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5日星期一

蘋果日報- Google search不到公義 - 林夕

蘋果日報- Google search不到公義 - 林夕

Google search不到公義 - 林夕

眾人爭相踐踏香港目前唯一一位榮譽資深大律師之餘,有些也順道往自己臉上貼金,慌死日後在谷歌不能被搜尋到。那位研判經濟形勢非常經濟省事,恨不得把雨傘漲價也賴到雨傘運動頭上,因而如雷貫耳的經濟學家,率先自報他在經濟學上成就,比陳文敏在法學上高──此話怎解?我寫法律合約的能力,比你繪畫的筆力高出N倍,不知有什麼好炫耀的?我不知道,學最新一位踩人兼自爽的副教授李輝,google之後search再research,也找不到當中有什麼邏輯可言。


香港大學遭外國勢力貶低,排名下跌,我google,卻search不到原因。不過,自從港大教育學院副教授李輝,也公然自稱什麼影響因子比陳文敏高二百倍,就知道箇中因果:港大的因子變了。


李輝是怎麼教育年輕人的?在城市論壇上,他認為,馮敬恩洩密,目的是為公審反對任命的委員,並非只為公義。前中大哲學講師李天命教落,這是以揣測別人動機立論,思維方法有誤,「第一句便溢出了氣急敗壞之情」。第二句,更教壞細路,以大學生例如馮敬恩的「能力及認知水準,難以判斷公義……公義呢單嘢超出你嘅認知範圍。」公義解釋權,原來都落在學者專家博士手上,講公義的資格是食鹽多過人食米,以思辨之倚天劍刺人的李天命教落,這謬誤叫訴諸權威。原來一個人講話有理無理,只要含鈉度高,含金量就高,用李天命嘲笑陳文敏的原話:「讓人發笑、讓明眼人扼腕嘆息。」


那位親子節目主持人趕緊出來撥亂反正啊,以後家長怎麼教小朋友呢?「阿仔,你才廿歲出頭,讀的都是屎片,不會知道不問候是死罪、問候人家人也是死罪,還是用尿布封住把口做啞巴好了,有人遇車禍,車禍好複雜的,見死也不能亂救啊。」這樣下去,何止港大沈淪,廣大港人也要跟着在噤聲中淪陷。


公義本來可以很簡單,是人心複雜,以致超出正常人常識範圍。例如愛港力,原來可能可以很愛港的,所以在示威衝突後,受法官讚揚關心社會,跟其他關心的人所彰顯的公義不一樣,下場也不一樣。當然,法官不易為,在一艘求救無援的船上,三個人為求存而吃了第四個人,如果不吃,則只能同歸於盡;是要死四個人,抑或犧牲一個救回三條命?你是法官,該如何定義公義正義?公義是google search不到的,有本書叫《正義:一場思辨之旅》,對這真人真事有很好的延伸討論,中學生也讀得懂,值得讀,至於作者邁可桑德爾另一本書《錢買不到的東西》,就可能超出李輝們的認知理解範圍了。



I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