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5日星期一

蘋果日報- 多面才子冷面笑匠 - 蔣芸



多面才子冷面笑匠 - 蔣芸

李純恩描寫了張堅庭在廣州的一次車禍,也許是為了配合張的喜劇風格吧。這一段東北人與廣東人的交手,變成了不打不相識,反而交上了朋友,看得我哈哈大笑。 有史以來開平新會出才子,我的朋友也佔了不少個,張堅庭是我最近才有緣識荊的小老弟,甫見面已是不同凡響,話說這一張曾在大小銀螢幕出現的公眾面孔;一進來一叠聲叫熄去電燈,只要五分鐘,他說。放映起他新近拍攝的紀錄片來, 開宗明義講「什麼是友誼」,以一個連膺幾屆最佳編劇的且是位名導,這五分鐘真是牛刀小試,賞心悅目清新逼人,看得我燈亮起時還意猶未盡,喃喃說了一句: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當時還不知道他幾天前才在廣州遇車禍這一段古呢。


記憶猶新的是五六年前吧,選特首雖不中但公開站在台上表現令人耳目一新的梁家傑,無論談吐答辯皆如是,原來背後有高人指點,此人正是表錯七日情的張導。


幸福的男人幾乎都有相同的一張臉孔及某一種風格,在張堅庭身上你看得到的是:明快、直接、幽默、搞笑,三兩下手勢,什麼都迎刃而解,就拿李純恩描寫的那一次意外吧,若是換了另一個人,也許不是可以就喜劇收場吧。世事那能如此雲淡風輕?像他拍的那五分鐘紀錄片,是做義工,不是捐給與電影電視有關的什麼協會,而是為菲律賓災民盡一份心, 他分毫不取。


那片尾的嘜頭竟然出現女主人偉茵任企業發展總裁的中電Logo, 能導能編能演的多面手才子, 那晚我見到的是冷面笑匠的本色不虛, 真的有他在滿佈笑點。



发自我的 iPad

蘋果日報- 誰能漂亮到最後? - 高慧然



誰能漂亮到最後? - 高慧然

網絡上流傳兩張美女相片,一張是學生妹范徐麗泰,另一張是16歲的夏蕙BB。看過這兩位年輕時的相片,便知道如今三色台的當家花旦及選美三甲有多麼好運,不必跟她們生在同一個時代。


學生妹范徐麗泰面容清秀、五官標緻、氣質脫俗,唯一可挑剔的是雙眼不太有神。大約當年的她仍未找到人生目標,略有些茫然吧。以後的范太走了一條甚麼樣的路,成為一個怎麼樣的人,大家都看到了。於是格外唏噓。相由心生,一個人的心,決定了外貌的改變。有些人五官明明長得平庸,但仁慈大度,是非黑白分明,樣貌便端莊順眼,眼神堅定而柔和,一望而知值得信賴,是所謂的「好人好貌」。


16歲的黃夏蕙,真的對得起「BB」這稱謂的,雙眼大而明亮,純真無邪,對世界充滿好奇。煞是可愛!黃夏蕙80歲了,由夏蕙姨姨變身夏蕙BB,放下美人身段,活出真性情,娛樂大眾,廣為網民接受,是人生另一階段之美麗蛻變。


林肯說過,每個人必須對自己四十歲之後的樣貌負責任。四十歲後,價值觀和人生大方向基本上不再改變,曾經有過的經歷或化作風霜刻在臉上,或化作柔和的春風不經意掃拂在所經之處。18無醜婦,年輕時絕大多數女人都漂亮,但,誰能漂亮到最後呢?這是造化了。



发自我的 iPad

蘋果日報- 曬知識鹹魚的人 - 嚴浩



曬知識鹹魚的人 - 嚴浩

自從《半畝田》介紹椰子油的好處之後,椰子油以火箭速度佔領香港,在這之前,大部分人連椰子油長甚麼樣子都不知道,椰子油在夏天與冬天長得不一樣也不知道,在甚麼地方買更不知道,包括我自己,以為除非自己做就無處買。現在過了一年多,椰子油成了很多人的生活必需品,餐桌上、廚房中有它,藥櫥裏、化妝箱當中也有它,但是,還是有一部分人堅持椰子油是不健康的油,罪名是「屬於飽和脂肪酸」。


陳立川先生是台灣的一位博士,我在搜索關於椰子油的資料時發現了他的網站,這位獲得美國肯塔基大學毒理學博士學位的先生說:「內子與我食用椰子油的時間有十年以上。過去對椰子油的負面評價是因為過去的研究使用了氫化過的椰子油飼養動物,動物於是患上心血管疾病,這是錯誤的科學研究產生的偏頗意見。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三十多年來認為最安全、無膽固醇的人造奶油(反式脂肪),現在被證實是最醜惡的油,頓時反式脂肪變成人見人打的過街老鼠,可是大家都忘了這個黑心油是當初被學院派科學家極力護航的『安全食品』。」


要尊重科學,也要不斷地更新科學知識,要知道:每一個時期的科學只能達到當下的高度,隨着新知識的發現,科學本身也在不斷自我否定、不斷自我更新。一個強調科學的人如果連這一點自我要求都做不到,也就不要把過時的知識當鹹魚一樣在太陽底下曬了,這種人每一次閉上眼睛否定一個新的科學知識,就誤導和耽誤了一群人的健康。



发自我的 iPad

蘋果日報- 未來可以樂觀 - 陶傑



未來可以樂觀 - 陶傑

中國遊客在世界,行為粗野,招人厭惡,已經成為常態,不再值得報道。

中國的胡溫習李政府,也知道民族形象舉世惡劣,發佈中國遊客出外旅遊指引。但中國人在大陸受壓抑,出得自由世界,都像脫了繩子的野猴,「黨和國家」的諄諄教誨,哪裏肯聽,在西方國家,喧嘩囂橫,繼續為國家丟人現眼。

如果要整治,一定有辦法,只要拿出對付法輪功的百分之一的鐵腕,譬如,每個旅行團,派駐一名便衣國安,紀錄團員之言行。凡在倫敦街頭吐痰、或在巴黎春天百貨的地板小便者,飛機一回抵北京,便衣向機場公安打個眼色,公安多名馬上撲上來,一頓拳打腳踢的暴揍。全國厲行一個月,中國遊客在歐美,行為和聲浪,一定能與日本人比美。

習近平先生如果能勵行此一新政,對統治之下的刁民,用對付「公共知識份子」十分之一的力度嚴打之,習先生的國際地位,一定高於奧巴馬。

中國遊客白日亢奮,在酒店,夜間一條走廊,喜歡各自打開門,走來走去交談。原來是將農村的串門子,搬到外國城市,搞得人家五星酒店,三更半夜,像北京王府井的元宵燈會。

中國的領導人,從胡溫到習李,到外國訪問,行為都很拘謹,說話聲浪不大,但他們統治的人口,道德行為,與中共政治局常委的水準很不相稱。

當然,前景不一定悲觀。中國遊客暴劣粗野,皆五六十年代出生,毛澤東教出來的一代,當過紅衛兵,當年許多用皮帶抽打過老師和校長。他們今天上巴黎LV店,買不到手袋,沒有馬上用皮帶抽打女店員,已經有很大的文明進步。世界想得到一點清靜,只有等這一代的自由行消費客死光。

二十年後,今日讀清華北大,或在英美文明國家留學回來的一代長大了,覺得他們的父母討厭,那時中國人的形象就會在全世界慢慢改善的。

只是跟這一代的喧嘩動物,活在同一個時空,看開一點,怪自己上輩子作了孽,這一生,你自己檢點,慢慢還清了,就好。

发自我的 iPad

貝理雅在鄧文迪家過夜 梅鐸震怒與妻離婚 跟好友割席 | 蘋果日報 | 兩岸國際 | 20131125

 

貝理雅在鄧文迪家過夜
梅鐸震怒與妻離婚 跟好友割席

傳媒大亨梅鐸(Rupert Murdoch)與鄧文迪離婚,被指涉及「貝鄧有染」──英國前首相貝理雅(Tony Blair)與鄧文迪暗渡陳倉,最近有消息指貝、鄧曾不只一次在梅鐸物業內「過夜」,梅鐸卻毫不知情。據悉梅鐸與貝理雅的友誼已經決裂,貝理雅想致電解釋亦慘食檸檬。

倫敦的親梅鐸人士指梅鐸曾接到家傭通風報信,貝理雅與鄧文迪兩次在梅鐸不知情下,在加州卡梅爾谷的梅鐸物業「過夜」,兩人亦試過「多次碰面」,地點包括倫敦、紐約、以及梅鐸在洛杉磯的物業。

強調屬柏拉圖式關係

消息無透露貝、鄧有否發生不道德關係,但一直被蒙在鼓裏的梅鐸,得悉好友與妻子多番私下接觸時感到「震驚」,梅鐸向鄧文迪大興問罪後,覺得「她是有所隱瞞」。
梅鐸今年6月向紐約州最高法院入紙離婚時,說過婚姻「逾半年前已無可挽救」,巧合的是,家傭口中貝、鄧在加州秘密「過夜」的時間,正是今年4月以及去年10月的周末,與入紙離婚剛好相距逾半年。
「貝鄧有染」的說法曾在互聯網被熱議,貝理雅曾即時澄清,還強調兩人關係屬「柏拉圖式」。今次消息披露諸多細節,貝理雅朋友就批評惡心的故事是由梅鐸編造,並不真實,又強調貝、鄧「從無單獨共處,每次都有其他人在場」;梅鐸的朋友則不以為然,指梅鐸決不會無故離婚及與貝理雅絕交。據悉梅鐸自6月開始已與貝理雅不相往來,貝理雅曾聯絡梅鐸示好亦碰了一鼻子灰。
至於梅鐸與鄧文迪14年婚姻上周三已正式畫上句號。兩人在法院僅花6分鐘便達成離婚協議,鄧文迪獲得梅鐸在北京及曼哈頓第五大道的物業,梅鐸的傳媒王國運作不受影響。離開法院時梅鐸笑容滿面,鄧文迪則全程面黑。
英國《星期日郵報》/美聯社

貝理雅在鄧文迪家過夜 梅鐸震怒與妻離婚 跟好友割席 | 蘋果日報 | 兩岸國際 | 20131125

盡論中國: 胡錦濤新排名藏玄機 | 蘋果日報 | 兩岸國際 | 20131125

 

盡論中國:
胡錦濤新排名藏玄機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引爆的高層權力重組,似乎不只局限於現職領導人。中共前總書記胡錦濤(圖)近日排名的變化,可能藏有玄機,或顯示在兩山(劉雲山、王岐山)升高、克強(李克強)轉弱之外,江胡(江澤民、胡錦濤)消退也是習近平集權的效應之一。

排名首落在政治局委員後

胡錦濤近期三次「露面」,排名或定位都異於往常。先是國務委員楊潔篪在一個台灣問題研討會上,對中共歷代領導人作了不同界定:「以毛澤東同志、鄧小平同志、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和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胡錦濤被露面,但其地位未標上核心,「第四代領導集體」更被失蹤。
接着,十世班禪的秘書徐洪森出殯,官方稱表示哀悼的領導有「習近平、劉雲山、趙樂際、郭金龍、胡錦濤、朱鎔基、向巴平措」等。這是胡錦濤的排名首次落在政治局委員之後,而不是像以往排在現任政治局常委之後、政治局委員之前。
其後,官方傳媒報道,《胡錦濤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學習綱要》印發全軍。這本書由解放軍總政治部編寫,似乎是胡錦濤對軍隊留有影響力的表現,但官方強調出書「經習主席和中央軍委審定批准」,即胡前主席的活動要得到習主席的批准。
有待印證的是,江澤民、胡錦濤已多時未同榜排名,一旦證實兩人排名都改在現任政治局委員之後,則顯示他們已在三中全會上交出太上皇權杖。

盡論中國: 胡錦濤新排名藏玄機 | 蘋果日報 | 兩岸國際 | 20131125

廖偉芬 絕不窮得只剩錢 | 蘋果日報 | 副刊 | 飲食 | 20131125

 

廖偉芬 絕不窮得只剩錢

■用心經營咖啡室,Jennifer的成功,靠的是一份抱負。

廖偉芬(Jennifer),被認定的身份不外有三:廖創興家族後人、HABITU咖啡連鎖店創辦人、建築師。月前最新一輯的《窮富翁大作戰》,她還流露了為基層市民動真心、落淚的一面。不論在則師樓、在節目中、還是在咖啡室內,她都用心。窮富翁的咖啡,拒絕窮得只剩下錢,成功,靠的原來是一匙抱負。
記者:陳劭敏
攝影:林栢鈞、節目圖片由香港電台提供

一人舞台

生於銀行家族,Jennifer大學時代沒想當然的選修商科,而是負笈美國讀建築;她愛藝術,也愛邏輯,而建築正是結合兩者的一門學問。Jennifer在美國修讀的建築課程前衞,談概念、談未來,回流務實講回報的香港執業,落差很大。在則師樓待了一段日子,只感無力,碰巧沙士爆發,不少Project也告流產,她便在這時候選擇停下來,為自己另覓舞台。Jennifer也試過回家族幫忙,但生性愛自由的她,最後還是決定靠自己走出一條路。「媽咪不會跟我談市道,也沒介紹甚麼Uncle給我認識,當然也沒有特平租金,她認為要闖,就要靠自己摸索。」Jennifer母親廖湯慧靄旗下的紀惠集團,在港有大量商舖、寫字樓出租,The Coffee Academics的灣仔新店正是旗下物業。但愛女租店,租金沒打折頭,甚至比隔鄰店舖還要貴,頂多也是多給三個月免租期,把舞台留給Jennifer。

■在《窮富翁》節目末的工作坊,由參加者製作的木椅,將進行慈善拍賣。
■節目尾聲的「Upcycle工作坊」,把舊物、廢料重生成家具。
■入住劏房,Jennifer沒有太不習慣,笑言因為朝六晚十二的拍攝十分累人,還睡得很好!

Affordable Luxury

Jennifer在節目中說過,讀建築的,都有抱負:以空間改善生活;她開咖啡店,同樣有。「咖啡絕不只是一杯飲品,喝咖啡的時刻、感受,也是產品的一部份。」她從沒甚麼企業藍圖,她的咖啡店,只為人而設:「如果那個區不需要我們,我不會強行插旗的。因我是為該區度身訂做一家店。」若該區多設計公司,店內會是特設長枱,方便設計師看圖畫圖、腦震盪;若在商業區,就會多設卡位,提供私密空間傾生意。「我想我們在細節上花的心思,客人是感受到的。」
都說開咖啡店,不只賣咖啡,也賣空間。財爺說喝咖啡是中產嗜好,有人不敢苟同,上過《窮富翁》,感受過基層市民生活後,Jennifer大概會是反對的一群吧:「很多人在辦公時間來買咖啡,可能是為透一口氣、感受一下咖啡室氣氛,甚至等候的時間也是享受。他買的其實不只是一杯咖啡,還有一個自我感覺良好的Moment。」說穿了,就是一層中產糖衣,這層糖衣,她不想脫,也脫不了:「我不能強行把咖啡平民化,因為它本身就是一種Affordable Luxury。雖然價格入屋,但人們也會尊重它是一門藝術、一種生活態度。」

■Okinawa:附上一匙沖繩啡糖,杯邊同樣沾上啡糖,今年新推出產品。$48/a

淺炒留酸香

Jennifer最難忘的一杯咖啡,是兒時與父親在跑馬地喝的那杯,那是她人生中第一杯咖啡:「星期天到跑馬地喝咖啡是爸爸的傳統,當時我只能喝奶,直到七八歲,爸爸終讓我喝第一杯咖啡。從那杯起,我倆便開始把杯談天,堪如是一個長大了的象徵。」

■Drip-a-life:滴漏咖啡家用套裝,附濾紙及咖啡粉,在家中也可以輕鬆炮製手沖咖啡!$128/a
■玫瑰鮮奶咖啡:Jennifer經常參與產品設計,咖啡中的玫瑰、鮮奶等份量,都由她親自敲定。$45/b
■產自西雅圖的Slayer咖啡機,家族三代均以製作咖啡機為專業,質量十分之高。

■The Coffee Academics灣仔店的長桌根據「杯測高度」而製,天花吊燈可拉下,方便映照咖啡。

真的長大了,她喝遍全世界的咖啡,其中她最喜歡的,是澳洲與北歐的咖啡:「墨爾本咖啡室質素普遍高,而且每一所都各有特色,很有個性。」讓她一試難忘的,還有在挪威奧斯陸,由2004世界冠軍咖啡師Tim Wendelboe開設的同名咖啡室:「店內只有約五種咖啡,沒有座位。在那兒,咖啡是一門科學,沖泡一杯咖啡要15至20分鐘,過程一絲不苟。看過以後我才知道咖啡室原來可以是這樣子!」香港以至全球的咖啡圈,都由意大利咖啡主導,多是深度烘焙,強調咖啡醇厚風味,而北歐的咖啡圈,正改變着這個傳統:「咖啡豆本身都有它的天然酸味,深度烘焙就會剔走這份酸味。當大部份人也認為咖啡帶酸就是不好的時候,北歐則主張淺炒以保留它的原味。」這一份天然酸香,在The Coffee Academics餐牌上,以Jennifer名字命名的「JWF」,就可以嚐到。

■JWF:以Jennifer命名的咖啡,帶微酸,去年的咖啡評分中獲得93分之高。$98/a
■Manuka:咖啡配以新西蘭出產的天然蜜糖,為咖啡添上不一樣的甜。$48/a

■香蕉榛子脆糖千層蛋糕:二十層Crepe和香蕉、榛子層層交叠,豐富!$52/a
■鐵板朱古力布朗尼配香草雪糕:布朗尼和雪糕置於燒熱鐵板之上,再灑朱古力汁。$88/a

a. The Coffee Academics

(21541180)
灣仔莊士敦道35-45號

b. caffe HABITU

(21112977)
灣仔告士打道77-79號華比富通大廈地下2Ba號舖

廖偉芬 絕不窮得只剩錢 | 蘋果日報 | 副刊 | 飲食 | 20131125

Beautiful Life:80後百萬讀藍帶 由批薯開始 | 蘋果日報 | 副刊 | 飲食 | 20131125

Beautiful Life:Le Cordon Bleu

460

Le Cordon Bleu源於1578年,專為武士烹調盛宴的廚師會用藍絲帶綁上勳章,後被引申為出色廚師。法國藍帶學院於1895年在巴黎成立,分校現遍及12個國家如英澳日美加,提供酒店、餐旅管理、廚藝、葡萄酒等課程。

他們都是藍帶生

■名模Amanda S.(法國藍帶甜品文憑)
■荷李活女星Blake Lively(法國藍帶甜品課程)

密集班一個月有證書

想讀藍帶,又花唔起一年半載時間,可考慮東京分校的密集班,一般三個月的甜品證書課程(每周兩堂),可在一個月(每周四堂)完成;九個月甜品文憑,三個月就搞掂!
初級證書→中級證書→高級證書=文憑證書

學啲乜?

初級:麵糰、甜品、蛋糕、裝飾等基礎。
中級:鹹味糕點、麵包烘焙及朱古力、慕絲、焦糖和牛奶糖等製作技巧。
高級:朱古力的藝術、雕塑、慕絲蛋糕、各種拉糖技巧等。
(每年1、4、7、10月開課,甜品證書課程學費約5萬元起,文憑課程約16.6萬元。)

Beautiful Life:80後百萬讀藍帶 由批薯開始

■(Sze)80後,中六後到澳洲藍帶學院修讀國際酒店管理商學士課程、廚藝管理文憑及美食學碩士課程。

以前提起法國藍帶學院(Le Cordon Bleu),感覺總是遙不可及,但近年這股「藍」風在港越來越普及,除了分校遍及歐亞地區,更因應不同需求設長期短期證書等課程。藍帶畢業猶如名校生,世界通行。難怪有80後願意花過百萬元去澳洲藍帶學院,由證書讀到碩士。
記者:趙珮倩
攝影:楊錦文、林栢鈞(部份相片由被訪者提供)

荃灣有間Cafe叫Nova,開業不久已在Openrice紅起來。80後的Sze挾着藍帶畢業生之名開店做老闆,主打西菜。之前她從沒想過當廚師,「中六後到澳洲升學,因家人做裝修工程,本想讀設計,因貪玩學調酒即對飲食業產生興趣,於是報讀阿德萊德藍帶學院的國際酒店管理商學士課程。最開心是上品酒班,老師叫你呷一口就吐掉,但成班同學個個飲晒落肚!」全期兩年半學費約48萬元。

切薯仔大小有標準

因為藍帶學院才開始接觸烹飪,一煮就愛上。畢業後往悉尼藍帶學院進修廚藝管理文憑,一年三學期又花36萬。「初級班由批薯皮開始,(批皮都要學?)因要善用所有材料,如何批盡個薯仔也講技巧。切粒切絲切條也有大小標準要跟隨,因為大小不一會影響受熱的均勻程度,之後才學炮製傳統法式汁料、湯底等。中級班就教你不同法式烹調及擺碟學問,看完老師示範,就輪到自己做。到高級班就學出餐,如設計由頭盤到甜品的菜單。」還有一些特別班:菇菌班、雕花班甚至磨刀班,令學生得到更全面的知識。

■廚藝文憑考試作品法式煎雞(主菜)

朝四返工九點返學

Sze讀藍帶好像讀上癮,完成文憑又回阿德萊德修讀美食學碩士,一年半學費約24萬元。「我俾『美食學』三個字吸引,誰知跟烹調無直接關係,但也很好玩,老師會帶我們到各個酒莊、芝士工房等發掘美食、多方面思考等,主要是討論和寫Paper為主。」讀了五年藍帶,學費花過百萬,Sze感激父母全力支持,生活費則靠自己。「當地有公司替你搵工,我試過在酒店負責煮早餐,晨早四點返工,九點返學。」
背負藍帶聲名,返港後到法國餐廳及五星級酒店當廚師、甜品學徒,初入行也曾被揶揄,「有人會覺得你讀藍帶應該甚麼也懂,要求更高;又問讀完Master『做廚房為乜?』讀藍帶,我只當一張入場券,入到廚房都要靠努力。」

■Sze(右三)在悉尼讀廚藝文憑,戴高帽的是班主任。
■上堂時要一邊看示範一邊忙着做筆記。
■06年大學畢業於阿德萊德藍帶學院的國際酒店管理商學士課程。

Nova推介

■西班牙黑毛豬鞍配野生牛肝菌百里香汁$258
■63%法國黑朱古力火鍋$198/2人份

Nova

電話:21164018
地址:青山公路633號灣景花園地下

Beautiful Life:80後百萬讀藍帶 由批薯開始 | 蘋果日報 | 副刊 | 飲食 | 20131125

Beautiful Life:空少的甜品夢

554

■(Kyle)30多歲,中學畢業加入國泰當「空少」,08年到倫敦藍帶學院讀甜品文憑課程。

■同學來自世界各地,Kyle(左一)放學常相約去試菜。

做了空中服務員12年的Kyle,嚐遍世界各地美食,飛得越耐越嘴刁,夢想擁有自己的餐廳,08年辭職跑到倫敦藍帶學院讀甜品證書課程。「倫敦分校的甜品課程是法國以外師資最著名,如Chef Julie Walsh經常為英國皇室做甜品,皇太后100歲生日的蛋糕也由她負責。有次我做一個吉士醬,她試一口即說:『麵粉煮得唔夠透,味道好寡。』是我衰貪快……做甜品冇得呃,識食的一吃便知。」
甜品班分初中高班三個階段,九個月學費約20萬元,由各種麵糰的基礎製作學起,再學法國各節慶和傳統甜點如泡芙、馬卡龍等。最後是高級的裝飾藝術,如拉糖造型。「最難是畢業試要四小時內做五款不同甜品:一個糖雕塑、12件一模一樣的曲奇、四款軟心朱古力、兩件自由創作的甜品、傳統法式牛油麵包。」學藝之餘,最開心是認識到一班志同道合的同學,「課餘大家會開Party,弄不同食物互相交流。」
Kyle經導師引薦,有機會到倫敦的Ritz Carlton實習三個月,「讀藍帶最大得着是能打好基礎,有助日後餐飲業的發展。」Kyle數月前在蘇豪區開了一間專售靚海鮮的小店,稍後更會推出自家法式甜品。」

Petite Oyster

電話:25490808
地址:上環蘇豪西街44號地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