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1日星期六

�果日�- �第一步�起 - 陶�

蘋果日報- 從第一步錯起 - 陶傑
從第一步錯起 - 陶傑

連酒家的侍應大嬸,都說會投票。如果不公民投票的話,可以反問中梁政府:香港這樣胡混下去到幾時,到底有何出路?香港人如果父母不是億萬富豪,生孩子沒病床,想進幼稚園沒學額,死了沒有骨灰龕。經濟全是泡沫:學士、博士,不如行街Sale士;專修、專業,不如投買磚頭。這樣一個死局,怪不得動不動就是港中衝突的「厚多士」,因為條條出路,沒有奔頭,只見盡頭。

特區十七年,由當初董伯滿口的藍圖遠景,今日淪為毫無前景。當初誇口的「高科技港」,變成今日的「奶粉拖篋港」。「中醫中藥基地」,變成不可救藥而死無葬身地」。上有二十萬戶活着上不了樓,下也有成千上萬死後沒有墓地。香港變成今日的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是中國對「收回主權」的全盤失算。

因為鄧小平從來沒有到訪過香港,對於西方資本主義制度,在一九八二年之前,鄧小平的認識,僅限於他年輕時「勤工儉學」法國巴黎時的牛角包,以及復出後訪問美國的牛仔帽,以及訪問日本時看見的汽車廠自動輸送帶。

鄧小平是一個物質主義者,對於何謂現代化,他的認識,停留在庸俗的「發展是硬道理」的GDP物質層面,他以為中國人只要飲食和穿衣,不須精神上的富足和人格的追求,香港人也一樣。所以鄧小平的「港人治港」、「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只是「馬照跑、舞照跳、股票照炒」。

但是在資本主義社會,像英美和歐洲,絕大多數人不賭馬、不去夜總會嫖妓、不炒股票求急財,而是絕大多數,都有選票,都是人權完整的公民。

但這不止是鄧小平、而且還是他的黨一生的盲點。雖然他年輕時曾經誓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而奮鬥終生」,但他統治的國家今日唯一的理想是個個做土豪,然後移民美國。九十多年來,此中國式的「理想」,本來就是謬誤和虛妄,現在,你早沒有早年的理想了,不等於香港下一代也不可以有自己的理想。

香港特區十七年,就在中國式的混沌之中迷失了方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