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流
六十歲創業
2013年02月07日六十三歲的「大師姐」麥麗敏在 IT界工作幾十年後,過着退休生活,因為一個偶然機會,退休後創業,以「大師姐」品牌製作糕點、甜品和月餅。麥麗敏說:「我的年齡是成功的其中一個因素,因為後生仔沒有我的 exposure,年過六十創業,反而是個優勢。」六十歲創業代表優勢,跟普遍看法不同,這觀點值得深思。
醫學昌明,今日六十歲等於以前四五十歲,從身體狀態方面看,六十歲做到需要大量精力的工作,相當合理。可以做到不代表做得好,六十歲創業代表優勢,取決於應該不是外在身體,而是內在心態。
普遍看法是,創業是年輕人的世界,因為創業者內心飢餓,要成功,要發達,飢餓的人能發出很大能量,除了可日以繼夜工作,還可以做出常人做不到的事情。大部分人對創業者的聯想,是例如 Facebook創辦人在大學宿舍埋頭苦幹。科技創業者從無至有,憑創新改變世界,這類創業者全是年輕人。在科技創新領域,年齡可能是一項障礙,因為科技變得太快,創業者須活在科技速度中,跟最新事物同步呼吸。對於某些創業者,飢餓不一定是賺很多錢,所謂成功是要證明一些事情,例如證明所有不看好的人是錯。創業者路途多數不平坦,沿途總有前輩智者,或八婆八公,不斷潑冷水,創業者心裡的一道力就是來自不忿氣,要證明自己是對,這些閒人是錯。這份沒有理據基礎的任性,多會在年輕人身上找到。
另一種對年長者創業不利的因素,是現實的包袱。年輕人沒有養兒育女的責任,可專注在事業,也可動輒把全副身家押上,因為機會成本不大。這種近乎賭博的嘗試,結果或者是輸多贏少,但年輕人優點是輸完又來試過,成功彷彿在不遠處。俗語說,寧欺白鬚公,莫欺少年窮,因為少年可無顧慮地作戰,年長者則不停在計算。
大師姐所指的 Exposure,我相信是指人生閱歷,年長者處事較有分寸,待人接物較圓滑。根據此思路,六十歲創業代表優勢,關鍵在於經驗是否重要。經驗是過往經歷的累積,經過過濾過程,試過什麼是好,什麼是不好,下次再做,駕輕就熟。表面看,經驗是好事,但問題是,假如創業性質是破壞現有市場秩序,經驗可能是負累。要破壞一些現有的東西,知道太多以前怎樣做和應該怎樣做,會製造不必要麻煩。創業者須面對的大部分問題,我認為經驗未必是最重要,更關鍵的應該是吸收事物的能力。市場環境不停在變,創業者須邊做邊學,適應最新情況,不停調整以為已知的東西。以前是怎樣做變得不重要,更重要是掌握最新情況,創業者現在應該怎樣做。換句話說,在創業世界,經驗不及吸收能力重要。
還有,所謂經驗,假如是指人生經驗,我認為過於虛無,因為某一個人的人生經驗對創業可能全無幫助。年長者不錯是世故和圓滑一點,但世故和圓滑對創業的幫助不明顯。對創業有幫助的經驗,應該是創業經驗,跟年紀無關,三十歲可以是經驗豐富的創業者。創業經驗包含經歷風浪,用自己錢打逆境波。打工仔和創業者面對逆境,我認為有分別,打工仔「到肉」程度始終有一個限度。創業者活在成敗邊緣,面對過失敗後一無所有的逆境,鍛鍊出來的堅忍,從書本讀不到,也不能由圓滑代替。六十歲創業代表優勢這邏輯不明顯,或者我將這觀點改動一下,創業退休後再創業,代表優勢,因為這種創業者同時具備打逆境波經驗和豐富的人生閱歷。不過,我始終相信創業者需要某程度的飢餓,要飢餓地證明一些東西,可能是證明自己是對,或者是簡單的我要發達。創業最理想配搭可能是年輕人搭年長者,不過這兩類人不容易和諧相處。
以上論點來自一個未創過業的人,全屬場邊觀眾評論。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