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0日星期日

美元突襲人民幣新一波貨幣戰爭 .紀碩鳴

 

美元突襲人民幣新一波貨幣戰爭 .紀碩鳴

美國啟動第二輪量化寬鬆措施,催生新一波貨幣戰爭。聯儲局六千億美元購買國債,大量印美鈔的結果,將使美元進一步貶值,迫使人民幣升值,並將製造更大的資產泡沫,會引起全球大通脹;擁有二點六萬億美元外匯儲備的中國,首當其衝,折算人民幣,相當於五千億的損失,中國經濟風險加大。中國發起人民幣保衛戰,外匯管理局祭出新招防止熱錢,阻止人民幣續攀升及物價急漲的危機。

新一輪貨幣攻防戰又開始。由美國華爾街金融失控引發的全球金融風暴,還在全球一波推著一波產生危機。當不少國家仍然在忍受著華爾街金融危機之痛,華盛頓又開始催生新一波全球危機。美國聯儲局(FED)啟動第二輪量化寬鬆措施(Quantitative Easing 2,簡稱QE2),推出六千億美元購買較長期國債計劃,發放貨幣、美元貶值帶起全球性熱錢浪潮、推高資產價格,不可避免地引起全球性大通脹。美元大幅貶值,持有大量美元資產的中國更首當其衝,不僅將直接導致改革開放三十年積累的資產大幅縮水,輸入型的通貨膨脹,令正在尋求經濟轉型,抗禦國內通脹、人民幣升值等壓力的中國經濟內外交困、雪上加霜。美元向人民幣發起了新一輪「突襲」,中國新的金融保衛戰拉開帷幔。

亞洲週刊獲悉,針對美國啟動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中國包括央行、銀監、外匯局等多個部門連夜開會商討應對熱錢及通貨膨脹的對策,外匯管理局十一月九日出台七項阻止熱錢措施。有北京的金融官員表示,各部門的防範措施及對策還會陸續出台,以將影響減至最小。不過,外匯管理局出招堵熱錢效果受考驗,措施出台後人民幣不跌反升,十一月九日人民幣兌美元升值百分之零點五六,報六點六四三四兌一美元,創二零零五年匯改後最大單日升幅,顯示這波美元突襲人民幣力道之強勁。人民銀行十一月十日宣布提高存款準備金率,以減輕熱錢的衝擊。這是中國今年以來對主要商業銀行準備金率的第五次上調。

事實上,近年由美國引發的熱錢全球流竄,早已波及中國老百姓,各種食品、農副產品、日常生活用品價格大幅飆升,使到民眾大嘆吃不消。由於港幣與美元掛,以致兌人民幣貶值,最近不少深圳市民因此而到香港購買生活必需品,顛覆以往港人北上消費的模式。(見頁三十專文)

美國華盛頓時間十一月三日下午,在全球等待中,美聯儲令人震驚的宣佈了既大膽又冒險的聲明。要在二零一一年第二季度前進一步購買六千億美元的較長期國債,希望以此壓低利率,刺激美國經濟,以解決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美國一直難以改變的經濟低迷、失業高漲的事實。全球金融危機後,即使在總統奧巴馬不斷推出刺激經濟的措施後,美國經濟復甦緩慢,今年第三季度的GDP增長率為百分之二、失業率還保持在九點六。剛剛結束的美國中期大選,奧巴馬的民主黨失去了眾院的控制權,選民用選票表達了對奧巴馬團隊振興經濟政策的失望。

華盛頓的這一措施,引起不少國家的不滿,德國、巴西、中國和南非等國官員紛紛表達疑慮。南非財長哥坦表示,美聯儲的行動「削弱G20領袖在此危機期間努力維持的多邊合作精神」;德國財長蕭伯樂稱美國的政策很愚蠢。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崔天凱在媒體吹風會上表示,美國聯儲局作此決定的時候,不能只考慮本國的經濟,量化寬鬆措施引起很多國家擔憂,美國必須對此作適當解釋,以免影響國際社會對世界經濟復甦的信心。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財新傳媒舉辦的財新峰會發表演講表示,美國為了經濟復甦,採取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是可以理解的,但從全球角度看不一定是優化選擇,對全球經濟會產生副作用。崔天凱更暗批QE2指:「一個國家的財長說過,濫發鈔票就等於變相操縱匯率。」

事實上,過去一年來,由於美元的疲弱已造成亞洲大部分貨幣,包括日圓、韓元、馬來西亞元、新加坡元、新台幣、印尼盾、泰銖、菲律賓披索等,對美元的幣值顯著上升,而熱錢的湧入,也使到各地股市、房市等,形成不健康的投機風潮。

美元儲備國家損失巨大

濫發鈔票必然導致美元貶值,增加了人民幣升值壓力。突破二點六萬億美元外匯儲備的中國,如果人民幣對美元升值百分之一,則中國持有的美元資產即對人民幣貶值百分之一,實際幣值對人民幣則將自動減損百分之一即二百六十億美元,相當於損失一千七百三十億以上的人民幣。去年三月以來,奧巴馬政府為拯救深處金融危機的美國,用七千億美元救市。而自去年三月至今年十月,人民幣從六點八四兌一美元,升值至六點六四兌一美元,升幅達百分之三,中國外匯儲備帳面上因此損失逾七百億美元,約四千六百多億人民幣。據計算,零四年至今,人民幣兌美元匯價已經升值約兩成半,學界測算,中國已經累計約六千億美元的幣值損失。

依此粗略推算,僅六千億美元入市,美元貶值影響人民幣升值接近百分之三,中國的外匯儲備折合人民幣,還要損失約五千億人民幣。上海行政學院教授周東華表示:「如果說,華爾街金融體系失控導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那麼,華盛頓推出量化寬鬆措施,正在製造第二輪的危機。」周東華認為,美國將實體經濟恢復不明顯、失業率居高不下的局面單純怪罪於他國,尤其是新興市場經濟國家。中國則首當其衝,因為中國既是以製造業為主體的經濟體,又是以「出口導向型」為主的國家,每當華盛頓濫發美元而導致的美元貶值,一方面推高有色金屬、煤炭、石油等資產品價格以不斷壓縮製造業利潤;另一方面則借此逼迫人民幣升值,以遏制中美雙邊貿易向有利於美國傾斜,同時又可借「貶值」沖抵巨額債務。所以「美國只考慮本國利益,遭殃的是以美元為儲備貨幣的國家」。

周東華指出,中國政府正在努力轉型,但包括經濟、產業、地區發展、外匯儲備等結構不合理,受制美國的經濟、貨幣政策,明明知道這是「罪惡」,也只得維護這一「罪惡」,看到美元貶值的趨勢,也不敢大量拋售,中國面臨兩難處境。「美國實際上是損人並不一定利己,卻令正經受國內通貨膨脹考驗的中國,還要接受輸入型通脹的挑戰。」

去年,周東華撰寫《終結美元》一書,指出,美元在世界一股獨大的霸權地位,將被美國政府不斷利用,把國內危機向中國及全世界輸出。周東華斷言,美國此舉並不能拯救它的困境。「工業生產不足的情況下,增加貨幣供應量,必定形成產業資產泡沬,美國只是操縱美元轉嫁危機。是對中國的新一輪貨幣戰爭。」

美聯儲的決定一出,中國幾乎所有有影響力的經濟媒體,都以大篇幅刊載各方專家的分析,評價伯南克宣布大幅度放鬆貨幣供應對中國的影響。新華社網站以十個不同的專家分析,突出華盛頓此舉的意義,而普遍的觀點則是,美聯儲這是在打開一個「潘朵拉盒子」,不僅對美國的就業沒有幫助,還會增加中國等新興國家的惡性通貨膨脹風險。

美國生病逼中國吃藥

財經分析師謝國忠更是撰文指出,量化寬鬆是「通向地獄之路」,明明是美國經濟在生病,可這卻是在給中國吃藥。美國希望為自己的經濟難題找到速效藥,它的藥方就是美元貶值,它將迫使人民幣升值,接下來也會迫使別的國家貨幣升值,未來更可能會引發全球經濟的崩潰。

事實上,根據穆迪分析,每價值一萬億美元的資產回購可以增加百分之零點六的GDP增長和減少零點四個百分點的失業率,六千億顯然是杯水車薪。不過,市場分析指,六千億美元其實並不是美聯儲二次量化寬鬆整體規模,而只是其中的新增規模。此外還包括美聯儲在第一次量化寬鬆時的盈餘再投入。紐約聯儲透露,明年六月之前,美聯儲購買債券的總額將達到八千五百億美元到九千億美元,同時並不排除或以每月一千一百億美元的規模購買,其中七百五十億美元可能來自新增額度,三百五十億美元來自回籠資金,這一額度正好符合國會對財政部當前借款總額的授權。

經濟未好轉股市照漲

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再次出招,大幅度向市場注資,令全球敏感的股市興奮。雖然美國上週新申領失業救濟金人數增幅多過預計,但無影響歐美股市升勢。消息公布後的第二天,美國股市美國三大股指均以接近百分之二的跳漲姿態收盤,升至二零零八年九月以來最高水準。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收盤漲二一九點七一點,漲幅百分之一點九六,創下雷曼兄弟破產前以來的最高收盤點位。

遠在大洋彼岸的歐洲三大股指也同樣雀躍。法國CAC40指數上漲百分之一點九,德國DAX300指數上漲一點七,英國金融時報指數上漲百分之一點九。在亞太市場,日本與中國的股指漲幅也保持了與歐美同步,日經指數漲幅創下九月十五日以來最高,上漲百分之二點二;中國上證指數上漲百分之一點八五,香港恆生指數也收升百分之一點六二,韓國和新加坡股指則分別上漲百分之零點三和零點一。

美聯儲推動QE2,實際上是開動印鈔機,向經濟體系撒錢。消息一出,美元匯價應聲而下,歐元兌美元匯價再創九個月新高,升穿一點四二水準。德國商業銀行調高歐元年底目標預測百分之七至一點四五美元。銳不可擋的澳元創下匯率自由浮動以來二十七年新高,直逼一點零二美元關口。美元兌日圓匯價亦由八十一點二九跌至八十點九五。

股票及商品連番飆升

和股票同樣大漲的是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美元持續疲軟,促使資金流入商品市場避險,倫敦現貨金直逼每盎士一千四百美元大關,創出一三九八點二七美元的新高。高盛分析師預期,金價將繼續上升,料未來十二個月內將升至每盎士一千六百五十美元。十一月五日,紐約期油一度升穿每桶八十七美元大關,高見每桶八十七點四三美元的兩年新高,收報八十六點八五美元,升三十六美仙,已經是連升了五日。萊斯銀行石油及天然氣部主管穆爾菲爾德表示,鑑於新興國家原油需求持續增加,帶動油價持續上揚,料油價將於明年升穿每桶一百美元水平。棉花和糖的價格也應聲漲至二十九年新高。

針對美國推出的量化寬鬆措施,為免受到過大衝擊,各國都小心防範,積極應對。十一月二日,澳洲央行啟動了自去年十月以來的第七次加息。印度在同一天也提高了利率,這也是印度央行今年內的第六次上調利率。

各國紛加息降衝擊

越南出乎市場預期狂加息一厘,升至九厘水平,是近一年來首度加息,主因是當地上月通脹飆升至十九個月新高,加上當局盼透過加息提高越南盾需求,紓緩貶值壓力。日本雖然維持不變的議息決定,但日本財相野田佳彥再就匯率發言,稱必要時會採取包括入市干預在內等措施,應對匯市過度波動。

美國作為單一貨幣的結算國,美元的異動牽一髮而動全身。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沈驥如博士對亞洲週刊表示,美國經濟復甦脆弱,經濟增長按季下降,前二季度是恢復庫存,老百姓小心花錢,消費疲軟。失業率也高居不下,企業主自顧不暇,美國經濟可能二次探底。「美國希望在其他國家中找到轉移危機的機會。在二十國財長會議提出順差國的順差應該限定在GDP一定的比例中,遭德國財長批評是『計劃經濟的做法』,也遭到其他新興市場國家的反對。美國推出QE2,增加美元供應量,期望以美元貶值拯救美國經濟,帶來了一連串的挑戰。」

全球基金追蹤和研究機構EPFR GLOBAL的數據顯示,在截止十月六日的一週內,有六十億美元流入新興市場股票基金,創下了近三十三個月的新高,而在截至十月二十一日的一週內,新興市場股票基金也獲得了五十八億美元資金。沈驥如表示,中國「十二五」規劃沒有設定GDP的指標,中國正試圖作經濟轉型,未來發展,更多的是強調質量而不是速度,關注民生、城鄉差別、收入差距、養老、醫療等。控制經濟發展速度,提高內需。「美國一手製造大量熱錢流入,影響中國宏觀經濟調控目標,外資流入,會發生被動性貨幣發行,中國面臨經濟風險會加大。」

根據央行數據顯示,今年九月末,廣義貨幣餘額已經達到了六十九點六四萬億元人民幣,按照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前三季度GDP達二十六點八六六萬億元計算,超發貨幣將近四十二點七七四萬億。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吳曉靈坦言:「過去相當一段時間,央行存在貨幣超發的問題,特別是二零零九年,為了應對金融危機採用了『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

拖慢人民幣開放進程

在全球大通脹尚未來臨前,中國已經在承受巨大的通脹壓力。大宗商品輪流漲價引發農副產品全面飆升,九月份CPI創二十三個月的新高,預計十月份CPI指數將超過百分之四。超發貨幣也是引致物價上漲的誘因之一。財經評論家葉檀對亞洲週刊表示:「熱錢進入,引起輸入性通貨脹膨,如果不加息,難遏制上升的物價,但加息對輸入性通脹不起作用。美國這一波刺激經濟的措施,會拖慢中國加息、人民幣開放、可自由兌換進程的進程。」葉檀認為,中國可以穩住加息,減少開放,同時減少貿易順差和經常項順差,更多的出台惠及民生的措施,開放民間對外投資和購買力等。「二點六萬億的外匯儲備如何用要有戰略選擇。中國未來的貨幣政策一定是獨立的,不會緊跟美國走。」

在美國推出量化寬鬆措施前,人民銀行已調整利率零點二五個百分點,沈驥如指出,這只是試探性的,中國銀行利率低於通貨膨脹,年內再提高一次完全有可能。沈驥如認為,重要的是,堅持經濟結構的調整,改善民生。「像中國這樣的國家,人民幣匯率每年提高百分之六是可以承受的,與其壓著不動,要被動性升值,不如適當提高一些。這樣熱錢賭升值的動力會減少。」

美國新一輪的美元進攻令處於調整期的中國市場有些措手不及,不斷增加的人民幣升值壓力,以及難以駕馭的通脹壓力等,都使得中國經濟處於困境。如何應對突如其來的熱錢和新一輪對人民幣的壓迫,北京不僅需要勇氣,更需要智慧。■

亞洲週刊

楊繼繩《墓碑‧卷上》 說明

 

楊繼繩《墓碑‧卷上》 說明

2011/2/18 (947K)

2011/2/18 (931K)

2011/2/18 (961K)

2011/2/18 (658K)

好讀書櫃《典藏版》,感謝guinness參照原書整理校正過。

勘誤表:

谷/穀 (mPDB 2011/2/18)

征/徵

呆/待

數字改為中文

作者簡介

楊繼繩,湖北省浠水縣人,新華社退休高級記者、教授、《炎黃春秋》雜誌副社長,現居北京。

內容簡介

《墓碑:一九五八至一九六二年中國大饑荒紀實》一書分為兩冊:《各地情況展現》和《綜合專題》。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之交,在中國大陸發生了一場歷史上罕見的大饑荒,從1958年至1962年期間,據不完全統計,中國餓死了三千六百萬人,因飢餓使得出生率降低,少出生人數估計為四千萬上下,餓死人數加上飢餓而少出生人數共計七千多萬人,這不僅是中國歷史上所發生的災荒中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巨災,也是人類當代史中最為慘痛的空前大悲劇。

究竟這是一場天災還是由「人禍」所造成的大災荒呢?官方對此或含糊其詞,或有意掩蓋,竭力淡化這一歷史事實。然而,劉少奇當年曾對毛澤東說過:「餓死這麼多人,歷史上要寫上你我的,人相食,要上書的。」可是,時至今日,在中國內地仍未能見到有一本紀錄這一場大災難的信史問世。

本書作者從事新聞工作數十年,他窮數年之功,跑遍了當年災難最嚴重的十幾個省份,親自查閱無數公開或秘藏的檔案與記錄,訪問當事人,反覆查證,以史筆之心與新聞記者的良知,數易其稿,真實地再現了這段慘絕人寰的人間痛史,並以大量的事實和數據,條分縷析造成這場大饑饉的主因並非天災,而是在氣候正常的年景,在一個沒有戰爭、沒有瘟疫的和平發展年代裡所發生的慘劇,作者還深刻地指出,這個中國當代史上的大饑荒的成因及結果,也間接引發了另一場浩劫──文化大革命。

本書篇幅宏大,材料豐富,許多史料乃為首次披露,內容震撼,觸目驚心,有令人不忍卒讀之概。現在還活著的五十多歲以上的中國人對這場大饑荒應還記憶猶新,這是一本承載了許許多多老百姓的集體記憶之書,亦是為那三千六百多萬受難者所立下的紀念「墓碑」之墓誌銘。

※※※

【評論一】真實記載大饑荒全景圖(徐友漁撰)

作者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開始,利用自己的新華社記者身份和到全國各地採訪的機會,查閱有關資料,訪談當事人、同行和朋友的相助,使他有可能與掌握情況的前任官員面談,閱讀到嚴格保密的檔案材料,這一切使得《墓碑》一書全面、真實地記載了全國大饑荒的情況。

提到中國的大饑荒,人民首先想到的是河南和信陽。《墓碑》詳細記錄了以信陽地區為重點,下至縣、鄉、村,上致省委、中南局和中央的情況,比對、分析了各種資料和方法之後,得出結論說,河南餓死人至少為三百萬,信陽一個地區餓死人一百萬,占該地區總人口的八分之一以上。

甘肅總人口只有一千三百萬,全省餓死人數在一百萬以上。死人比例最高的在通渭縣,將近三分之一,百分之七十的家庭有死人,有的全家死絕 。當時被派遣去解決「通渭問題」的一個幹部回憶說,他們只看到炕上、路上、田間、地頭都躺著人,死人活人不分,活人沒有力氣或顧不上埋葬死人,他們不怕死人怕活人,因為活人想吃人。

四川歷來號稱「天府之國」,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但在大饑荒年間死人最多,達到一千萬至一千二百萬,之所以難於準確估計數字,是因為四川省委在當時就從政治上控制人口統計工作,命令上報死亡數字多的地區「重新調查」。四川是全國飢餓時間最長的省份,其最高領導人李井泉善於揣摩毛澤東的心意,對於極左躍進的做法堅持不降溫,並大量外調糧食,以證明政策正確,形勢大好,他以千萬人的生命為代價,晉陞為中央政治局委員。

安徽鳳陽以農民逃荒要飯聞名,這個不到四十萬人的縣,三年大饑荒餓死九萬人,將近四分之一。饑荒的主要原因是高指標、高估產、高徵購,鳳陽縣委一九五八年上報指標八億斤,實收一億六千斤,國家強力徵購佔百分之四十三,造成農民缺糧斷炊,一九五九年產量為一億八千斤,上報為四億斤。安徽全省餓死的人在五百萬到六百萬之間,超過總人口的百分之十五。在安徽毫縣,由於吃人肉的情況不斷發生,出現了人肉市場交易,農民擺攤設點或流動串鄉賣人肉。

在大饑荒年間,發生的許多事,今天看來匪夷所思,有些看起來是笑話,但著實令人辛酸。一九六○年春,甘肅定西地區農村斷糧,地委書記卻說:「寧餓死人,也不能向國家要糧食。」在搜刮糧食的過程中,通渭縣向公社下的命令是:「完不成糧食任務,提頭來見!」當時的口號是:「寧欠血債,不欠糧食。完成糧食任務就是血的鬥爭。」一九六○年冬,河北省委決定農民口糧為每天四兩(舊制,相當於現在的二兩半),省委負責人說:吃四兩的是馬列主義,超過四兩的是非馬列主義。隨後,省委提出「吃四兩,曬太陽」的口號。《墓碑》的作者說,人不能進行光合作用,曬太陽怎能頂得上吃糧食?

餓死人總數和大饑荒原因

三年大饑荒到底餓死了多少人?這是一個人們一直關心,引起激烈爭論和眾說紛紜的問題。

在《墓碑》之前,不斷有中外研究者綜合各種材料和資料,估算出餓死的總人數,大致說來,其數值在兩千萬到四千萬之間。而新老左派則挖空心思地攻擊這些資料,費盡心機而又拿不出根據地辯稱這些資料偏高,是對毛澤東本人、大躍進和人民公社的醜化。他們的狡辯包含了一個殘忍的邏輯,似乎餓死的人如果低於某一個數字,就是正常的,就可以接受,就說明毛澤東沒有錯。其實,我們可以取最低數的十分之一,質問左派們:難道你們認為,餓死兩百萬人就是天經地義的?

楊繼繩在比較、分析了各種方法和資料之後的結論是:在大饑荒期間,全國非正常死亡人數大約三千六百萬,應出生而沒有出生的人數大約四千萬,大饑荒使中國人口損失大約七千六百萬。我認為,這是一個比較科學、可信的數字。

為什麼會發生全國性的大饑荒,為什麼會餓死這麼多人?從《墓碑》中,我們可以看到以下這些原因。

由於大躍進的浮誇,全國各地都搞高指標、高估產、高徵購。一九五八年宣佈糧食總產量為七千五百億斤,以後統計的數字(還有虛誇)為四千億斤,實際產量基本與上年持平,但徵購數量增加了百分之二十一,其結果就是從農民的口糧中硬挖硬擠。

要完成高徵購指標,農民必須把口糧、飼料、種子搭進去,在完不成徵購任務時,上級部門認為農民在搞瞞產私分。各地普遍用對基層幹部撤職、開鬥爭會、毒打、勞教、逮捕等方式強迫交糧,被打傷、打死的幹部和農民不計其數。鬥爭會上有這樣的問答:「生產隊大躍進了沒有?」「大躍進了。」「人民公社優越不?」「優越。」「那你為什麼不拿糧食?」

還有這樣的口號:「誰藏一粒糧食,就等於私藏一粒子彈。」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發表文章證明,每畝產量可以達到三萬九千斤,這為反瞞產私分提供了「科學論證」。

根據毛澤東的喜好和宣導大辦公共食堂,是造成農民餓飯和死亡的重大原因。本書作者根據資料分析認為,如果沒有公共食堂,餓死的人數可能減少三分之一,在有些地方可能減少一半。大辦公共食堂的過程,就是前兩個月吃飯不要錢,大吃大喝,然後鬧饑荒的過程;就是強迫農民入伙,統一用糧,沒收鍋碗瓢盆,誰家冒炊煙抓誰,使農民家徒四壁、一無所有的過程。公共食堂的最大危害是「把無產階級專政貫徹落實到每一個人的肚皮」,幹部掌握了讓誰吃飯和不讓誰吃飯的權力,同時得到多吃多佔,搞特殊化的基地。

政府和幹部濫用權力使餓得快死的農民雪上加霜,他們派民兵圍、追、堵、截,設卡抓捕,不讓農民逃荒,斷了饑民的最後一條求生之路。

駁斥官方的狡辯和謊言

中共領導面對自己一手製造的大慘劇,編造出大饑荒是出於「三年自然災害」和「蘇聯修正主義逼債」的謊言,把罪責推給老天爺和蘇聯,長期以來,「三年自然災害」和「蘇修逼債」成了中國人回顧大饑荒年代的口頭禪。《墓碑》對此作了詳細的考證和有力的批駁。

作者引證權威的氣象資料和權威的氣象學家的觀點,說明一九五九-一九六一年是正常年景。所謂正常年景是說,中國地域遼闊,每年發生天災在所難免,但這三年的自然災害並不比其他年份嚴重。作者還進一步指出,歷史資料表明,糧食產量和天災之間並不存在正比相關關係,|一九五六、一九五七、一九六二、一九六三、一九七七、一九七八、一九七九、一九八○、一九八一、一九八二、一九八三這十一年的成災面積都超過一九五九年,但並沒有出現饑荒,而且其中有九個年頭糧食產量超過了上一年。

對蘇聯的指控是說他們撕毀協議、撤走專家,實行逼債。《墓碑》指出,蘇聯政府撕毀合同、撤走專家發生在一九六○年下半年,這時中國的大饑荒已經發生一年有餘,而且專家合同與科技合同與農業和糧食產量並無關係。至於逼債的說法,沒有任何文獻、資料能證明。恰恰相反,蘇聯在一九六一年三月提出,為了幫助中國解決饑荒問題,蘇方以貸款方式向中國提供一百萬噸小麥和五十萬噸蔗糖,而中國政府不要小麥,只接受蔗糖援助。中國對蘇聯的債務是提前償清的,但這並不是因為蘇聯逼債,而是毛澤東為了「爭一口氣」,主動提前還清。

書中引用中國外貿部長一九六一年的講話說:「由於我國最近兩年遭受嚴重的自然災害,一九六○年供應蘇聯的商品有很大的欠交。一九六一年許多商品不能出口或減少出口,給蘇聯造成了一定困難。但是,蘇聯同志對此表示了同志式的合作和兄弟般的諒解。蘇聯政府同意我們一九六○年貿易業務中的欠帳在今後五年內分期償還,並且不計利息。還提出不計利息現在借給中國五十萬噸糖,以後由中國以同等數量歸還。我們認為,這些對於我們克服暫時困難來說,是重大的幫助和支持。」

在大饑荒期間,中國政府以巨額資金和物資援助一些國家,其中許多國家的生活水準大大高於中國。在農民大量餓死的同時,大量糧食被用於出口,一九五九年與一九五七年相比糧食減產,但出口量增加一倍以上,創造糧食出口歷史最高記錄,這個數量夠二千四百五十萬人吃一年。

一九六○年,在大批農民餓死之際,當局不僅沒有考慮開倉放糧,反而刻意繼續增加國家糧食庫存,這一年餓死人最多,而國家尚有幾百億斤糧食庫存。

左派辯解說,大饑荒是因為下面的幹部亂來,中央和毛澤東並不知情。對此,本書有一條最重要的披露:一九六一年,糧食部和國家統計局負責人受命讓各省填寫一個有關糧食和人口變動的統計表,匯總後得知全國人口減少了幾千萬!這份材料只報周恩來和毛澤東兩人,周恩來閱後命令立即銷毀,不得外傳。事後周還追問是否銷毀了,在得到肯定答覆後才放心。

當毛澤東得知信陽發生餓死人的嚴重事件時,他說事件的性質是階級敵人篡奪了領導權,是反革命復辟,對勞動人民實行瘋狂的階級報復,解決辦法是實行民主革命補課,這導致對基層幹部大規模的鬥爭、撤職、逮捕。

還有人辯解說,毛澤東在三年困難時期也和全國人民同甘共苦,不吃肉。本書引證官方出版物說明,毛的一份西餐菜譜記載了各式風味的魚蝦共有十七種。另一位知情人說,醫生鑒於豬肉膽固醇高,建議毛不吃豬肉改吃牛羊肉。在此期間,各地為毛和一些政治局常委修建的別墅、賓館豪華程度超過國賓館。

《墓碑》分析了大饑荒的制度背景,作者在全書始終把這種制度稱為「極權主義制度」,這說明作者的認識是到位的。

※※※

【評論二】沉重的墓碑

(一)

新華社高級記者、現任《炎黃春秋》雜誌社副社長楊繼繩的新著《墓碑》於今年(2008年)五月在香港出版(天地圖書有限公司)。這是一部長篇調查報告,約一百萬字,詳細記述了中國上世紀六十年代大饑荒的史實。

對於這場大饑荒,當時的中國國家主席劉少奇曾對毛澤東說:「餓死這麼多人,歷史要寫上你我的,人相食,要上書的。」1962年劉少奇又對鄧力群說:「歷史上餓死人的事是要寫到史書上去的。」

但大饑荒過去四十多年了,中國還沒有這樣一本書出來。這一段歷史始終含糊不清,幾千萬亡靈魂歸無所。作為一個有良知的新聞工作者,楊繼繩義不容辭肩此重任,決意將這一曠世歷史災難寫下來,以警後世。為寫此書,他的足跡遍及大江南北,走訪了大量當事人,包括當年的大小官員、饑荒的倖存者、及見證人。他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包括公開或未公開的各級檔、檔案、會議紀錄、談話紀錄,及各種地方志、縣志,也參閱了許多專著、統計資料等。經十多年辛勞,收集了近千萬字的資料,終於寫成了這部巨著,填補了這一歷史空白。

必須指出,在這場大饑荒中,大量的死亡發生在農村。中國的城鄉雙軌制下,當時佔百分十幾的城市人口仍能得到有限的糧油供應,城市餓死人不多。故話語資源稀缺而苦難深沉的農民往往被時代所忽略。楊繼繩出身農村,父親也死於這場饑荒,有切膚之痛,由他完成此一歷史使命實在也是某種必然。

先前讀到過香港作家倪匡對此書的介紹,他希望更多的人們能讀這部書,以瞭解歷史真相。但又勸諭人們不要輕易去讀此書,因怕一般讀者在心理上難於承受。雖然有倪匡「預警」,當我真正讀到此書時,還是難於承受錐心之痛,幾番掩卷,不忍卒讀。

飢餓而死是一種漫長的痛苦過程,它對人的肉體、心靈是極其殘忍的折磨,摧毀的是人的理性、道德、人倫、良知和尊嚴,然後才是生命的死亡。

老實說,在看到此書之前,我對當年大饑荒的認知還是相當有限的。尤其對饑民相食的事,以為是極其個別的現象。但此書記述的大量事實,說明當年吃人的事件相當多。作者引述毛澤東前秘書李銳的話說,當時人吃人的紀錄全國至少上千起。作者採訪紀錄的此類事件,資料詳實,證據充分,時間、地點、當事人姓名一應俱全。讀來令人毛骨悚然。當然,因為這一歷史事件本身的悲劇性、嚴肅性,作者只能以極其嚴謹的筆法,作冷靜客觀的記述,文字辭藻盡可能樸實簡潔。故不能寫得文彩飛揚,是寫史的另一筆法。

作者在上篇著重介紹了全國大饑荒中其中十二個省的情況,是為詳寫。這十二個省是他一一實地考察過,並詳細閱讀過檔案資料的,寫得相當具體。對他沒有實地考察的其他省份,則根據通過各種管道查閱的資料,在書中作了介紹。對書中涉及的事件、引用的資料,都詳實註明來源、出處,有些還配有照片,真實可信,無可質疑。

作者在前言中說,書取名《墓碑》,一是為他那1959年餓死的父親立墓碑,二是為三千六百萬餓死的中國人立墓碑,三是為造成大饑荒的制度立下一個墓碑。四是如果因寫此書而遭至不測,也算是為自己立個墓碑。他說,我立的這塊碑是讓人們記住人禍、黑暗和罪惡,是為了今後遠離人禍、黑暗和罪惡。

作者寫作此書的目的相當明確,就是要讓世世代代記住這場災難,永遠不讓歷史悲劇重演。

(二)

這場大饑荒到底餓死了多少人?由於主要當事人已離世,原始統計資料已銷毀,應該說難於得出完全準確的數字。中外人口專家們計算出來的數字有所差別。作者參照了各種資料,認為死亡人數應不低於三千六百萬人。

作者曾採訪了當年在公安部負責人口統計的王維志及其時擔任糧食部副部長的周伯萍先生。周伯萍老人對作者說:1961年,糧食部陳國棟、周伯萍和國家統計局賈啟允三人受命,讓各省填寫了一個有關糧食和人口變動的統計表。經匯總後,全國人口減少了幾千萬。這份材料只送毛澤東與周恩來兩個人。周恩來看到後即通知周伯萍,立即銷毀,不得外傳!於是周伯萍等三人共同監督銷毀了材料及印刷版。事後周恩來還打電話追問,周伯萍回答銷毀了。周恩來這才放心。

因此,人們再也無法看到大饑荒中與人口死亡相關的統計資料。但現在看來,就是此一份統計資料也未必完全準確。因為當時各級官員害怕承擔政治責任,都盡可能隱瞞或少報餓死人口。

後來的人口學者、人口專家們用以研究的資料,主要是中國國家統計局編的《中國統計年鑒》,及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編的《中國人口》叢書等。

這種計算方法涉及到統計學等多種專業,複雜而繁瑣。作者在書中列舉了大量的統計表和各類圖表。一般讀者要完全瞭解較為困難。只能看看他們的計算結果。大體上,他們是以1959年至1961年三年的人口數字、出生率、死亡率,與1959年前三年,及1961年後三年的人口數字、出生率、死亡率作比照。因為死亡率包括自然死亡與非正常死亡,所以要從中相對科學的計算出非正常死亡人口(即餓死人口),有一定的難度,專家們計算的結果也會出現偏差。

作者自己的計算結果,較接近中國學者金輝(《三年自然災害備忘錄》,1993年出版)、曹樹基(見《中國人口科學》2005年)、王維志(見《關於解放後我國總人口增加同自然增長人數差數情況》)的計算結果,認定死亡人數約為三千六百萬。

這也只是一個比較保守的數字。如果以一些中國官員自己作的統計,三千六百萬這個數字顯然是偏低的。如前四川省政協主席廖伯康著文說,四川省在大饑荒中餓死一千二百萬人。而專家們的計算是約八百萬人。原中共中央組織部長安子文下放安徽勞動,認為安徽餓死五百萬人,而專家們的計算結果為兩百六十萬人。薄一波曾說山東省餓死三百萬人,而專家們計算的結果為一百八十四萬人。或許這些官員們提供的數位有他們的根據,但專家們只能以手頭的資料為依據,計算出比官員們所說低得多的死亡數字。儘管專家們知道這些資料並不那麼準確(如上所述,地方官員們怕承擔政治責任,往往隱瞞或少報死亡人口)。

這些數字都是中國體制內的專家學者統計出來的。一直以來許多人總是有個誤會,以為60年代大饑荒的死亡人數都是「西方敵對勢力」或是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編造出來的。事實並非如此。

三千六百萬個生命意味著什麼?這相當於幾年前兩個澳大利亞的人口總數。是1945年美國投放到日本長崎的原子彈殺死人口的四百五十倍;或相當於日本在中國南京大屠殺中殺害人口的一百二十倍。這個數字也超過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死亡人數(一千多萬),接近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總死亡人數(約四千多萬)。也是中國歷史上所有災荒都望塵莫及的數字。中國近代史上記載的最高的災荒死亡數字是1928──1930年,全國22個省受災,死亡人數為一千萬人,已經是歷史最高紀錄。

1998年諾貝爾學獎得主阿瑪蒂亞寫道:(中國60年代)這場饑饉實際上是世界史上有紀錄以來最大的一次饑饉。

這還不包括在大饑荒三年間全國減少生育的三、四千萬人口。

我們現在看到的只是一堆數字。我知道有許多人對這樣的數字早已無動於衷。然而這堆數字背後是多少慘絕人寰的悲劇,多少個人及家庭撕心裂肺的痛苦,是多少千萬堆的森森白骨。

今年(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八萬多人罹難。中華舉國悲痛,全民哀悼。但有幾人記起大饑荒死去的三千六百萬生命?有多少人為他們慟哭流淚?

(三)

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得到的資訊都認為,這場大饑荒的主要原因是出現了三年特大自然災害,加上當時的「蘇修」逼債。連《墓碑》作者本人對此也曾經深信不疑。

但作者後來經深入調查研究,查看了這些年間的大量原始資料,發現以上這些說法與事實完全不符。

先看看所謂的自然災害。作者曾先後五次到國家氣象局向專家求教。經他們幫助,找到了許多相關資料。其中最主要的有高素華主編的《中國農業氣候資源及主要農作物產量變化圖集》(北京氣象出版社,1993年),及金輝的《全國各地歷年旱澇等級資料表》(1895──1979)。

高素華的這本圖集是中國農業氣象學家根據1951──1990年間分佈在全國350個氣象點站資料作出的分析。其中當然也就包括1958年至1961年間的詳細氣象資料。

而金輝先生提供的資料圖表,是國內許多著名氣像水文專家根據全國120個水文站歷年的水文氣象檔案資料編製的。詳細紀錄了1895年以來80年間全國各地的旱澇情況。

作者在《墓碑》一書中大量列舉了這些資料。同樣,這都是些相當複雜繁瑣的圖表、數位和專業用語。而專家們得出的結論是:1958 年──1962年間根本沒有出現特別的災害性天氣。如果與別的年份作比較的話,這幾年堪稱是風調雨順。

當然,中國幅員遼闊,地理氣象條件複雜,每一年中,總會有某些區域出現程度不同自然災害。可以說是無一年無之。而在資料中顯示,以大饑荒三年間所遇自然災害作比照,則1956年、1957年、1962年、1963年、1977年、1978年等等年間的受災面積都超過這三年。

再說,在通常情況下,即使局部地方出現災害糧食歉收,以中國地方之大,一般都能自行調適,以豐補歉。中國有俗語說是「湖廣熟,天下足」。又說是「四川熟,天下足」。可見這種調適餘地是很大的。歷史上,除非出現特別嚴重、遍及全國而又持續時間特別長的自然災害,否則都不會大量餓死人。

再看看所謂「蘇修」逼債的情況。作者對此查閱了大量相關檔,證明根本沒有蘇聯逼債的紀錄。研究中蘇關係的專家、北京大學教授沈志華也在其著作中指出,他沒有看到任何歷史文獻記載蘇聯曾經向中國逼債(見《援助與控制:1950年代蘇聯與中國的核武器研製》,《歷史研究》2004年第三期)。

中蘇間的關係是從50年代後期至60年代初期逐步惡化的。一直到1960年7月16日,蘇聯政府才撕毀了同中國簽訂的600個合同,並陸續撤走他們的專家。

而蘇聯撕毀的這些專家合同與科技合同,與農業生產毫無關係。更主要的是,此時中國的大饑荒已經持續了一年半,大量的民眾已經餓死。將大饑荒的責任推給蘇聯逼債,毫無事實根據。

相反,沈志華教授還在資料中發現,蘇聯為幫助中國解決饑荒問題,主動以貸款方式向中國供應100萬噸小麥和50萬噸食糖。但中國政府沒有接受小麥,只接受了食糖的援助。這筆貸款為3.296億新盧布。

蘇聯向中國提供的貸款總額為66億舊盧布(折為14億新盧布),中國是在1964年自己主動提前一年還清的。提前還清是我們為了面子,並非是由於蘇聯的壓力。

必須指出的是,在這三年大饑荒期間,中國政府還拿出大量的資金和物資,支援別的「兄弟友好」國家。1964年12月31日,周恩來總理在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自豪地宣佈:在困難時期,我們不僅基本還清了外債,「我們還拿出比這個時期償還外債數額要大得多的資金和物資,支援社會主義國家和民族主義國家。」

在大饑荒最嚴重的1960年,國家成立了專門的外援機構,數額也在這一年激增。其中1961年至1964年的外援總額為35.5億元。

事情非常清楚,造成這場大饑荒的原因,不是自然災害,也不是蘇聯逼債,而是人禍。是中國政府1957年以來的大躍進、大煉鋼鐵、人民公社、食堂化等等一系列違反自然規律、違反人民意志的錯誤方針政策(包括對農民超限度的強徵糧食),造成了這場大劫難。

不幸的是,在赳偏救災的過程中,又一錯再錯,在1959年廬山會議上批彭德懷,沒有及時扭轉錯誤路線,饑荒遂繼續惡化。而在全國實行的專制統治也阻斷了民間自救之路,各地基層幹部派民兵持槍攔截饑民逃荒要飯,認為這是給社會主義抹黑。這也加劇了死亡。

當時執行的封閉政策,更對外部世界封鎖消息,拒絕國際社會救災。可以想像,如果能像現在的北朝鮮那樣接受國際救援,情況將會緩解很多。

對這場人禍,劉少奇在1962年中共中央七千人會議上,承認是「三分天災七分人禍」。毛澤東也被迫在會議上勉強做了檢討。劉少奇處在當時的位置上,不能不顧及各種利益關係,尤其是考慮到毛澤東的面子,他說這句話顯然是有所保留,打了折扣的。實際情況全是人禍。

但劉少奇因為這句話,得罪了毛澤東,惹下了大禍,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慘遭整死。至少,這是個關鍵的起因。據江青在文革中透露,毛澤東在七千人大會上憋了一肚子氣。也就在此時開始,毛澤東決定除掉劉少奇。

據許多專家考證,這是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的主要動因之一。

(四)

事情已經過去四十多年。中國的變化,足可以「天翻地覆」來形容。不管存在多少社會問題,不管貧富如何懸殊,社會已經進步,物質生活水準更是大大提高了。要承認的一個事實是,無論人們擁有多或寡的財富,肚子已可以吃飽了。在城市,已出現肥胖問題。有的農村也出現賣糧難現象。

同是這片天,同是這片地。而現在的耕地面積已比60年代減少很多,人口卻增加了近一倍。糧食是從哪裡來的?原因是什麼?

答案其實很簡單:就是鬆開農民的手腳!

這就從反向證實了四十多年前那一場饑荒悲劇,實在是不應該發生的、不折不扣的人禍。

歷史事實證明,以中國土地的肥沃,自然條件的得天獨厚,以中華民族的勤勞智慧,只要有十把年休生養息,沒有橫徵暴斂,沒有戰爭,沒有特別超常的自然災害,不管誰當皇帝,神州就會富足,人民就有溫飽。

就是在生產關係並不先進、生產技術落後的封建時代,中國也出現過經濟繁榮、歌舞昇平的一個個「盛世」。所謂的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康干盛世等等,至今為人們所津津樂道。其中的貞觀之治,史載長安斗米三文錢,「東至於海,南極五嶺,皆外戶不閉,行旅不備糧,取給於道路焉。」這種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社會道德風氣,這種走到哪裡都可以免費吃飯的物質條件,讓任何一個古今中外強國都自愧不如。

中國走到了今天,許多問題都值得我們作更為深入的思考。作者並非只是為寫史而寫史。

《墓碑》一書以相當的篇幅對這場大饑荒作了深刻客觀分析。對產生這一悲劇的社會歷史背景作透視掃瞄。並以現代的眼光重新審視這一場歷史,指出其起因、過程、及結果的必然聯繫,對歷史人物該褒的褒,該貶的貶。並以強有力的證據印證了產生這種悲劇的根源是極權政制。這其實也是所有有識之士的共同看法。

當然,極權體制確也能創造許多奇跡,如我們今天看到的繁榮和五光十色。但由於缺乏起碼的監督與制約,極權體制更大的可能是出現失誤,且往往是重大的致命失誤。而一旦出現失誤,又因機制的缺失很難得到糾正。60年代的大饑荒、文化大革命都是此種極權的產物。據199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瑪蒂亞的考證,世界饑饉史上,沒有任何一個獨立、民主、自由、擁有相對新聞自由的國家發生過如此重大的饑荒。包括人口眾多的印度在內(《當代中國研究》2002年)。

三千六百萬條人命,天大的罪孽。如何清算?歷史有時很無奈。一經歲月淘洗,再大的恩恩怨怨也隨風而逝。岳飛的《滿江紅》有「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的名句。但後來連南宋王朝都滅亡了,靖康恥如何雪?臣子恨如何滅?清兵入關後,殺人如麻。「揚州十日」、「嘉慶三屠」,是血海深仇。但兩百多年後,滿人漢化,八旗子弟成為街坊,這些事也就只能不了了之。

大饑荒的當事人、主要責任者都已離世。如今的領導人也都是當年饑荒的受害者。只不過因為他們是城市人口,有低定量的糧食供應,不至餓斃。他們都不是這場大災難的直接責任人。

但記住歷史,記住這場災難,給一個說法,吸取教訓,則是必須的。

作者在前言的最後寫道:在極權制度死亡之前,我提前為它立了個墓碑,讓後人知道,人類社會在歷史的某一階段、在某些國度,曾經有一種以「解放全人類」的名義建立的、實際是奴役人類的制度。這個制度宣揚並實踐的「天堂之路」實際是死亡之路。

好讀網站

薛中鼎《遠征大陸的君王論》

 

薛中鼎《遠征大陸的君王論》2005/12/13

(給在大陸求發展的臺商大老闆們)

(下圖是老毛在重慶的辦公室)

最近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過世,有些文章在探討他的管理理論。

彼得杜拉克的著作非常的多。講西方管理的觀念、管理的理論、管理的實務、以及對未來發展趨勢的分析與預測。

但是我在手邊翻閱的一本書,卻是薄薄的一本“君王論”(Il Principe by Machiavelli)。

我認為,如果臺商要到大陸去發展,尤其是當老闆,最好要瞭解“君王論”的論點。

到大陸去當老闆、或是派遠征軍去進攻大陸的市場。就好像是君王出征,君王論對你更有用。 君王論這本書不一定要去讀,因為讀起來有點累。但是書中的論點,一定要瞭解。至於管理大師的巨幅著作,不是帝王學。對於臺商老闆來說,放在書架上當參考書可也,沒有必要詳讀。

君王論是本很古老的著作,成書於西元1513年。但是他的論點強硬有力,對人類的政治與經濟思維有深遠的影響。我認為用在今天的臺商,或是外企,遠征大陸,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君王論的作者是義大利弗羅倫斯的馬基維利 (Machiavelli)。他曾經擔任弗羅倫斯共和國的國務秘書,負責國防與外交。當時的義大利半島王國林立,也面臨西班牙與法蘭西的入侵。這本君王論,是馬基維利獻給弗羅倫斯共和國的當政者梅第奇的。書的主旨在探討作為一個君王,應該如何征服,以及如何治理城邦。

臺商的老闆到大陸去遠征,如何征服?如何治理?有那些重點,有那些陷阱?這不僅是商業問題,更多的是政治與軍事性的思考。我在大陸負責企業經營7年,深切地感受到,在大陸經營企業,無法避免人與人的權謀鬥爭。君王論的說法,也許你不完全認同,但是絕對值得認真思考。

君王論這本書的特質,是拋棄道德的論點,而從統治的必要性與成效性來看問題。仁厚而慷慨的統治者,往往以失敗收場。講到征服、講到統治,問題的本質,是在於對人性的把握,對權力鬥爭的深刻瞭解。在大陸經商,仁厚慈悲的後果,會成為入了狼群的肥羊,沒什麼好下場。

中國的歷史也不斷地出現類似的故事。著名的楚漢相爭,就是一個範例。霸王項羽出身貴族,是個君子。不願意趁人之危,在鴻門宴殺了劉邦。劉邦呢,是個潑皮無賴,看不起書生,也不在乎什麼信義。 所以會把儒生的帽子拿來當尿桶撒尿,羞辱儒生。他與項羽打仗,才剛簽完了停戰合約,就趁人不備,反身偷襲。真是毫無信用可言。

結果呢?霸王項羽在烏江自刎了。臨終的感嘆是“天亡我也,非戰之過也”。他自認敗給了劉邦,是因為沒有天理。無賴劉邦打垮了君子項羽,得到天下。項羽還得到了一個“匹夫之勇、婦人之仁”的負面評價。中國楚漢相爭的故事,其實也闡述了馬基維利君王論的觀點。

在中國大陸當老闆,要攻城掠地,要恪守戰果。 可以參考“君王論”的一些論點 。以下所說的,是君王論中的部分論點:

君王論的論點之 1:

“人民天生就是反覆無常之輩,就一件事說服他們很容易,但要他們堅信不疑就很難了。因此,主事者必須有所準備,一旦他們不再相信,就要用武力迫其就範”。(第六章 - 以自己的軍力和能力而取得的新君主國 )

* 本論點與遠征大陸 * - 我的看法

在大陸成立公司,要知道員工都可能會反覆無常。所以,主事者要有準備,一定要隨時準備開除員工,也就是所謂的用武力迫其就範。不可讓大陸的員工幹部坐大。千萬千萬不可讓大陸員工成群結黨,增加開除員工的困難度。

公司內部員工輾轉介紹員工,將來都會成立小集團,一定要避免。小集團會互相掩護,就是英文的 cover up。你幫我文過飾非,我也幫你文過飾非。很快的,公司就無法實行合理的獎懲。小集團也會為了私利而集體串通說謊,造成管理上的困擾。

千萬要注意,大陸的幹部員工,為了私利,是很習慣說謊的。尤其是習慣彼此商量一下,串通起來說謊。彼此會協調彼此的謊言,達到互相 cover up 的目的。

君王論的論點之 2:

“把有傷害的行為一次幹完,臣民便會少受些折磨。怨恨就會少一些。好處應該一點一點地給,才能使他們更能感恩”。(第八章 - 以自我之道獲取君權的人)

* 本論點與遠征大陸 * - 我的看法

如果要整頓公司,開除不肖大陸幹部員工,最好把有傷害的行為一次幹完。不要持續不斷。員工如有強烈不滿,就讓他們一次不滿到底。時間會彌補傷害。如果要給員工好處,要一點一滴的給。讓他們可以稍微長久的感恩。

我在大陸的經驗,不能太期望員工們感恩。員工們是不會感恩的。你給得越多,他們就會認為自己該得到更多。所以,我同意君王論裏的觀點。不用一次給太多。這次都給了,下次怎麼給呢?所以,能晚給就晚給,能少給就少給。

大陸員工不會因為老闆對他寬厚,就會找機會回報。如果老闆因為過於寬厚而讓自己日益貧困,得到厚待的員工幹部,只會因此而看不起老闆。作出落井下石的行為,讓自己得到更多的利益。

所以一個明君“應當竭力設法使他的臣屬在任何時候、任何狀況之下,都對他有所祈求,這樣他們才會永遠效忠。” (第九章-君主國)

君王論的論點之 3:

“一位明君,除了戰爭、戰備、戰法之外,不應再有其他的目標、其他的志趣。一個全副武裝的人,和一個赤手空拳的人之間沒有互惠可言。指望前者興高采烈的去服從後者是沒有道理的”。(第十四章 - 君主的軍務責任)

* 本論點與遠征大陸 * - 我的看法

遠征大陸,千萬不可對大陸幹部員工作充分授權。一位明君,除了戰爭、戰備、戰法之外,不應再有其他的目標。軍權必須永遠掌握在自己的手裏。如果不想太忙,最好選擇退休。如果想要做有為的老闆,就必須永遠準備戰爭。

我不相信孔子所謂的“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好像只要建立道德規範,就會天下無事了。做一個明君,沒有那麼簡單。我熟讀中國歷史,發現所有的雄才霸主、開國皇帝,沒有一個是孔子的信徒。為什麼孔子學說,在春秋戰國群雄並起的年代,沒有任何君王願意採行重用,也是有它的道理。

秦始皇焚書坑儒,當然是不太看得上孔子。劉邦是個無賴,根本不讀書。曹操在他的求賢令裏說得很清楚,他要的是治國用兵的人才,不是愛惜名節的儒生。李世民的玄武門事件,趙匡胤的陳橋兵變,顯示出唐朝宋朝的這兩位開國皇帝,都不愛理會孔子孟子的那一套東西。

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是乞丐出身,是個出了名的功臣殺手。為政以德的高論,跟他實在扯不上邊。元朝清朝更別說了,都是孔子所謂的化外“蠻夷”。甚至到了近代的毛澤東,高喊打倒孔家店,根本就不接受孔子學說。

中國傳統的孔孟思想,主要是講給讀書人聽的。要讀書人當順民,不要造反。對於遠征大陸的企業老闆來說,不要上了仁義治國理論的大當。一定要多多考量,千萬不可對大陸幹部員工輕易授權。就是授權了,也要有把握,隨時可以把權力收回來。否則,都會成為地雷。公司順利時還好,公司不順利了,地雷就會引爆。

我之前在大陸有一個叫袁水壽的員工,公司待他不薄。養了他五年,也給他足夠的授權。後來他利用職權,侵佔公司的權益。公司要告他,他竟然宣稱他不是公司的員工。為什麼?他的理由是,公司從來沒有跟他簽過正式的聘用合約。

所以,在大陸很可能會踫到極端刁滑無恥的的員工。遠征的君主,要作出安排,務必要鉗制員工,防範他們作出傷害公司利益的行為。

我建議遠征的君主,要求所有大陸幹部員工都要簽約。合約中要說明,公司有權隨時懲處不肖員工;一旦發現弊端,得以開除求償。而公司處理不肖員工,絕對不可心慈手軟。

君王論的論點之 4:(下面這一段話,是馬基維利最富爭議性的一段話)

“人們冒犯一個自己愛戴的人,要比冒犯一個自己畏懼的人較少顧慮。因為愛戴維繫於恩義。而由於人性本惡,人們隨時都會為了自身的利益而忘恩負義。但是畏懼之心,卻會為了害怕必定降臨的懲罰而持之有恒”。(第十七章 - 殘酷與仁慈)

* 本論點與遠征大陸 * - 我的看法

行為的規範是來自於感恩,還是來自於顧忌與畏懼?我在大陸經營公司,給了員工很好的待遇,但是員工只要有機會吃錢,幾乎是百分之百,都會吃錢。要讓員工不吃錢,不能寄望於他的感恩。必須要讓他知道,他如果吃錢,會造成對他不利的後果。

所以臺商在大陸做老闆,首先,不要給員工吃錢的機會。而且,要讓他們知道,如果他們吃錢,會受到嚴重的懲罰。

遠征軍的統帥在大陸,一定會有很多人跑來說,他有各種各樣的關係,可以做這樣那樣的生意。千萬要注意,所謂的權貴關係,是把兩面刀。一面可以用來殺傷別人,一面也可能被別人用來殺傷自己。如果權貴子弟有辦法幫你解決麻煩的問題,他也會有辦法轉身翻臉,把你幹掉。

所以,很可能會發生一個狀況。就是權貴子弟帶你找到了金礦。等你努力挖出了金礦,煉成了金磚。同樣的權貴子弟,就會把你幹掉,把金磚拿走。

如果你問我,他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我就要問你,他為什麼不這樣做呢?

如果這樣做,可以給他很大的利益。他又很明白,你沒有辦法懲處他。那麼他當然就這樣做了。

所以,問題的關鍵是,你有沒有制約力,可以讓對方有所顧忌。要讓他知道,他這樣做,對他是會不利的。如果你沒有制約力,最好不要往下走,否則你的後果,是完全可以預期的。

義大利著名軍事家漢尼拔,曾經翻越阿爾卑斯山,出其不意的擊敗羅馬大軍。他就是靠著他的殘酷無情,加上軍事天才,使他的士兵們始終感到可敬又可畏。所以他才得以統帥烏合之眾,擊敗訓練有素的羅馬強敵。

有趣的是,很多的歷史學家,一方面稱頌漢尼拔的軍事成就,一方面卻又在抨擊他不夠仁厚 。他們似乎忽略了,漢尼拔之所以能夠取得這種軍事成就,就是因為他的殘酷無情。仁慈寬厚與軍事成就,這兩者是無法並存的。我的看法是,“鐵的紀律,是不可能靠道德訴求來建立的”。

君王論的論點之 5:

“成功的君主會選用一些有識之士,單獨給與他們說實話的自由權。不過只限於他所想要知道的事情而不論其他。然後,在他們建議的基礎上,按照自己的意志而作出決定。除了這些人之外,君主對於其他人的意見可以充耳不聞。決定了的事情就要照辦”。(第二十三章 - 成功的君主可以聽到真話)

* 本論點與遠征大陸 * - 我的看法

我的看法是:“遠征軍主帥必然是寂寞的,但是主帥的工作必須在寂寞中完成”。

作為遠征軍的主帥,身邊一定會有很多小人急於親近。而很多人給的建議,往往是基於他的個人私利。

之前我有一位業務經理,總是要建議我們要多開發一些現金客戶,直接進行現金交易。他的說法是多開發些現金客戶,可以為公司拓展業績。後來我發現,他這樣建議的原因,是因為現金戶對他來說,他比較容易上下其手,做假賬來吃錢。

這種現象在大陸非常普遍。大陸的幹部員工,如果認為你不內行,一夥人就會串通起來說謊,以便於撈錢。

因此,遠征大陸千萬要注意,不要讓當地的員工幹部知道太多事情。不要讓他們太瞭解你的想法。也不要過於相信他們所說的話,千萬要隨時保有戒心。主帥必須保持天威難測的態勢,讓他們兢兢業業。要讓他們知道,如果任何人蓄意欺騙,就會立刻被炒魷魚。而且一定要這樣去做。

公司用人的權力,與財務控管的權力,要緊緊的抓在自己的手裏。很多事情不需要咨詢一般員工的意見。太尊重大陸的員工,對遠征軍的統帥沒有好處。會降低他們對與遠征軍統帥的敬畏心理。我同意君王論裏的看法,成功的君主會選用一些有識之士,單獨給與他們說實話的機會。在他們建議的基礎上,按照自己的意志而作出決定。但是,統帥必須要做好一點,就是不管別人如何建議,一定要讓他們知道,他們是沒有決策權的。

決策權必須永遠是在遠征軍統帥的手裏。

結論:

管理是藝術。因為,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環境,面對不同的對象,管理的觀念與方式就會不同。中國大陸是一個風雲詭譎的地方,基本上是法制不清,人性莫測,在本質上是依照叢林規則來進行商業行為。我在北京多年,體會得非常深刻。

在成熟的法制社會,法制是有制約力的。在法制不成熟的社會,法制是沒有制約力的。所以在法制不成熟的大陸社會,治理公司,就必須多用一些苦心。

叢林規則的規範有兩個主軸,一個是威逼,一個是利誘。這兩者如何交互運用,就是所謂的管理藝術了。

當然,大陸正在努力走向法制。也的確很有進步。遠征大陸的君主,可以因應時代的改變而調整經營的方式。這也是管理藝術的實踐 。

作為遠征大陸的君王,也就是臺商的老闆們,必須瞭解,你所面對的是什麼樣的戰場、當地的員工幹部是什麼樣的素質與心態。在戰爭中,勝利是無可取代的,遠征軍統帥永遠不會希望成為敗軍之將。馬基維利的君王論,提出了值得深思的論點。我在大陸曾經身為遠征軍的統帥,我的實戰心得,也驗證了馬基維利的論點是正確的。

君王論的論點,與我的實戰經驗的結合,對於企圖遠征大陸的臺商君主,應該是具有非常實用的參考價值。

Guru 2005-12-13

薛中鼎專欄 - 好讀網站

越南盾大貶值亞洲小虎失色 2011-02-20

 

越南盾大貶值亞洲小虎失色

越南盾在十五個月內四度貶值,反映越南經濟的不穩定性,讓人們對越南政府的財政調控能力持觀望態度。

亞洲各國貨幣不斷升值聲中,越南日前出人意表地宣布將越南盾貶值百分之八點五,讓人們對這個「亞洲小虎」的前景保持謹慎態度。這也是越南在短短十五個月來第四次讓貨幣貶值,不過貶值幅度卻是最大一次。頻密的貨幣貶值讓人看到越南經濟的不穩定性,同時對越南政府的財政政策調控能力持觀望態度。

越南在八六年至零六年持續保持百分之七點多的年均增長率,經濟表現在亞洲僅次中國,因而被視為與印度及印尼一樣,是經濟前景亮麗的國家,此次貨幣貶值,讓人看到其經濟脆弱的一面,並不如經濟師所形容般光明。過去一段日子美元幣值不斷下滑,導致越南盾深受歡迎,美元無人問津,銀行根據市場需求把越南盾貸款利率調得太高,很多企業改貸美元,令美元需求越來越高,加上越南盾快速升值,導致越南去年貿易逆差高達一百三十二億美元。而今年一月份的通脹率飆升至百分之十二,讓越南盾面對重大壓力。

與過去的情況一樣,越南為了縮小日益擴大的貿易逆差及應對巨大的通脹壓力,被迫下重藥,而此次是否能再次奏效,很大程度在於外資是否對越南前景繼續存有信心。經濟師認為此次越南盾已降至市場水平,若貶值未能阻止資金流出,流入的資金銳減,目前已經是處於較低水平的官方儲備面臨向下壓力,可能導致越南面對更嚴峻的經濟問題,再次貶值的風險仍然存在。

在面對通脹問題時,許多國家往往選擇通過加息及貨幣升值壓制通脹上升,越南卻反其道而行,主要是因越南存在巨大的貿易逆差。這種情況也讓亞洲各國認識到,通脹一旦達到無法控制的程度,其後果可能是貨幣貶值。越南貨幣貶值也許各國仍能從容應對,一旦剛剛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出現同樣境況,那將是一場經濟災難。

目前中國通脹率高達百分之四點九,中國多次加息嘗試緩和通脹壓力,但市場憂慮加息是否能壓制猛如虎的通脹。越南盾急貶之時雖然亞洲各國尤其是東南亞國家並沒有受波及,不過,它可能隨後因出口競爭而掀起各國讓貨幣貶值的效應,形成區域貨幣與貿易戰爭。越南貨幣大幅度貶值後,其出口貨品相對於其競爭對手中國及其他東南亞國家便宜,這讓亞洲各國面對出口壓力,而東南亞各國同樣面對通脹壓力,各國皆在想盡辦法解決這個導致突尼斯及埃及獨裁者倒台的幕後黑手。越南在這非常時刻讓貨幣貶值是形勢所迫,但也來得不是時候。■

亞洲週刊

亞洲週刊

 

誰是下一個倒台的獨裁者

美國要維繫埃及的舊體制,所以必須徹底放棄穆巴拉克。革命從來不等於烏托邦到來,國際強權的運作、既有權力的結構,都左右革命後秩序的型態,埃及要走自主的道路,恐怕不會太平坦。

埃及人民十八天的大規模示威,終於趕走了在位三十年的專制腐化總統穆巴拉克。這是阿拉伯人民力量革命的再一次勝利。一月十四日,突尼斯人民趕走了獨裁者本.阿里,二月十一日則是穆巴拉克被趕下台,誰是下一個?

由於阿拉伯世界人民力量革命已經兩獲勝利,這一波動盪遂繼續蔓延。在阿爾及利亞、伊朗、也門、巴林等國群眾都繼續走上街頭;我們不能排除它甚至可能會延燒到阿富汗及科威特。整個伊斯蘭世界的人民在這波人民力量革命中被喚醒後,他們何去何從,的確成了世人嚴肅關注的課題。

人們都知道,近代伊斯蘭世界由於受制於全球地緣政治,它的區域發展始終他主的力量大過自主的意願。這種自主的意願分別顯露在以泛伊斯蘭為外形的民族主義、阿拉伯式的社會主義,以及近年來的激進宗教基本教義等方面。而所有的這些自主意願,終究都擋不住以美國為主宰的阿拉伯世俗主義思想。思想的世俗化、現實的妥協化,這種思想路線也成了伊斯蘭世界親美政權的特性,這些美國的代理政權也都長期專制的留存了下來。突尼斯的本.阿里一執政就是二十三年,埃及的穆巴拉克一執政就是三十年,也門的薩利赫一執政就是三十二年。它們由於都是代理政權,當然對自己人民的福祉與自由根本不予理會,它所累積的不滿到了此刻遂大舉宣洩而出,成了這波人民力量革命的動能。

因此,這波動盪毫無疑問是一次社會民主革命,它都以民不聊生為其開場。以埃及為例,在貧窮線徘徊的人口高達四成,更慘的則是也門,它的人民有四成過著每天不到二美元的日子,在這個美元貶值、糧食價格高漲的時刻,人民可謂已到了饑餓邊緣,難怪一有平民因民生問題而自焚,人民的憤怒立刻被喚起。

從這次埃及動盪十八天的發展,可見無論穆巴拉克本人甚或美國,原本的態度都還是以拖待變,以敷衍的方式,用蘇萊曼當副總統,用陸軍元帥坦塔維為軍事執政委員會主席,讓穆巴拉克體制繼續維繫。正因舊體制的維繫已作了部署,當到了最後關頭人民還是要他走,美國的態度才告改變,反正沒有穆巴拉克的穆巴拉克體制已被確定了下來。

埃及今後何去何從值得關注,穆斯林兄弟會乃是美國必須阻擋其壯大的反對政黨,因為一旦穆斯林兄弟會壯大,它與各國穆斯林組織必將相互串聯,美國在中亞的支配性必將瓦解。也正因舊體制必須維繫,徹底放棄穆巴拉克乃是必然途徑,而且也不能否認穆巴拉克在位三十年,暴斂無數,估計其家族財富高達四百至七百億美元左右,與世界第一第二富豪比爾.蓋茨及巴菲特已在伯仲之間,將穆巴拉克的財產清算,即可將整個舊體制的責任稀釋掉。在埃及動盪期間,美、英、以色列、沙特阿拉伯及約旦等國頻頻協商,可見維持中東的美國秩序仍是最重要目標。因此,如果認為穆巴拉克下台,埃及一切問題即可改善,這想法無疑是一廂情願。在國際各種勢力的角逐下,埃及的軍人勢力必將維繫,它的自由開放也會有其限度。革命從來就不等於烏托邦的到來,國際強權的運作、革命後既有權力的結構,都左右著革命後秩序的型態,這些才是在可見的最近,觀察埃及變化的關鍵點。無論如何,埃及要走自主化道路,並不可能太過平坦。

突尼斯獨裁者倒了,埃及的穆巴拉克也倒了,而今人民力量革命的怒火還在各國延燒。由於這把野火到了後來有的是人民自主的選擇,有的毫無疑問是有大國在操作,因此越到後來已越難將這些動盪做出概括定性和預測。最近阿爾及利亞、伊朗、也門、巴林、阿曼等國的群眾示威,各國當權者也就顯得不再那麼軟弱,有可能會以較為強勢的態度驅散甚或鎮壓。區域性的動盪,開始時統治者容易手腳慌亂,到了後來則有所準備,這也顯示出後來的壓制極有可能。繼埃及後,阿爾及利亞、伊朗、也門、巴林、阿曼等國已明顯有了驅散及壓制行動,意味這一波革命,越到後來已挑戰越多,難度增大。

伊斯蘭世界在近代受制於世界環境,獨裁、無能、貪腐的獨裁者特多,這些人由於合法性不在自己人民手中,而是替強權服務,他們對人民的生活都未盡責任。突尼斯總統本.阿里在位二十三年、也門總統薩利赫在位三十二年、埃及穆巴拉克在位三十年、阿曼國王卡布斯在位四十一年、利比亞的卡扎菲在位四十二年。一堆老朽政權,難怪整個伊斯蘭世界國事如麻,民不聊生。雖然伊斯蘭世界的人民汲汲於追尋自主發展之路,但列強干預下,自主之路極為艱難,這也是伊斯蘭世界激進組織特別發達的原因。經過這波人民力量革命,伊斯蘭世界的人民自主性增加了嗎?我們只能祝福他們!■

亞洲週刊

亞洲週刊

 

民主化第四波埃及革命啟示中國 .王劍雨

埃及革命勝利,將突尼斯的革命火種傳遞到其他中東國家,開啟了民主浪潮第四波,也讓中國網民歡呼:「今夜,我們都是埃及人!」中國的意見領袖冉雲飛、徐賁、陳平、北風、何清漣等認為,網絡革命是公民的革命,中國不能置身其外。在埃及做現場報道的《紐約時報》記者紀思道,曾因報道六四事件獲得普立茲新聞獎,他在博客上提問:「這個時候,中國的胡錦濤在想什麼?」

整整十八天,開羅解放廣場上的示威者,等來了埃及總統穆巴拉克的辭職。鮮花覆蓋坦克,女人擁抱士兵,情侶在廣場上舉行婚禮,年輕人大喊:Egypt is free, we freed our country!(埃及自由了,我們解放了國家!)

此時,八千里外的中國,傳統媒體在嚴格的宣傳禁令中,簡短地通告了這一消息,但這並不妨礙人們通過網絡瀏覽和收看來自解放廣場的一切。在中文Twitter世界,所有來自廣場中心的消息都被不停轉發,有人義務翻譯,也有人轉帖埃及原文,收看半島電視台的中文用戶一邊看一邊發推,Facebook和中文微博、人人網、開心網上也即時更新消息。一條埃及文寫的「士兵不會向人民開槍」在中國微博和網站被不斷轉發,同時也不斷遭遇帖。搜索「埃及」、「開羅」、「穆巴拉克」,新浪微博都顯示「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搜索結果未予顯示」。但如同廣場上的自由無法阻擋,埃及的喜悅也是一樣。二月十二日,那條自四川地震開始流行的句式,再次席捲了人們的心情:「今夜,我們都是埃及人!」

突尼斯革命在中東穆斯林國家引發多米諾效應,被認為是民主化浪潮的第四波。哈佛大學政治學者亨廷頓指出,民主政治在二十世紀有三波興盛時代:一是一戰後的一九二零年代,二是二戰後的一九五零至六零年代,三是一九八九年柏林圍牆崩潰前後。

四川作家冉雲飛從網上看到穆巴拉克下台的消息,「由衷地開心」,他對亞洲週刊說:「突尼斯之後,我一月二十五號就開始關注埃及,一直在看,而且我一直對埃及的變革有信心。」他說:「我關心埃及,當然,我內心想到的一定全是中國。」

這也是在網上緊盯著埃及局勢的中國網民的心聲。

大多數中國人並不了解埃及,「穆斯林兄弟會」的名字他們是在新聞中才第一次聽說,埃及和美國的關係、現代伊斯蘭運動的背景、穆巴拉克的執政風格、埃及的反對黨與軍隊情況……但對網民來說,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廣場」、「坦克」、「學生」、「槍聲」,解放廣場上正在發生的一切,無一不令人立刻聯想起二十二年前的天安門,而這,才是最觸動沉默心弦的聲音。

美國《紐約時報》記者紀思道(Nicholas Kristof)曾因在六四天安門事件中的報道獲得普立茲新聞獎,在開羅現場報道民眾抗議時,他不止一次在博客中提到「天安門」。他說,大部分埃及人都告訴他,相信軍隊不會鎮壓,「我希望他們是對的。這裏的景象卻如同一九八九年五月二十日北京實施戒嚴後的頭一兩週氣氛,當時軍民緊密合作。但中國政府隨後派發實彈下令開槍,軍隊亦在六月四日開槍。」二月十二日,穆巴拉克宣布辭職之前,誰都不敢猜想結局。

不許聯想的聯想

在Twitter和微博上,不少中國網民把穆巴拉克稱作「穆小平」, 埃及示威者孤身站在裝甲車前的片段,被親歷過六四事件的律師滕彪等人,形象地稱作「埃及的天安門運動勇士阻擋軍車」。「半島電視現場直播傳來槍聲!」在多次軍民對峙的危急時刻,Twitter或者微博上這樣的消息,總是能引起中國網民最多的心靈震盪:「為埃及祈禱」、「不要像我們一樣」、「別開槍……」而最終,士兵恪守了底線,穆巴拉克政府辭職。開羅街頭鋪滿煙花和歡呼的時候,互聯網世界的這一頭,中國網友說:「因為世界上有這一隅,歡欣鼓舞。」「看埃及人民如何重建新秩序吧,讓某些人在角落裏瑟瑟發抖去。」「真羡慕他們……」而「穆小平」的戲謔稱謂,也悄悄地變成了「穆主席」。

紀思道在博客上也欣喜若狂,他歡呼:「這是人民力量的巨大勝利!」還不忘點名提問了一下中國:「這個時候,中國的胡錦濤在想什麼?」

在埃及的抗議活動發生三天後,中國政府做出表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表示:中方關注埃及局勢發展,希望埃及保持社會穩定和正常秩序。一月二十六日,外交部副部長翟又表示,埃及是中國的友好國家,是中國在中東和非洲地區重要的合作夥伴。中方支持埃方維護國家主權、社會穩定和人民團結的努力,反對外部勢力干涉埃及內政。

幾乎成為所有國際媒體頭條新聞的埃及局勢在中國被淡化處理,媒體被要求不可炒作穆巴拉克下台一事,只可簡要報道,遵循新華社通稿口徑。為什麼?網友說:不許聯想啊!

「沒有人否認,埃及的民主自由之路還很遙遠。」冉雲飛說,緊盯著埃及局勢進展的他和朋友們,並不為埃及的前途過度樂觀。「一個政權倒下後的政治真空,要成功建立民主秩序,道路必定很曲折和漫長。但這場變革,至少首先避免了屠殺和鮮血。」他認為,埃及可以實現廣場上的和平變革,軍隊的相對中立角色以及其與美國的關係非常重要。「埃及軍隊與中國的模式大大不同,他們更接近軍隊國家化」,他寫Twitter:「支部建在連上,用納稅人的錢養軍隊,搞成自己的私人武裝,這是他人不及中共處」,而這,也是他對中國的和平變革不樂觀的地方。

最小代價完成轉型

冉雲飛說,曾看到埃及一個十六歲名叫薩米的年輕人對媒體記者哽咽著說:希望生活在一個有公義和自由的社會,希望這樣的日子早一點到來。他被薩米的話深深感動:「這也是我的希望,我們的國家、種族、語言都不同,但在民主自由這一點,全世界的網民是沒有差別的。我非常希望中國能像埃及,做到用最小的代價,完成社會轉型。希望官方不要採取武力,與民間對話,民間自己也要理性對話。只有在更多對話的機制上,才能達成共識。」

獲得法國人權委員會二零一零年度人權獎的知名網絡人北風,天天看半島電視台,那些警察與民眾激烈對峙的畫面,民眾的堅持與警察的恪守底線,也時常看得他「鼻子酸酸」。他認為,埃及變革得以成功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埃及的現實政治本身存在空間:「不要忽視一點,他們是有政治的反對派的,他們是威權體制而不是極權。」作為長期用網絡工具推動公民社會建設和良性變革的踐行者,北風深信互聯網深度改造社會的力量,但在埃及變革的現實觀察裏,他卻一再強調,Facebook和Twitter的網絡作用「只是一方面,不是全部」。

流亡海外的學者何清漣認為,在突尼斯革命後,埃及互聯網世界裏喊出的「現在該輪到埃及了」並非即興之作,而是籌備多年。「搞亂舊世界容易,重建新世界卻非常困難」,她撰文指出,「這次埃及革命顯然是有組織準備的,合法的非法的都有」。

知名學者、美國加州聖瑪利學院英文系教授徐賁也指出:「專制制度的崩潰並不是從『叛民』上街的那一刻開始的,在出現『叛民』和有『叛民』上街之前,專制就已經因為它的腐敗、暴力、不公正、非正義而金玉其外、敗絮其內了。」他指出,警察統治曾使埃及變成一個因恐懼而沉默無聲的國家,穆巴拉克的家族和親信掌握著國家的經濟命脈。「穆巴拉克有一張很少有笑容的撲克牌面孔,和這樣少有表情的面孔般配的是一個越來越沉悶的國家,有思想的埃及人流亡國外,老一輩的大作家們要麼已經死了,要麼快要死了,而再也沒有年輕人去繼承他們。整個社會瀰漫著一種末世的犬儒主義,一種以為再也不可能擺脫專制『永劫』的絕望感。」

徐賁說,在突尼斯和埃及的「動亂」爆發以前,兩個國家的專制似乎都已經是「鐵幕」了,「把坦克開上大街和廣場,就一定能夠保證專制維穩,這似乎已經成為一個屢試不爽的鐵律」,但是,「埃及百分之七十五的高級軍官都是穆巴拉克親自提拔的,在關鍵的時刻,他們並沒有全力,更不要說捨命去捍衛穆巴拉克。雖然坦克開上了廣場,但是軍人並沒有對人民開槍。這是埃及革命能夠這麼快成功的一個主要原因」。

中國應該看向何方

一個誰也不開口說出來的問題是:埃及可以,中國為什麼不行?

就讀哥倫比亞大學的中國學生孔靈犀打破了沉默,他的一篇博文《燃燒中國青年的埃及夢》在網絡世界快速流傳。中國的變革,沒有反對派行不行?中國年輕人拜金而無權利訴求行不行?變革了會不會混亂到失控?會不會開槍流血?四個大問題,這名年輕人用自己的見解一一回答:「中國統治階級內部思想分裂早已形成,百姓再次風起雲湧時,中國的行政、軍隊、警察、司法等體系將會各自重新評估自己的位置,做出最大化自己利益的選擇,並會在與包括民間在內的各個勢力的互動中形成新的格局。」

許多人認為孔靈犀過於樂觀,但他堅定地說,這是他們這一代人的努力方向:「我們整整一代人的成功,將取決於我們今後是否能夠把撕裂的社會重新彌補好,撫平國家的創傷,並構建一個散發著創造活力的中國。」

相較於冉雲飛等七零後一代的普遍謹慎,八零後的樂觀激情或者自顧不暇,陽光衛視的董事長陳平身為五零後一代,卻覺得一個越來越清晰的未來正在呈現,勢不可擋。

陳平認為,從突尼斯的茉莉花革命,到埃及的十八天變革,到現在已蔓延到也門、約旦、利亞、阿曼等國的抗議浪潮和民主化訴求,已經預示著全球第四次民主化浪潮的到來。

「這一次民主化浪潮與此前任何一次不同的,在於這是建立在一個更加扁平化的信息結構上的公民革命」,陳平稱它為「公民社會的革命」,在他看來,今天在埃及發生的一切並不是偶然,和此前的全球金融危機、維基解密事件,乃至經濟全球化,有一條隱秘的歷史暗線在背後,即建基於互聯網的信息革命。「在反君主、反黨閥之後,信息革命為整個世界進一步的變革奠定了基礎。當人們在信息面前不具備平等的條件時,你去追求一個更平等的社會,那是烏托邦。但當社會在信息對稱上走到這一步,變革已經是水到渠成,任何人也擋不住,這甚至包括了現在已經成熟的民主國家,比如維基解密事件對歐美國家的衝擊。但一定會最先表現在經濟發展相對落後、社會不平等比較嚴重、在經濟全球化中又加重了這種不平等的地區,比如埃及。埃及革命是信息革命在社會的組織方式上開始發揮作用了。」

陳平認為,這是一次世界性的公民革命,而他堅信中國不會錯過。「互聯網已經成為中國的生存條件,不僅對於被統治者,也對於統治者而言。互聯網打破了信息不對稱,也改變了相應的一切組織以及知識結構。」但他也認為,中國的變革,會比中東地區有更強烈的陣痛,他形容中國的政治結構是在前三次民主化浪潮裏未完成的「政治僵屍」形態,「只是在這三十年,在不平等的、跛足的經濟全球化裏獲得了營養,讓它表現得像個巨人」。

無論如何,從街頭政治走向穩定的民主,前路漫漫,但是當專制的代價壓倒其帶來的「秩序」利益時,尤其當深入世界每一個角落的互聯網,已經盡可能打破各種信息藩籬的時候,就如同利亞總統阿薩德所言,「中東革命像一種傳染病」,民主變革也終將到來。

在這一時刻,網絡世界上,有這樣一場對話發生在相隔萬里的中國人之間:

親歷過天安門事件的學生問:「老師好,沒去埃及?」當年的老師說:「當年是我帶你上廣場,如今我老了,身體也不行了。埃及就不去了,等你哪天扶我上廣場。」■

亞洲週刊

《127小时[BD版本][中英双字幕]》剧情介绍 127 heures (2010) - AlloCiné

127 heures 1.bmp-1

《127小时[BD版本][中英双字幕]》剧情介绍

该片以著名登山者艾朗·罗斯顿(Aron Ralston)的真实故事为题材。艾朗·罗斯顿在2003年5月峡谷探险时遇到意外,右臂被夹在石缝中无法动弹,他只好借由身体的力量靠在峡谷岩壁上,这样支撑了5天之后,他突然想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办法,用小刀割断自己的手臂,并且成功的拯救了自己。2004年,罗斯顿出版了回忆录《在岩石与险境间》,详尽叙述了这段惊心动魄的经历。

127 heures

Date de sortie cinéma : 23 février 2011

Réalisé par Danny Boyle

Avec James Franco, Amber Tamblyn, Kate Mara, plus

Titre original : 127 Hours

Avertissement : des scènes, des propos ou des images peuvent heurter la sensibilité des spectateurs

Long-métrage américain , britannique . Genre : Drame , Thriller , Aventure , Biopic

Durée : 01h34min Année de production : 2010

Distributeur : Pathé Distribution

Synopsis : Le 26 avril 2003, Aron Ralston, jeune homme de vingt-sept ans, se met en route pour une randonnée dans les gorges de l’Utah.

Il est seul et n’a prévenu personne de son excursion. Alpiniste expérimenté, il collectionne les plus beaux sommets de la région.

Pourtant, au fin fond d’un canyon reculé, l’impensable survient : au-dessus de lui un rocher se détache et emprisonne son bras dans le mur de rocaille. Le voilà pris au piège, menacé de déshydratation et d’hypothermie, en proie à des hallucinations…

Il parle à son ex petite amie, sa famille, et se demande si les deux filles qu’il a rencontrées dans le canyon juste avant son accident seront les dernières.

Cinq jours plus tard, comprenant que les secours n’arriveront pas, il va devoir prendre la plus grave décision de son existence...

127 heures (2010) - AlloCiné

全国各大城市租房价格全线上涨--社会--人民网

 

全国各大城市租房价格全线上涨

2011年02月20日17:34 来源:《羊城晚报》 手机看新闻

2009年9月,广州这样的房租价格已再难重现 (资料图片,黎湛均摄)

  羊城晚报记者 赵燕华

  “调控天天来,房价不跌,房租却猛涨;房价高了可以暂时不买房,但是房租疯涨,就只能让刚毕业的大学生和不少困难群体陷于被动的生活了。”春节后回到广州忙着看楼租房的湖南妹子小杨无奈地说,现在高房价问题似乎正在向高房租方向演进。

  的确,本周早些时候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显示,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6.8%,尤其是住房租金价格上涨了7.1%,以数据证实了去年底以来全国各地房租上涨明显的趋势。

  有网友留言说:“稳定房租也是民生,这次楼市调控能否走出历史怪圈,在稳定房价的同时避免房租的非理性上涨?”

  北京

  节后租房比节前难

  房东计划二次涨价

  很多人不能买房了,就会转向租赁市场

  春节之后,大批白领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回流,使得一线城市住宅租赁市场进入旺季。而受新的“国八条”以及各地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出台等的影响,从去年年底开始掀起的租金涨价潮,在春节后迅速放大。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房屋的租金持续上涨,很多待租房在开年后更刷新了年前的出租价格,从住房到商铺再到办公楼,涨声一片,租金大约都上涨了10%左右不等。

  上海

  节后租房比节前难

  幅度将赶超1月,普遍预期上涨10%左右

  元宵节前夕,在各方的聚焦中,“京十五条”在兔年的北京楼市放了一个大炮仗。纳税满5年以上的外地人才能买房的规定,显然为节后租房高峰再来了个“火上浇油”。受政策影响,不少人转买为租,客观上增加了不少租房需求,表现在租金上,则是房租呈上扬趋势。

  来自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的网签数据显示,2月上半月北京全市租金均价为2965元/月/套,与1月上半月2811元/月/套相比,上涨了5.48%,与去年2月同期的2608元/月/套相比,大幅上涨了13.69%。

  “京十五条”落地后,房主预期不断升高,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节后新增房源平均报价达3467元/月,相比节前上涨14%左右。同时据链家地产门店反映,一些房主到门店登记房源的时候,都会有意识地提高其房租的报价,而且在三方商议的过程中,房租的议价空间也越变越小。

  “春节后租房比春节前难多了。”在中关村上班的李先生告诉羊城晚报记者,他在年前就开始在公司附近找房,但是中关村周边是海淀的学区房,一居室价格就高达到3500元-4500元/月,看了几户都觉得租金偏高,打算年后再说。可是春节后,租房形势更加严峻,节前可以一次看两三套,节后可选择的房源更少,李先生害怕租金再往上涨,退而求其次,租下了一个条件稍差的一居室。

  “很多人不能买房了,就会转向租赁市场。”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表示,北京的限购细则,在打击了外地人在京投机炒房行为的同时,对真正在北京工作、切实需要买房但纳税未满五年的外地人也是提高了门槛。这部分购房人群只能延迟购房计划,暂时转向租赁市场,等待纳税满五年后再出手买房。胡景晖说,租赁市场需求的增加,将给今年房屋租金的上涨带来一定推动力。

  房东计划二次涨价

  “受新‘国八条’、房产税影响,节后二手住宅买卖交易的萎缩幅度大于租赁市场,加上部分市民转投租赁市场,因此租赁交易占整个二手房租售套数的比重由节前的40%不到攀升至70%。”21世纪不动产上海区域市场中心分析师罗寅申表示,随着节后租赁需求的陆续释放,预计接下来的3到4个月内,租赁市场的相对活跃状态将得以延续。

  据21世纪不动产上海区域市场中心对16个板块的标杆楼盘监测,发现目前六至七成房源租金上涨了5%-10%。浦东北蔡板块的锦绣华城,全装修92平方米中等户型和140平方米大户型,月租金在1月中旬已分别涨至3700元/月与5000元/月左右,而去年12月初,上述房源月租金还分别只是3500元和4750元,一个多月涨幅就达到了5.71%和5.26%;普陀长寿板块的中远两湾城62平方米户型的租金,也从去年12月初的3800元/月涨至今年2月的4200元/月,涨幅达到10.53%。

  浦东金桥、浦东三林、宝山共富等板块的租金在1月份出现过5%的上涨之后,2月初至今因外省市租客节后返沪增多、租赁挂牌却并未有明显提高等情况以及租赁市场供需比例的失衡、政策实施后新增的税费转嫁等因素,使得部分房东开始计划二次上涨租金,且幅度将赶超1月,普遍预期上涨10%左右。

  中介经纪透露,近期因房东转嫁成本情绪高涨,宝山共富板块租金上涨明显,一房租金去年12月在1500-1700元/月之间,到了1月份后因政策预期出现小幅上涨,当时加价幅度多在100-200元/月。如今政策正式出台,房东对租金上涨的预期更为强烈,此次加价幅度更是达到200-300元/月。中介经纪分析称,上海版房产税目前只针对“新购”住宅,但未来也可能面向现已持有的房屋,一些房东对未来房屋持有成本产生上升预期,并在房屋再次挂牌出租时加价以摊平成本。

  广州

  中小户型涨幅最大

  官方首度公布,1月住宅月租均价21元/m2

  据搜房广州租房网数据显示,去年12月广州租赁市场已经开始回暖,并在随后的一个月内持续升温。不少租房者一改往年在春节后换租房屋的习惯,而是选在节前半个月到一个月换租,这使得广州1月份租金均价一度飙升到2530元/月,几近去年全年最高。

  搜房数据还显示,目前最受网友关注的租房区域仍是天河区,占网友搜索总量的34.64%,其次是海珠区和白云区,适合上班族租客的一居室依然抢手,搜索量高达47.8%,占居室类搜索总量的近一半。

  网易地产的数据也显示,去年同期,越秀区农林下路、环市东路、中山一路一带及天河区天河北、天河南、龙口至石牌、珠江新城一带区域,一房一厅带家电的租金一般在3000元左右,但今年这些备受青睐的小户型电梯楼在春节过后短短一个多星期内,租金就大幅上调了将近20%,而且盘源还比较紧张。

  2月16日,广州市国土房管局首次公布了月度官方房屋租赁价。今年1月,全市普通商品住宅的月租均价为21元/平方米,其中租金最高的是天河区,达到40元/平方米,其次是越秀区,平均租金30元/平方米。

  满堂红高级研究主任肖文晓透露,以天河为例,节后租赁市场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幅普遍在10%-15%之间,特别是一房、二房的中小户型,因为最受租客欢迎,涨幅也更为明显。而纵观全市行情,天河区租金的涨幅最大,两大CBD均在这一区域,租房需求最为旺盛,租金想不上涨都难。

  深圳

  一月租金已创新高

  福田新洲很多单房租金已接近3000元/月

  随着来深务工人员陆续回深,深圳租房需求正在上升,年度首个租房高峰期也随之到来,但对外放租的房源则较为稳定,形成了暂时性的供需矛盾,部分业主因此开始提高租金。而根据地产中介的统计数据,深圳今年1月租金水平已经创下了新高,全市平均租金达42.54元/平方米。

  市民彭小姐春节后回深的第一件事就是租房,在看了一圈后,最终选择了位于福田区委附近的一个一房一厅套间,租金2800元/月:“租金便宜的房子越来越少了,尤其是一房一厅的,除了老旧小区,福田新洲附近很多单房的租金都接近3000元/月了。”

  杭州

  房租上涨网友诉苦

  春节后月租“涨一二百元的房子有很多”

  在杭州,不少网友在论坛上大吐“苦水”,抱怨春节后房租有了明显上涨。一位想在城西租房的网友说,古荡一些4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租金“涨了200元到300元”,涨幅已然超过10%。

  杭城部分二手房中介公司表示,杭城房屋租赁市场确实已在节后迎来回暖期,租金有所上涨,月租“涨一二百的房子有很多”。

  另据盛世管家内部资料显示,截至2月15日,杭州房屋平均月租金为2500元每套,较之1月份的2400元上涨了约4%。

(责任编辑:崔东)

全国各大城市租房价格全线上涨--社会--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