謂「治標不治本」,中國病之本,即在產權。直言的說,諸如「體制改革」、「經濟改革」等高端抽象探討,即使不屬治標之舉,至少也是隔靴搔癢,緩不濟急。我們可以說,產權不清則萬事原地打轉,產權清則萬事興。
產權清晰化,越晚做就越難做,甚至有人認為,錯過了幾次歷史機遇之後,現下已經來不及了。倘若真的已經來不及,那麼中國的命運就註定了:即使不是萬劫不復,至少也是萬世平庸。然而,真的來不及了嗎?
來不及之說,主要基於當下分配機制已經完全亂了套,腐敗所犯下的原罪已經積重難返,虎口取食難如登天。然而弔詭的是,解決之道可能就在「承認既得利益、切斷未來利益」十二字上。聽起來大膽,其實中國早已實施過。當年面對國營計劃體制積重難返的局面時,世人萬萬沒有想到,「買斷工齡」這一思維創舉可以扭轉乾坤。廣義的看,那就是一場全面承認既得利益同時切斷未來利益的革命性創舉;部分人或許不高興,但是一舉奠定了「過去什麼屬於我的,未來什麼不屬於我的」的產權界限,從此萬馬奔騰。
當下形勢雖與當年不同,然而同樣的智慧可以再用一次,那就是「買斷權齡」、「買斷官齡」,甚至「買斷黨齡」。有許多人會不高興,甚至強烈反彈,但是,產權清晰化是改革之錨,此事不彰,萬事不行。部分人的不高興重要,還是中國的百年命運重要?
中共領導層未來五年的核心任務其實只有一個:以產權清晰化為錨;至於所有其他想得到的改革,不勞煩心就都會自然對號入座。

亞洲週刊

蘋果日報- 地標港 - 陳也

地標港 - 陳也
當西九的戲曲劇場被「私處中心」騎劫了之後,各區繁華鬧市亦自身難保,相繼被區議會輪姦。不是嗎,明明是深井燒鵝,區議會搞出來的所謂地標,竟然是甩頭甩髻的疑似鴨!道可道,鴨可鵝,但旺角豉油街那躉「女人指環」,簡直就是向火紅的淫業臉上貼金,暗示該區賣淫的嬌娃,指功了得,子宮環亦套好了,肯定不帶病毒,嫖客不分國籍,水貨客搶完1號仔奶粉和洗頭水後,憑地標指引幫襯,熟門熟路,不會摸錯門口,漏錯腳毛。


在穩中求騙施政下,區議會將有一億元公帑大搞雞鴨鵝。關於地標,重中之重,最核突的,要算強國旅行團指定一遊的金紫荊廣場中那塊回歸紀念碑了。橫豎看它都像焚化爐。善忘港人也許還記得97回歸當日速運抵港那隻回歸寶鼎,剛到埗就跣腳倒地跌斷了一隻鼎腳。如今看來,這寶貝正是香港地運的寫照!


我替狼辦設計好了,山頂地標是一頭跳跳熊。九龍塘是一台泳池。將軍澳是一座奶粉山。18區總地標,是一張摺凳!


发自我的 iPad

蘋果日報- 「市場」是什麼 - 陶傑

「市場」是什麼 - 陶傑
自由市場,「自由」到什麼程度,是很深奧的學問。


殖民地香港行自由市場經濟,積極不干預,然而一九八三年九月,「黑色星期五」,香港人恐慌拋售港元,搶購美金,殖民地政府推出聯滙七點八,一槌定標,時至今日。


自由市場理論,英國是鼻祖,主張干預的凱恩斯,也是英國劍橋的宗師。什麼時候放任,何時干預,像周伯通的左右手互搏,不是人人都悟得通。


如果撲奶粉是「自由市場行為」,不應干預,那麼曾蔭權七年,也沒干預香港的自由樓市。劏房蝸居,全部是自由市場的淘汰結果。


拆除唐樓、古蹟,什麼歲月回憶,通通由自由市場洗擦乾淨,香港更不需要「保育」什麼。


英國管理殖民地,跟國內不同。如果麥理浩是倫敦市長,他不會拆一座倫敦的古蹟,但他做的是港督,於是,在麥理浩任內,舊郵政局、告羅士打行、尖沙咀舊火車站,全部拆掉。


中環的舊郵政總局,如果當年由政府干預一下,不准拆,改為維多利亞式懷舊酒店,今天會價值連城。正如新加坡的富萊敦酒店(Fullerton Hotel),前身也是殖民地郵政總局,就沒有拆,四百間房,今天是新加坡引以為傲的建築。


今天香港人反奶粉水客,有人說:反什麼?再過一兩年,大陸經濟一收縮,自由行不來了,上水變死城,那時你跪下求他來掃貨呢。


但今天我可以反水貨客,民憤也是一種市場,正如一七八九年法國大革命,由於麵包價格漲,把巴士的獄拆了,也是市場的力量。明天大陸經濟衰退,明天我自然會另行翻臉,求你來,那是明天的事。明天只要我有競爭力,你也不會記得我今天對你的苛斥,你也會來。


什麼叫自由市場?這就不是了嗎?有什麼好爭論?真是奇怪。




发自我的 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