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6日星期四

iPhone 5丢失异地现身 苹果售后疑成销赃渠道-科技频道-金融界

 

iPhone 5丢失异地现身 苹果售后疑成销赃渠道

2013年06月06日 18:19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微博 【字体: 网友评论

蒋先生查询到的被盗iPhone 5的维修更换记录。蒋先生查询到的被盗iPhone 5的维修更换记录。 蒋先生被盗手机的发票和三包凭证。蒋先生被盗手机的发票和三包凭证。 中新网6月6日电(IT频道 潘达)近日,来自山东东营的蒋先生向中新网IT频道反映,他前段时间新买的iPhone 5手机用了没多久就丢失了,但不久后他通过自己这部iPhone 5的序列号查询到该手机已经在深圳的售后服务点被维修换机。发票、保修单等手机的“身份信息”都在蒋先生手里,而他人在没有这些单据的情况下,如何在苹果的售后服务点对这部手机进行维修并更换新机,这引起了蒋先生对苹果售后服务政策的质疑。

丢失的iPhone被“洗白”

    据蒋先生回忆,他是今年3月中旬丢的iPhone 5手机,手机丢失后他当即联系了苹果的客服,客服当时称已经为蒋先生建立档案,但无法提供具体帮助,并让他报警通过警方找回自己丢失的手机。

    5月初,蒋先生通过自己手机的序列号码查询到自己丢的iPhone 5手机出现了在深圳的维修记录,并更换了新机。该查询记录的状态显示的是“结束和完成”,这引起了蒋先生的不满。很显然,拿着蒋先生手机的人并没有该部手机的单据凭证,但却可以在苹果的售后服务点进行维修更换。

    据了解,这家位于深圳华强北路名为Serviceone的公司是苹果公司官方授权的售后服务点,蒋先生再次与苹果客服取得联系并被告知,苹果与售后服务点的关系不大,具体能不能维修或换机,需要提供哪些凭证,都是售后公司自己来定的,苹果公司对其并没有约束。

    另外,苹果客服建议蒋先生报警,并由警方给苹果公司发送相关邮件,配合找回手机。但由于涉及异地找回赃物,程序比较繁琐,蒋先生在与警方取得联系后也尚未得到解决。

    手机迟迟无法找回,而此事的前前后后让蒋先生也很不理解,他说,“我最大的质疑就是,这不属于侵犯消费者权益吗?帮助犯罪分子的竟然是商家,实在不能理解。”

    中新网IT频道也就此事拨打了苹果官方客服电话,苹果客服建议手机丢失要及时报警,由警方发送邮件给苹果,之后双方一起帮助找回手机。但当询问需要警方发一封什么内容的邮件时,苹果客服方面对此并不了解。同时,像蒋先生所说一样,苹果客服还表示,他们与售后之间并无多少联系,维修的标准及凭证信息等要求都是售后方面自己定的。

维权成本高 找回难度大

    据了解,像蒋先生这样手机被盗异地换机的情况还有很多,他们对这种行为称作是“洗白”。他们的经历都差不多,而结果也大多是不了了之。

    对于偷盗iPhone手机的小偷来说,刷机后当做二手机销售牟利低,但如果机器还在保修期内,则会将iPhone送至苹果正规维修点,换取新机器后再出售,一部手机转手至少可赚2000元。

    与其他品牌手机维修时更换故障零部件方式不同,iPhone维修采用的是整机维修、更换模式。iPhone手机被分为3个部分,后盖、中间模块和屏幕,除了后盖不能换以外,其他两组部件都可直接更换,这等于换了一部新机。

    更重要的是,被盗手机到总部“回炉”后,原来的机主也无法通过手机串号来追踪手机,相当于把手机彻底“洗白”了。如果是送到异地的苹果维修点,消费者更难找回手机。这也给警方执法增加了不少的难度。

售后成“销赃”渠道 苹果有过错

    对此,有法律界人士认为,服务点在维修时,无法核实手机归属,在案件未定性的情况下,无法确定手机就是赃物。因此从法律上来说,苹果服务点并不构成对消费者侵权。但是另一方面,部分苹果服务点的这种做法,的确给犯罪分子以可趁之机。

    另一方面,手机被盗当然是要报案,由公安机关帮忙找寻。但是就失主们目前的情况来看,报案后的确还存在很多具体问题无法解决,如果失主的确掌握充分证据也可以诉诸法律,但是为了一部手机到外地打一场官司,成本也不小。

    此前,《IT时报》也报道了同样的案例,当时,上海泛洋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春泉表示,在《手机三包》中,第九条第一款规定,在三包有效期内,消费者修理、换货、退货应当凭发票和三包凭证办理。第二款意思是,如果丢了的话,不能以没有发票和三包凭证为由拒绝履行保修的义务。

    苹果和苹果特约维修点对第二款的理解实际上曲解了法律的规定,虽说不能因为消费者没有发票和三包凭证而拒绝其保修要求,但最起码苹果方面应该看一下其他的证明文件,应该登记送修者真实的身份信息。如果说连这些都没有的话,苹果方面在法律上存在比较明显的过错。

    不少iPhone被盗用户都认为,目前苹果的售后已经成了小偷的“销赃”渠道,二手手机店和苹果授权维修店的不规范操作,是漏洞得以存在的根源,如果二手店严格按规定登记出售人的姓名、有效身份证件等资料,必将大大打击盗窃嫌疑人的气焰。

    还有用户表示,如不能尽快堵住被盗iPhone的“洗白”渠道,受损的恶果最终将通过用户,传导至苹果授权维修店,乃至整个苹果公司。

iPhone 5丢失异地现身 苹果售后疑成销赃渠道-科技频道-金融界

蘋果日報- 蘋果侵三星專利美禁售iPhone 4

蘋果侵三星專利美禁售iPhone 4

蘋果和三星的專利權官司戰,蘋果首次在「主場」美國吃敗仗。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裁定蘋果多款舊款iPhone和iPad侵犯南韓三星的專利權,需在美國禁售。裁決雖對蘋果生意損失不大,但被指抄襲聲譽受損事大,加上裁決造成先例,令三星可能狙擊蘋果的新產品,蘋果表明一定上訴。

ITC前天(周二)裁定侵權的蘋果產品,包括iPhone 4、iPhone 3GS和iPhone 3,以及iPad 2和iPad 3G,現時賣的新款iPhone 5和第四代iPad,不在禁制範圍。由於蘋果產品都是在中國生產和組裝,ITC向被裁定侵權產品發出入口禁令,等同在美禁售。

被指抄襲聲譽受損 堅持上訴
入口禁令假如沒被總統否決或被法院推翻,將於60日後生效。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前天剛宣佈一系列限制濫打專利權官司的措施,但總統一向甚少否決ITC的裁決。蘋果表明會上訴到聯邦上訴法院。


面臨禁售的三款蘋果智能手機,只有iPhone 4仍有在美國發售,幾個月後新iPhone推出時很可能停售。面臨禁售的iPad也只是舊款,分析師指裁決對蘋果的衝擊,是公關形象方面多於生意方面。


蘋果一向自居是最富革命性創意的科技公司,被指抄襲競爭對手,對聲譽打擊不小。蘋果近期又麻煩多多,股價低沉下被指創意優勢不再,又被指避稅和被司法部控告操縱電子書價格,裁決可謂雪上加霜。蘋果行政總裁庫克(Tim Cook)一向極為重視公司聲譽,所以不肯罷休。

涉流動通訊系統編碼解碼
另一方面,裁決亦令專利權官司戰形勢有變。蘋果和三星近年在四大洲打的幾十宗官司,互告對方侵權,蘋果贏多輸少,在美國告三星Galaxy系列智能手機抄襲iPhone外形和功能,去年獲判勝訴,三星判賠逾10億美元(78億港元),其後改至約6億美元(46.8億港元)。


矽谷分析師恩德勒認為,三星這次在美國初嚐勝果,立了先例,有可能依樣葫蘆告蘋果新產品侵權,要求禁售,蘋果如再輸就會在核心市場有嚴重損失。

蘋果產品被指侵犯三星專利的技術,涉及流動通訊系統「傳輸格式組合識別碼」(TFCI)的編碼和解碼,蘋果指這種技術屬「標準關鍵專利」,已成業內標準,專利持有者有責任讓同行以「公平、合理和非歧視性」條件使用。美國法院已裁定不能用這類專利禁止入口,ITC一名法官也持同樣意見,委員會最後推翻法官的初步決定,令外界大感意外。


蘋果發言人憤憤不平說:「三星的策略在世界各地都已被法院和監管當局否決,他們也承認這有違歐洲和其他地方的消費者利益。」


三星則得意洋洋說,裁決「確認了蘋果一直不勞而獲使用三星的科技創新」。


恩德勒認為,蘋果之前在官司戰佔盡上風,不用跟三星談判,但現在形勢有變,「當兩家公司都有輸不起的理由時,就可能有談判」。不過,蘋果和三星暫時都沒有迹象和解,這場專利戰還要打多一段時間。


美聯社/美國《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