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7日星期六

明�.���《香港新��展史》的洞��缺憾 - 20141227 - 副刊 - 文化力� - 明�新��

明藝.評論﹕《香港新詩發展史》的洞見與缺憾 - 20141227 - 副刊 - 文化力場 - 明報新聞網

明藝.評論﹕《香港新詩發展史》的洞見與缺憾

【明報專訊】最近,人民文學出版社推出一部《香港新詩發展史》,這部八十五萬字的煌煌巨著,系統論述了香港近百年新詩的發生、發展演變過程,介紹探討了各個時期的詩界現象,重點介紹了逾百名詩人以及他們的詩作,大致展示出香港新詩的文學版圖、演變歷程,可以說是一部有相當分量及史料價值的文學史論著作,相信有助讀者進一步認識香港近百年的新詩史,尤其是早期詩界現象及重要的詩人、詩作,對文學研究者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該書對香港新詩在中國新詩格局中的歷史地位與價值,給予了充分的肯定,認為香港新詩「為整個漢語新詩的發展和成熟建立了殊勛」,漢語新詩的運作成功,「香港做出了巨大貢獻」,香港是「整個漢語詩壇最引人注目的現代主義創作基地」,「真正為漢語新詩釐定了基本詩型」,這是本書對香港新詩成就與地位的高度評價,其中不乏洞見。當然,歷史總是由人書寫的,作為一部由史家書寫的史冊,總是無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局限乃至偏差,在筆者看來,本書最大的一個缺憾是對當代,尤其是近十多年的香港詩壇新發展,考察不夠全面,有盲點有疏漏,自然也就有遺憾。不過,無論如何,這本書都堪稱香港新詩研究的一個最新成果,值得重視和研讀。透過這本書,我們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內地學界在香港新詩研究方面的新進展。

在此,筆者將根據個人閱讀的所得,對全書的內容作一點概略的介紹,同時表達一點粗淺的看法,並指出其中的一點紕漏。

《香港新詩發展史》由香港著名的詩人犂青總策劃、總主編,中國當代學者朱壽桐為分卷主編,全書共三卷,分別由梁笑梅、張冬明、張志國撰稿。這裏先看看本書主要編著者的背景:犂青長年居住在香港,是享譽海內外的詩壇名宿;朱壽桐博士則是內地著名的現當代文學專家,歷任南京大學、暨南大學中文系教授,現任澳門大學中文系主任;梁笑梅博士任職西南大學中國新詩研究所,又在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後流動站做科研工作;張冬明為澳門大學中文系博士生,在漢語新文學方面學有專攻;張志國為暨南大學文學博士,現為澳門城市大學助理教授,澳門大學人文學院兼職講師。由此可見,本書是內地和港澳三地合作的成果,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三地的學術融匯與交織。為什麼我會這樣說呢?因為事實上該書的第一卷在寫作過程中借鑑並吸收了香港學者陳智德的研究成果,從而提高了研究的起點(該卷編者在書中特別注明了此點),令這一卷的內容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香港學者的學術視野。

三卷分立:發展史、詩人與詩作

該書的第一卷「新詩的突圍與新詩地位的確立」,主要論述香港早期新舊文學爭持時期的新詩發展情況,指出「香港新詩的發展源自內地,受內地風尚的影響,但不是內地詩潮的簡單延伸,它在吸收的同時也有特殊路徑的開發,特別是其難以歸類的、在主流以外的立場,向主流文藝觀提出異議或補充的傾向,一直貫穿於不同時期。」(頁一七)留意這個說法「向主流文藝觀提出異議或補充」,無疑肯定了香港新詩的獨特價值與意義。

第一卷重點介紹的詩人有︰李聖華、L.Y.、陳靈谷、吳其敏、李心若、侯汝華、林英強、路易士、陳江帆、侶倫、劉火子、李育中、易椿年、戴望舒、楊剛、鷗外鷗、蒲特、徐遲、陳殘雲、彭耀芬、臧克家、陳蘆荻、柳木下、鄒荻帆、黃甯嬰、袁水拍、呂劍、犁青等。

該書的第二卷「漢語新詩藝術的時代標杆」,將香港新詩放在整個漢語新詩的世界格局中來討論,主要論述和介紹五十至七十年代的香港新詩發展,特別是現代詩的先鋒性探索,指出這個時期的香港「成為漢語新詩寫作中最具有詩性和探索性的區域」(頁一八九),五六十年代的香港,由於社會的開放和自由,為新詩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香港成了兩岸三地的一個「公共空間」。文中提到,六七十年代純粹的詩歌刊物大為興盛,孕育了一批詩人使之成長為七八十年代香港詩壇的主力軍,「新一代本土詩人的崛起為香港新詩注入了多元化元素,在立足香港現實的基礎上,廣開詩歌眼界,認識國家、尋找文化皈依,認識世界、關注時事勢態」(頁一八九)。他們開始逐漸擺脫台灣現代詩的影響,對惡性西化、語言扭曲、晦澀神秘的詩歌寫作風氣進行了矯正,並開始在詩歌中為香港的本土化形象塑型。「香港新詩的藝術探索性、傾向多元化,塑成了香港文學的主導形象,並成為漢語寫作藝術的時代標杆。」(頁一九○)

第二卷重點介紹的詩人,幾乎涵蓋了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詩壇健將,計有︰柳木下、力匡、徐訏、徐速、趙滋藩、何達、舒巷城、馬朗、王無邪、崑南、蔡炎培、戴天、楊際光、馬覺、羈魂、黃德偉、溫健騮、西西、何福仁、古蒼梧、淮遠、鍾玲玲、關夢南、李國威、黃國彬、陸健鴻、胡燕青、康夫、陳炳元、陳德錦、阿藍、葉輝、也斯、禾廸、吳煦斌、馬若等,以及外來詩人如余光中、陶里、原甸等,另外,對流行歌曲也有涉及,特別介紹了黃霑詞作及影響。

第三卷「漢語新詩走廊與長廊」,重點考察八十年代以來的詩界現象及詩人詩作,指出八九十年代「香港作為新詩走廊的文化特徵相當明顯」。編者認為「從世界華文文學的全球版圖概覽,香港作家自覺肩負起聯絡海峽兩岸和海內外華文作家的使命,香港作為聯結海峽兩岸乃至中西文化的『橋樑』作用進一步加強了。」(頁四六二)這一卷對香港新詩的「準體制」(各種作家組織相繼成立,以及各種創作獎的產生)運作,以及文壇論爭等,進行了較為詳盡的考察,比如密碼詩論戰、余光中批判、鍾偉民現象,都作了詳細的介紹。這一卷重點介紹的詩人計有︰陳德錦、鍾偉民、王良和、秀實、陳昌敏、唐大江、俞風、康夫、黃襄、草川、李維陵、鄭鏡明等,以及大批南來詩人,如秦嶺雪、寒山碧、藍海文、曉帆、王心果、黃河浪、傳天虹、王一桃、張詩劍、黃燦然、夢如、林子、路羽、蔡麗雙、吳正、孫重貴、夏智定、夏馬等。

近年詩壇發展的範圍性空白

遺憾的是,這本史冊未能全面展示出近十幾年來香港詩壇的整體風貌,對一大批活躍在當代香港詩壇上的詩人與新人,都沒能夠加以必要的關注和評介,如吳美筠、樊善標、鍾國強、游靜、劉偉成、劉以正(飲江)、麥樹堅、杜家祁、廖偉棠、鄧小樺、林幸謙、鄭政恆、呂永佳、黃茂林等等,都沒能夠進入「史家」的法眼。當然,可能編著者的修史下限定於九十年代末,無暇顧及二千年以來的詩歌生態。而問題是,該書對香港詩界現象的追蹤並非停留於二千年前,而是截止於二○一一年。書中對當年十一月十日第二屆「香港國際詩歌之夜」也作了記錄,卻偏偏沒有篇幅來介紹更多的詩人,以至令香港當代詩歌地圖缺了一幅,幾乎丟失了「小半壁江山」,這不能不說是一大缺失。整體來說,本書在當代部分所選介的詩人有良莠不齊之弊,缺乏鑑別,給人輕重不分之感。我想,倘若第三卷有更多香港學術視角的呈現,定有不一樣的風貌。事實上,香港許多詩人和學者,如羈魂、陳智德、關夢南、黃燦然、林浩光等,都有值得借鑑的研究成果,能夠為這部香港新詩史的編撰提供參照。我深知道,史家有各自的學術準則和尺度,大可百家爭鳴,各自發揮,但在修史的功業上,內地學者與香港本地學者倘有更多更深入的對話、溝通、交流,當是一種有益、有建設性的匯通,何樂而不為呢?

體例宜統一

本書的另一大遺憾,是體例不統一。三卷的書寫格式可謂各自發揮,未能表現出整一的風格,因而在閱讀上帶來一定的不便。由於編撰者各自為政,詩人的介紹出現「一枝兩表」的情況,如原甸、陶里等,分別在第二卷、第三卷都有專節介紹。這樣的重複在一本專著中似無必要,也顯得不夠集中,予人駁雜之感。

另外,書中也出現不可原諒的「手民之誤」,如香港知名作家王敬羲的名字,由始至終都被誤植為「王敬義」,這恐怕也是一個不該出現的疏失。

儘管如此,我還是會充分肯定這本《香港新詩發展史》的價值。該書展現出了編著者一定的學術視野和洞見,對香港新詩在漢詩整體格局中的獨特貢獻和歷史地位,作出了有見地的評說。在筆者看來,本書最有分量的篇章是第一、二卷,較為詳實地記錄了香港新詩的發展過程和實績,有點有面,既展現了一定的廣度,也表現出一定的深度,讓我們看到香港新詩中西交融、多元並存、雜然多樣的生態,看到香港新詩在反思乃至反動中求新求變、革新成長的歷程,看到香港詩歌的種種面相,既關注現實,又抒寫性靈;既有家國之思,又有本土情懷;既有古典傳承,又有現代意識……這正是香港新詩的獨特品性,也是本書給我們呈現的多元風貌。

我熱切期盼編著者盡快推出續編,將香港詩歌版圖上缺失了的一角補回來,為讀者呈現一幅完整的百年香港新詩地圖。

(作者是《香港作家》總編輯。)

●蔡益懷



发自我的 iPhone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