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9日星期日

蘋果日報- 瑞典文學院演講 莫言:我因講故事獲諾獎

瑞典文學院演講 莫言:我因講故事獲諾獎

「我是一個講故事的人,因為講故事我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正在瑞典的中國作家莫言,於當地時間7日身穿胸前刺繡着「莫言」兩字的中山裝,在200多名聽眾前,發表了題為《講故事的人》的演講。他以連串親身經歷的故事,回顧自己的成長經歷和文學生涯。

於當地下午,莫言在夫人陪同下,步入每年都會舉辦諾貝爾文學獎獲獎者講座的瑞典文學院大廳。儘管當地近日大雪,造成交通不便,但大廳內仍座無虛席。莫言在長達30分鐘的演講中,先從自己的母親說起,講母親的影響和令他最後悔、最深刻的事,又提及童年放牧牛羊時的孤獨和希望與人交流的慾望,以及農村生活和及所聽到的經歷故事都成為他日後寫作上的源泉。


莫言在演講中又反思自己在文革中違心檢舉他人的經歷,他說:「當眾人都哭時,應該允許有人不哭。當哭成為一種表演時,更應該允許有人不哭。」談到自己得獎後引起不少爭議時,他說:「世界上還沒有一個作家,能讓所有的讀者都喜歡他。在當今這樣的時代裏,更是如此。」


身穿中山裝的莫言,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的瑞典文學院發表演講。新華社

流亡作家:以苦難獲榮譽
莫言對中國30多年的改革開放給予肯定,但又稱「小說家在寫作時,必須站在人的立場上,把所有的人都當做人來寫,只有這樣,文學才能發端事件但超越事件,關心政治但大於政治。」他說,「對一個作家來說,最好的說話方式是寫作。我該說的話都寫進作品裏,用嘴說出的話隨風而散,用筆寫出的話永不磨滅」。他演講完畢後,到場華人來賓均爭相坐在他演講時坐過的椅子上拍照留念。


曾繙譯九部莫言作品成英語的美國繙譯家葛浩文認為,莫言演講內容令他感動,特別是講述莫言跟母親賣白菜時無意多收了一毛錢人民幣的事。他喜歡莫言作品中的鄉土味,但拒絕評論莫言的政治立場。


中山裝胸前位置,刺着「莫言」兩字。

不過,流亡瑞典華人作家茉莉在演講大廳門外向來賓派發傳單,批評莫言演講水平低,只是以苦難的故事獲取榮譽,不敢追究歷史原因和責任,不敢觸及故事背後的共產黨統治的腐敗制度。另有香港記者投訴,他們被禁止參加莫言在瑞典同華人舉行的兩場慶祝活動,有人猜測可能是因為在之前的記者會上,有人向莫言追問劉曉波話題,因此受到懲戒。


中新社/英國廣播公司中文網


■莫言在瑞典文學院發表演講,座無虛設。新華社


蘋果日報- 無痛分手 情侶自拍MV宣佈


無痛分手 情侶自拍MV宣佈

情侶唱分手歌 熱爆網絡

美國紐約市情侶曼恩和金格拍拖五年,近日分手,他們選擇了最「無痛」和最方便的方式通知朋友:粉墨登場拍了一輯MV,上載到YouTube,唱歌交代他倆為何要分開。


曼恩一開始就開心地唱「我希望有子女」,但金格隨即以憂愁的音調插口唱「但我真的不想」。他倆之後唱,「我們仍然相愛,但這列火車已停駛。我們只想通知你們,我們已分手」。


曼恩解釋:「我不想在facebook留言宣佈,又不想向人一再重複去解釋,因為這樣會很痛苦。」


英國《每日郵報》

上一則: 變形屋冬暖夏涼 隨陽光轉動 外牆變內牆

下一則: 德化妝達人 蝸牛化眼妝

蘋果日報- 討厭政治? - 陶傑

討厭政治? - 陶傑

香港年輕女藝人說:當公眾追剿特首的僭建醜聞,我想到老人家等着他們的生果金,所以,「我討厭政治」。


該女藝人在網絡遭到罵爆,被指為無知。香港年輕一代的網民成熟了。


「當公眾追剿特首的僭建,我想到老人家等着他們的生果金」,是一種偽道德邏輯。因為特首的僭建,涉及幾個基本的謊言,在西方民主政治裏,一個領袖被指為Liar,是很大的罪過,缺乏了人的品格聲譽,聲討特首說謊的同時,不一定都跟香港的老人過不去。


而且,當一個政府想明修老人金的棧道,暗渡誠信品格的陳倉時,這就是政治。


因此,「我討厭政治」這樣的結論,是幼稚的。但這種論點,在許多香港人之間很流行。在蘭桂坊的酒吧,在IFC的咖啡座,當許多二三十歲的港女,閒談的話題,除了Zara的服裝、淘寶的飾物,或者大阪北海道的日本美食,你跟她們講時局的是非,她們一皺眉頭,以為很有性格,說:我討厭政治。


當劉霞女士:一個無辜的中國女子,毫無法律依據,被家中軟禁經年,如果你跟這種港女說:囚禁劉霞的人,口口聲聲「依法治國」,他們多不講道理,而又多麼虛假?港女也一臉不屑,說:「不要講這個好嗎?我不懂、也討厭政治。」


一個社會走向專制,自己放棄了自由權利,靠的是這樣的愚眾。她討厭政治?她不知道:麪包比上個月貴了一元,她喜歡吃的那家日本小餐廳結了業,或者乘地鐵,票價又貴了,這一切都是政治。


一九四九年,中國即將「解放」,上海許多企業面臨重大的決定:要不要逃去台灣或香港?那時有許多生意人選擇留下來,說:「毛澤東雖然來了,上海幾百萬市民,不也要吃飯?店舖不也要做生意?我們是生意人,不管政治,留下來,有什麼問題?」


結果,少數的人跑了,多數人留下來,後來「公私合營」,要他們交出財產,然後,要他們跳樓自殺。北京市長陳毅天天上班就問:「今天有多少傘兵?」政治是一隻鬼,你討厭牠,沒有用,牠上門找你。

第 2 页

蘋果日報- 討厭政治? - 陶傑

討厭政治? - 陶傑

香港年輕女藝人說:當公眾追剿特首的僭建醜聞,我想到老人家等着他們的生果金,所以,「我討厭政治」。


該女藝人在網絡遭到罵爆,被指為無知。香港年輕一代的網民成熟了。


「當公眾追剿特首的僭建,我想到老人家等着他們的生果金」,是一種偽道德邏輯。因為特首的僭建,涉及幾個基本的謊言,在西方民主政治裏,一個領袖被指為Liar,是很大的罪過,缺乏了人的品格聲譽,聲討特首說謊的同時,不一定都跟香港的老人過不去。


而且,當一個政府想明修老人金的棧道,暗渡誠信品格的陳倉時,這就是政治。


因此,「我討厭政治」這樣的結論,是幼稚的。但這種論點,在許多香港人之間很流行。在蘭桂坊的酒吧,在IFC的咖啡座,當許多二三十歲的港女,閒談的話題,除了Zara的服裝、淘寶的飾物,或者大阪北海道的日本美食,你跟她們講時局的是非,她們一皺眉頭,以為很有性格,說:我討厭政治。


當劉霞女士:一個無辜的中國女子,毫無法律依據,被家中軟禁經年,如果你跟這種港女說:囚禁劉霞的人,口口聲聲「依法治國」,他們多不講道理,而又多麼虛假?港女也一臉不屑,說:「不要講這個好嗎?我不懂、也討厭政治。」


一個社會走向專制,自己放棄了自由權利,靠的是這樣的愚眾。她討厭政治?她不知道:麪包比上個月貴了一元,她喜歡吃的那家日本小餐廳結了業,或者乘地鐵,票價又貴了,這一切都是政治。


一九四九年,中國即將「解放」,上海許多企業面臨重大的決定:要不要逃去台灣或香港?那時有許多生意人選擇留下來,說:「毛澤東雖然來了,上海幾百萬市民,不也要吃飯?店舖不也要做生意?我們是生意人,不管政治,留下來,有什麼問題?」


結果,少數的人跑了,多數人留下來,後來「公私合營」,要他們交出財產,然後,要他們跳樓自殺。北京市長陳毅天天上班就問:「今天有多少傘兵?」政治是一隻鬼,你討厭牠,沒有用,牠上門找你。

第 2 页

蘋果日報- 蝶夢莊周:一磚腐乳 一個世紀

蝶夢莊周:一磚腐乳 一個世紀

上星期講到我最近的創意推介「腐乳linguine」,意猶未盡。講起腐乳,不知令幾多人勾起童年回憶。我小時家貧,住在模範邨,當時流行叫「廉租屋」而非「公屋」。婆婆有時會弄很簡單的早餐給我吃,她最常做的是將麵粉、鹽、葱和水混合煎成麵餅,然後撈上腐乳汁。我和腐乳的情緣就由這份早餐而起。




香港社會這三十多年來發展超速,快到令人感覺陌生。像早一陣子,有地產代理將一間賣410萬的私樓,形容為「窮人恩物」,實在扭曲到不可思議。其實,真正的「窮人恩物」,一定非腐乳莫屬,它陪伴我們這一代的成長。在七十年代,幾多家庭是靠一磚腐乳送一碗粥,就這樣解決了三餐問題。將腐乳塗在麵包上,又是另一種吃法,那年頭的人還阿Q地笑說滋味和芝士差不多,生活貧窮但滿足。怪不得,我們會將腐乳叫「中國芝士」。


地產霸權加上樓價租金飆升,家族小舖執笠的執笠,取而代之的是集團式連鎖店,我們現在也很難再找到真正自家製造和銷售腐乳的小舖。因此,在佐敦的廖孖記,它的存在,變得很珍貴。


我的「腐乳linguine」裏所用的腐乳,就是來自廖孖記。這間小舖位於佐敦的閩街,早幾日我抱住興奮的心情去廖孖記買腐乳,誰知告訴的士司機到閩街落車,的士司機居然不識「閩街」只識「廖孖記」。也難怪,廖太告訴我,今年是廖孖記成立108年,堂堂一個多世紀的品牌,名堂當然比街名更響。


不要看輕廖孖記那樽小小的腐乳,一小塊已經是時間的見證,而且,當中包含着幾多的執着。執着的地方,是他們堅持用古法生產腐乳,例如用傳統石磨來磨黃豆而不是用攪拌器、用生鐵鑊來煮豆漿,又禁用味精和防腐劑。他們又堅持將豆腐放在室溫之下自然發酵,而不用人造霉菌發酵,放入大樽浸醃鹽酒長達半年,再分入細樽,這才成為一樽樽賣給食客的產品。


廖太還告訴我,原來廖孖記在新界自設廠房,而目前廖孖記除了賣腐乳之外,還有吊燒醬、羊腩醬及蒜蓉腐乳醬,還有廖太自創的鹹柑桔。這間百年老店為了適者生存,自創其他醬料,而且還開設網頁,連Facebook也上了。呵呵,在Facebook裏like「腐乳」,是不是很有型!


今時今日,「Made in China」的食材早已大舉攻陷香港,真正「Made in Hong Kong」的本土製品,買少見少。廖太和她的仔女和我大談食經,我真的很感動,是因為他們到今天仍然願意守住祖業,而且一家人樂也融融。我正好奇,何解廖孖記有能力抵擋租金急升,廖太說,廖孖記所在的廖孖記大廈是家族擁有的,大廈一邊還有一處是用鮮紅的紙皮石砌出「廖孖記」幾個大字,沒有隨着歲月而褪色。當日所見,廖家少爺為了慶祝廖孖記108周年紀念,還在大廈四周掛上橫額,大大隻字做宣傳。



自置物業,就不必被業主揸頸就命,在經營上就有先天的優勢。我在此祝賀廖孖記之餘,也衷心祝願自己在有生之日,除了看到普選之外,也能夠隨時買到廖孖記的腐乳,弄好我的「腐乳linguine」。



除了這間佐敦小舖之外,講到腐乳,我也不會忘記另一間老字號:鏞記飯店。大家可能奇怪,鏞記以賣燒鵝出名,哪裏聽過鏞記賣腐乳?


事情是這樣的。多年前,我有幸獲蔡瀾的邀請,去鏞記吃一頓「金庸宴」。說是「金庸宴」,是將金庸小說裏的一些典故(其實主要是《射鵰英雄傳》),化作一道道菜式。當時,鏞記的甘健成先生向我們逐一介紹各道菜式和造法,更即時興起,拿出一碟鏞記的秘製腐乳來讓我們品嚐。那腐乳認真非同小可,又滑又軟,又香又醇。原來這碟腐乳是他自己研發出來的,也是用來懷念他的爸爸,因此他叫那樽腐乳做「董事長腐乳」。這樽充滿感情的「董事長腐乳」,那時還是非賣品啊!我有幸品嚐過,一直記在心的,也是甘先生對爸爸的那份情。


講起腐乳,就是說起往事,像那發酵的過程,越久越醇。



作者:陳淑莊


世界停在我吻你的時候

世界停在我吻你的時候

人之異於禽獸者,幾稀,吻絕對是其中一樣。雖經過巴別塔事件,上帝還是保留了好多能相通的東西,比如音樂,舞蹈,笑,擁抱,親吻。吻在漢語里的讀音旖旎有詩意,上聲,千迴百轉,婉孌承恩,唔嗯——吻,又像擬聲詞,模擬親吻時鼻腔嘴角發出的哼唧。英文kiss,噙在舌頭尖上,是少年怯生生的、輕倩的吻,肯定不是濕吻,深喉吻。法文里的吻baiser讀音平庸,起碼在這個詞上,法語不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
人為什麼要吻呢?……面前這可人兒,怎麼疼愛才好?渾身鼓盪神秘的力量,找不到出口,燥熱,想把血當傾盆大雨一樣潑出去,潑成一天瑰麗霞光。想合二為一,兩塊燒紅的鐵塊一樣融在一起,想打破物理界限,闖入對方身體里。出和入,嘴巴是這個出入口。
我姥姥看不慣電視劇里男的女的接吻,一見,輒冷笑:瞧瞧,又啃上了!姥爺比她大好多,兩人一輩子彼此誰看誰都不順眼,她大概從來沒吻過。「啃」字精警,親吻類似一套精神上的的獵與食,愛人是千辛萬苦捕捉到手的獵物,珍罕,一點點吞吃下去,路漫漫其修遠兮,這乾糧得啃一輩子。
親吻位於情感過程拋物線的頂端,之前是長久的籌備,所有肌體和精神參與一場或長或短的秘謀,調集兵力,匯總成一次衝鋒。瞅准天時地利,拍馬殺向敵軍,雙手齊出,自兩翼突襲,擒住敵人首級,雙唇纏綿鏖戰,殊死搏鬥。吻完成的時候,咄的一聲,小小的煙花升空,炸裂。也是宣告勝利的槍聲。
然後嘴唇分開,拋物線驟然跌落下來。身周忽然空蕩蕩的,世界怎會變得這麼黯淡呢,就像黑夜裡擦起一根火柴,嗤啦,等火柴滅了,會覺得眼前比黑夜還黑。臉頰,眉宇,睫毛,手指尖都倘恍了,不知怎麼辦才好。賣火柴的小女孩划著第一根火柴之後,停不住手地一根一根劃下去,因此在一個吻之後,必然只能趕緊接上第二個第三個,一生三三生無窮,愛意從此無窮盡,輕輕的一個吻教我思念到如今……
頭一次親吻,像遭遇一陣劇痛,一次心肌梗塞——此即疼愛,愛得疼。宇宙迅速坍縮成一點,這個點位於兩人嘴唇交接處。
動物不會擁抱也不會吻,它們用鼻尖溫柔地蹭,拱,或者,舐,嚙,頭部所有的器官都用上。這已經有吻的一部分形態,但裏面沒想法——它們腦子裡沒有話,沒有「暗忖」,頂多只有本能的光暈,照亮一圈模糊意願(這是我猜的)。
吻是嘴唇能說的最好的話,比起它來,所有話都說得不夠好:誓言不過是隨手擲出的木瓜,蠢笨,不得要領,詩之練達有力如同咒語,堪能望其項背——讀到好的詩,就像心口被吻了一下,可惜它還要上氣不接下氣地翻越一段語言的崎路,貽誤戰機啊。
所以小人魚輸在勇氣上。她被褫奪的武器並不是真正的殺手鐧,就算不說話,只要敢於給出一個吻,她仍能完整、準確地表意,不會損失熱力,也絕無誤解。相悅相愛之樂,其誕生遠遠早於語言之誕生(這也是我猜的)。還沒有「冤家我愛上你了」「I』m crazy about you」,沒有「山有木兮木有枝」這種敲邊鼓的歌曲的時候,山頂洞人怎麼搞對象啊?嗷嗷吼叫,拋媚眼,把他的手拉過來放在胸口,用魚骨、蛤殼打磨一串項鏈。除此之外,就撲上去撕咬、親吻唄,完了把姑娘扛在肩頭,得勝回洞。
吻不是話和話之間的輔助線,它自己就能說明白好多種意思。比如,唇尖很輕地碰着,不出聲,若有所思,像鹿和羔羊啜飲溪水。再如,長長地停着,熱烈到把嘴唇壓扁,響亮地「咄」。再如,嘴唇頻頻點動,密集地打出一梭子彈。這些具體都是什麼話,不妨說一回試試看。
我媽喜歡跟我親來親去,深得其中情味。她又替我爸着急,只因男女有別,不能享受親吻閨女之樂。於是常命令我,過去親親你爸爸!我笑着,上去按住他肩膀,在他臉頰上親一下,嘴唇停幾秒鐘。我爸眼睛看向別處,嗯一聲,說:好,好。然後嘿嘿笑,目光略下垂,顯出無功受祿似的不好意思,和需要壓抑一下的喜悅。

神話和童話中,吻是恢復秩序的解藥,公主吻了青蛙,美女吻了野獸,王子吻醒睡美人,丘比特吻醒普緒刻,含有愛意的吻強大到無所不能。肉體凡胎,不用學魔法,就能對抗最強大的魔法——只要肯認真動情地一吻。壯哉!
在所有故事裏,吻都是最動人,又讓人心碎的那部分,所以愛情電影大多截取那個吻當海報。吻得好的,票房都能更高一些。牛虻的絕筆信,瓊,那天我吻了你的手,現在,我又在這張紙上寫着你的名字的地方吻過了。這樣我已經跟你親過兩次吻,兩次都沒有得到你的允許。最讓人悲慟的是,兩個吻其實都算不上真格的吻。

吻該不該追求技巧?這是一樁大巧不工的事業,通往調情的密林、往床笫間,那是另一條路了。花開兩朵,不表那一支。《喪鐘為誰而鳴》,短頭髮姑娘瑪利亞對羅伯特說,我想要吻,可是我不知道怎麼好,我們的鼻子往哪兒擱?我老是想知道鼻子該往哪兒擱。我要做你的女人,就要事事都讓你高興。後來他們的嘴巴緊貼在一起,她的嘴慢慢張開了一點。再後來?……馬賽克。
笨拙的吻更令人生憐,這種事,沒人會第二次第三次地笨下去。何況,吻是詩,詩無達詁,吻豈有正確答案呢?
也沒有一個兩廂情願的吻是丑的,就像沒有一朵丑花。再不美的人,在吻或被吻的時候,也美了一瞬。
曾有個男孩吻我。吻完了,他舔舔嘴唇,你的舌頭為什麼是甜的?我說,話梅,我剛吃了半兜話梅。他低頭沉默一會兒,小聲道,剛才是我的初吻。我嚇一跳,覺得有點后怕,剛才負擔起的竟是那麼重大的責任!
雖然後來的事情,並沒像話梅那麼甜……我想,很多年後,他還會不會想起這個初吻?會的。我慶幸於曾給他一個清甜的開局。沒讓他「輸在起跑線上」。

吻自己的親人與愛人,尋常情懷耳。一朝興起,攬住街上陌生人熱烈一吻,才是高境界(不過也有可能招得人家落荒而逃,大喊「抓流氓啊」)。看到地鐵上有臉皮白膩得像鮮牛奶的金髮女孩,真想上去抱住,獻吻。正確時間正確地點正確搭檔,陌生人的吻能名垂千古,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的消息傳來,人們衝上時代廣場狂歡,一位年輕的水兵一把摟住陌生女護士,忘情親吻,攝影師艾菲列德機敏地把這一幕攝了下來。成雜誌封面,遂成經典。
女護士是美人,窈窕腰肢柔軟地朝後彎倒,仰躺在士兵手臂里(中醫叫「角弓反張」),一條腿舞蹈似的揚起,好像她是旋轉着舞進他懷中的。
後來這兩人回憶說,這件事完全像由神明引導,身不由己。她本想抵抗,手都握起拳頭了,但很快意識到這個微醺的陌生人沒有惡意,鬆了手。有三四秒鐘,他們覺得「整個廣場都歸自己所有」。這個吻被稱為「二戰勝利之吻」,戰爭結束了,吻再不必是吻別。終於可以暢快奔放地愛,輕鬆地親吻,不用怕吻過的人忽然被召去死在戰場上。幸福的感覺鋪天蓋地,一個吻就都代表了。
再後來怎樣?其實女子不是護士,是名牙醫助理,水兵自有女朋友,當時也在廣場上。他們都沒意識到自己已經被拍下來。水兵轉身,找到趕上來的女友,手拉手回家,兩天後他又趕赴舊金山,重返日本前線,完成最後的戰鬥。助理小姐則回到診所,笑着給同事講了這一奇遇。他們各自結婚,平靜生活,再也沒有見面……他們不是藝術家,但他們創造的這一吻成為藝術品,榮登永恆。

草莓的滋味最近於吻,味蕾和神經都經受一種極鮮美的刺激。類似的還有桂花的香味,香得像個綿長不斷,非常溫存的,吻。
人們通過親吻交換一部分靈魂,就像兩隻酒杯中的酒放入另一個器皿混合,攪拌,再折回來。
一回吻是一回的醍醐灌頂。吻穿透愛情,升華它,完美它,滌盪它,飽餐它,並使它獲得滿足。

我願意相信,在我親吻你的時時刻刻,世界暫停了一下,微笑地,看着。


納蘭妙殊,專欄作家、影評人


蘋果日報- 孟加拉童遭拐子黨切腹閹割


孟加拉童遭拐子黨切腹閹割

拐子黨迫乞錢 細路遭切腹閹割

誘拐兒童強迫他們行乞的「拐子黨」,孟加拉、印度等南亞國家也有不少,千千萬萬受害兒童當中,奧克霍伊(Okkhoy)是極少數獲救的「幸運兒」──假如被痛毆、被殘虐、被切腹、被閹割後,被扔在街頭,也算是幸運的話。


7歲的奧克霍伊住在孟加拉達卡(Dhaka),前年遭三名兒童以糖果引誘離家,結果被幾名大漢拐走。「他們綑起我,說要逼我去乞錢。」沒想到奧克霍伊竟認得他們,歹徒心慌了,決定殺他滅口。


他們抓起磚頭打暈奧克霍伊,用刀割開他喉嚨,在他腹部切了個「十」字,最後還把他的陽具和右面睾丸切下來。他們把他扔在一個貨倉旁,打算晚些才棄屍河中,幸好奧克霍伊媽媽尋子,剛好找到那裏。「他滿身都是血,我幾乎認不出他。」

躺了三個月醫院,小男孩雖然獲救,但未來黯淡,因醫生沒法讓他性器官回復原狀;更令父親氣憤的是,警方和法庭都拒絕受理案件,在一名人權律師插手,令電視台報道事件、引起公眾注意後,最高法院才下令當局認真調查。


最後,五名歹徒落網,他們至少控制着五名兒童去行乞賺錢。他們拐來兒童後,把他們關在小房間甚至塞在木桶中,把他們餓至極瘦弱,再送到街頭博同情。


奧克霍伊的命運也出現轉機,有善心商人出錢讓他赴美就醫,約翰斯霍金斯兒童醫院免費替他做手術,醫生用他大腿的皮膚和面頰內側組織,成功重建性器官,不只有正常觸感,更會隨着奧克霍伊成長而繼續長大。小男孩現在立志長大後從醫,幫助別人。


美國有線新聞網

上一則: 「痛苦地殺盡美國人」 唱反美歌 PSY道歉

下一則: 參觀地盤 看草根衣着 法國推另類巴黎遊

蘋果日報- 酒店聖誕大餐75折吸客

酒店聖誕大餐75折吸客

【本報訊】聖誕節將至,巿民開始張羅聖誕大餐;儘管食材價格按年升近一成,餐務管理協會指今年宜嫁娶,港人「做人情」做到手軟,聖誕餐飲消費顯得較以往謹慎,加上今年聖誕五天假期刺激外遊,留港消費減少,酒店不敢食水太深,聖誕大餐只敢輕微加價約2%,部份更以早訂位低至75折優惠招徠。
記者:蔡朗清

今年多間酒店推出聖誕大餐早預訂有折扣優惠,其中位於荃灣汀九的帝景酒店,巿民只需要在本月19日前預訂聖誕大餐,可享75折優惠;發言人稱,平安夜和牛海鮮燒烤自助晚餐,定價598元,早預訂每位只需約448元,另送龍蝦一客,「推咗呢個早報名優惠,反應唔錯,啲客11月底開始訂,比去年快咗。」


■競爭大、顧客減,餐飲業界預料今年聖誕營業額大致與去年持平 。資料圖片

人情開支大 聖誕消費縮水
信和旗下共有四間酒店推出聖誕節自助餐,當中黃金海岸酒店的平安夜自助晚餐528元起,本月14日前預訂享八折優惠;集團發言人指出,聖誕大餐較去年加價約2%,預料營業額與去年相若,「我哋預計今年嘅聖誕餐飲巿道都係平穩。」


沙田凱悅酒店發言人表示,今年聖誕大餐定價與去年相若,如咖啡廳平安夜自助餐578元,較去年加價10元;酒店為迎合精打細算的巿民,酒店今年首推聖誕美點下午茶,兩人價錢只需298元,「多一個選擇畀消費者慶祝聖誕。」


餐務管理協會主席楊位醒表示,今年食肆數目增加了1,000間,聖誕大餐競爭激烈,「家連茶餐廳都推出聖誕大餐,酒店都好難做,點敢狂加價。」他又指今年龍年宜嫁娶,有5.5萬對新人結婚,較去年多一萬對,巿民飲喜宴做人情開支大,「幫襯聖誕大餐都比以前手緊」,加上今年聖誕巿民請假一天,便有五天假期,刺激港人外遊,留港消費巿民減少,「客源少咗,酒店要各出奇謀搶客,好以多咗提早訂購有折扣優惠。業界聖誕能夠做番舊年嘅營業額已經好好。」


上一則: 女親友追債 青年跳樓亡

下一則: 家暴「代代相傳」 預防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