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就夠了 - 梁文道
「別讓李嘉誠跑了」,我很喜歡這句話,因為它夠坦白夠幽默,可以拿來造出無數搞笑的句子。比方說:「看完〈別讓李嘉誠跑了〉之後,我就明白李嘉誠為什麼要跑了」。其形式上的邏輯就和前陣子另一句流行語相似:「自從經歷過『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週年』活動的準備之後,我就知道什麼是法西斯主義了」。那篇出自「瞭望智庫」的鴻文〈別讓李嘉誠跑了〉儘管遇到不少批駁,但我卻覺得它說出了一些道理,一些我等反對「地產霸權」的左傾香港人早已知道的道理,例如「眾所周知,在中國,地產行業與權力走的很近,沒有權力資源,是無法做地產生意的。由此,地產的財富,並非完全來自徹底的市場經濟」。難道不是這樣嗎?一個壟斷性的財團之所以發家坐大,真能和制度或非制度的政治權力無關?
於是這篇文章的問題並不只在於它說得合不合理,更在於它的作者怎麼如此敢講,以官方智庫的身份公然承認沒有權力資源,就做不了地產生意;坦然宣佈「官商勾結」存在,把一個「眾所周知」,但又一向沒有老百姓敢公開表述的現象老老實實地指明出來。沒錯,問題在於它怎麼敢。
說到「敢」,這就得牽涉到一個近幾年來越益常見的詞語了。我沒有金觀濤和錢鋼二位先生的功夫,能在思想史料和大眾傳媒當中爬梳出一組關鍵詞彙,並且計量它們出現的頻率次數,說明它們的意義價值;可是我真覺得,「亮劍」一詞或是認識當前中國意識型態和社會氣氛的重要入口。最初可能是電視劇的影響,「亮劍」這個殺氣騰騰的,充滿戰爭意味的詞語,現在幾乎可以運用在任何領域之上,而且還都得在前頭綴上一個「敢」字。隨手Google一下,可以發現在查辦官員貪腐的時候,固然要「敢於亮劍」;在對付「言必稱西方的輿論場上」,更要「敢於亮劍」;治理河川水道,一樣「敢於亮劍」;就連稀土交易,原來也得「敢於亮劍」。
如果只把焦點集中在意識型態,我們可以合理推測一個人要是敢於亮劍,那一定是他有劍可亮,有一番既合理又有說服力的論述。今天這麼愛講「敢於亮劍」,基礎就是十年來由「中國模式」逐步發展出來的「中國道路」。一開始是要說明中國為什麼這麼厲害,原來是因為我們有一套與眾不同的政經模式;後來它就變成一種連人家都可學習仿效的道路了,和西方世界走過的經歷很不一樣。又由於這種模式如此成功,這條道路如此康莊,所以我們就有自信了。面對任何挑戰任何質疑,我們就敢於亮劍了;換句更直白的話講,這叫做「有底氣」。
然而,先不論近日甚囂塵土上的「中國模式是否已經破產」的爭議,也不管學界對「中國道路究竟有多獨特」的討論,我發現有時候「敢於亮劍」這個講法最重要的關鍵原來不是那把快要亮出來的劍,而是敢把它亮出來的勇氣。原來你並不真的需要一大套自圓其說,能夠前後融貫的邏輯;也不需要經過經驗檢證,可以有效解釋事實的論述;在輿論戰場當中,你只要「敢」就夠了。
抗戰勝利七十週年,那場戰爭到底誰的功勞大犧牲多,是全中國人都關心的話題。雖然官方已經漸漸承認當年國民黨在「正面戰場」的貢獻,可現在它還是要強調共產黨才是那場戰爭的中流砥柱。為什麼仗是國民黨打的多,人是國軍死的多,蔣介石是其時中國戰場上的最高領導(那怕是名義上的最高領導也好);共產黨卻依然會是這場戰事的「中流砥柱」呢?我覺得這個問題應該很合理,所以我看了一些官方的解釋。很可惜,在宣傳文稿當中,我看到的多半是「中流砥柱」這四個字的不斷修飾與衍生,許多細節許多問題都不在這一輪的輿論攻勢之中;它們大談特談「百團大戰」的英勇事蹟,但又不去比較它和國軍各場會戰的歷史地位。要是再問下去,那就危險了,一不小心便會變成「歷史虛無主義」,是對歷史的「選擇性解讀」,是對「執政黨形象的刻意扭曲」。面對這等置疑,喉舌已經說得夠清楚了,他們會「敢於亮劍」。
閱兵的時候,蘇丹總統巴希爾也被請來北京,國內外皆有批評,說他是國際刑事法院頒令逮捕的現行戰爭罪犯,怎能堂而皇之地參與「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週年」的盛會。一些喉舌就此指責「戰爭罪」是西方主導的概念,我們中國人不必為此「墮落成西方政治的附庸」。這也算是「敢於亮劍」,敢跟西方人說不,敢跟西方所謂「普世價值」形塑出來的概念對着幹。說實話,「戰爭罪」確實是個有趣的話題,在法學上可以促發很多不同的看法。要是「敢於亮劍」,說不定還真能拿出一套針鋒相對,似模似樣的論述。可惜的是,為了迎接抗戰勝利紀念日,為了反制日本安保法案的修訂,官方媒體前一陣子才介紹過當年東京審判的意義,說它引進了戰爭罪的概念,在「人類文明史上作出了重大貢獻」,小日本別妄想將它扭曲成「勝利者的審判」,「政治的報復」。那麼戰爭罪到底還普不普世?它究竟是不是政治的操作呢?沒關係,「敢」就行了。對付日本的時候,戰爭罪是人類共同文明的成就;回應巴希爾事件的時候,它則是美國主導的政治手段;此一時,彼一時,什麼時候都有人敢於亮劍。至於這些文字背後有沒有一套統一的規劃,彼此之間有沒有經過協調,那都不重要了。因為它們的作者全在不同方位的對敵前線,關鍵時刻就該這樣敢於亮劍,沒有什麼好指責的。
〈別讓李嘉誠跑了〉這篇文章的最大特色就是它「敢於亮劍」。既然資金外撤是中國當下面對的最大問題,穩定大家對中國經濟的信心是眼前最重要的任務,所以「眾所周知」的「地產行業與權力走的很近」這柄劍也得亮出來了。要是回頭有人控訴中國地產行業和政治權力勾結,出賣人民百姓;不怕,到時還會有另一柄劍侍候,敢對此等謠言邪說亮劍。
I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