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6日星期二

�果日�- 「莫言」�名字 - �越明

蘋果日報- 「莫言」這名字 - 賀越明

「莫言」這名字 - 賀越明

前些天,莫言先生先後到紐約、香港和澳門,都有講演講座。有聆聽的文友撰文稱,他不像有些同行具演說天才有如簧巧舌,可令現場反應熱烈,而是如閑話家常,娓娓道來,語調平緩,言辭質樸,從親身經歷引出對文學與人生的感悟耐人回味。他名為「莫言」,並不笨口拙舌,實為善言之人。


這位小說家創作的長中短篇頗多,不少譯成外文出版,在海外也有名;前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更家喻戶曉,廣為人知。但無論國人老外,原先所知都是「莫言」這名字。獲獎後媒體深入報道,原來和許多作家、詩人一樣,莫言是筆名,本名管謨業。同胞一看便明白,筆名是去掉姓氏,取了與本名漢語拼音相近的兩個字,用其老家山東方言發音幾乎一樣。在文字上,「莫言」二字是有語意的,但轉換成漢語拼音,成為其小說外文版的署名:Mo Yan,漢字表意功能消失殆盡,未通中文的老外知其音而不知其意。


「莫言」意味什麽,學中文的小學生都明白。內地另一位著名作家賈平凹寫過早年一樁趣事:「有一個夏天,北京的作家叫莫言的去新疆,突然給我發了電報,讓我去西安火車站接他,那時我還未見過莫言,就在一個紙牌上寫了『莫言』二字在車站轉來轉去等他,一個上午我沒有說一句話,好多人直瞅着我也不說話,那日莫言因故未能到西安,直到快下午了,我迫不得已問一個人××次列車到站了沒有,那人先把我手中的紙牌翻個個兒,說:『現在我可以對你說話了。我不知道。』我才猛然醒悟到紙牌上寫着莫言二字。這兩個字真好,可惜讓別人用了筆名。」


這段文字見於散文《說話》。該文篇幅不長,被視為賈平凹代表作之一,收進幾種文集還入選語文課本。但文中所述似真若假,有點像「小說家言」。作家感慨,莫言「這兩個字真好,可惜讓別人用了筆名」。大庭廣衆之下,把寫有「莫言」的牌子一舉,別人都不敢不便對你說話了,怎麽會「真好」?這大概是反話,屬於帶點苦澀的幽默。


「莫言」這筆名的來歷,五年前他演講「饑餓和孤獨是我創作的財富」時,已對美國史丹福大學的聽衆們和盤托出:童年因家貧輟學放牛,與牛為伴的孤獨中學會想入非非,自言自語;長大後,參加集體勞動,喜歡說話的毛病給家人帶來許多麻煩。母親痛苦地勸告他:「孩子,你能不能不說話?」所以,他開始作家生涯時給自己起了這個筆名,以為警誡。可是,莫言迄今沒有改掉喜歡說話、說真話的「毛病」,筆名也成了帶點苦澀的幽默。作家、記者哪怕用筆都要說話、說真話,教師和律師是吃開口飯的,如果行令「莫言」使之噤聲或說假話,就接近「無聲的中國」了。




I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