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6日星期一

蘋果日報- 讓子彈繼續飛 - 陶傑

蘋果日報- 讓子彈繼續飛 - 陶傑

讓子彈繼續飛 - 陶傑


美聯社

狂人總統上台,強力撥亂反正,簽署的行政手令,其中之一,是廢除奧巴馬下台前通過的「禁止精神病患者擁有槍械」法案。

杜林普說:之所以廢除奧巴馬此一禁令,是因為禁槍會歧視精神病患者。

狂人這又打了左膠一記耳光,因為反歧視這個、反歧視那樣,一向是「大愛包容」們包辦的專利。但是,不准精神病患者擁有槍枝,明明是標籤、針對、排斥精神病患者這個弱勢族群,證明左膠們一旦「法西斯」起來,跟「極右」也一致。

且看看香港英國前白人殖民地政府留下來的「平機會」與中文大學合辦的一份調查報告怎樣說:

「在眾多的弱勢社群中,精神病患者相信是最被誤解的一群。他們常常被人視為有暴力和自殺傾向、行為是無法預測的、和無能力作理性的決定。負面標籤導致精神病患者會有疏離感,而另一方面,社會的接納與包容卻正正是促進他們身心健康所最需要具備的條件。」

以上這段報告文字,雖然是中文大學與平機會的合作產物,中文卻不怎麼樣,但是卻明文規定:指精神病患者必有暴力傾向,即是對精神病患者的歧視。

奧巴馬的民主黨政府及其「知識份子」支持者,歧視精神病患者,剝奪他們的正常人權;杜林普解放了精神病患者,重新賦與他們的憲法人權。所以,奧巴馬及其呼擁的左派,其實是極右法西斯,而狂人不狂,清醒而慈悲,其實是左派。

何況由誰來界定「精神病患」?不錯,希特拉是個瘋子,但列寧、史太林、毛澤東,瘋癲程度,猶有過之。杜林普有精神病?難道左膠膜拜的古巴卡斯特羅就是正常人?中國的「農民革命」頭目,如張獻忠、洪秀全,以史事論斷,皆精神病患。香港粗言穢語時時動粗的維園阿伯,大陸的廣場大媽,以及一些網台的「節目主持人」,我認為皆精神分裂症的病人,他們的社會活動未受干預或制裁。以美國憲法,為何禁止所謂精神病患者擁有槍械?

德國的綠黨左膠,提倡將家庭亂倫合法化,我認為這就是精神病了。普林斯頓大學的左翼學生,要求拆毀「種族主義者」總統威爾遜的石像,也是文革紅衛兵一類的中國精神病。所以,杜林普這道手令,讓子彈飛,簽得還不錯!

上一則: 【扮靚籽】放閃情人節禮物 DIY立體相簿

下一則: 大肆干預必失敗 - 左丁山



I

蘋果日報- 【教你寫字】教局字表玩殘家長老師 專家:應參考主流寫法

蘋果日報- 【教你寫字】教局字表玩殘家長老師 專家:應參考主流寫法

教局字表玩殘家長老師 專家:應參考主流寫法

「邊個字最多人寫錯?」答案未必再是個「錯」字,因為根據教育局的《香港小學學習字詞表》,「老」、「告」等常用字,你可能一直寫錯!早前有網民開設「關注香港教育局中文字形與筆順」fb專頁,指《香港小學學習字詞表》收錄的部份字形、筆順,都與坊間主流寫法迥異,引來熱烈討論。


教育局建議字表收錄的部份字形、筆順,都與坊間主流寫法迥異。

三地標準不一 筆劃次序備受爭議

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副系主任林浩昌研究幼兒漢字學習多年,對中文字形及筆順有深入認識,他指中、港、台三地建議的標準不一,同一個字的字形及筆順並無絕對的對錯之分,此類討論一向具爭議性。他舉例指,簡單如樹心邊「𦶢」,已經可以有三種筆順,香港及台灣取「左至右」的「川」字規律,而中國大陸的標準則是「先寫兩點,再寫一棟」的「火」字規律,亦有人採「先寫中間,再寫兩點」的「小」字規律,很視乎寫字者的取態。

不過他補充,有某些筆順相信是任何人都不能接受,如將「花」字拆成左右兩邊,先寫「十」、「鼂」,再寫「十」、「匕」,「這樣是連字的拆法都理解錯,老師要學生改正,也無可厚非。」

電腦字採台灣標準 港童無所適從

更令家長頭痛的,是部份教師嚴格跟從本屬建議性質的《香港小學學習字詞表》,令「老」、「告」等常用字變成錯字。以「告」字為例,中國大陸及台灣的「告」字上面均不穿頭,而香港建議標準則為「牛」字,即寫作「吿」。林浩昌解釋,「其實告字本來有禱告的意思,是一隻牛,下面有個口,用個口去禱告,定標準的人,應該是根據這歷史原因,而決定要穿頭。」他笑言:「我林浩昌個浩字都寫錯咗30年。」

出現這種落差,全因電腦的繁體中文輸入法,多年來都以台灣字為標準,直至近月才有一套按建議制訂的「自由香港字型」,老師就算想以教育局的建議來製作習作功課,也只能用台灣字,學童自然也會按照台灣標準去寫,結果錯得不明不白,家長也無所適從。


簡單如樹心邊「𦶢」,已經可以有三種筆順規律。


中港台三地對字形及筆順,均有不同建議標準。


林浩昌曾搜集不同港人寫某些字的字形及筆順習慣。


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副系主任林浩昌


電腦字字形與教育局建議標準不一,學童家長無所適從。 網上圖片

建議字表具價值 政府宜整合多方面資料

雖然一個《香港小學學習字詞表》令家長、教師、學童頭痕,但林浩昌就坦言這類建議字表是必須的,「出版教材、教師上課示範用甚麼字形,總要有個標準」,但重點是教師如何理解此表,「究竟要當它是金科玉律,全部人只准用一種寫法,還是只當作參考,可接受其他不同寫法。」

曾搜集不同港人寫某些字的字形及筆順習慣的林浩昌建議,政府在修訂此類字表時,應參考多方面的資料,「教育局那些專家可能只從文字學的角度考慮,但我認為必須有個平衡,應參考大部份人究竟如何寫字,這樣才能有一個更適合普羅大眾的建議字表。」

記者:李煒汯

攝影:徐振國

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

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上一則: 【日女在旺角】日本工作多OT 寧願移居香港住劏房最愛食譚仔

下一則: 【逃出蝸居】$118租銅記工作室 手沖咖啡任飲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