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6日星期二

我的知识管理工具列表

  如何保存和管理知识,是个人知识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善用各类知识管理工具,可以让一个人管理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月光博客对于国内外各种工具软件都有一些使用,也颇有些感悟,在2010年的时候,我曾经总结过一次《我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软件》,三年过去了,很多工具都发生了变化,这里我就总结一下自己最新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软件,供大家参考。

  总的来说,个人知识管理工具软件分为网络版和单机版,单机版的选择简单一些,只考虑软件功能即可,网络版除了软件功能之外,还需要考虑服务商的因素。

  著名的Evernote就曾经明确提出了三大原则:

  1、数据是用户的(所有存到Evernote的内容,它的版权和所有权都属于你);

  2、数据是受保护的(未经你的允许,我们没有任何权利查看,分享,使用,和分析你的数据);

  3、数据是可转移的(你可以随时随地把全部数据迁移出去,不受任何限制)。

  Evernote对于用户数据的理念值得所有软件开发商学习,简单来说,用户拥有自己数据的所有权,数据是可以导出的,用户数据的隐私能够得到保证,不会被出卖,这样的服务才值得使用。

  根据以上三个原则来看,网络服务尽量使用国外的,如无必要尽量不要使用国内的。

  一、学习知识

  知识和信息不能混为一谈,信息是免费的,但毫无目标的获取信息,就无法将信息转化为知识。因此学习必须要有目标,如果你用有限的时间去学无限的知识,你将被知识"淹没",我们要学习那些给自己带来最大提升的知识。

  时间是一个最稀缺的资源,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必须考虑知识获取的"成本"问题,这个成本除了金钱之外,最重要的是时间成本。因此,学习知识的工具需要满足:"花费时间较短,获得价值较高的知识"。

  对于纸质书籍的发现和评论,豆瓣读书是一个理想的工具,在使用之前,先标记自己读过的较为喜欢的书籍,不建议标记娱乐性书籍,这样能保证"豆瓣猜"的准确性,之后豆瓣就能根据你的阅读兴趣找到相关的书籍,你可以根据其他人对书籍的评价来决定是否购买。期刊杂志也是同样的道理。

  总的来说,网络和电子读物适合浅阅读,具有深度和专业的知识还是需要阅读纸质书籍,你付出了金钱,却节省了时间。

  平时工作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直接使用搜索引擎来寻找答案,通过搜索引擎也可以学到一些你不知道的小知识。

  工具列表:

  1、搜索引擎类:谷歌、百度

  2、百科类:维基百科、百度百科

  3、问答社区类:知乎、百度知道、百度新知、新浪爱问

  4、文库类:百度文库、爱问共享资料、豆丁、其他专业文库

  5、RSS阅读类:谷歌阅读器、豆瓣九点、鲜果

  文章分享:Google Reader

  优点:可以方便地阅读和分享全文信息,订阅极具个性化,自动同步Buzz,评论功能完善。

  缺点:不是所有媒体都支持全文RSS,信息过滤功能弱,容易产生信息过载现象。

  6、信息评价类:豆瓣读书

  书评影评:豆瓣

  优点:评论内容质量高,"豆瓣猜"很准。

  缺点:开放性不是特别好。

  二、保存知识

  保存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在使用的时候能够最快速和准确地查询到相关内容。保存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保存在本地硬盘,一种是保存在网络上。保存在本地的好处是较为安全、断网的时候也能查看,保存在网络的好处是只要能上网就能查看,分享更为方便。

  保存知识的类型包括保存链接、保存文章、保存图片、云同步等等。

  工具列表:

  1、保存链接

  Chrome浏览器书签

  优点:简单易用,支持多电脑同步

  缺点:大量书签管理较为困难

  Delicious

  优点:较完善的书签工具,支持Tags,摘要,可以全部导出,很容易转换为数据库等其他各类系统。

  缺点:社会化分享能力极弱,速度慢。

  百度搜藏

  优点:速度快,支持快照,链接不存在也可查看快照

  缺点:不支持导出功能

  QQ书签

  优点:速度快,可导入,可导出

  缺点:不支持快照

  2、保存文章

  Evernote

  优点:支持Tags,跨平台,稳定

  缺点:速度慢,有流量限制

  微软OneNote

  优点:整合微软Office

  缺点:不支持跨平台,收费

  其他国产笔记本系列:网易有道笔记、盛大麦库、Wiz

  3、云存储类

  Dropbox

  优点:稳定、技术成熟、多客户端支持。

  缺点:域名被封(但不影响客户端同步),不支持文件内容的搜索

  微软Sky Drive

  优点:容量大(新用户免费7G,老用户25G)

  缺点:速度较慢。

  Google Drive

  优点:速度快,集成Google系列服务

  缺点:容量小(免费5G),新产品又是不稳定

  其他国产云存储:华为网盘、百度网盘,腾讯网盘,金山快盘、115网盘

  4、文字图片信息保存

  博客平台

  优点:搜索引擎权重高,支持使用搜索引擎搜索内容。

  缺点:WordPress搭建较为困难,门户平台的博客系统虽然搭建容易,但内容大多无法导出。

  邮件系统

  Gmail

  优点:功能强大,支持导入其他帐号邮件,支持转发,安全性好,支持两步验证。

  缺点:在国内有时无法访问。

  QQ邮箱

  优点:功能较多,支持导入其他帐号邮件,支持转发。

  缺点:不支持手机两步验证,不支持查看最近登录IP地址。

  微博平台

  优点:碎片化信息记录,易用性好。

  缺点:文字信息最多140个字。大多数不支持导出。

  轻博客平台

  优点:易用性好,相比微博来说,支持更多文字图片信息记录。

  缺点:不支持导出功能。

  三、分享知识

  知识共享和传播,是为了让别人知道你知道的知识,并得到信息的反馈,为什么要分享,不在于你认识什么人,而在于什么人认识你,不在于什么人影响了你,而在于你影响了什么人。

  知识共享的渠道很多,显然,微博客是一个很好的信息反馈平台,因为没有反馈的共享是失败的,而微博客的反馈是实时且方便的,满足了用户最基本的需求,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所有琐碎的个性化信息,并相互交流。

  工具列表:

  1、社交网络分享

  微博分享:新浪微博、腾讯微博、Twitter

  优点:微博客的社会化分享能力强,对于国内用户来说,通过微博可以快速有效地将信息分享给大众。Twitter虽然中文用户很少,但数据放在Twitter是可以导出,放在上面的内容也不会莫名其妙地失踪,适合用于备份。

  缺点:目前Twitter无法直接从国内访问。

  社交平台:人人、开心、朋友、Facebook

  2、文档分享

  SlideShare

  优点:内容丰富,专业,资源多

  缺点:中文资源相对少,需要代理才能访问

  百度文库

  优点:中文内容丰富,资源多

  缺点:专业度不高

  3、音乐分享

  Last.fm

  优点:支持播放器的自动记录,音乐数据库较为完善。

  缺点:电台功能对中国用户不免费。

  四、使用知识

  知识的收集和积累之后,最重要的还是如何利用这些知识资料。只有被使用的知识才有价值,能不能将自己的知识使用好,是对一个人能力的重要考验,只有将你的知识最大化的转化为价值,才能提升你自己的个人价值和个人品牌。

  我们使用的网络工具也大多内置了搜索,Google Reader、Gmail、Delicious都内置了搜索功能,可以按关键字搜索以前所有的条目。

  工具列表:

  1、本地搜索:Everything、盛大光速搜索

  Everything的体积更小一些,比较好用。

  2、时间管理 to do list

  Remember the Milk

  优点:老牌的任务时间管理工具,支持简体中文,支持多平台。

  缺点:功能较为简单,免费版不支持同步。

  Toodledo

  优点:支持开放API,应用很多,非常灵活。

  缺点:基础功能免费,增值功能收费,iPhone版也是收费的,不支持中文

  Wunderlist

  优点:手机端界面好,可以实现云端同步,免费

  缺点:功能较少

  Doit.im

  优点:国产,功能全面,支持iOS、Android等客户端。

  缺点:收费,免费版24小时只能同步一次

  EasyDo

  优点:国产,轻量,完全免费。

  缺点:功能少。

  3、稍后阅读:Pocket、Readability、Instapaper

  我用Readability多一些,因为其还具有一些独特的功能

  4、密码管理:LastPass,KeePass、1Password

  LastPass非常易用,免费版功能够用,详细评测参见此文

  5、团队协同工具

  文档协同:Google Docs、Zohu、百会

  文件协同:Dropbox、SkyDriver(如果Dropbox不被封的话,那是最佳的团队协同工具)

  综合协同:Yammer

  优点:支持文字、照片、文件和视频等,可方便搭建一个便捷的平台完成知识的分享,支持全文搜索。

  缺点:收费,中文支持不强。

  6、其他工具

  ifttt:可以将多个互联网服务关联起来,不过其安全性令人担忧。

  mindmanager:用来绘制思维导图的工具。利用这款软件我们可以轻松的绘制我们的思考思路,在面对复杂问题的时候可以理清思路。

  以上个人知识管理工具,可以用下图来概括。

我的知识管理工具列表

  好了,总结结束,以上就是月光博客所用到的一些个人知识管理工具,如果你也有什么好的工具,请在后面留言和大家分享。

相关文章:


  • 浏览器的想象空间在哪里?

      多问"Why?"可以增加了解。多问 "Why not?"可能带来突破。

      浏览器的诞生为的是将世界互联,于是需要有通用标准。所以有史以来,所有性本善的人,尤其是web前端开发,都极度厌恶不同浏览器之间的显示差异,一堆无奈花在兼容上。

      很显然,消灭差异,世界才是美好的!

      但人们没有意识到,另一件我们习以为常的事,其实正是在制造差异,极大的差异:同一篇新闻网页,在手机端,多余的区域干脆全都没有了,只剩新闻主体内容了。

      由于这种差异制造本身契合了手机和PC的极大差异,这是基于用户需求的创新。

      与其说UC开创了手机浏览器,不如说这是另一种网页数据的显示模式。这里所谓的显示模式,指相同的数据模型M,不同的控制处理R和视图显示V。

      那么这里就产生了一个可能从来没有人想过的东西:为什么PC浏览器,对同一个网页,就不可以有更多的显示模式?例如做类似乃至更进一步的优化?

      1、比如一个视频网页,浏览器将flash窗口之外的多余信息全部干掉,然后取而代之以自家的功能模块,类似影评、电视剧列表(可参看百度视频浏览器、风行播放器),再美名其曰:视频模式、影评模式。

      2、比如一个新闻网页,浏览器将主题内容之外的内容全部干掉,取而代之以自家的边栏推荐。再美名其曰:清爽模式。

      (这看上去是反互联网精神的,因为,它可能一举颠覆掉了整个视频市场、成为最大的媒体平台,掀起滔天大浪,引发无尽的口水和反弹……诸如添加一个黑名单啊,将这些大网站的页面优化掉,当然啦啦,还是要提供正常模式,尊重用户的选择权啦啦……跟当年的杀毒行业一样,很多人疯掉了……)

      搜索中立、浏览器中立,这或许只是一定阶段的理想,所有的软件都是为了信息到达用户而生,任何一个必经的环节,都可能存在巨大的变化。信息在到达用户之前,必然要经过搜索或推荐的传送门跳转,还要经过浏览器这种显示容器来解析,既然可以被搜索截流,就一定可能被浏览器截流!

      Web不死,得浏览器者,绝对可得天下!(仅指PC端)

      来源:QT朱玉洁投稿(微信号zhuyujie2013)

    评论《浏览器的想象空间在哪里?》的内容...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