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3日星期六

警惕歐債會引爆金融海嘯

G20峰會與希臘悲喜劇

希臘退出歐元區的危機暫緩,但情勢懸而未定,整個歐債危機向意大利及西班牙蔓延。在G20峰會上,各國向國際貨幣基金挹注四千五百六十億美元,期盼穩定歐洲金融,演出希臘悲喜劇。


古希臘為戲劇之國,有悲劇也有喜劇;而今天的希臘,從五月六日到六月十八日,短短六星期內,卻演出了一場大型悲喜劇。五月六日第一次國會選舉,由於左右勢力相當,根本無法組成政府,希臘退出歐元區的問題遂成了世人共同的隱憂;而六月十八日的第二次選舉,右翼的新民主黨終於獲勝,希臘退出歐元區的危機終於暫時解決,人們的心頭大石也才得以放下。這齣戲以可能的悲劇始,卻以喜劇終,其跨宕起伏,真是現世的大型悲喜劇,但這齣悲喜劇結束了嗎?似乎也還沒有。
當今的希臘危機,肇因於過去十年的信用擴張及國家的寅吃卯糧,二零一零及一一年已兩度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歐盟及歐洲央行請求紓困二千四百億歐元。由於紓困以財政撙節為前提,因此這兩年來,希臘其實已進入了惡性循環圈,債務危機和財政緊縮導致百業蕭條,失業嚴重,於是人民的憤怒增加,反撙節派因而崛起。五月六日大選,由於反撙節的激進左派崛起,而投票結果又極分散,沒有任何一方可以在限期內組成政府,遂有了六月十八日的第二次選舉。
在過去六個星期內,對希臘及歐洲而言真是驚濤駭浪的階段,反對撙節的激進左派聯盟領袖齊普拉斯主張不排除退出歐元區,這種情勢造成了債務嚴重的希臘、西班牙和塞浦路斯出現擠兌潮,國際貨幣基金等機構為免亂局擴大,還特別對西班牙的銀行體系紓困千億歐元。全球也出現恐懼潮,宣稱若希臘退出歐元區,則它將成為歐元解體的第一張骨牌。正是訴諸恐懼的策略奏效,第二次選舉,支持撙節及留在歐元區的右翼新民主黨遂得票百分之二十九點六六,激進左派聯盟只得票百分之二十六點八九,新民主黨在國會三百席裏獲一百二十九席,比較容易形成聯合政府,這也是希臘選舉一揭嘵,國際資本市場立即作出正面回應的原因。
然而,希臘危機的結構面仍然存在,前景未必樂觀。希臘等國在法國的帶頭下,要求紓困時在財政撙節上放寬,使這些國家可以藉著財政擴張而增加就業,促進成長。但現在歐洲這幾個麻煩國家的經濟基本面已極惡化,希臘今年成長率為負百分之七點四,西班牙和意大利均可望至負百分之二;至於失業率,歐元區已到百分之十一,希臘為百分之十一點九,西班牙更到百分之二十四點三。實體經濟如此惡劣,它們企圖讓政府增加稅收的機會已無,而且希臘連番擠兌,銀行經營環境惡化,希臘一年的債息已達一百五十億歐元,今年八月的屆期債務已達三百九十億歐元,這意謂希臘其實已沒有財政寬鬆以刺激成長和增加就業的籌碼。也就是說,新民主黨政府想要增加就業和刺激成長的機會並不大,這個政府的穩定性將極低。因此極左聯盟領袖齊普拉斯認為時間是在他們這一邊,他深信新民主黨政府將無法改善經濟與就業而被人民唾棄,將來若再選舉,反撙節和反歐元的激進左派聯盟將獲勝。希臘退出歐元區,採用舊幣制並大幅貶值,是救希臘的唯一選擇。
當今歐債問題其實是在擴大中,希臘的經濟規模只有三千億歐元,佔歐元區的百分之二;現在這把火已燒到西班牙,西班牙的規模為一點四萬億,為歐元區的第四大;再接下來則是第三大的意大利。由於不斷的紓困,歐洲央行已和歐盟研議發行歐元區共同債券「歐元票據」;最近,二十國集團峰會(G20)也呼籲各國向國際貨幣基金注資四千三百億美元,作為充裕歐洲金融穩定之用。但這種意圖以貨幣手段解決經濟和財政問題的方式,就和美國的量化寬鬆印鈔票相同,印了再多鈔票也改善有限。現在最主張厲行撙節的德國在態度上比較緩和,認為撙節太急太猛,會引發經濟衰退,赤字飆高,造成社會動盪,但德國仍堅持財政紀律的重要。這也就是說,對歐債美債問題,當今的世界事實上是分成貨幣派與財政派兩派,貨幣派只是在拖,而財政派才比較正確,只是它的後遺症太大,所以德國成立財政同盟的主張比較不被支持。
希臘的選舉結果使金融市場鬆了一口氣,股市又開始一片紅火,但這其實只是假象,因為今天的世界在實體經濟上其實是在向下溜滑梯,歐元區失業率已攀到百分之十一的高點,美國失業率也在回升,包括金磚四國也都經濟下滑。
希臘大選後,危機只是暫時緩和而已,情勢仍懸而未定,而整個歐債危機則向歐元區第三大和第四大的意大利及西班牙蔓延。G20峰會已要求歐洲用盡一切方法來防堵歐元危機擴大,各國也挹注了四千五百六十億美元給國際貨幣基金,充當債務的防火牆,比原先的目標四千三百億還多,中國也出了四百三十億,反倒是美國分文未出。這次G20峰會,我們可以看成是全球救希臘和救歐洲的最大努力。■

警惕歐債會引爆金融海嘯

全球景氣惡化,歐美衰退,新興經濟體也不能倖免。聯合國主張對歐債國家紓困,但不樂觀;德國對發行歐洲債券始終不積極,歐債問題混亂迷離,世界銀行總裁警告,可能會引爆金融海嘯。


最近全球經濟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各種顯示前景不佳的訊息不斷,不但人心惶惶,市場亦起伏不定。
首先就歐洲而論,它的衰退至今尚未緩和,今年預計成長為負百分之零點四。現在歐元區的失業率已達百分之十一,希臘是否會退出歐元區的問題仍在糾纏,西班牙要求紓困的危機又告出現。希臘的經濟規模只有三千億美元,西班牙則為一點四萬億美元,為希臘的近五倍,乃是「大到不能倒、大到不能救」的國家,它雖暫獲千億歐元紓困而可喘口氣,但能拖多久?
歐洲的危機仍在拖延惡化,而美國也沒有好到哪裏去。六月一日美國勞工部公布就業數據,五月份新增加的工作機會僅六萬九千個,不到預估的十五萬的一半,失業率已回升到百分之八點二,顯示出美國也走在下滑的路上,這也是美國印鈔票的第三波量化寬鬆又再成為話題的原因。
前一兩年,經濟專家和官員都相信,發達國家的低迷不振將可以由新興經濟體的增長來彌補,但最新數據卻證明了這種說法的有限。印度五月份的成長僅百分之五點三,和零四至零八年間每年平均成長近十個百分點的盛況成了鮮明對比;至於巴西則今年第一季僅成長百分之零點八。中國雖相對較佳,但五月份的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已明顯下滑,其中的生產指數已降至二零一一年十二月以來的最低點,估計今年雖不致於硬著陸,但成長率將明顯下降,這也使得中國當局暫緩收緊銀根的措施。這已顯示出當今全球景氣在惡化,不僅歐美在惡化,新興經濟體也不能倖免。
因此,六月七日聯合國公布了年中最新的「二零一二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報告,報告中已將今明兩年全球成長的預測下調為百分之二點五和百分之三點一;而對開發中國家也預估只有百分之五點三,遠低於一一年的百分之五點九和一零年的百分之七點五。這似乎意謂著全球漸趨黯淡,富國如此,開發中國家亦然。
但聯合國的報告也指出,全球無法復甦,關鍵仍在於上次金融海嘯的後遺症,各國由於所得不均,貧富差距拉大,人們無錢花費更無力借貸,因而信貸流通降低,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不振,失業率居高不下,尤其是歐洲國家嚴格採取撙節的財政措施,造成了衰退的惡性循環。由此已可看出聯合國在立場上相當接近歐洲的「反撙節派」,認為成長與就業應該是各國追求的方向。但聯合國同時也指出歐債危機仍是全球最大的風險,目前威脅最大的是意大利和西班牙,因為它們的經濟規模太大。西班牙紓困後,將來意大利也紓困,紓困基金即將不敷需要。而且西班牙紓困並不能阻止它向更深的衰退方向滑落,屆時歐元區的解體和歐元的存廢又將興起。這也就是說,聯合國雖主張對歐債國家應紓困助成長,紓困固然可以拖延問題,但在這個歐債問題越來越大的時刻,這種辦法能拖多久,卻委實不容樂觀。
在金融海嘯後,西班牙房市泡沫破裂,房價已跌了三成至五成,銀行的壞帳已達三千億歐元;除了房市泡沫外,西班牙的工資也泡沫化,在過去繁榮期間,西班牙工資上漲,工資競爭力下跌,一到全球金融海嘯,內需外銷兩不振,西班牙的失業率遂急速上升,到現在已達百分之二十四,為全歐失業率最高。由於人們預估銀行可能破產,因此除了希臘外,西班牙和西班牙的債主塞浦路斯都出現少見的擠兌潮,這也是西班牙總理最後只得向歐洲央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要求紓困的原因,並獲得千億歐元紓困。目前歐洲已有希臘、愛爾蘭、葡萄牙提紓困,西班牙為第四國。歐盟的基金已用掉五千三百億歐元,快用光了。
因此,歐債問題其實是在越演越烈的過程中。就以西班牙為例,千億歐元只是在緩和銀行體系的危機,完全不能夠救經濟,對失業率高達百分之二十四的西班牙,如何促進成長及改善就業才是重點,這是西班牙紓困完全沒有觸及的課題。當經濟持續不振,一時被救的銀行難免還會惡化,這也是歐洲主張發行歐洲債券的原因,但因歐債的主權擔保大部分會落在德國身上,所以德國始終不積極,歐債問題也就演變至今仍混亂迷離。
全球景氣低迷,歐債問題難解,許多危機預測遂相繼出現。世界銀行總裁佐立克最近即在《金融時報》撰文表示,今年夏天全球金融市場可能會因歐債問題而引爆類似於二零零八年的金融海嘯,歐元資產會出現大恐慌的賣壓;也有專家表示,讓歐元解體,各國恢復舊幣並大幅貶值,乃是希臘和西班牙這種國家恢復競爭力、改善就業及促進成長的唯一方法。
當今全球景氣低迷,總而言之,二零一二年不會是經濟安穩的一年。■

亞洲週刊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