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6日星期三

蘋果日報- 人貨同居時代

西營盤最後一間 前舖後居

香港大學附近的西營盤,開埠以來已是華人聚居之地,唐樓爬滿區內街道、里巷,形成獨特的街道風貌。港鐵西港島線的工程如火如荼,位於唐樓地面的典型華人老舖逐漸失守,一個延續百多年的居住模式──「前舖後居」也漸漸退出西營盤。

記者:邵超


攝影:楊錦文、部份圖片由長春社古蹟資源中心提供

落地生根就好
山城西營盤的起點在皇后大道西開始,一直沿山上發展,東西向依次為第一街、第二街、第三街和高街,分別以東邊街和西邊街為界,正中央劃了正街,東南西北規劃有條,從高空看就是一個「目」字,也有人管它叫「四方城」。目字裏又暗藏東西向或南北向的里巷,如郭興里、元福里、爹核里、德星里等逾十條,這些乍現樓間的大大小小空間,為散步帶來不少驚喜。西營盤前舖後居的老店,事先張揚有一家將於六月消失,說的是德昌泰米舖。


西營盤以單幢唐樓為主,樓齡動輒逾五十年,地下間有舖位,簡稱「唐樓地舖」,在「目」字裏穿梭,前舖後居的唐樓舖所剩無幾,此區碩果僅存的米舖德昌泰便是。創辦於1940年的德昌泰,因為業主加租兩度搬舖,在1985年籌了廿萬首期買下現舖(樓價三十多萬),才開始穩定下來。六十年代平民月薪由三十元至九十元不等,一元多便能搞掂三餐,第二代老闆鄭鎮源記得唐樓租金於五十年代須百多元,一層分租多戶,工資雖少,仍能發置業夢。鄭鎮源與太太育有三名子女,他十八歲來港後,從未搬離米舖,在店裏度過半百人生。他以慣常的笑臉在說:「落地生根咪好囉!」家庭式經營的老舖,僱主和夥計同枱食飯,現在兩老打理米舖,晚餐三代人同桌而吃的傳統家庭場面,晚晚在舖裏上演。七十一歲的他天天勞動,腰骨依然板直,經常笑臉迎人。溝米、訂米、送米自然一腳踢,難得煮飯打掃都由他一手包辦,想起他是以大男人著稱的潮州人就倍感欣賞。

■店即是家,鄭鎮源天天到街頭的正街街市買菜,每晚六時,他就準備三代同堂的那桌飯。

插畫:Kylie Markermalisum/樂施會

a.鄭鎮源是六十年老街坊,鄭太喜歡坐在門前跟街坊聊天,店裏備有多張摺椅任坐唔嬲。

b.老木家具都能經得起歲月,越舊越有味道,平凡就是美。

c.起居室較為混亂,鄭鎮源說店裏坐北向南,通氣通爽,居住質素一點也不差。

d.廚房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鄭鎮源每天就在這裏為家人做飯。

■個人認為鄭鎮源的笑容是第三街的一道風景,他是區內老街坊,來找他閒聊的老街坊也多。

李嘉誠媽媽都幫襯
鄭鎮源是長子,另有七個兄弟姊妹,小時候住閣樓,後來年紀漸長,閣樓不夠瞓,還未計單身寡佬夥計也住在店裏,夜晚打地鋪是常事,擠起人來,在巨型米缸上放一塊木板便是床。潮州人肯吃苦,大家擠擠亦不以為苦。現在千呎地舖連閣樓,地舖後半部加建睡房、廚房和廁所,而閣樓則是四名子女的寢室,居住空間雖小,但碌架床及各式家電一應俱全,還有空間放置神櫃!直驅他的廚房,他提點我們小心空間狹逼,問他可曾介意,他笑說:「都慣晒咯!」

■收據簿是德昌泰的風光見證,昔日「本號專辦各國白米本地絲苗油糖荳麵鹹甜雜貨火水石油氣等」。

以往,香港米業的進口、批發和零售都是潮州人的天下。六七十年代香港共有四千多家米舖,西營盤米舖最風光時逾廿間,鄭鎮源說絲苗外,暹邏米(泰國米)也有八至十款可挑,那時流行到米舖糴米,每家每戶定單動輒過百斤,長期顧客還可以賒賬,較有人情味。鄭鎮源是長子,從小便要幫父親送貨,見識過唐樓特式居住生態:一個單位幾伙人分租,一家人七口擠在一張碌架床,夏天總有人睡在床下底。六十年代以前,唐樓沒有安裝電梯,送貨不是易事,但徒步到半山區亦是常事,家住羅便臣道的李嘉誠母親生前是長期顧客:「她跟工人住,每次一次性訂米、豉油、炭等,一叫就五六十斤,抵埗時整件衫扭出水,如果工人不在,她會斟茶給我,可能大家都是潮州人,她很喜歡跟我聊天。」鄭生記得暴動後,香港才有第一家超級市場,街坊都來幫襯糧油雜貨,那時候的富戶才吃得起七毫子一斤的最靚絲苗,幫襯過德昌泰的還有裕泰興、太平紳士周錫年、周仲年等,連附近第一批來港打住家工的菲傭已成熟客。

■德昌泰是少數依然提供送貨服務的傳統米舖,以前挑擔挑送貨,如今身子仍然壯健的鄭鎮源都要靠推車仔。

德昌泰
地址:第三街15號


電話:2549 5015


尋找人住的地方
評價一個住宅單位設計不當,最常戲謔的一句是:「呢度都唔係人住嘅!」專門研究唐樓和中西區的中文大學建築學系副教授胡佩玲,就盛讚西營盤是人住的地方。港鐵工程令她跟同事意識到唐樓將被拆,走入這座「四方城」的十六間唐樓地舖做研究。「西營盤是一個傳遞着一個簡單的社區生活模式,灣仔的唐樓又高又精緻,像富裕人家,西營盤的唐樓看上去不高且裝飾性少,很樸素,內裏的里巷建築也很有趣,好像重建中的餘樂里,地下就是民居,有人在乘涼聊天,像走進鄉村裏。」區內戰前舊樓已所剩無幾,16間唐樓地舖分別由1949年至1982年興建,雖然每間唐樓地舖在建築設計上,同樣被建築物條例所規管,亦都附有閣樓和露台等建築特色,但根據店舖功能不同而發展出符合店舖個性的格局。到過老舖的話,往往需要撥開琳瑯滿目的貨品前進的逛舖體驗,胡教授在看似雜亂無章的老舖裏,看到建築、貨品和人當中其實存在着一種千絲萬縷的關係,這種關係只能在老舖之中體現。「這些老舖的重要性在於跟街道的關係很直接,跟大商場那種標榜乾淨管理的模式很不同。以前多前舖後居,跟生活關係緊密,在不富裕的年代,生意人不用另找居所又可以看舖。」站在唐樓地舖門口,總會看到後舖間有廚房及廁所,胡教授指昔日老舖常包伙食,廚房是必須的配套,隨着社會經濟不同,很多廚房早變了雜物房,店主也不用蝸居舖裏,另置住所。

■皇后大道西富大樓的建築物立面傾斜,與兩旁緊鄰的大廈相映成趣。

超高樓底閣樓王
除德昌泰外,胡佩玲也研究了山貨舖鄺林記。據第二代負責人鄺太指,樓底足有十二呎,店舖後半部加建閣樓,所以店後半部的樓底較矮。在開業早期,她丈夫一家人住在閣樓裏,須爬上一條長木梯才可進入,現時閣樓已成為貨倉。鄺太說,以往主要賣竹、麻製山貨,現在有年青人來尋寶。


唐樓盤點將錄
翻查記錄,西營盤仍保留若干戰前舊樓,沿皇后大道西直上,越往上走,唐樓的風格呈現不一樣的風貌,唐樓地舖的行業也不斷在變,家庭式經營的老舖正在逐漸消失。西港島線把這個老區拉到都市發展的軌道上,眼前依然獨特的舊樓,最終會否像餘樂里重建般,在街坊心中成為城市發展的佈景板?

■位於第一街的唐樓,疏洞通風樓梯和橫向的遮陰設施,是典型的五十年代唐樓。

■餘樂里昔日猶如《歲月神偷》的小社區氛圍已一去不返。

■位於皇后大道西的合德行,兩條鋼柱令整座戰前唐樓更具氣勢。

■成記士多店面整潔,稍一探頭便可看見後舖的廚廁,閣樓入口隱在其側,年逾八十的店主有需要時便在那兒休息。

■餘樂里數年前拆卸重建為一個中式公園,市建局保留數個主要街號,讓大家憑弔。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