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5日星期五
别一棍子打死天津文交所
别一棍子打死天津文交所
文显堂: 谁搞定谁?|4月 15, 2011 09:01
最近,天津文化交易所暂停交易在媒体热炒,什么规范失败下的蛋,什么董事长是一个村支书,什么80后惊现“文交所”幕后操控群,什么邻里关系,如此等等,挖了祖宗八辈,炒作的气势似乎要一棍子将其打死,甚至还连带质疑天津金融改革先行先试的政策。人们常常感叹在中国创新难,难就难在人们不能允许创新的出现失误,不允许创新失败,一旦创新失败,便群起而攻之,不将其置于死地誓不罢休。
在人世间,任何创新那有没有失误、没有失败的道理?谁敢说创新就必然成功?如果这样,谁还敢创新?但在中国的文化里面,不能宽容创新的失误或失败,就像不允许有天才人物出现一样,这也是中国两百年来满后的原因之一。
谁都知道,监督历来都滞后于创新活动,这是监管的基本规律。然而,创新一旦出了问题,就将板子打在监管部门身上,这是不公平的,如果监管走在创新的前面,那就意味着根本不可能有创新。创新需要宽松的环境,这是谁明白的道理,我们也都在说要鼓励创新,可每当出现问题的时候,这些简单的道理被抛在脑后,众人举起棍子,向创新者挥来。这实在是一种中国文化的悲衰。
由于在中国有着根深蒂固的阶级成份论,因而媒体深挖文交所投资者的背景,似乎在中国下海的农村支书就不能出资文化交易所,似乎这类人出资是文交所出问题的根源,作为市场,不是只属于某一类人,也不属于某一阶层,人人都可以投资进入的,一个文化交易所,一个创新的产物,有什么理由把罪责归于这类“支书”的投资者?
在中国的市场上,难道邻里关系就不能投资了吗,也这没这个道理。
创新出现了问题,唯一正确的态度是总结和吸取经验教训,让创新继续下去,而不是要停止和阻止创新。否则,天津将失去创新的活力。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