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4日星期四

�果日�- ��:政改死局�任全在北京、土共 - ��

蘋果日報- 蘋論:政改死局責任全在北京、土共 - 盧峯
蘋論:政改死局責任全在北京、土共 - 盧峯

那位土共頭目、工聯會榮譽會長鄭耀棠昨天一臉洋洋得意的「批死」泛民主派政團跟中聯辦主任張曉明見面不會有成果,又指泛民在公民提名上兜轉太久錯失了寶貴的磋商溝通時機是一大敗筆。接着他更像北京代言人上身般說中央絕不允許「有提出結束一黨專政的人選特首」。聽完這番話,看過他的嘴臉,心裏即時泛起四個字:小人得志!


曾經毫無愧色的說過寧要飯票不要選票的鄭耀棠對落實真普選,讓市民當家作主沒有興趣是眾所周知的事。想不到的是他還要來個潑冷水,拖後腿,彷彿政改原地踏步他就最開心一般。可不是麼!泛民主派政團會見張曉明儘管大家都不會抱太大期望,也不指望張曉明或中央政府的態度會有一百八十度的改變。但從爭取更多時間,更大討論空間的角度來看,今次會面依然是重要的,也至少能令中央負責香港事務的官員清楚聽見市民爭取真普選的聲音,至少令他們知道爭取落實民主政制的那份堅持及決心。會面還未進行,這位先生就在唱反調,說甚麼時機已過,距離太遠;又說甚麼泛民堅持公民提名太久之類的莫名其妙說話。這不是在拆牆腳、幫倒忙又是甚麼呢?而鄭耀棠這樣賣力的向中港溝通潑冷水也充份說明他及他的同路人根本從一開始就不希望政改成功,就不希望香港能達到普選特首這個目標!


至於他指因為泛民堅持公民提名以至錯失溝通時機也是顛倒是非,指鹿為馬。泛民主派在公民提名問題上無疑有堅持,但這樣的堅持有甚麼錯呢?不管從民主原則或國際標準來看,公民提名都是最開放、最能讓公民全面參與特首選舉過程的做法。而且,泛民主派在堅持公民提名的同時並沒有取消提名委員會的權力,仍然把提委會列為提名機制的一部份。換言之,提委會跟公民提名是並行不悖的提名途徑,只要北京展現較大的彈性,這樣的安排完全是可以考慮的。只不過北京態度強硬,又手執《基本法》的最後解釋權,才令公民提名變成政改溝通的障礙而已,怎麼能反過來怪責泛民蹉跎歲月呢!


事實上正正是北京的冥頑不靈及遲遲不表態才是政改溝通過去大半年來毫無寸進的根本原因。除了公民提名外,其他政治團體、學者、公民團體過去半年提出了多個不同方案,例如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的香港2020建議大幅把提委會民主化及保持低提名門檻;其他如十八學者、十三學者方案同樣有在開放提委會問題上有具體建議;還有,基本法委員會委員陳弘毅提出的公民推薦方案……等。若果北京有意透過溝通凝聚共識,收窄分歧,打造一個包攬不同政治光譜人士意見的方案,她理應對這些方案作反應,好讓討論能深化。可惜,北京高層由始至終不肯跟各有關團體商議,甚至連表明可行不可行、贊成還是反對也不願意。結果,一大堆方案放在談判桌上無人問津,成了廢紙一般。這個責任怎能由泛民主派承擔?


鄭耀棠先生還說,中央不允許提出「結束一黨專政」的人做特首。這樣的說法及憂慮實在似是而非。二○一二年特首小圈子選舉,代表泛民出選的何俊仁先生肯定從八九年開始一直有喊這個口號,一直沒有改變過立場,可他仍順利取得足夠提名,成為正式候選人,這說明提過「結束一黨專政」的人選特首是沒問題的,北京至少沒有公開反對他當候選人。當然,普選跟小圈子選舉不同,北京控制結果的能力較低。但是,北京在其他方面包括政制、憲制的權力非常鞏固,特首要向中央政府負責,中央政府又有實質任命權,可以拒絕委任公開跟他對着幹的特首當選人。再加上從政治上、資源上北京及建制派有極大優勢,在大規模投票中相當有利。可以說,所謂出亂子的機會是零,鄭耀棠之流的說法不過是要為篩選、為推行假普選找托詞而已。


是的,政改前途的確「凶兆」多多,舉步維艱,但造成今天局面的是北京的冥頑不靈及土共的拖後腿。假如政制原地踏步令政局不穩,責任完全在北京及土共身上。

周一至周六刊出

盧峯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