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4日星期三

“中国人人均输液8瓶” 输液产量11年长四倍

腾讯新闻
中国人看病为什么爱输液?

2013-12-11 

摘要国家卫生计生委10日表示,用药要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原则。有数据称中国人每年平均输液8瓶,是首屈一指"输液大国",那么中国人为什么爱输液?

2010年10月24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曾公开表示,2009年我国医疗输液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人输了8瓶液,远远高于国际上2.5至3.3瓶的水平。这一数字当年引起了巨大轰动与质疑。卫生计生委今年澄清,"百亿瓶"是我国每年输液制剂的生产量,不能等同于输液量,但过度用药确实危害着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中国在关乎民生的统计中,人均指标大都落后于国际平均水平。然而,在医药卫生领域却出现罕见的反例。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永佩曾表示,中国确实存在"输液过度"问题,单就病人群体而言,人均输液量比发达国家高两倍以上。

在人均输液量过高的同时,是中国输液产量的巨大。据南方周末报道,自1998年到2009年,短短11年间,中国输液产量增长了4倍多,人均水平超出国外两倍以上。虽然产量庞大,但出口比例极低,绝大多数都用在了国内患者身上。

70%的输液无用且有害 输液方式充满风险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数据显示,中国70%的输液都是无用的。有记者在医院门诊部看到,输液的人中有80%都是因为上呼吸道感染而输抗生素,但实际上感冒都是病毒引起的,输抗生素没半点用。方舟子指出,为治感冒输入静脉的那些药物没有一样是必需的。葡萄糖、盐从饮食中就可摄取,只要能进食就没有必要直接往静脉里灌。

此外,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在2012年中旬发布的《2011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中指出,2011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的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为主,占55.8%;其次为口服给药,占39.3%。2011年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的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为主,占73.4%。

据中国安全注射联盟统计,我国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导致死亡的人数在39万以上。另有数据显示,每年我国有20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据此保守估计,每年起码有10万人输液之后丧命。

中国人爱输液既因医院与利益 也有个人原因

中国人输液量大一个明显的原因是经济利益。去医院看病,普通的感冒吃药的话只要20元左右,输液却要花上两三百。常用的抗感染药物甲硝唑,如果是口服的,一个疗程七天的花费只有大约只要几元钱,但是改用输液,一天就要花费大约几十元。而甲硝唑口服能被迅速而完全地吸收,根本没有静脉注射的必要。医院此举显然有利益考量。

此外,公立医院的"以药养医"机制,被普遍认为是造成输液过度的制度性因素。中国医院协会全国合理用药监测办公室专家孙忠实认为,作为医院,给病人输液的目的并不在于输液本身,而是在于联合用药。当前输液中已经极少有单纯的盐水、糖水,90%以上是联合用药,其中抗菌素占到相当比例。也有人将输液形容为"搭起了一个收费平台",不仅可以通过加药收取药费,还可收观察费、注射费、输液费等。

除了医院,输液还拉动了若干相关产业发展。中国医药设备工程协会秘书长顾维军介绍,输液产品的任何"技术改进"——哪怕换一个瓶塞——均意味着几亿甚至几十亿的市场。

除了显而易见的利益原因,患者本身也有原因。很多国人都有"输液好得快"的认识误区,去医院看病就想着要尽可能接受先进、彻底的治疗,而输液看上去要比吃药先进、好得快。这样医生和患者就成了"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甚至有医务人员表示给病人输液多是无奈之举,"我不给他打(点滴),他就要打我"。医生自己拿不了药物回扣且不说,还会被患者认为是不负责任,万一患者因为感冒并发了更严重的疾病,医生的麻烦就大了。

而迫切渴望输液的庞大人群中,却鲜有人能说出输液的隐患。有专家调查显示,95%以上的人不知道滥用输液及不安全注射的危害。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