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4日星期一

�果日�- 利字��:人行�息治�不治本 - 利世民

蘋果日報- 利字當頭:人行減息治標不治本 - 利世民
利字當頭:人行減息治標不治本 - 利世民

發燒,新一代人會用退熱貼,老一輩就相信,有病就不要着涼。事實是,發燒只是病徵,真正致病另有原因;處理病徵,就是治標不治本。


經濟面對資金枯竭,一樣有兩派主張。一派主張由央行放水;另一派則主張吸引外來水。央行主動放水,多數都是減息,再激一點,就會買債。有些經濟卻會在資金流失時,企圖以加息來減慢走資。可是,歷史證明無論央行以那一套政策,都是治標不治本。走資,只是市場對結構性問題的反應,加息減息都不是對症下藥,徒勞無功。


「當年伯南克量化寬鬆,又有沒有用?」歷史沒有如果,很難講假如沒有量寬和扭曲操作,美國經濟復蘇會怎樣進行;畢竟由07年開始美國樓市爆破,已經過了7年。


不過可以很肯定說,由09至14年,美元的長期弱勢,令到不少資金流入新興國家。原材料和能源出產國,長期受惠於出口價格上升,累積了一筆意外之財。


另一些新興國家,因為貨幣直接或間接跟美國有一定關聯,在貨幣偏弱的情況下,促生了國內的資產價格泡沫。美元轉勢,這些國家的央行怎樣對應也沒有用,因為主導權從來都不在這些國家的手上。


上星期五人行忽然不對稱減息,恒指夜期雖然爆升,但我不認為這次減息是好消息。正如08年11月宣佈四萬億凱恩斯式的振興經濟方案之後,大陸經濟不見得有撥亂反正,反而固定資產投放和房地產泡沫化,資金流向不平衡和浪費的問題變成更嚴重。大陸不斷累積貿易盈餘,可是資本市場仍然封閉;沒有一個有效的資本分配機制,結果是賺到的錢還是被浪費在沒有生產力的資產泡沫上。


邏輯地說,要是減息只是一次半次,不會有太大的影響。要是這只是持續寬鬆政策的開始,則意味大陸經濟資金枯竭的情況嚴重。大陸的樓市泡沫只要一直不出現着陸,整個資金調配的格局仍然不會有變,A股也不會那麼快出現真正的牛市。





利世民


http://www.facebook.com/leesimon.hk



HH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