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6日星期三

壹週刊 - 1234 - NEXT 3.0 升呢全片幅

 

CLOSE-UP

升呢全片幅

Sony早兩個星期前公布全片幅( Full Frame, FF)換鏡細機α 7及α 7R,機身細細,售價又只需萬幾蚊,正式將專業相機平民化。
不過,究竟點解要升 FF?並非單單同影像質素大幅提升有關,升級 FF仲可以玩舊鏡玩得更盡,何況話自己用緊 FF機,當真威好多。

  • 升呢全片幅
Reason 1:易攞威

拎部 Leica、 Sony RX1R、α 7R等輕巧全片幅相機出來,不單相機感覺專業及矜貴,話用 FF機影出來,求其影都大把人盲目讚好。
今次專登夾埋模特兒 Inez,測試 Facebook朋友反應。先叫 Inez在 Facebook出張拎住部全片幅 DC機仔 Sony RX1R的自拍相,再在評語寫下「有新相機玩,即時變 pro」,然後再 upload其他利用 DC機仔 Sony RX100 II(一吋大感光元件)影的相,誤導網友以為全部相都用 FF機影。
不出所料,好快已經有七十幾個 Like, Inez都話好驚訝,「平時 post手機相,擺幾個禮拜都係得四、五十個 Like,而家未夠一日已經有七十個,好搞笑。」當中更有不少正面評語,例如:「本身個人已經靚,用埋靚機影,屈機咗啲……」、「 wow…… RX1R」以及「 2.0光圈的威力」等,但其實輯相只是用 DC機仔影,證明大把人根本是 buy全片幅多過識分辨質素。

何謂 Full Frame片幅

「片幅」原指傳統菲林的尺寸(例如 135菲林及 120菲林),當相機數碼化後,則被用來作量度感光元件( CMOS或 CCD)的大小。
面積愈大的感光元件,製作難度較高,成本亦相對較貴,因此在數碼化初期,相機品牌均採用面積較 135菲林細的感光元件來製作,以壓低相機的售價。當中最多品牌使用 APS-C面積感光元件,不過,雖統稱為 APS-C,但各品牌的感光元件亦有些微差異,例如 Sony為 23.5× 15.6mm、 Nikon為 23.2× 15.4mm及 Canon為 22.3× 14.9mm。
隨着技術進步,大面積的感光元件成本大大降低,當中面積為 36× 24mm的感光元件,由於感光面最接近傳統 135菲林,故被稱為「全片幅」。不少攝影發燒友都話,全片幅拍攝出來的影像,在剪裁同透視感上,最似傳統菲林機。

影像剪裁

全片幅的實際焦距廣闊,影像可以更廣闊;若相同位置用 APS-C相機及同一支鏡,就會裁走一大截。
Sonyα 7R( 35mm、 F5.6、 1/250s、 ISO250)

全片幅感光元件最大好處,是可以用盡鏡頭焦距,即 24mm鏡頭套用在全片幅機上,實際焦距仍是 24mm。相反, APS-C因感光元件尺寸較細,只能用到鏡頭中心部分成像,在同一焦距下,拍攝出來的影像有如從全片幅剪裁出來一樣,取景範圍變得狹窄,影像就有「 zoom遠」般的效果。若要影到同一範圍,就要企後一段距離。反映在鏡頭實際焦距上,差別就更大,舉個例, Nikon的焦距換算率約為 1.5倍,一支焦距 24mm的鏡頭套在 Nikon的 APS-C的相機上,拍攝焦距就會變成實際約 36mm。

透視感

雖則話,用 APS-C相機,企後兩步都可以影番全片幅同等的焦距,只不過,因拍攝位置及所用的焦距有異,影像的可視角度及透視感亦會有好大分別。簡單而言,一支 24mm鏡頭的可視角度為 84度,運用在全片幅機上,拍攝的背景相對地較闊,透視感更深更遠。相反,若同一支鏡套用在 APS-C機上,相片受感光元件的剪裁限制,焦距最多只得 36mm,可視角度則為 64度,取景角度收窄,背景少得多,壓迫感較強烈。

試相: Full Frame
拍攝距離同模特兒相當接近,拍攝角度亦相對更闊,背景的空間感更大。
Canon EOS 6D( 24mm、 F5.6、 1/250s、 ISO 800)

試相: APS-C
同樣的鏡頭,需要企後兩步先可以拍攝出同全片幅構圖相近的影像,不過由於可視角度較窄,背景柱群有如被壓縮在一個狹窄的空間。
Canon EOS 7D( 38.4mm、 F5.6、 1/250s、 ISO 800)

Reason 2:求質素

容易搶 Like之餘, FF相機的影相質素當然好過 APS-C或換鏡細機多多聲;不過,質素上面如何提高,未必人人清楚箇中原因。
只知質素好,好難成為升級相機理由,搵來專業攝影師 Kenneth講解升級玩 FF相機各種好處。

Kenneth  27歲

Profile
Photoblog.hk創辦人之一,同時亦有從事廣告、結婚、人像硬照拍攝工作,影相年資超過十年,現時主要使用 Nikon D800相機開工。

更易淺景深

試相: Full Frame
FF相機影人像,能夠有更淺景深,容易達到前清後矇的效果。( 1/1600s、 F2.8、 ISO 200)

最明顯:人像攝影、產品攝影
講到由 APS-C轉玩 FF,好多人都聽過會更易做到淺景深效果,但實際原理就未必個個知。 Kenneth話同鏡頭焦距有關,「用長鏡(焦距 80mm或以上)影人像,最容易影到『前清後矇』嘅淺景深效果;但 APS-C感光元件面積細,同一焦距下取景較窄影唔番,舉例 FF相機用 90mm焦距影,如果要喺同一位置影番相近構圖, Nikon嘅 APS-C相機就要換支 60mm鏡頭先影到,變相由長鏡變成接近標準鏡去影,後景自然唔夠朦,主體自然冇咁出。」

試相: APS-C
APS-C相機由於要用較短焦距鏡頭先影到近似構圖,所以散景不及 FF相機明顯,相比之下模特兒亦不夠突出。( 1/1600s、 F2.8、 ISO 200)

「其實轉玩 FF,除了相片細緻度提高之外,易達到淺景深、雜訊控制得好都係主要原因,不過更重要係好多相機品牌推出嘅專業靚鏡,都主打 FF相機,雖然 APS-C都可以用到,但始終發揮唔到支鏡 100%威力。」
除了用到靚鏡有助影靚相,另一個轉玩 FF的原因同觀景器有關,「好多時用觀景器構圖,而 DSLR的觀景器大細同感光元件成正比,即係感光元件愈大,觀景器就愈大,所以轉用 FF,構圖都舒服好多,手動對焦睇得更加清楚,唔使怕睇到眼矇。」

細節更多

最明顯:光差大環境、背光位置
另一個影像質素升呢理由, Kenneth話同動態範圍有關,「動態範圍係指相機感光元件感應最光同最暗嘅範圍,只要超出呢個範圍,就會變成全黑或全白。由於 FF相機嘅感光元件比 APS-C相機大,假設拍攝像素一樣, FF上每個感光點可以做到較大,同時排列空間亦可以做到較疏,影相時吸到較多數據,光暗變化就可以還原得更仔細,即使喺背光位影相,亦可以睇到更多漸變細節,唔會得全白同全黑。」

試相: Full Frame
動態範圍夠高,就算背光下建築物的暗位都睇到更加多細節。( 1/1000s、 F8、 ISO 400)

試相: APS-C
相比之下, APS-C相機影同一建築物,暗位細節明顯較少。( 1/1000s、 F8、 ISO 400)

facebook

只要在 Facebook以「 NEXT 3.0」為關鍵詞搜尋,或以手機的「 QR code」 app掃描,就可以睇到更多新聞同產品情報。

少雜訊

最明顯:夜景、室內低光攝影
用高 ISO影相,會令感光元件過熱,從而干擾感光點記錄數據,以至出現雜訊。雖然可以靠相機內置軟件修復,但始終不及靠硬件減低雜訊可靠。「用軟件減雜訊唔係唔得,但軟件只係分析雜訊附近嘅影像數據,再推算及填上類似顏色,所以唔會保留到影像細節;相反用 FF感光元件嘅感光點排列較疏,可以減少感光點過熱情況,自然比 APS-C感光元件優勝。」

試相: Full Frame
感光元件夠大,雜訊控制明顯較好,就算用 ISO 6400,影像仍好細緻。
( 1/160s、 F4.5、 ISO 6400)

試相: APS-C
感光元件細,控制雜訊能力都較差, ISO 6400已有明顯粗粒,暗位雜訊更加明顯。( 1/160s、 F4.5、 ISO 6400)

鏡頭要求低

最明顯:風景、背光相片
貴鏡同平鏡其中一個最大分別,是平價的鏡片或鍍膜較差,無法修正光線經主體邊緣折射出來的紫色光線,以致出來的影像出現紫邊問題。既然用 FF相機可以影出細節,變相等於放大缺陷,所以普遍認為玩 FF相機一定要用貴鏡,使費極高;不過, Kenneth話實情剛好相反,「由於 APS-C上嘅感光點密集,當紫光照入去嗰陣,有機會俾較多感光點記錄到,出嚟就好明顯。相反 FF上可能只得一、兩個感光點記錄到紫光,睇落自然冇咁礙眼,所以就算 FF相機用入門級或中級鏡頭,質素都唔會太差。」

試相: Full Frame
同樣用入門鏡頭影, FF相機的相只睇到小量紫邊。( 1/160s、 F4、 ISO 400)

試相: APS-C
用 APS-C相機影,紫邊情況相當嚴重,就算未放大相片,都清晰可見。
( 1/160s、 F4、 ISO 400)

Reason 3:全片平減

價錢平,令 Sonyα 7成為近期話題機。

以往問人點解無玩全片幅相機,同早兩集《窮富翁大作戰》闊太問窮媽媽點解無煮菠菜俾小朋友食一樣,一個字:貴!近年價錢終於回落,幾萬蚊變萬幾蚊,未至於變成「窮人恩物」,至少合理入到手。

平到盡 Sonyα 7

接近 NEX細機體積,用上 2400萬像素全片幅 CMOS,淨機價萬二蚊有找,以全片幅換鏡相機計,無可再平;不過有陰濕位,新機採用新 E mount( FE系列),所有 NEX用戶的舊 E mount鏡插落新機,就不能用盡全片幅 CMOS的感光範圍,影像會出現黑角,即是換機要換埋鏡,預 budget時要計清楚。

規格

感光元件: 2430萬像素 CMOS( 35.8× 23.9mm)
屏幕: 3吋 92.1萬像素 LCD
快門: 1/8000至 30秒
ISO: 100至 25600
儲存媒體: MS XC-HG Duo、 SDXC(最高 64GB)
連接介面: Wi-Fi、 NFC、 HDMI、 microUSB
體積/重量: 126.9/ 94.4/ 48.2mm/ 474g
售價:淨機身•$11,990/連 28-70mm鏡頭•$14,490
網址: http://www.sony.com.hk

等新機 Canon EOS 6D

作為首部內置 Wi-Fi及 GPS的全片幅單反,賣點其實夠,如果整靚規格再出新機,依然有市場。

剛推出時, 6D的確是全片幅「上車盤」:又輕又平,而且毫不吝嗇將 5D Mark III先有的 HDR及多重曝光等功能移植,仲玩埋 Wi-Fi無線過相同埋 GPS,無得輸!可惜推出接近一年,規格俾對手追過,雖然先後減價兩次,價格依然未夠 Sony進取,又未有聲氣今年有後繼機,捱打。

規格

感光元件: 2020萬像素 CMOS( 35.8× 23.9mm)
屏幕: 3吋 104萬像素 LCD
快門: 1/4000至 30秒
ISO: 100至 102400
儲存媒體: SDXC(最高 64GB)
連接介面: Wi-Fi、 GPS、 HDMI、 USB
體積/重量: 144.5/ 110.5/ 71.2mm/ 680g
售價:淨機身•$13,980/連 EF 24-105mm f/4L IS USM鏡頭•$19,580
網址: http://www.canon.com.hk

小改版 Nikon D610

出新機又不諗計偷輕部機,未夠誠意。

醒過 Canon,識得將去年的 D600缺點改善出新機,連拍速度由 5.5fps加快至 6fps,而且解決了上一代白平衡的偏色問題,再加入防塵防水滴設計……講完!外形重量無變過,價錢即使平過上一代,依然偏高,雖然部分規格(例如像素及連拍速度)略高於對手,但競爭力始終較弱。

規格

感光元件: 2430萬像素 CMOS( 35.9× 24mm)
屏幕: 3.2吋 92.1萬像素 LCD
快門: 1/4000至 30秒
ISO: 100至 25600
儲存媒體: SDXC(最高 64GB)
連接介面: HDMI、 USB
體積/重量: 141/ 113/ 82mm/ 850g
售價:淨機身•$15,800/連 AF-S NIKKOR 24-85mm f/3.5-4.5G ED鏡頭•$19,980
網址: http://www.nikon.com.hk

FF細機

鎂合金機身加復古設計,算幾靚仔。

Sony Cyber-shot DSC-RX1R
全片幅換鏡機 Sony以輕取勝,去到全片幅機仔依然是 Sony最輕,配備 F2.0大光圈 Carl Zeiss T*鏡頭,不過用全片幅玩 snapshot的代價,是入場費勁貴,無計,除非其他品牌出機鬥平,否則難有降價壓力。

規格

感光元件: 2430萬像素 CMOS( 35.8× 23.9mm)
鏡頭: F2至 F22/ 35mm
屏幕: 3吋 122萬像素 LCD
ISO: 100至 6400
儲存媒體: MS XC-HG Duo、 SDXC(最高 64GB)
連接介面: Micro HDMI、 microUSB
體積/重量: 113.3/ 69.6/ 65.4mm/ 453g
售價:$23,990
網址: http://www.sony.com.hk

Reason 4:玩鏡頭個性

日本舊鏡特性,顏色分外翠綠自然。( Yashinon 28mm F2.8)

好多人玩全片幅相機,都會搵番舊式手動對焦鏡頭。不過,究竟舊鏡有什麼魅力?今次就搵已有廿年玩舊鏡經驗的 Dolph解釋一下。

Dolph Yip  40+歲

平時得閒就會拎用不同舊鏡拍攝的作品,同相熟舊鏡易手店老闆分享。

Profile
鍾情玩舊鏡,聲稱玩鏡數量過千,平均 keep住三、四十支舊鏡,總會帶住兩、三支出街,隨時插上 Sony A99全片幅單反影 snapshot。

影出缺陷美

因為全手動對焦拍攝,拍攝人像時雖然有少少走焦,但感覺更柔和。( Canon FL 58mm F1.2)

一開始聽 Dolph玩 FF相機原因,認真嚇了一跳,「就係為咗可以將舊鏡頭嘅『缺陷』影番晒出嚟。」莫非 Dolph同舊鏡有仇?「其實玩得舊鏡,都唔係為咗追求完美,作品出嚟嘅感覺先最重要。」 Dolph說新一代影相玩家只着重鏡頭顏色是否夠鮮艷、影像是否夠細膩,「兩樣都做到,就認同係支好鏡。影出嚟嘅相差唔大,就冇乜個性可言。」
Dolph說玩舊鏡時對焦雖然未必夠準確,甚至有少少 out focus,但不同國家推出的舊鏡各有特色,「德國鏡頭嘅影像偏向顏色亮麗,前蘇聯鏡就銳利度高,日本鏡就偏向自然,影完好有 feel。」

玩盡片幅

舊鏡雖然各有特色,但為何一定要用 FF相機玩? Dolph話因為舊鏡頭專為 135菲林相機設計,而 FF感光元件又同 135mm菲林同樣大細,先可以用盡鏡頭的成像範圍,「換轉套上 APS-C相機或換鏡細機,由於只用到鏡頭嘅中央部分成像,未必影得出部分舊鏡嘅特性。例如部分舊鏡四邊成像較差,好大機會出現黑角的情況,效果又會好獨特。」如果想玩特別效果, Dolph特別推崇 Helios 58mm F2,「這一支前蘇聯鏡,因為製作工序參差,有部分批次的鏡頭拍攝,開盡光圈時無限遠的景象時會出現旋轉效果,於全片幅相機旋轉效果更為突出。」

好多舊鏡玩家特別鍾情 Helios 58mm F2,貪其鏡片質素差,令背景容易出現旋轉效果,夠特別,易手價約$450。

即訂新機

Dolph話自己早已訂購 Sonyα 7R,「萬七蚊有三千幾萬像素,仲抵玩過部 A99。」買得爽快, Dolph話全因 FF機保值能力較高,「始終全片幅相機係專業機,品牌出機周期唔會好似 APS-C相機或換鏡細機咁快,所以易手價硬淨得多;好似上年 Sony A99推出嗰陣賣兩萬零蚊,而家易手價仲有八成,同期嘅入門單反 Canon 650D當時賣六千五,而家易手就跌剩得番一半。」

醒玩舊鏡

新手玩舊鏡, Dolph建議先揀二三線品牌德國鏡、前蘇聯鏡或日本鏡頭,「 Leica呢啲大牌子雖然靚,但郁吓都要三、四千蚊,甚至過萬蚊,始終太貴。二三線廠推出的鏡頭質素雖然比較參差,但幾百蚊都有交易,質素只是差 Leica少少,抵玩好多。」而且就算是二三線廠推出的鏡頭,都不乏佳作,「就好似 Brussels MIR-1 37mm F2.8,於 1958年擊敗不少名鏡如 Leica、 Carl Zeiss及 Schneider等,奪得布魯塞爾博覽光學金獎,質素無可置疑,而售價大約一千蚊左右,絕對價廉物美。」
Dolph建議新手玩舊鏡,可以先選擇 35或 50mm焦距的舊鏡埋手,「 35至 50mm算是相機之中最標準的焦距, 35mm拍攝風景不錯、 50mm用來拍攝人像最佳。」另外,買舊鏡時不要太吹毛求疵,「始終舊鏡已經有四五十年的年資,鏡身有花有塵純屬正常,買鏡時開盡光圈後留意鏡片有沒有花及發霉就得。」

入門抵玩鏡

Brussels MIR-1 37mm F2.8
易手價約:$900
鏡身刻有 GRAND PRIX BRUSSELS 1958字樣,紀念當年打敗一眾歐洲強豪贏得布魯塞爾博覽光學金獎榮譽,成像銳利度高、層次感強,拍攝人像及風景都一流。

Carl Zeiss Jena DDR Panacolar 50mm F1.8
易手價約:$1,000
Carl Zeiss舊鏡之中十分出名的標準鏡,影像顏色亮麗及銳利。

Pentax Super-Takumar 55mm F1.8
易手價約:$600
日本 Pentax於七十年代製作的舊鏡,色彩自然,鏡身輕巧,最重要是售價廉宜。

Voigtlander 135mm F4
易手價約:$1,000
俗稱小鋼炮的長焦距鏡頭,對焦距離雖然差不多要一米以上,但遠攝出來的影像夠紮實、銳利。

好壞參半

全片幅相機睇落好處多多,不過,凡事都有正反兩面,攝影雜誌負責人 Jenny,就話全片幅相機雖然畫質一流,但升級一定要考慮埋以下因素。

Jenny  20+歲

Profile
女性攝影雜誌《 Fillens》創辦人,自問對相機好有要求,但在輕便同畫質之間難以取捨,對全片幅又愛又恨。

一闊三大

一講到全片幅相機, Jenny雙眼就發晒光,話但凡玩相機,終極目標都想玩全片幅,貪畫質靚景深淺。不過,由於太重,所以始終衝不破心理關口換機,「曾經試過部 Canon 5D Mark II,畫質的確靚到冇嘢好彈,不過真係太重,影兩張相即刻手軟。」
眼見近年全片幅相機不斷「減肥」, Jenny都心郁郁想換機,可惜她說鏡頭價錢未夠平民,即時打消出機念頭。以 Canon EOS 70D( APS-C)同 EOS 6D( FF)二揀一,再買齊標準同遠攝兩支長短炮鏡頭為例,埋單計, APS-C的 70D二萬幾,全片幅 6D就要四萬幾,「玩得全片幅,都預咗要使錢,但係買過晒成組鏡,真係一闊三大。」

試相: Full Frame
用同一支鏡、同一光圈影食物相,全片幅因景深較淺,除了對焦點上的 cup cake外,前後景都矇矓化。相反,用 APS-C影,對焦位前後的 cup cake仲有少許 details。
Canon EOS 6D( F4、 1/160s、 ISO 100)

試相: APS-C
Canon EOS 70D( F4、 1/160s、 ISO 100)

連拍慢

除了價錢問題, Jenny亦彈入門全片幅功能未夠全面,「 FF感光元件成本貴,所以好多入門機就刻意配備較慢的處理器去降低成本,以至連拍速度較慢,好似近日部 Sonyα 7R,最高連拍速度只得每秒四張,對比起同廠上年 11月出嘅 APS-C機款 NEX 6,每秒連拍就有十張。」

對焦考技術

另外, Jenny說因全片幅較易做出淺景深,影近攝如食物、花相時、就要記得留意光圈大細,「玩開 APS-C相機,好多人會開盡光圈去營造淺景深效果。不過,若用 FF影,近攝時同主體較近,對焦 sharp位較短,影相時未必察覺對錯焦點,所以剛升級時,就要留意光圈設定,收一兩級光圈,有需要時出動埋腳架協助對焦。」

FF VS APS-C

無論影人影景,都會用到標準同遠攝兩類鏡頭,所以買新機,自然要買埋兩支鏡。試以同為 Canon推出的 EOS 6D( FF)及 EOS 70D( APS-C)作比較,睇睇一次過買入機身同兩組規格接近的鏡頭的實際使費。*

Canon EOS 6D

Canon EOS 70D

壹週刊 - 1234 - NEXT 3.0 升呢全片幅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