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生意眼
香港的太平清醮日,一旦淪為一個旅遊「景點」,一切就變成一盤低俗的商業生意,文化就是被你自己一點點扼殺掉的。
華文所稱的「旅遊景點」,都有「打造」的成份,「太平清醮」幾百年,本來好端端,無所謂「打造」不「打造」。缺乏歷史人文修養的現代人,包括官僚,伸一隻手進來「打造」,太平清醮就不是原來的太平清醮──「打造」出來的「太平清醮」,跟打造出來的水鄉周莊,打造出來的秦淮河夫子廟、少林寺、八達嶺長城,以及即將「打造」完成的新拉薩,都不是原來那回事:以「發展旅遊」為經,以「開創商機」為緯,一個本來有三千年文化的古國,「革命」毀了一大半,「打造」又報銷了剩餘,到處是簇新的「發展成果」、「建設工程」,其實是俗艷的廢墟。
香港經「打造」的「太平清醮」:搶包山要吊安全帶,包子換成塑膠,給什麼「遊客」看?香港的旅遊業只剩大陸的自由行,六七十年代的歐美日本遊客幾近絕跡,從中國來的遊客,不必來香港看一幫人怎樣爬上棚架子哄搶食物,他們自己從酒店的自助餐到LV店的購物,論哄搶,他們比長洲一年一度的幾個包山健兒更有心得。
至於「飄色」,幾個小孩站在高蹺子上遊街,大陸中國人看卡車押載去刑場的人犯,也看得太多,遊街有什麼好看?
「西方先進國家」的旅遊文化,是歷史累積下來給自己玩賞的,不必為外來的人刻意「打造」,譬如西班牙的鬥牛,鬥給西班牙人自己看,鬥牛士不會「與時俱進」,「人命安全第一」,戴上頭盔,也不會因為中國遊客來多了,響應市場,牛鬥完了,即場屠宰給中國遊客BBQ,牛鞭割下來,就地競投,讓一個很牛B的中國旅客用三萬歐羅買過來,血淋淋提着,手舉V字,當場拍照留念的,對不?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