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30日星期二

好娘不嫁米粉寮 - 20130723 - 蘋果日報

 

好娘不嫁米粉寮

■二百斤米粉幾台大風扇吹不乾,要靠人手一個一個撥,日子有功,林美津沒有港女最常見的拜拜肉。

林美津十多年來的作息是這樣的──早上五時起床磨米漿、做粿糰,七時打網球,九時回家壓米片、蒸米粉,一個個竹板頂上天台曬,下午處理店務,不敢放一天假。她老公是台灣新竹百年老字號米粉第三代傳人,但這老闆娘卻沒辦法花枝招展修甲High Tea去旅行。「就是笨呀,嫁給做米粉的。」林美津邊撕米粉邊說,額上的汗豆大,臉上卻是笑笑的。
記者、攝影:劉嘉蕙

■全家總動員出動,沒一人可以閒着。

九降風吹旺米粉

林美津住在新竹南勢里,這一帶別名「米粉寮」,全盛期有超過一百家米粉工場。當地人流行一個說法,台語原文如下:「好材不做豬寮樑,阿娘不嫁米粉寮。米粉做好就除草,尖擔提起目屎流。阿娘不嫁米粉庄,不死也黃酸。」「目屎」解眼淚,這幾句大意是──好女孩長大,千萬,不要,嫁給,做米粉的。
米粉之所以成為新竹傳統產業,不因當地的米特別香,而是風特別大。位於台灣西北的新竹又名「風城」,地勢三面環山,像個渾然天成的大風筒,每年農曆九月霜降之後,大風筒Watt數會加碼,造就傳說中既猛且乾的「九降風」。九降風非常猛烈,人在風裏待久了,會被吹到頭痛,但對米粉業界卻是天賜的禮物,因為曬米粉時間的黃金比例是「三分日曬,七分風乾」,即使拿同樣材料和技術,欠了風這一關鍵,製成品的質感和彈性都有所不同,加上新竹南勢里地區靠着客雅溪,取水方便,風與水兼備,故帶動了附近家家戶戶都做米粉。

■有記者採訪林美津並送這圖給她,她覺得過癮,道出了當米粉人家媳婦的辛酸。
■做米粉用在來米,東德成幾十年來都跟同一家農夫取貨,兩家人都是幾代傳承。

尖擔提起目屎流

新竹米粉業旺歸旺,但對個別米粉業者而言,它吃力、賺錢不多、比當個農民還要辛苦。怎樣辛苦呢?就當你今天要做米粉吧,昨天晚上你就得拿米去浸了,曬乾米粉需要七至八小時日照,意味你需要在中午之前把以下所有工序完成,包括磨米漿、做粿糰、蒸粿、掄粿、壓米粉、蒸第二次、攤涼、分成米粉餅等等等,一個工序完成後才能展開第二個工序,一人身兼數職在這行是行不通的,像林美津這家人,她跟老公兒子母親一家總動員,還得額外請多個兼職工人,每天清晨五時起床開摩打,一天最多也只能生產二百斤米粉,而像米粉這種平民食物,能賣多少錢呢?要維持收入,小型米粉廠必須日復日密集式勞動。
林美津的日曆裏沒有星期天,沒出現過所謂假期,過年家家戶戶拜年去,她家「東德成米粉廠」更不能關,因為附近的小麵攤就數過年生意最好,「做這行不能生病,去旅行也不可能。早幾年我老公有腎結石,上午去開刀,第二天也要回來工作,是完全不能休息的。」嫁入別人家當媳婦,米粉生意要兼顧,家務煮飯也不能不做,「像我跟你聊天這段時間裏,平常我會去買菜,飯還得天天煮呀。」林美津說。現在情況已經好一點,上幾代做米粉的人,辛苦完了,米粉全部賣出去,自己吃也沒得吃,所以女孩子都不願意嫁入米粉家。

■用油壓脫水機把米漿榨壓成粿粉,把粿粉製成一個個粿糰,蒸粿糰至三分熟。
■掄粿,把粿糰放入紡粿機內攪拌均勻,令粿糰更紮實,這步驟要重複幾次。
■攪拌好的粿糰,經過機器輾壓成米片,提高彈性。

■米片切下捲成圓桶狀,放入米粉車內擠壓成生米粉。
■生米粉放入蒸籠裏,準備蒸煮。
■木蒸籠是林美津老公親手嵌製的,蒸煮時室內瀰漫米的香氣。

■將米粉疊成一個個米粉餅,整齊放在竹板上,把竹板頂到頭上,拿出去曬,動作利落。
■新竹人過年送禮會送米粉,所以他們平日盡量多曬一點,準備應付新年定單。
■曬米粉的排列方向,視當天風向而定。

嫁雞隨雞做米粉

但世事就有這麼巧,林美津就不小心嫁了一個做米粉的。
她跟老公認識的地方,是在網球場,「認識他的時候不知道他家做米粉呀!」那時她老公也的確沒做米粉,做裝修生意,家族老字號米粉廠由弟弟打理。直至有一天,她老公弟弟過世,夫家就只有這麼兩個兒子,家族大任,哥哥不想扛還得扛了,自那時起,她的生活也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
她本來的理想人生,是開個小麵攤,賣完麵就關門,但做米粉,是食物鏈的中游,麵攤等她的米粉開檔,於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她都要清晨五時從被窩爬起來磨米粉,「冬天會比較難起床,但米漿一定要磨,不然一整天甚麼都不能做。」她個性活潑愛運動,現在連打網球都要偷時間,慢慢她擠出一個時間表,早上六時半粿糰在籠子裏蒸着,她趕緊去打一場網球,「運動一定要做,這樣人才會開心,健康也要顧好。」不像其他米粉工廠重門深鎖,東德成米粉廠是開放式工場,製粉機器件件都是古董,最老有近一百歲,仍然運作良好,器材原料工序一點不遮掩,任何人經過也歡迎參觀。看到他們一家人賣力的左搬右抬,汗水一串一串地流,誰都想幫襯買兩包回去,偏偏衞生部門最有意見,「我們的米粉只有在新竹看得見,一方面我們做不來這麼多,另外有關部門也不會讓我們外銷。你知道嗎,我們是做天然的米粉,放在外面曬難免會有小鳥偷食;用木蒸籠蒸米粉,顏色也會比較黃,這些有關部門都不會通過,他們就是要漂亮的,雪白的。但你能說我們的出品不好嗎,我們可是全天然的呀。」林美津的汗一把一把在流,講道理還很清晰。

■工廠外表跟民居無異,觀察天台才知道這家人有沒有做米粉。
■當地有米粉寮觀光路線圖,但大部份工廠都重門深鎖,只有東德成可自出自入。

■東德成米粉廠的米粉是當地人驕傲,很多攝影和繪畫比賽都找他們當題材。

良心食品抬起頭來

對,食物美麗又便宜,必有可疑。最近台灣就有報告發現,新竹大部份知名品牌的米粉,成份幾乎都沒有米,而是價廉質量又好控制的玉米澱粉,加上致癌毒澱粉事件雙重夾擊,現在台灣掀起找尋良心食品的熱潮,像東德成米粉廠這類傳統老字號要出頭了,「最近很忙,米粉很快賣光,有時客人來了,我都沒有米粉給他了。」
「不過呀,」她馬上又正色道:「那天我跟記者講,報道不要過於誇張,這會讓人很緊張。人沒有那麼脆弱,吃一點(玉米澱粉)不會死人,你看有死人嗎?沒有呀!只是沒有米的口感。像這種東西很早就有了,全世界食物都放替代品,可是現代人反而更長壽呀,以前的人吃天然的,命反而比較短呀。人呀,最重要就是多喝水,多運動,那身體才會排毒。一點點小東西弄不死人,別那麼緊張啦。」天天打網球,讓她保持精神,長做長有,工廠裏同一條樓梯,她每天上上落落幾十趟,搬東弄西。「前十幾年都是熬過來的,現在老了體力沒那麼好,現在除了撕米粉,儘量都找椅子坐了。」

■曬米粉,甚麼防曬美白都不到你管了,流一身汗換件衣服就得再出來幹活,這個媳婦不易當。

林美津一天時間表

5:00am起床、磨米漿、製粿粉、蒸粿糰
6:30am打網球
8:00am買菜
9:00am掄粿、壓米片、製生米粉、蒸米粉
11:00am蒸好米粉,切成小份,把一部份濕米粉供應給麵攤
11:30am另一部份米粉對摺披在竹板上,拿上天台曬乾
7:00pm安排送貨、接定單、料理家頭細務、浸米

東德成米粉廠

地址:新竹市延平路一段317巷3弄47號 
電話:(886)03-5233530

好娘不嫁米粉寮 - 20130723 - 蘋果日報

富國島魚露 最香! - 20130730 - 蘋果日報

 

■魚露廠選用相熟漁夫供應的鯷魚,每日新鮮打撈。

每個地方均有自家調味聖品,香港人愛加豉油吊味,意大利人鍾情橄欖油,放一點一滴足以讓胃口大增。越南人呢?魚露總不離飯枱,不論吃撈檬、沙律還是春卷,沒有滴滴流金,味道即若有所失,食不知味。最純厚的60度富國島魚露,早成為越南菜的靈魂。
記者:孔詠詩
攝影:黃子偉、孔詠詩

新鮮鯷魚直送工場

二百多年前,東南亞已飄來魚露之香,魚露越南名字叫「Nuoc Mam」(讀音碌冧),有研究指含豐富氨基酸、蛋白質和維他命B12,製作過程無添加,非常有益。每個越南人都有自家製作魚露的祖傳秘方,工場則集中在南部小漁村藩切(Phan Thiet)和越南第一大島富國島(Phu Quoc)。富國島位於越南最南端,要坐一小時內陸機才可到達,自不然隔絕遊人,保持到海島原始美,兼得泰國灣庇蔭,無污染的海洋,吸引製作魚露的鯷魚聚居,佔盡天時地利。
朝早走入Duong Dong鎮的魚市場尋找鯷魚真身,魚販把剛打撈的極長鮫魚、沙甸魚、海螺甚至鯊魚大晒冷,偏偏就是沒有主角出場,原來扁平細小的鯷魚甚渴市,漁民慣性把每晚出海捕捉到的魚穫,第二朝就直接交給相熟廠商手中。途中,遇上遲來的漁船登灘,一網小魚生猛跳跳紮,烈日下銀色魚身閃閃的非常刺眼,「鯷魚魚肉組織很脆弱,離開海水後好容易腐爛,必須馬上加工或製作魚露。」漁民Nguyen邊拖網加冰邊解釋,說罷急忙飛奔工場。

■傳統漁民以大藤籃充當船隻,在海面氹氹轉捕魚。
■捕撈上岸的大部份鯷魚會直送魚露廠,在市場買少見少。
■鯷魚乾是地道佐酒小食,每包$26(a)

■在Ben Thanh Market,能找到富國島出產的魚露,60度每支$22。(c)

初榨魚露醇香不臭

富國島現有製作魚露的大型廠房和家庭作業超過一百家,大部份屬家族生意,「Khai Hoan Nuoc Mam Factory」兩代經營,規模甚大。工場環境有點像釀酒廠,一個個三米高、容量達十噸的相思木桶左右排列,每個木桶閒閒地用上五十多年,空氣傳來陣陣鹹鮮味,但不至於攻鼻難忍,因為坊間採用冰鮮鯷魚,炎熱天氣下有機會腐爛,才會發出魚腥惡臭,而魚露廠則堅持用兩至五吋長即捕鯷魚,魚腥味大減。即捕鯷魚要放入機器絞碎,不能像釀葡萄酒般赤腳踩,因為魚骨會刺傷腳底,廠長Truong解釋:「先倒入魚漿,然後鋪越南中南部沿海城市出產的芽莊海鹽,魚和鹽比例約三比一,一層鹽一層魚層層叠,最後用竹蓆加石頭壓實封頂。」天然發酵期為十八個月至兩年,就能釀出優質魚露。
魚露如橄欖油般分初榨和再榨,以濃度分不同度數,最常見有25度、35度、40度和60度,度數越高表示濃度越高,蛋白質含量也越高,鮮味亦越濃,60度視為極品,40度以上皆為初榨。收集時,扭開木桶底的小管子,流出來的就是初榨魚露,色澤深啡似威士忌,即場試醇香不死鹹,待在木桶越高層的魚露色水越淡,純度越低,入口越鹹。木桶流光後,會再加水加鹽再發酵,這程序叫再榨,再榨出來的魚露鮮味層次變得薄弱。再榨過後,廠方會把剩餘的魚漿加鹽加熱再精煉一次,出來的魚露明顯香味和營養都消失了,這種魚露通常會混合初榨或再榨魚露在市面上販賣。

■熱鬧的魚市場,每朝擺賣着新鮮捕獲的大魚。
■富國島水清沙幼,無污染環境,吸引大量鯷魚聚居。
■(中)45度及(右)60度初榨魚露呈琥珀色,芳香醇厚,(左)次一等魚露顏色較淡,只餘鹹腥。

認住「Ca Com」驗明正貨

富國島魚露產量貴精不貴多,高濃度魚露一支難求,多留島上自用,出國的肯定是次級貨色。魚露如榴槤,有人視為極品,有人嗤之以鼻,被富國島海關及航空公司視為不受歡迎物品,嚴禁帶上機,即使寄存託運行李也會被當場沒收,想買回家,唯一方法是貨運或回胡志明市的Ben Thanh Market直接購買,揀選魚露時,要看看瓶身有否寫上「Ca Com」二字,有,即表示只用鯷魚提煉,初榨魚露叫「nuoc mam nhi」,濃度印在招紙上,搖瓶身時氣泡迅速消散的話,代表發酵完全,可儲存較長時間。
要嚐魚露,最佳方法是在當地食為鮮,極品魚露落在大廚手如遇伯樂,「La Veranda Resort」的「The Pepper Tree Restaurant」主廚Le Thanh Long,擅長用魚露炮製Fusion菜,採用越南本土食材配合西式煮法,「25度魚露用來醃肉和做碌冧汁醬,40度魚露炒淡味食材,如芥蘭或金邊粉,60度魚露醇厚,可直接蘸食物吃。」師傅秘製的碌冧汁醬,把蒜頭辣椒切成茸,按個人口味加青檸汁和砂糖混合魚露,即成萬用越式汁醬,用來蘸春卷、撈檬粉或沙律,入口酸甜帶辣,確是盛夏醒胃佳品。富國島除魚露出名外,胡椒亦辣名遠播,供應全球近六成產量,製作胡椒過程十分簡單,在馬路兩旁栽種一簇簇筆直胡椒樹,待成熟後經人手採摘進行生曬,由綠變黑的胡椒味道相當濃辣,磨走表皮後即成貴價白胡椒。

■(左)胡椒粒$9、胡椒粉$7(d)
■富國島胡椒同樣享負盛名,供應全球近六成產量。

a.Khai Hoan Nuoc Mam Factory

地址:Sol1, Hung Vuong, TT Duong Dong, Phu Quoc Island, Vietnam
電話:(84)773848555

b.The Pepper Tree Restaurant

地址:La Veranda Resort, Tran Hung Dao Street, Ward7, Duong Dong Town, Phu Quoc Island, Vietnam
晚餐:每位$273/四道菜
網址:http://www.laverandaresorts.com

c.Ben Thanh Market

地址:Le Loi and Tran Hung Dao, District1, Ho Chi Minh City, Vietnam
營業時間:每日7:00am-7:00pm

d.Duc Ninh Pepper Farm

地址:Ap Suoi Da, Xa Duong To, Huyen, Phu Quoc Island, Vietnam
電話:(84)773847520

魚露+胡椒美食

■越式鯷魚春卷,配碌冧醬汁,醬汁混含富國島魚露、青檸汁、辣椒、蒜及白醋,魚香濃濃鮮而不鹹,$27(b)。
■入廚六年的Le Thanh Long,能把魚露煮得出神入化。
■心太軟配呍呢拿雪糕內的糖衣,混了胡椒,味道甜中帶辣,$35(b)。

製魚露工序

1.工廠左右排列一個個三米高大木桶,規模好比釀酒廠。
2.碾碎了的鯷魚,會加鹽放進木桶發酵約十八個月至兩年。

3.魚肉發酵溶解,跟海鹽水乳交融。
4.收集時,扭開木桶的小喉管,初榨魚露純度至少達40度,呈深紅或深啡色。
5.芽莊海鹽純度高,堅持用傳統生曬製法。

6.這是再榨魚露,把精煉過的鯷魚加鹽再精煉多一次,色水明顯變得淺淡。
7.出口魚露多為次等貨色,成份多為七成初榨魚露混合三成再榨魚露。
8.(左)40度魚露$26、43度魚露$11(a)

富國島魚露 最香! - 20130730 - 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