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日星期五

李承鹏:文风犀利,文笔粗疏

2012年6月1日

李承鹏:文风犀利,文笔粗疏

咬文嚼字
  今年《咬文嚼字》"围观名家博客"活动,6月围观的是李承鹏。李承鹏曾是某报的足球记者,因揭露中国足球及相关领域中的"黑幕"而深受社会各界关注。

  照理,记者在文字上应该有优势,但在已经"围观"的六位"名家"中,李承鹏名列"差错排行榜"第三位。参与"围观"的专家对他的评价是:文风犀利,文笔粗疏。

  首先是博文中存在大量低级差错。如《我爸是武钢》中把"日理万机"误成了"日理万基"、把"维稳"误成了"为稳",《敌情观》中把"散会儿步"误成了"散会儿布",《药》中把"自由"误成了"自游",《我是一只有情绪的鸡蛋》中把"瞌睡"误成了"嗑睡",等等。可见,李承鹏对待语言文字的态度,与郭敬明、韩寒有一拼。

  另外,语文运用中的高频差错,在李承鹏的博文中也随处可见。如《我不会被打假呼叫转移的》一文中说:一个涉嫌赌球的足球界大佬得到地下赌盘"操盘手顶力支持……"其中的"顶力"是"鼎力"之误。相传古代夏禹铸有九个鼎,后成为夏商周的传国重器。后世遂以鼎指王位或国家政权。词义引申,鼎又可指显赫、盛大。"鼎力"即"大力",不能写作"顶力"。在其他文章中,李承鹏还把"既"误成了"即",把"连坐"误成了"连座",把"神州"误成"神洲",把"蛰伏"误成"蜇伏",等等。这类差错偶尔出现,可以说是笔误;大量出现,反复出现,则暴露了文字功力还欠火候。

  从博文中可以看出,李承鹏有意追求潇洒幽默的文风,但正由于欠火候,句子常常经不起推敲,不经意间就闹出了笑话。他许多文章的标题似通非通,让人哭笑不得。2010年12月黄山风景区民警张宁海因救援登山遇险的复旦大学学生不幸坠崖牺牲后,李承鹏写了《复旦之下,岂有完卵》一文。这个标题显然是仿拟成语"覆巢之下岂有完卵"而来。"覆巢"与"无完卵"存在因果关系,二者连在一起文理通顺,而"复旦"是一所大学,哪有什么"卵"?"复旦之下"想说什么?这样胡拼乱凑的标题,只能说是不伦不类。

  作为"新锐知识分子",李承鹏的新闻敏感度是值得称道的,政治锐气也是让人钦佩的,但"知识"似还存在缺陷,不时会露出破绽。如《应诉官二代张澎并辞职》一文中说:"该轮到法庭的拍槌出场了,这就是传说中的秋后算账。"法庭上有"拍槌"吗?没有,法庭用的是"法槌"!拍槌是拍卖行所用之物。最高人民法院颁布施行的《人民法院法槌使用规定(试行)》对"法槌"的使用做了详尽规定,李承鹏显然没有关注。
发自我的 iPad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