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9日星期五

蘋果日報- 家長出城謀生子女難同行 留守兒童「有父母的孤兒」

蘋果日報- 家長出城謀生子女難同行 留守兒童「有父母的孤兒」

家長出城謀生子女難同行 留守兒童「有父母的孤兒」

【《蘋果》記者謝榮耀、彭志行、黃兆康、蘇汝卿貴州報道】

中國貴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原來有四分一的兒童人口,仍然是被忽視的一群,他們被稱為「留守兒童」。留守兒童缺乏大人照顧,問題頻發,被殺、自殺、性侵不計其數。《蘋果》記者日前深入問題重災區貴州畢節市山區,當地極為貧乏,父母為了生計,不得不離開孩子到城市打工,亦令這些小孩儼如「有父母的孤兒」。有學者指,留守兒童成因是中共當初為了維穩,實施「將農民綁在黃土地」的戶籍制度,活活將多個家庭拆散,無數兒童自小活在沒有父母愛護的世界。

「好像是兩年前、還是三年前,不知道!」在畢節山區居住的楊賢樂今年11歲,父母及姐姐在上海打工多年,幾年才會回來一次,他已忘了他們上次回來是甚麼時候。他們離家這麼久,賢樂只記得父母打過兩、三次電話回來。賢樂現在和只有8歲的妹妹,及已年過七旬的祖母居住在山上一間木屋。在這個山區,冬天的氣溫徘徊0℃以下,冷風從門縫吹入,簡陋的木屋根本難擋寒風刺骨,賢樂只好跟妹妹和祖母三人一起圍爐取暖。


■只有11歲的楊賢樂父母離家打工多年,他和妹妹與嫲嫲一起在貴州山上的木屋居住。謝榮耀攝


■ 貴州山區終日被霧籠罩,不見天日,冬天更見寒冷。 謝榮耀攝


■楊賢樂要負責農務,餵豬已是比較輕鬆的工作。


■山區的留守兒童天未亮就要走山路回校上課。

全國近7,000萬留守兒童每日賢樂都要和妹妹走陡峭的山路到學校,花上近兩個小時,離家時天未亮,回家時天快黑。家中只留下老人及小孩,賢樂就算覺得累也要負起照顧妹妹及祖母的責任,下課幫手耕種、餵豬,夏天時更要揹上十餘斤農作物來回山間。自覺要堅強的賢樂,就算想念爸媽也不能讓人看見:「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哭。」也許是把自己的身世投射到流浪動物身上,賢樂在外撿了一隻捱冷捱餓小貓回家照顧,「因為我覺得牠太可憐了,在外面找不到吃的,很冷」。賢樂表示,就算有機會到上海跟爸媽一起生活,他也不會丟下一直相依為命的妹妹:「要去,全家一起去。」

像賢樂這些從小就沒有父母照顧的小朋友並不只是貴州畢節的問題,在中國,這樣的小朋友有近7,000萬,以中國有近2.8億兒童計算,即每4個小孩,就有一個是留守兒童。

一直關注留守兒童問題的時事評論員劉銳紹稱,戶籍制度上世紀50年代開始實行,把人民劃分為二元戶籍,即農村人口及城鎮人口,意圖將「農民綁在黃土地」,不能讓農民知道城鎮在剝削自己,「原來城市咁好,佢(農民)感覺得城市人剝削緊農村,可能會唔聽話,會作反」。


■寒風從破爛的窗戶吹進課室,小朋友只能夠默默忍受。


■小朋友在願望樹寫下心願,希望爸爸媽媽早日回家。


■留守兒童是被忽視的一群,在山區缺乏大人照料。

農民工城市辦學被逐直到1990年代城鎮與農村的經濟差距拉闊,農村的勞動力要到城鎮打工,但孩童因沒當地戶籍不能得到政府入學資助,又付不起私校高昂的學費,他們只能留在農村當留守兒童。劉又指,農民工曾在城市合辦學校給子女就讀,但地方政府覺得他們在佔用社會資源,最後將孩子趕回農村,只留下勞動力。

留守兒童問題發展至少20年,近年中共政府才意識到事態嚴重,去年提出戶籍改革,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前日亦稱:「決不能讓留守兒童成為家庭之痛、社會之殤!」



上一則: 大陸紫光入股南茂 台半導體產業染紅

下一則: 「夢到母親 夢不清樣子」



I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