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8日星期六

蘋果日報- 等待天明 - 陶傑



等待天明 - 陶傑

中國導演吳天明心臟病發,送往醫院途中,又遇上塞車,終不治而逝世。

吳天明在大陸剛「改革開放」之後,拍出幾齣有中國傳統農村文化的傑作,像「老井」和「變臉」,至今看來,皆屬華語片第一流的佳品,然而後來不得志。捧出來的後輩,無人在他生前關照,等師傅死了,有攝影機對着,又紛至表示哀悼。

華語電影這一行,投資者不喜歡用上年紀的導演,總覺得電影是年輕人的市場,導演也要跟着年輕,譬如現在流行俊男美女的韓劇,投資者開拍像「來自星星的你」一類的愛情喜劇,決不會找六十歲以上的導演。

華語電影對於導演有很殘酷的歧視,像吳天明這樣富有人生智慧的老匠,不會有人找他開戲,投資者會覺得他out。

但是,歐美的影業,馬田史高西斯、列里史葛、奧利花史東、奇連伊士活,個個都七老八十,都還有拍戲的機會和地位。史提芬史匹堡也快登七十了,一樣是主流電影的大師。美國最放手讓年輕人上位,但是美國片都還靠老導演來支撐,因為投資者和監製都是懂戲的,知道電影是好是壞,與年齡沒有關係,相反導演老了,只要大腦沒退化,閱歷豐富,風格會更上層樓,拍出來的戲更好。

華語電影卻反其道而行,終於令電影市場越來越狹窄,華語電影漸漸只為十七八歲到廿七八歲這十年的「年輕觀眾」而設,而不理會中產階級。而這一代,看電腦、玩iPad,手機傳Whatsapp,思維殘缺,沒有耐性。華語電影不再有吳天明一席位,因為吳導演有許多靜止的畫面、畫中有詩意的鏡頭,而這一切,會「拖慢」了電影的節奏,而對於年輕觀眾,「節奏慢」即是死症。


電影之好壞,並不取決於節奏快慢之必然,今天如果胡金銓和李翰祥還在世,也不會有人請拍戲。中國電影出不了馬田史高西斯,更出不了黑澤明,因為好看的電影,除了活潑,往往更需要成熟,甚至蒼老。吳天明不幸,空有才華,國籍投錯了胎,中國電影在黑夜裏,還沒天明。



发自我的 iPad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