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8日星期五

蘋果日報- 詞彙貧乏的年代 - 陶傑

蘋果日報- 詞彙貧乏的年代 - 陶傑

詞彙貧乏的年代 - 陶傑

特府教育局長在日本人俱樂部歡送香港中國小孩赴日遊學,分享去日本遊玩的快樂心得:日本吃好正、公園很正、看星星也很靚,日本什麼都靚正。講出真話,慘遭社會譴責。


說日本什麼都靚正,犯了什麼法呢?原來是詞彙貧乏,誇來讚去,不離「靚」和「正」,身為月讀三十本書的教育局長,實是平庸典範。


詞彙貧乏首先是當代世界通病。美國下一代什麼都叫Awesome:哇噢,It's awesome。以前通叫Great,再早十年,興通叫Superb。你遇到講這種英語的人,對於其人的見識和智商,你會心中有數。


詞彙貧乏,一是因為懶惰,二是高速消費社會,這一代人沒有時間咀嚼文字;三是有政權在後面糊弄民智……詞彙越少的民族,頭腦越簡單,十九世紀英國殖民主義人士去到非洲,發現許多生番部落,刀耕火種,他們的部落語言,只有木瓜、椰子、猴子、斑馬等動植物數十種,然後加上爸爸媽媽、爺爺嫲嫲、飲食性交、大小便,以及他們崇拜的天神。他們的詞彙沒有「人權」、「民族主義」、「地球一體化」,所以殖民化文明,西方人成功了。


英語世界也有抗拒詞彙貧乏的一股自覺。去到倫敦的高級餐廳,品嚐名菜,廚子會出來打招呼,他的制服上印着自己的名字。他問你:菜做得怎樣?你如果答:Very nice,他視這個Nice字為完全不上心的應酬。在英語世界,說Very nice,本身跡近侮辱,對方會聽得出來。


那麼應該怎樣講?說Delicious,好一點,也嫌太普通。加一點創意,可以說Mesmerizingly delicious——美味得令人有催眠感。


英語有許多配搭,形容詞對名詞,具象配抽象,一個Electrifying,可以解為「觸電」,也可以叫「神迷」。莎士比亞開創了新天,後來的人,重視語文,英文變成一個寶庫。


詞彙貧乏,則思維簡單,全民容易反智。大陸的人喜歡講「有意思」:聽了一個講座,很有意思。看了場好戲,電影也很有意思。這是什麼意思?他又說不出來。這是一個沒啥意思的時代。



Z88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