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日星期三

海味店用「鯊魚J」扮魚翅 隨時_咗都唔知

海味店用「鯊魚J」扮魚翅 隨時_咗都唔知

海味店雄鯊性器官扮魚翅 數十元魔鬼魚當千元貨賣

【保育組織研究】
【本報訊】港人食魚翅情況普遍,有研究指出,海味店出售的魚翅,部份由鯊魚輸精的性器官「鰭腳」製成,部份則由魔鬼魚和鮫魚魚鰭「喬裝」,後者佔所有基因測試樣本1.52%。有海味店東主表示,魔鬼魚製成的魚翅並不值錢,確曾聽聞有業界出售這類「魚翅」;有保育組織建議將魚翅納入規管,要求標籤品種、來源地和部位。
記者:潘柏林

香港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聯同美國紐約Stony Brook大學和其他研究團隊,在上環及西環一帶的海味店購買魚翅,以基因分析逾4,800個魚翅樣本,發現樣本來自76種魚類,當中70種是鯊魚、3種是魔鬼魚、3種是銀鮫。76個品種約三分一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列為瀕危及易危品種。


研究人員發現有人以鯊魚輸精管(圖)及魔鬼魚充當魚翅。受訪者提供相片


魔鬼魚

團體指魚翅定義不清晰

研究發現銀鮫魚和魔鬼魚製成的「魚翅」佔所有樣本1.52%,當中魔鬼魚是易危級別。此外,有兩包「魚翅」內更混雜雄性鯊魚的輸精性器官「鰭腳」。研究的共同作者、BLOOM Association香港海洋項目總監佘國豪指出,「鰭腳」位於鯊魚腹鰭的下方,在交配時把精子輸入雌性鯊魚體內,他估計由於「鰭腳」位置靠近腹鰭,有業界可能一併割下製成魚翅出售。
他認為整個行業對於「魚翅」的定義並不清晰,沒有規定魚翅必須是「鯊魚的魚鰭」,難循商品及說明條例跟進,建議規管海味店必須標示店內魚翅製品所屬品種。
在西營盤專賣魚翅的海味店負責人表示,從未聽過有人以魔鬼魚翅充當魚翅。但有海味店東主透露,魔鬼魚製成的魚翅並不值錢,一塊只值數十元,而金山勾翅值幾千元一斤,有業界會魚目混珠,以魔鬼魚翅充當鯊魚魚翅,「兩樣都係冇味嘅嘢,靠湯畀味佢,好多酒樓、舖頭用魔鬼魚扮魚翅畀客食」。
今次研究總監、美國佛羅里達國際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Demian Chapman指出,目前正研究本港魚翅含的化學成份,初步發現大型鯊魚如雙髻鯊魚鰭製成的魚翅,水銀含量較高,可能與物種位處食物鏈上層,累積影響有關。而部份魚翅亦驗出漂白劑成份,可能是業界利用化學物改變魚翅顏色。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