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日星期三

�果日�- 集�回� - 李�恩

蘋果日報- 集體回憶 - 李純恩
集體回憶 - 李純恩

晚上開車回家,聽見陶傑和鮑偉聰的「光明頂」。這晚他們的話題異常溫和,兩個男人在深夜電台節目中講小時候的文具用品,從鉛筆說到原子筆、鋼筆,還有鉛筆刨。然後陶傑又說到小學的練字經歷,見人如見字,便又說到了「體面」:見字如見人。


話題很「老餅」,老餅們聽了很親切,這一份親切,今天的年輕人未必體會得了,因為他們今天用筆的機會越來越少,能用筆寫字已經難得,更遑論用鉛筆、鋼筆還是毛筆。


但這晚陶傑他們聽眾中的「老餅群體」,一定給他們勾起了許多久遠得幾乎湮滅的回憶。比如像我,一邊聽他們說,一邊在想自己小時候用過的那些鉛筆,硬筆芯的是「H」,軟筆芯的是「B」,不軟不硬,就是「HB」。還有第一枝「活動鉛筆」,按一下,筆芯便伸長一些。還有永遠漏墨的原子筆,總是把手染得亂七八糟,插在白襯衫口袋裏,不小心就染得藍迹斑斑,這種狼狽相,在香港的茶餐廳伙計身上最常發生,他們的制服口袋,常有原子筆劃出的藍印。因此,每次看見梁振英口袋裏插了一枝筆「走到群眾中去」扮幹部,我總想看看有沒有漏墨,結果到現在也沒有看見有什麼墨水。


所謂的集體回憶,不一定要多麼轟烈的,一枝活動鉛筆,一枝漏墨的原子筆,筆跟紙張廝磨的手感,細細碎碎,是多少人雋永的記憶,珍貴處,就是那一種喚不回來的親切。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