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6日星期三

�果日�- 百年孽� - 陶�

蘋果日報- 百年孽債 - 陶傑
百年孽債 - 陶傑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一百年,西方文明世界,由英國和德國為首,各自悼念反省。

當年是六個塞爾維亞的激進學生,刺殺了奧匈帝國的王儲──今日的香港成年小朋友,不知道什麼才叫「激進」──德國向塞爾維亞出兵,引發骨牌效應。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歐陸的戰爭,本來英國不應該參與。但英國外相格雷判斷錯誤:他認為德國攻打法國,法國會戰敗,而英國不可以坐視德國的威廉二世支配法國,繼而在歐洲稱皇。

一百年之後再看:即使德國當時雄霸歐洲,也沒有大礙,因為威廉二世的德國不是獨裁,德國是民主國家。一九○○年,德國男子已經有百份之二十二擁有投票權,英國只有百份之十八。英國如果不參戰,不錯,德國會支配歐洲,但也沒有後來的梵爾賽和約,沒有梵爾賽和約對德國的報復,就沒有愛國的希特拉崛起。而另一邊,因為沙皇也參戰,而且打敗,列寧發動了共產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的歷史學家結論:英國的參戰,留下了百年不絕的「手尾」,是英國史上最大的錯誤,德國戰敗,卻崛起了希特拉和列寧史太林兩大病毒,還衍生第二次世界大戰,西方文明世界只撲滅了一種,代價是死傷無數。

當年不該介入的戰爭,英國介入了,換來今日一個更紛亂的世局,許多年來,英美應該介入的,卻沒有干涉。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一個愚蠢的決定,不但促成帝國的沒落:男子上戰場,戰死了太多精英,英國由債權國淪為負債國,而且兩大病毒,各自肆虐,今日年輕一代,嬌生慣養,成為延綿百年的一脈奇禍。

讀歷史,看到這裏,你會為人的愚昧出一身冷汗。一個人的判斷,一個政府的決策,當時以為是對的,事後方知大錯,造成巨大的災難,而且後世難以償還,除了天意和國運,別無解釋,一百年過去,掌控權力的人,沒有學得更聰明。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