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蕭紅
原名張廼瑩的蕭紅,1911年的端午節於黑龍江省呼蘭縣出生,被譽為「三十年代的文學洛神」。
1928年
在哈爾濱讀中學,接觸到五四運動的進步思想和中外文學,作品深受魯迅、茅盾等影響。
1930年
離家出走,有傳聞是因為逃婚。
1932年
在哈爾濱認識蕭軍,並開始為報刊寫稿。
1933年
自費出版與蕭軍合著的小說散文集《跋涉》,因此登上滿洲國政府的黑名單,被迫離開哈爾濱。
1934年
與蕭軍一起到上海,與魯迅交往密切。魯迅為她的《生死場》校閱並寫序言。

魯迅
1936年
因逃避感情問題隻身到日本,其間推出散文集《商市街》、《橋》,以及短篇小說《牛車上》。
1937年
初回國,抗日戰爭爆發,她曾到山西臨汾民族革命大學任教。

抗日戰爭
1938年
與同居六年的蕭軍分手,5月與端木蕻良在武漢結婚,9月為避戰火而往重慶。
1940年
蕭紅與端木蕻良從重慶移居香港(右圖),在貧病交迫下堅持創作,出版中篇小說《馬伯樂》及長篇小說《呼蘭河傳》(左圖)等。


1941年
12月日軍佔領香港,病重的蕭紅未能返回內地,在養和醫院住院時,被誤診為氣管瘤而動手術,手術後情況惡化。

養和醫院
1942年
1月22日,蕭紅在日屬香港一個法國傳教士所辦的臨時醫務站病逝,終年31歲。

上一則: 【禮拜好戲派】湯唯走進蕭紅顛沛人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