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7日星期一

「射鵰」如何英譯? - 陶傑

「射鵰」如何英譯? - 陶傑

「射鵰」如何英譯? - 陶傑

英國有新進女漢學家出版「射鵰英雄傳」英譯本,在英語世界發行。「射鵰」以前曾有局部英譯,因為中西文化巨大差異,難有全書。而且「射鵰三部曲」,若窺全豹氣象,譯完「射鵰」,還有「神鵰」和「倚天」,考驗翻譯家意志學養,且非一人可以全功。
翻譯此書,必須有「射鵰翻譯小組」,如中共政治局常委須為單數,以三人最佳。其中一名為精通英文與中西文化之華人,一名為精通中文與中西文化之英人,若因譯事發生爭執,另由一英中混血、牛津劍橋畢業,中西文化由拉丁文至中國古典皆跨界粗通的組長來仲裁。
此一小組,組長的理想人選,本來可以是已故殖民地精英羅德丞。英人組員,當今唯已隱居澳洲的閔德福。至於華人一職,即使三十年前,亦無理想人選,因即使錢鍾書,英文程度不夠譯此書;反而香港的鄧永鏘是最佳人選,但須閉關五年,不要做生意,停止與皇室人員社交,專心Go academic,因為以鄧爵士之生性頑皮,愛看老夫子漫畫,射鵰英雄傳的情節、人物、招式,只能由此君擔譯,但這樣一來,「三人組」因為盡皆強人,恐譯不夠十回,就會爆發內戰。
金庸武俠小說的中國倫理結構、政治結構、社會結構,令西方大眾明白,已是一難。金庸小說想像與歷史相融,不同「哈利波特」,知道一點英國寄宿學校文化,絕不困難,但要明白中國甚至亞洲蒙古史的背景方可欣賞「射鵰」,此為二難。其中的武俠招武,缺乏科學依據,全憑天馬行空的意會,此為三難。
「九陰白骨爪」的「骨」,到底是Bone還是Skeleton?這位漢學家用了Skeleton,而梅超風練此功,是用一堆共九個髑髏,此骨是「頭骨」,不是成副,當是Skull。
由此可見英譯金庸之難。「射鵰」情節充滿童趣,已經是最容易的一部,但即使「西毒」歐陽鋒的「蛤蟆功」,此三字已經考功夫。蛤蟆成精,是中國民間神話,古代有「劉海戲金蟾」,連今日大陸,還有所謂「蛤粉」,即懷念中國前一位領導人的網民,致使「蛤蟆」一字遭禁,蛤蟆、蟾蜍、青蛙,均屬同科動物,但在英美加澳,因為氣候不同,大眾最多只見過青蛙,還加上動物園爬蟲館裏各種細小的阿馬遜河箭蛙毒蛙。
蛤蟆可成邪功,而且叫「西毒」──陰陽五行,東木西金,所以東邪黃藥師,用草木製藥;而煉金製毒,在西域或西南。金庸設計人物早就深思熟慮,要品味這一切,須同時註解中國文化百科。今日西方下一代一樣是手機低頭族,中國知識,限於Made in China襯衣,哪裏有這等閒工夫。
廿一世紀英譯金庸,難於英譯紅樓夢十倍,難於梁實秋戰時中譯莎劇全集百倍不止。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