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1日星期五

還是「中國人」? - 李純恩 | 2017-07-22 | | 蘋果日報

還是「中國人」? - 李純恩 | 2017-07-22 | | 蘋果日報

還是「中國人」? - 李純恩

一個移民澳洲的澳籍華人在網上申討中國政府,言詞很是激憤,說了一連串「痛恨」,其中有一條是「我痛恨自己是一個中國人」。看了不禁發笑。
明明住在人家的地方,用宗主國的護照,拿人家的社會福利,卻口口聲聲還叫自己是「中國人」,這是最搞笑的地方。曾經有個會中文的加拿大人跟我說,在加拿大許多華人見了他還叫他外國人,他馬上糾正對方:你現在身在加拿大,要說外國人,你才是外國人!
許多中國人不管自己移民去了哪一國,依然堅持說自己是「中國人」,渾忘了移民之時宣的誓,移民之後又用護照又享受福利,這些福利是其宗主國給本國人民用的,中國人移了民,做了「美國人」「加拿大人」,「澳洲人」,跟人家待遇一樣了,卻偏偏還覺得自己是中國人,依然「胸懷祖國」,在電視鏡頭前會向着祖國的方向流淚,這其實不就是「吃裏扒外」嗎?
「吃裏扒外」廣東話叫「食碗面反碗底」,中國人應該很不齒的一種行為,但一個其實已做了外國人的華人只要一開口說自己是「中國人」,立即會得到廣大還在中國生活的同胞的讚揚,讚他們「不忘本」或者「有骨氣」,完全不顧被他們又吃又住又拿的宗主國的感受。由此可見,中國人雖說嘴巴上不齒吃裏扒外的行為,但在骨子裏則是不介意的,只要不吃扒到自己頭上就沒事,就不算漢奸,就是愛國主義者,就如上述的那個「痛恨自己是中國人」的澳洲人。



Z88

不像唐人街的唐人街 - 高慧然 | 2017-07-22 | | 蘋果日報

不像唐人街的唐人街 - 高慧然 | 2017-07-22 | | 蘋果日報

不像唐人街的唐人街 - 高慧然

幾個月前,一個朋友從橫濱旅遊之後告訴我,橫濱的唐人街完全沒有唐人街的味道,是不像唐人街的唐人街,很可能是世上最乾淨的唐人街。
我想像不出唐人街可以乾淨到甚麼程度。
對唐人街印象一向欠佳,去巿中心黃金地段,找到一條灰黯陳舊,空氣中瀰漫陳腐氣味的街道,又或者食肆林立,但氣味不好聞,地面油膩骯髒的街道,不用猜,那就是唐人街了。唐人活得粗糙,解決了溫飽之後就要追求權力,以獲得他人肯定。所以唐人街是唐人聯群結黨搞山頭主義的地方,唐人街充斥滿各種名堂的「XX會」。溫哥華的唐人街除了這個會那個會,還多露宿者,入夜,露宿者在店舖前的街道一字排開,把他們的家當鋪開來睡覺,街上有垃圾,有尿味。遊客通常止步。
可是橫濱的唐人街是不一樣的,它熱閙非凡,幾乎是美食城,在裏面進出的也以日本人為主,地面乾淨得不見一點點垃圾,像是剛用水沖洗過,可用纖塵不染來形容。
我把相片放上網絡,有讀者留言:「酸橘移植到好的土壤,變甜了。」甚以為然。橫濱的唐人搞不搞山頭主義,作為遊客,我不得而知。但表面看來,漢文化提倡的「入鄉隨俗」被日本人認同後,這一文化又反過來影響當地的唐人,這裏的唐人並無喧賓奪主。是好事。



Z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