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8日星期四

蘋果日報- 越改越好? - 陶傑

越改越好? - 陶傑
高考放榜,學生比以前憂慮。從前的舊制,是五年中學畢業,先考一次會考,然後還有機會:中學預科,可以選讀一年,報考香港中文大學;或讀兩年,進香港大學。殖民地時代,英國人學制的設計,是讓你選擇:學生排中大這條隊,同時還可以接通美國大學的四年制,還可以去台灣升學。不然排港大那條隊,也接通英國大學的三年制。英國人經驗豐富,讓你有得選,因為英國的蘇格蘭,大學也是四年,上承一年的預科。有的孩子早慧,有的遲一點成熟,預科可以是一年,也可以兩年,即是為人的能力和性格差異而設。

到了特區時期,當家作主,為了洗脫所謂的「殖民色彩」,亢奮亂改一氣,將五年會考、中六再考、中七三考,合併為中六共一考,這就增加香港中國小孩的焦慮。

明明「一試定生死」,卻呼籲「分數不是最重要」,其餘開辦的「副學士」,變成商業行為,社會廣為排斥,不出本人十年前預測:「副學士」形象不三不四,必以失敗告終。

瑞士人設計的法國式IB中學課程,開辦來香港,就是為中學六年制而設。但瑞士的教學方式重學生自小培養獨立的研究精神,跟中國的填鴨式灌輸是兩回事,於是「國際學校」大興,連同一陣外國留學的逃亡潮,中產階級不再信任特區政府,尤其人人看到,特區高官親英崇洋,早為子女安排了太平門。從前「港英」為讀書能力參差的下一代開設不同的太平門:李惠利、摩利臣山工業學院,教你一門手藝,授與「證書」(Certificate)。高一點的,進理工,紡織、航海通訊、測量,學一門技術,授與「文憑」(Diploma)。再高一級,是中文大學的四年學士(Bachelor),政府請政務官,卻優先聘用港大的三年學士。一切井然有序,層次分明。學士可能收入穩定,但工業學院畢業,也不必自卑,因為隨時可以當自僱的老闆,身家會比誰都多。

今日你自己把各層的逃生通道封掉,卻又人人想當大學生,持有金融管理學位。世界的格局和形勢變了,你可以改變舊的制度,問題是你有沒有能力同時建立新的方法。由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之後,百年的亢奮,搞到今日之越「改革」,越倒退,已經交出了一份自己心中有數的成績單。
49歲無業漢,與女友同居,身為「繼父」,一年內強姦13歲「女兒」三十多次,高院審訊裁定罪成,重囚十年。法官嚴斥:「話你係禽獸,係侮辱咗禽獸!」

我很贊同法官之言。「禽獸」本乃中性詞彙,用以形容這些喪盡天良卑劣人渣,實在無辜,枉擔了罵名。雖無道德規範,虎毒不食子,也沒聽過飛禽走獸強姦甚至姦殺,強詞反屈受害者「霸王硬上弓」,無恥之極。說「豬狗不如」亦侮辱了豬和狗,牠們聰明、忠勇、有貢獻,人倒不如。

正如潑婦罵街式政客,人稱「立會元秋」,是侮辱了元秋;狼英政治酬庸唔夠班之「梁粉」,則侮辱了「涼粉」。政界近興「釀涼瓜」風潮,人人會意「讓梁瓜」──但侮辱了苦盡甘來的佳餚涼瓜,我們愛吃涼瓜,不願它被玷污。

中聯辦主任張曉明收議員「禮品」,包括請願信、「愚公移山」複製國畫、《佔領中環》和《來生不做中國人》書本、「真普選帽篩船」……張政客借題以「筲箕」(篩子)暗喻一七年必須有「篩選」──若汰優留劣,侮辱了去蕪存菁的筲箕。


发自我的 iPad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