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足不能成舊恨(黎智英)|壹週Plus|Next Plus

朋友聚會,問他看過電影《Star Wars》嗎?TSA對你女兒功課有沒有影響?他都問非所答,覺得這樣的問題太無聊太幼稚。他只會對人說,2016年投資小心啊!中國經濟出現問題了,美國加息,油價暴跌,還會再跌,外圍通縮陰霾重現,股市樓市牛市逆轉……。轉換了話題,他仍喋喋不休,不斷在重複,自言自語。坐在他旁邊的人給悶壞,走開了,他仍不察覺。他以前的女友Liza仍然在意和關心他,走過來在他後面拍他的肩膀,俯身到他耳邊輕輕問:「Phil, are you OK?」他才如夢初醒,兩眼瞪大,呆坐在那裏。這一剎那,就是這一剎那,他突然醒覺:「哦,圻瑹籵咻蛂A與人恍如隔世!」
還好,他不像其他行家,做到天昏地暗無晒癮,為求刺激找樂趣,暴飲暴食,賭場廝殺,嫖妓,甚至還索Cocaine。到底他自小是虔誠天主教徒,有些行為底線不會逾越。但信仰救不了他,他空虛疲累,搾乾枯透的不僅是精神體力,還有感情生活;老婆早就拒絕與他親熱。他無所謂,反正性愛都是草草了事,往往未擦槍已走火,也不想做,只覺得做丈夫有責任「交功課」而已。賺夠錢讓老婆和兩個女兒活得體面他做到了,自覺最重要的責任擔負了,已心安理得。但現在他知道,所謂心安理得其實只是心智麻木。家庭毫無溫暖,自己和家人絲毫不快樂,快樂不才是陪垠n嗎?何來心安理得?
那晚朋友聚會發覺自己「行屍走肉」,心裡已決定辭職不幹了。回到家老婆問他發生什麼事?說他樣子突然變得輕鬆安詳而精神飽滿,判若兩人。那晚他們很久以來第一次親熱。第二天早上老婆送他出門,他問老婆:「我要辭職了,好嗎?」老婆沒說話,擁吻着他,兩眼熱淚盈眶湧出,全身顫抖不已。「我給這女人多大的負累和痛苦!」他轉身關上門,決定同老婆送女兒上學後,今朝留在家裡陪她,不上班。
今天星期日,美國高層來開會,早上七點會議廳玻璃窗外晨光照耀,維多利亞港漂亮極了,但沒有人留意。他們倚坐在長枱旁的皮革梳化,打醒精神卻各自沉默。開完會,他找美國來的頂頭上司和大老闆,向他們正式提出辭職。他很堅決。「辭職信呢?」「還未寫。」「什麼?辭職你剛剛才決定?」「不,早決定了,本來想星期一遞辭職信,但我剛才看見外面紅日初升,想到老婆和兩個小孩和以後的日子,剛好你們兩位在,就不如現在向你們提出。」
他辭了職,準備休息一段時期後自己創業,來找我談他創業的鴻圖大計。他娓娓而談:「發展國家人口在收縮,例如日本人口收縮,地產日益過剩,地產結構在變形。將來的人需要的家居是快捷和方便,不講究住所地方大,重要的是位置集中,寧願電梯上落三四十層樓,也不想住遠些走多幾步路。樓宇將趨向高層的high-tech發展,當住宅是用app來處理居住的服務功能,人們最後要的不是更大的住宿空間,而是更好的住宿服務。
將來的住宅像一輪Tesla電動車,安裝着各種app的服務功能,隨着科技進步,生活需要,不斷在upgrade中變形和提升服務功能。地產變成了服務行業,注重的是服務的intensity,不是住宿的capacity。居住環境舒服,服務周到方便快捷最重要。
傳統買塊地發展,賺地價建築費,這種量化的地產發展模式,世界人口激增時,地產商發過豬頭炳。但是物換星移,今日世界人口收縮壓力加快,地產轉型向科技帶動的高質服務發展。樓宇不再是收租的單位,而是個服務的單元,地產不再是建築行業,而是科技服務行業……」
「Phil,你太離譜了!真是beyond redemption,無藥可救!你辭職是為了重拾生命,家庭生活和老婆兒女的關係,為什麼不好好過家庭生活,重溫老婆女兒的感情,想想自己,老婆和女兒的幸福,把這些放在人生第一位,然後才去設想工作?回去慢慢細味生活,讓工作的念頭慢慢從生活的溫暖浮現,到了這時候,你才真的知道自己該做些什麼。」
(插圖:詹震寰)
Z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